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四篇 廣大圓滿 第十一章 藏王親禮蓮華生▪P4

  ..續本文上一頁供奉十方叁寶之故,鑄造此鍾,以此福德之力,祈願天神贊普赤松德贊父子、眷屬,具六十種妙音,證無上之菩提!”銘文中提到的王妃甲茂贊,姓設廬氏,是赤松德贊贊普五妃之一,笃信佛教;後來隨同漢僧大乘和尚摩诃衍出家,一心奉佛。此鍾現在尚存于桑耶寺當中,完好如初。

  而六十種妙音,是代表如來的音聲,有六十種殊異之相。

  這六十種妙音爲:流澤音、柔軟音、悅意音、可樂音、清淨音、無垢音、明亮音、甘美音、樂聞音、無劣音、音聲好音、調順音、無澀音、無惡音、極柔音、悅耳音、適身音、心歡喜音、心喜音、生喜樂音、無煩惱音、周知音、善了知音、分明音、善愛音、現前喜音、遍知音、普覺音、如理音、相連音、言無過失音、獅子吼力音、龍音音、雷音、龍王音、乾闼婆音、迦陵頻伽音、梵音、響錢音、帝釋音、鼓音、不滿足音、不低音、隨入一切音、無邪言音、無不備音、無退縮音、無劣音、極喜音、莊嚴具足音、人音、長貪音、連續音、諸音圓滿音、諸根滿足音、無譏毀音、無輕轉音、不察音、名稱普遍音、具足諸相音。

  當桑耶寺建築完成之後,蓮華生大士決定指派一位神祇,作爲桑耶寺的護法神。首先他找到了具五髻者蘇普阿巴龍王,也就是我們前述的念青唐古拉山山神。蘇普阿巴龍王雖然誓願永世護持佛法與蓮師,但由于緣起上的示現,而婉拒了這個邀請;但他卻向蓮華生大士建議一位更恰當的人選,那就是來自霍爾地區的守護神——白哈爾。蓮華生大士再細觀因緣之後,也感覺十分有道理,就不再堅持了。

  後來,蓮華生大士與菩提薩埵堪布、赤松德贊王等,上師、堪布、大王叁人一起會商護法事宜。首先堪布菩提薩埵說道:“在護法之中,屬于魔王一系的護法會殺害人,而曜星的神祇又太過粗暴,龍王護法既凶且狠,山神比較平靜,而空行天母們又十分的凶惡,所以說各種護法都有他們的優缺點,實在難以決定。”

  這時蓮華生大士則說道:“我觀察未來的因緣,將來在赤松德贊王若幹代之後,其後裔當中,會有魔王的化身出現,他們的名字叫做雲丹和吾松。這兩人會尋釁傷害佛法,並惹起戰火趁機作亂,他們是鬼怪的化身。之後再過了一百零十代之後,居住在霍爾的白山魈大王,會一口氣吞並整個西藏;而這霍爾族的男系神祇,就是白菩提天神白哈爾。如果我們請來白哈爾神,那麼這位非人的木鳥鬼王,就能夠忠心地守護佛殿。所以我們爲了守護佛法及後世的善緣,應當將霍爾地區的白哈爾神廟,整個移請至西藏雪域,並把寺中的珍寶財富,全部迎請到桑耶寺來;這樣,白哈爾神也就安心地隨著寺廟珍寶前來。而在桑耶寺中,我們建好白哈爾護法殿,在這座殿中我將順利地降伏他,使他永遠地皈順佛法,並護持桑耶大寺。”

  蓮華生大士觀察了西藏佛法的緣起,了悟到必須用特別的護法與善巧方便的做法,才能夠降伏守衛這具有特殊因緣的區域,因此他建議使用特別的方便與護法。

  赤松德贊王接受了蓮華生大士的指示,所以他就派遣俺蘭達紮路恭(即唐史中的馬重英)率兵占領了白達霍爾地區,將該地區的白哈爾神廟禅院中的所有珍寶財富迎請走,並押走了達瑪巴拉王子,及自然天成的綠松石釋迦能仁佛像,以及白哈爾神平常使用的犀皮面具及铠甲、木鳥、水晶獅及其余用具。其中以稱爲斯巴穆群的紫犀皮面具最爲重要,現在還被供奉在桑耶寺載烏角烏康的密室內。白哈爾神也因爲所有的器物、財寶全被帶走了,只好隨著前來桑耶寺。

