..續本文上一頁一樣,到那裏修成佛,再回來度衆生。
修淨土法門,最起碼要有菩提心,有救度衆生的願力,在此基礎上一心念佛,才能往生。你忽略了菩提心,直接念佛號,往生是很難的。
我們現在有淨土班和大圓滿班。在淨土班裏,也安排了加行的課程。即使你不修九加行,最起碼也要修六加行——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因果不虛、皈依和發心,這是顯密共同的基礎。出離心修出來了,菩提心發出來了,修破瓦法也行,修往生的四因也行,念阿彌陀佛名號或者阿彌陀佛心咒也行——我們有每年念100萬遍的要求。每天還要做早晚課,念誦《極樂願文》發願。這是淨土班。
大圓滿班裏有正行和加行,加行有四外加行和五內加行,一共九加行。大圓滿班有一年一期,以聞思爲主;還有叁年一期的,以實修爲主。叁年一期的,是有一定聞思基礎以後才可以修的,每個加行最少觀修一百座。每天最好觀修四座,中等的觀修兩座,最起碼也要觀修一座。依照這樣的次第和方式實實在在地修,最後才能成就。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似的修行,是不可能有什麼結果的。
爲了讓身邊的衆生學佛修行,引導他們念佛、誦經,可以嗎?
剛開始爲了接引衆生,這樣做是可以的;但是真要解脫成佛,必須要有一個系統完整的修持方法,按這個方法學修,最終才能到達目的地。有時候念念佛,有時候誦誦經,有時候拜拜佛,這樣只能種下點善根、積累點福報而已,根本不可能達到解脫成佛的目的。
學佛,首先要把目標定下來。你學佛是爲了世間的福報,爲了解脫,還是爲了成佛?你的根基、意樂在哪裏?藏傳佛教尤其是甯瑪派,有九乘次第的修法。在九乘次第以下,還有人天乘,修人天福報的。
福報是修來的,求人天福報也要靠修行。若是只想修人天福報,這樣種善根、結善緣、培福報就可以了;若是你想解脫,那就不應該修人天福報,因爲人天福報也不離煩惱。
解脫,就是要解脫煩惱和痛苦。永遠不起煩惱、沒有痛苦了,這就是解脫。成佛,就是福慧圓滿。福報圓滿,智慧圓滿了,這就是成佛。
要解脫、要成佛,也不可能無緣無故的,要找成佛解脫的方法。淨土法與大圓滿法,都是解脫的方法,也是成佛的方法。
打坐念咒觀想的時候被別人碰到,身體非常不舒服,怎麼辦?
打坐的時候要在寂靜處。寂靜處有外在的寂靜處,也有內在的寂靜處。內在的寂靜處是心能禅定、能安住、不散亂;外在的寂靜處就是沒有幹擾。打坐靜修時受幹擾了,最好能調整自心;若實在調整不好,就盡量避免這種環境、這種因緣。修到一定層次了,就沒有關系了。
既然念一個等于念一切,我們爲什麼還要念那麼多咒語呢?
答:念一個等于念一切,念一切也等于念一個。這些咒語也有不同的緣起,不同的作用。諸法一性,諸佛一性,但是每位佛菩薩都有不同的願力,這不是我們分別。
文殊菩薩是一切諸佛菩薩智慧的體現;我們要開始講法了,這個時候就念文殊心咒,祈禱文殊菩薩加持,讓自己有智慧。觀音菩薩是一切諸佛菩薩慈悲的體現;我們要開始做火施了,這個時候就念觀音心咒,祈禱觀音菩薩,爲衆生發慈悲心。
衆生有不同根基、不同意樂、不同因緣,因而佛傳了那麼多的咒語,那麼多的法,這都不矛盾。
師兄跟我借錢,我不借是不是犯菩薩戒了?
答:現在我們是在修行,相互之間都是同修道友,都是善友——只能有這層關系,不能有別的關系。菩薩戒裏有一條:“能幫助衆生而不幫,是犯菩薩戒。”但是這指的是真正需要幫助的衆生。
做布施、做善事,一定要從兩個方面觀察。第一,要觀察好對境。他是不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他在做不如法的事情,你也沒有必要去幫他,這對他沒有幫助,只有害處。第二,發心也要觀察。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發心?他跟你借錢,做生意,賠本了,不還給你,你會不會生煩惱?若是你心不動,真正能舍出去也可以。如果發心不到位,還後悔、生煩惱,這就帶來了不好的因果,你不如不做這個事。
作爲同修道友,修行上需要幫助的就幫助,其他方面各走各的路就行了,不要有其他瓜葛,否則結果一定會是煩惱、造業。剛開始處得很好,相互借貸交易,過了幾天發生很多事情,就生煩惱了,又造業了。這樣也許會結下一些惡緣,會帶來很多不好的結果。
什麼事情都應該深心考慮,然後再去做,不要盲目去做,包括利益衆生都是。真是需要幫助的時候,也要幫助,但是一定要觀察好。發心是不是純正的?真正能舍出去,不結惡緣,不帶來惡果,也是可以幫助的。
我們打印經文、法相等學法資料時不小心印壞的,還有長時間使用而磨損的文本、法相及光盤等,以及請香或者佛教用品包裝上的佛菩薩像,該如何處置才不會有過失?
