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不滅虹身 第五章 二五弟子具成就
有一種法門 叫做
無盡燈
燈燈流轉
直到無盡
無盡的燈無盡
從本初到本初的
本然無盡
附耳過來
從右耳到右耳
口耳相傳無間相續
無間在體性中相續
于是 法爾不變
蓮華生的心
隨緣地化成了二十五弟子的心
二十五弟子的心也隨緣的
法爾不變安住在
蓮華生的心
嗯
這是本初 普賢王如來的遊戲
蓮華生大士將自身無邊的智慧心滴,宛如以瓶注瓶一般,注入了弟子的心海。而在此同時,如大海般無盡的佛典密續,也在具足廣大智慧的譯師主持下如實地譯成藏文,教化雪域的衆生。佛陀的無比慧日、大智心海,普照流注在具緣衆生的心中。
藏文是在七世紀中葉,由松贊幹布的文臣圖彌桑布紮創製的。他與其他十幾位青年被派往印度去學習梵天文字,他的夥伴大部分都死在道路上或者死在燠熱難當的印度,只有他學成返回了西藏,創製了西藏文字。而文字創造出來第一項任務就是用它來翻譯佛經。傳說第一批出現在西藏的經典《寶箧經》、《百拜忏悔經》、《百業經》和《金光明最勝王經》就是最初的譯品。
赤德祖贊王迎請了金成公主,派人前往漢地取經,也翻譯了一些經典,並譯出了許多算數與醫藥的經典。
真正的翻譯事業是在桑耶寺建成前後開始的。赤松德贊采取了幾個確實的步驟,做了充分的准備工作。首先,他選派了一大批青年學者分別到漢地和印度、于阗去學習;又從漢地及天竺迎請一些著名佛教學者來藏傳法、講學。第叁,就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譯場,認真地進行翻譯事業。
當時參加翻譯工作的人很多,陸續培養,人才輩出,前後相望。譯場設在王宮和桑耶寺附近的叁座宮殿之內,而翻譯出來的經文就貯藏在那裏,按宮殿所藏分別編出目錄,這就是有名的叁大目錄,按所貯宮殿名稱而叫做:《秦浦目錄》、《龐塘目錄》和《登迦目錄》。
十叁世紀時,布頓仁欽珠編纂藏文《大藏經》時還曾見到這叁種目錄,說明並非虛構。可惜,後來的戰爭紛亂,前兩種目錄已經佚失,只有最後一種被收錄在西藏《大藏經》的丹珠爾中。這一目錄中所收的經論約六七百種,共分爲二十七類,譯品如下:(1)大乘經類般若部;(2)大乘經類方廣部;(3)大乘經類寶積部;(4)大乘經類雜部(又分四種);(5)大經類;(6)大乘經譯自漢地者;(7)小乘經類;(8)論;(9)密咒續;(10)五大陀羅尼經;(11)廣略陀羅尼雜經;(12)名號一百零八種;(13)各種禮贊;(14)各種誓願;(15)吉祥法門;(16)毗奈耶類即律部;(17)大乘經疏釋;(18)大乘經疏譯自漢地者;(19)中論;(20)禅定語錄;(21)唯識論;(22)大乘論部雜錄;(23)小乘經論部;(24)思索之宗;(25)赤松德贊贊普所造論著;(26)校對未完之文本;(27)翻譯未完之文本等。
其中第六、第十八兩類標明是譯自漢土的經論,共計叁十一種(經部二十叁種、論部八種)。其中有一些譯師能通曉漢藏兩種語文,如:魯易堅參、噶瓦巴則等。
其中《登迦目錄》可以看作是編輯藏文《大藏經》的一種嘗試。在公元九世紀初時,藏族學者已經在翻譯大量佛教經論的基礎上編成目錄,並打算編輯大藏經了。
就在翻譯工作蓬蓬勃勃開展的同時,由于實際工作的需要,爲了避免翻譯上的重複和譯名上的歧異和混亂,于是,譯師們著手編輯了《翻譯名義大集》。這是中國藏地與印度、泥婆羅的譯師們共同合作的成果,編輯的《梵藏對照佛教要語辭典》。全書共分二百八十叁個門類,收詞語九千五百六十五條,實在是非常了不起的著作。另外一部《語合二章》又稱《翻譯名義中集》,也屬于同一性質的工具書。
而這些佛教經論中,小乘聲聞教法翻譯的主要書目是:《分別善惡報應經》、《百業經》、《等集衆集經》、《業分別經》、《聖住處經》、《撰集百緣經》、《大方便佛報恩經》(漢文藏譯)和《賢愚經》(從梵本漢本譯出)、《正法念處經》、《戒正具經》等十函的經典。另外尚譯了無數的小乘經典。
戒律方面則有《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本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律分別)》、《律上分》、《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及《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根本說一切有部苾刍尼(比丘尼)戒經》等及兩部《別解脫戒經》。中轉無相fǎ lún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母子十七經》及許多般若性空的經典。而未轉抉擇勝義fǎ lún的經典則有:《地藏經》、《地藏十輪經》(漢文藏譯)、《顯無邊佛土功德經》、《寶積經》、《大方廣佛華嚴經》、《楞伽經》、《涅槃經》及《寶積經迦葉品廣釋》六卷,還譯了《金光明經》(漢文藏譯)等無數經典。還有叁轉fǎ lún符合顯宗經義的論著、四谛聲聞乘的著作及《律典》的許多注解,被譯成藏文。而《阿毗達摩大毗婆沙論》的梵文版,也藏在桑耶寺中。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由尊者舍利子所造,《阿毗達磨法蘊足論》由尊者大目犍連所造,《阿毗達磨識身足論》由提婆設連所造,《阿毗達磨品類足論》由尊者世友所造,《阿毗達磨發智論》由尊者迦旃延所造。另盛稱《正行品類論》爲俱瑟祉羅所著;以上屬于法藏的七部論著。