  蓮華生大士事先就在白哈爾神殿當中,先准備好各種供養的物品。供養的物品主要有叁樣,外物是白色動物,內物是一把竹竿,上面纏著尾巴與彩緞,而塑像的靈器則是秘密的加持物品。

  當白哈爾來到西藏之後,蓮華生大士就以各種神變法力製伏了白哈爾。降服之後,白哈爾騎著一只鑲嵌珍珠的木鳥,在衆多天神的陪伴下,降臨到雪域的桑耶寺護法殿中。白哈爾接受了護法神職之後,蓮華生大士在他頭頂上的冠蓋上安置了一把金剛杵,使他成爲佛教的護法神,守護桑耶大寺。

  另外傳說,白哈爾及其伴神最初是由馬頭金剛所降服,後來被蓮華生大士再次降服,並使其立誓佑擴西藏佛法。

  降伏了白哈爾後,蓮華生大士就以先前預備的供品供養白哈爾神,使他安住于桑耶寺中。

  白哈爾還有其他一些名字,如護法神大王、大護法業主、財主大王——因白哈爾爲桑耶寺之主,故稱白命主。此外還稱衆男人之戰神、叁面偉男。當白哈爾以下面叁種形式出現時就有叁種不同的名稱:作爲王系魔時稱作白嘎欽保,作爲法王時稱作大戰神,作爲命主時稱白梵天王。白哈爾有時也偶爾稱作具誓水晶白鬼或戰神大王乃窮。他是衆生系魔的首領,這類魔可分爲兩大組,大王系和小王系。每組有叁百六十個成員。

  白哈爾在印度語中被稱作水晶白鬼王或戰神一男,在空行母處稱大王,在羅刹國稱象王,木雅人稱他爲月王,尼泊爾人據說稱他爲地王;霍爾人對他的稱呼是白木鳥王。蓮華生大士稱白哈爾爲自在智慧護法,神衆則稱他爲具螺髻梵天。

  白哈爾的父親是(菩提)白天神——也稱菩提天神或白天,又被尊稱爲“尊敬的摩羯王”。他的母親是持財龍女,又作秀姜傑姆,又稱爲九頭龍女。

  起初,白哈爾居于藍天之上,他是白天與女神秀姜傑姆所生的兒子——白帝釋天,是叁十叁天之主,又稱爲“具海螺發髻者”,即螺髻梵王。但螺髻梵王是**初禅天的大梵天主,在此爲何主成爲持欲界第二天的帝釋天,較爲難解。在中劫的時候,白哈爾最初居住在孟加拉,後來他的法座被移到了位于裕固境巴達霍爾(加鹘)的修習禅院。他來到大地東方的霍爾地方後,被稱爲水晶白鬼或白命主;又因護持巴達霍爾的禅院,被尊稱爲戴有特征皮帽者。在巴達霍爾,人們把白哈爾作爲該霍爾部落的保護神;對巴達霍爾人來說,白哈爾爲人所知的名字是陽神南托嘎保。有關這一名稱,還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如白雲天、白天神、南朵烏嘎保、南代嘎保、南臺嘎保、南戴嘎保、南戴烏嘎保等。最後,白哈爾來到藏境,居于桑耶寺,從此統治全藏。

  白哈爾一詞與白哈爾王相等,應源自梵語Vihara意即寺廟;顯然這是他擔任桑耶寺護法神之後,才使用這個名稱的。

  白哈爾爲了更圓滿有效地完成佑護佛法的責任,也爲了克服雪域各地可能出現的魔障,他就將自己幻化成五個主要的身相,再由化身幻變出衆多的第二個化身,即“化身之化身”。所以,白哈爾的伴神、明妃、大臣或其他所有伴屬衆神,都可以視爲是白哈爾自身的變化,是從他身體發射出的光芒中所化生的。