答:可以念緣起咒,在幹淨的容器裏燒掉,燒的時候也是以恭敬的心態。或者送到幹淨的河裏、山上,讓其自然消失也可以。
密宗的大鵬金翅鳥修法與漢地崇拜龍的傳統會不會相沖突?
答:大鵬金翅鳥是降伏龍的,但是降伏的是妖龍,不是護法龍。比如人裏有惡人,龍裏也有妖龍,這些都是魔的化現。大鵬金翅鳥降伏妖龍,象征降伏鬼魔,這和我們崇拜的那個龍是兩碼事,不沖突。我們經常說“龍天護法”,龍是我們的護法之一,尤其是密宗裏特別重視龍王。我們可以修持“大鵬金翅鳥”的修法,也可以崇拜龍。
春節單位發了兩條香煙,我想送人還怕造業,想扔掉還怕浪費。請問上師,應該怎樣處理?
答:其實這些煙是不能送人的。他本來不抽煙,你送給他讓他抽,肯定有很大的罪過。但是如果他本來就是抽煙的,你送不送都一樣會抽,你爲了不浪費資源,送給他也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應該發一個清淨的願:願通過這樣的緣起,讓他了結這種惡緣,以後不再抽煙了。這樣對他也有好處。
聽說轉轉經輪的功德很大,特地請了轉經輪。但是因爲不明白,就順手搖了。後來得知搖的方向是反的,而且果報很嚴重。請問上師,怎樣消除反轉轉經輪的罪業呢?
答:轉反轉經輪的過患和惡業,主要是從惡意、不恭敬的心態中産生的。故意反轉轉經輪,會有很大的罪過。你不是惡意的,也沒有不恭敬的心,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罪過。但是你不明白的轉,這也是小小的不恭敬,肯定也有一些過患,你用心念108遍金剛薩垛心咒,真心忏悔就可以了。
聽說“見解脫”能消十萬劫業障。如果犯了錯誤,看了“見解脫”,能消業嗎?
答:這就看你的根基了。聞解脫、見解脫有很多,它本身確實有那麼大的功德和力量,但是對你來說不一定能起到作用。有的人根基和信心都不足,到處去求這些聞解脫、見解脫,以爲一見到就能解脫。其實哪個不是聞解脫、見解脫啊?這些法本、法器,都是聞解脫、見解脫。但是法和相續是要相應的,你相續要成熟。如果你相續不成熟的話,還是沒有這個福報。比方說,每個人都有權利當主席、當總統,但是你沒有這個福報和機緣的話,還是當不上。
那麼爲什麼說有聞解脫、見解脫呢?真正到瓜熟蒂落的時候,通過這樣的一些方法,你就會開悟,會見性,當下就會茅塞頓開,但是你相續必須成熟。佛也可以說是萬能的,也可以說是無能的。對有緣的衆生來說,佛是萬能的;對無緣的衆生來說,佛是無能的。佛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但是自己的根基不成熟,福報不夠,就無法和佛感應道交,這樣佛也沒辦法。
我們在《百業經》裏也能看到一些公案。佛住世的時候,很多衆生正是業力現前,在感受極大的痛苦,但是佛也無能爲力。佛也只能講他的因果,授記這個衆生將來什麼時候會遇到什麼佛,通過什麼緣起會得到人身,然後會修行,會解脫。佛也沒辦法直接讓他解脫。
佛那麼慈悲,度化衆生的欲望特別強,若是解脫有那麼容易,佛就不用傳這麼多法了,直接讓衆生解脫就行了。我們這些衆生不可能留在輪回裏,早就度光了。但這一切一切都是自己的業力所感,沒辦法。
在密嚴刹土裏,釋迦牟尼佛早就成佛了。他示現成佛,這也是佛的願力,也是娑婆世界有緣衆生的一種感應。現在到末法時期了,我們還可以學佛法,還可以修行,這也是我們自心的感應,福報的顯現。但是對有些衆生來說,佛法就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樣。
修行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境界,怎樣判斷這些境界是不是應該出現的呢?
答:修行的時候,心靜下來了,肯定會出現一些境相。有些人今生沒有那麼大的功夫,但是前世帶來的也有。這些境界都很正常,你不執著都是好事,你執著了都是不好,你不執著就行。
對于一般人來說,這些境界是很特殊的,但是你也應該把它當作一個正常的現象去看待。比如說,這裏有一杯水,地獄衆生看就是鐵汁,餓鬼看就是膿血,人看就是一杯水,天人看就是一杯甘露,佛看就是一尊佛。在不同境界裏,會出現不同的境相,都當正常的現象去看就可以了。若是你去執著,那就是一種障礙。魔也是自心的顯現,若是你執著這些境界,去跟隨它,鬼魔就會趁機來搗亂,影響你的修行。
上師經常講“修行要如法”。那麼,什麼是如法,什麼是不如法呢?
答:什麼是“如法地修行”?簡而言之,就是按次第、一個一個盡心盡力去做。
法門有很多,修行的層次也有很多,你應該根據自己的因緣和根基去修。現在你的根基在哪裏?如果你連出離心都沒有,你就先要修出離心,先要去仔細聽聞、思維、領悟佛講的因果和輪回的道理,依此去對照,去行持,這叫如法;這個時候你若是沒盡心盡力地去做,就是不如法。如果你連出離心都沒有生起來,你就去修般若空性智慧,修更高深的法,這也叫不如法。
小乘大乘、顯宗密宗,善惡的標准都不一樣。我…
《學修問答(彙集十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