世親著的《大乘五蘊論》、《唯識二十頌論》、《唯識叁十頌論》、《大乘成業論》和《釋軌論》,合稱自論五著;另外《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緣起論》等爲他論叁釋,以及無數的注釋本,被譯成藏文。另外還譯有中觀的論著有龍樹菩薩的《寶鬘論》、《贊頌集》,提婆聖天的《大乘廣百論本》,佛護《佛陀波利多根本中觀注》、月稱的《入中論》、智藏論師《中觀二谛論》、導師靜命《中觀莊嚴論》、蓮花戒的《中觀光明論》、馬鳴的《佛所行贊》、陳那的《集量論》等一百零八種、法稱的《量釋論頌》和《七種因明注釋》、寂天《入菩薩行論》和《大乘集菩薩學論》、無著集《彌勒五論》、《瑜伽行地五地品》和《對**集》等等,此外還翻譯了很多大乘教法的論著。而了義經的注釋則有:世親所作《十地經釋》、地親所作《妙法蓮花經釋》等等無數的佛法專著。
密乘所譯書籍有許多,如《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如意珠經》、《佛寶髻頂》、《五咒續》、《小咒一百六十續》等。其中《支分續》所譯有:如身續的《頂髻續》、如語續的《不空羂索續》、如意續的《明母續》,如自肩而出的《金剛手續》,如自臍而出的《蘇悉地續》,如兩膝出來的《不動續》等,共翻譯了《支分續》的六種基本續。
另外亦可分爲:《秘密總續》、《蘇悉地續》、《妙臂請問續》、《金剛頂髻續》等。
在關于“妙吉祥續”方面有《妙吉祥根本續》(又名《文殊室利根本儀軌經》)《獨勇成就密續王經》、《妙吉祥親說陀羅尼二十頌》、《妙吉祥咒詛陀羅尼》、《妙吉祥智慧增長陀羅尼》、《妙吉祥真言一字儀軌》、《妙吉祥所作叁昧耶誓言陀羅尼》、《佛說銳利文殊贊》等。“觀自在續”則有:《觀世音菩薩二十一續》、《觀自在根本續王蓮網經》、《不空羂索續》、《觀自在如意輪續》、《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獅子吼密續》、《蓮花寶冠續》、《大自在悟續》等。
關于“金剛手續”方面則有:《調伏叁世間續》、《金剛高舉續》、《金剛樂威續》、《金剛心要降焰續》、《金剛威猛本續》、《金剛威猛後續》、《金剛威猛再後續》、《金剛手夢見陀羅尼》、《金剛手一百零八名稱陀羅尼》、《金剛摧壞根本續》、《大金剛妙高山樓閣陀羅尼》、《度母續》、《不動金剛續》、《黑閻摩續》、《頂髻續》等數不盡的咒語真言密續。
另外“行續部”的翻譯有:《毗盧遮那現證菩提根本續及後續等》、《金剛手灌頂密續》、《叁誓莊嚴王密續》等。以上密典,具有《事續》和《瑜伽續》二續的成分,因此又稱爲“二續”密典。
“瑜伽續部”的密典有:
《吉祥根本略續及後續等》、《金剛頂注釋續》、《叁世間勝超密續》、《淨治惡趣密續》、《淨治續和儀軌合一本》、《吉祥尊勝最初密續四節補空等》、《金剛心要密續》、《身語意秘密莊嚴密續》、《秘密摩尼精滴續》、《明智最勝密續》、《妙吉祥幻網續》、《文殊真實名經》等。
續的注解和修行法、灌頂、密訣的實踐,還譯無數相關的論著。生起次第摩诃瑜伽也翻譯成藏文,主要有十八部《怛特羅續》,這十八部怛特羅是:一、《大圓滿菩提心遍作王》,二、《金剛莊嚴續教密意集》,叁、《一切如來大密藏猛電輪續》,四、《一切如來遍集明經瑜伽成就續》五、《勝密藏決定》,六、《釋續幻網密鏡》,七、《決定秘密真實性》,八、《聖方便羂索蓮花鬘》,九、《天女大幻網續》,十、《秘密藏續》,十一、《文殊四業輪秘密續》,十二、《後續》,十叁、《勝馬遊戲續》,十四、《大悲遊戲續》,十五、《甘露》,十六、《空行母焰然續》,十七、《猛咒集金剛根本續》,十八、《世間供贊修行根本續》。
另有《毗盧遮那佛幻網續》四部、《密集金剛根本續》等幻化八部,及密法八大本尊的總續及支續,《文殊身續》、《月密明點續》、《蓮花語續》、《馬頭本尊續》、《真實意續》、《嘿魯嘎格保續》、《甘露功德續》、《金剛空行續》、《瑜伽母續》、《秘密甘露續》等等。內續阿奴瑜伽有本續《智慧手印經》、《灌頂王六持明經》、《善等持經》、《密宗心要釋經》、《金剛明鑒經》、《救度母經》等十卷基本經。
而大內續則有《諸佛密意集合經》、《持明心聚經》、《智慧威布谷鳥經》、《格保切經》、《超世間經》等七部經。另外,則有身爲《賢劫燃火續》,語爲《忿怒馬頭金剛集續》,意爲《真實本劄茹嘎續》…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五篇 不滅虹身 第五章 二五弟子具成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