  因爲白哈爾神具足五身,所以又被稱爲五身王,或五尊白哈爾。這五尊是:中央的白哈爾,意之王——帝釋天,身色爲藍黑色;東方的白哈爾,身之王——門普布查,身色爲黑色;西方的白哈爾,功德王——具木鳥形者,身色爲黑色;南方的白哈爾,語之王——戰神一男,身色爲紅色;北方的白哈爾,業之王——白哈爾,身色爲白色。

  他們的身相如下:

  白哈爾意之王帝釋——身藍黑色,居住在天界中央法宮中,生有一面兩手。他的嘴大張,牙外龇;從眉毛和面毛處冒出黃紅色的火焰。右手持著投向敵人的魔繩套,左手握著切斷主生魔障邪怪命脈的利刃,身穿熊皮外套和黑絲披風,頭戴黑絲頭飾,全身用寶石裝飾。此神高興起舞時,騎著一頭如同雪山開裂時落下的雪塊般大小的長鼻象,由侍從門普布查牽著大象;當門普布查牽象行走時,周圍具有閃電和火舌。帝釋可以自在驅使冰雹和閃電,他居于火焰的中央,火焰如同劫末時的大火般凶猛。

  帝釋的明妃響帝若散瑪是一身紅色的女神,身穿著絲製如裙的長褲。身上塗有血液和油脂,手持鐵鈎和內盛心髒的嘎巴拉頭蓋骨碗。

  帝釋的前面是大夜叉命主楊來白,此神一身紅色,放射出一千個太陽的光芒,具忿怒相,手捧著血肉和敵人的命脈送到口邊。有時,他的上齒咬住下唇,眉頭怒皺,身穿胸甲和皮铠甲,右手持著投向敵人的紅矛,左手握著贊繩套,騎在如風般馳騁的寶馬上,馬背上有珠寶鞍鞯,馬頭具有絲巾的裝飾。

  帝釋的大臣,命主噶恰若瓦,身穿褐色的鬥篷,揮舞著帶有黑絲飄幡的戰矛,騎在白獅上。帝釋的化身和使者都呈現凡人居士的外貌,身穿紅色的絲外衣,脖子上戴有水晶念珠作爲裝飾,右手持作法印指向天空,左手持銅刀作攻擊之狀。

  在東方的海螺天宮內,鎮敵寶座之上的是白哈爾身之王門普布查,他是一位一身黑色的神祇,生有一面兩手。右手持著金剛杵,左手持著一種叫“協薪”的木頭製成的長杖,身穿黑色的綢布衣,頭戴黑絲帽,騎在白色母獅之上,旁邊有一頭黑色瘋熊引路,派出許多的虎、豹、黑色或灰色的熊,去消滅教法之敵。

  門普布查的明妃是起屍魔女,她一身白色,身穿白色絲衣,手持著誓願木和內盛人心的頭蓋骨碗。門普布查的化身是一位已經戒除情欲的年輕比丘,穿著橙色法衣,身綴墓地飾物,舉著協薪長杖和刀,身前挂著淨瓶。門普布查的大臣是鳥座一眼,身體**,戴著毒蛇盤成的頭飾,揮舞水晶製成的金剛杵,騎著良種黑背的藍色馬。

  在南方的金天宮的中央,有白哈爾的功德王具木鳥形者。他一身黑色,生有一面兩手,右手握著戰斧,左手持著繩套,身穿蛇、虎皮作成的披風,頭戴藤枝作成的羔皮帽,帽子的頂端上包有鷹皮,騎在白蹄黑馬或綠松石龍上,旁邊有綠松石色的世界龍伴隨。他派遣長尾猴、灰毛無尾猿和老鼠做他的使者。

  具木鳥形者的明妃是黑色女神色吉布止瑪。她一面四手,右邊兩手持劍和紅色旗幟,左邊兩手持著長矛和叁戈戟,頭戴黑絲頭飾,穿著以繩作腰帶的粗黃布裙,脖上系鈴,雙腳用鐵鐐裝飾,騎一只額間有紅斑的驢子,常在夜間遊蕩。

  具木鳥形者的化身一身淺藍色,穿著紅皮坎肩,手持長棍。其大臣黑尾鷹,是一個年輕居士的模樣,揮舞金剛杵和戰斧…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四篇 廣大圓滿 第十一章 藏王親禮蓮華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