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所授記的因緣!”蓮華生大士思維著:“我必定將之圓滿成就。”
蓮華生大士即將啓程,前往這塊未曾經過佛法潤澤的土地,這塊充滿著原始的山脈、風雪、肅穆的冰川及直入雲霄的冰塔,蓮師就如同大日遍照的明燈,即將點燃這殊勝的法炬,融化堅硬的無明冰山,彙流成佛法的大川,無盡漫延。
嗡,貝瑪班雜吽!
西藏的天空,十分的碧藍,稀薄的空氣,不禁令人感受到生命僅在呼吸之間,那麼的脆弱珍貴又無常。
風放肆地吹拂著,宛若在哼唱著這塊西藏土地的廣大史詩;塵沙輕輕如霧般地揚起,曆史恍若回到這塊土地渾沌初開之際……
南無 觀世音菩薩摩诃薩
傳說在雪域大地生起之初,西藏地方並沒有人類,卻充滿了各種非人的精靈,傳說由什巴恰堪傑統治。以後依次再由穆傑贊普、女魔瑪紮如紮、男魔亞迦夏提婆及龍王崗巴等統治。
這時,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看著這一處天神的花園,生起了無盡的悲憫心,告訴菩薩中最爲尊勝的聖者觀世音菩薩說:“大悲無畏者!在東方娑婆世界的南瞻部洲,住有釋迦牟尼佛,他已要證入于涅槃寂滅之中。但是有一處雪域吐蕃地方的有情衆生,都還沒有聽聞到佛法的教誨,佛陀的心願就不算圓滿。你應當前去祈請偉大的世尊釋迦牟尼佛,完成此項救度衆生的淨業。”
于是觀世音菩薩立即遵命前往,祈請釋迦牟尼佛爲雪域吐蕃的有情衆生轉動**,並且說道:“佛陀!祈請您圓滿此事!如此一來,您的大願才算圓滿完成。
釋迦牟尼佛熙然微笑,大放光明地回答說:“善男子!雪域的這些有情衆生,是很難調伏的,現在我還沒有因緣來教化他們。但是將來,將會由一個像你一般的菩薩來教化他們的。”
于是觀世音菩薩立即返回西方極樂世界,將釋迦牟尼佛的訓示禀告阿彌陀佛。于是阿彌陀佛告訴觀世音菩薩說:“善男子!這樣的話,你應當用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等菩薩的四攝法門,來教導雪域凶頑的衆生有情,並引導他們來到極樂世界我的身前。”
此後,大慈大悲的聖者觀世音菩薩就邀請文殊菩薩與普賢金剛手菩薩來到娑婆世界的南瞻部洲,雪域西藏的拉薩河各平原;他們各站立在一座孤山之上,面朝北方觀看,思維引導雪域有情衆生的方法。經過日夜六時的觀察,他們看到的是雪域吐蕃乃是南瞻部洲的大地當中目前情況最壞的一個地方。因爲佛陀既未曾到過,而佛語的光明也未曾照到,整個雪域沒有佛法,衆生也還不夠成爲教化的對象,充滿了無邊的黑暗。
聖怙主叁尊以清淨慧眼照見廣大的西藏疆域,吐蕃上部阿裏的叁個地方,被雪山和石山所包圍,像一座水池一般,被鹿、石羊等野獸占據;吐蕃中部衛藏的叁個地方,山崖和草地緊接,像一條水渠,被猴子和羅刹岩魔女占據;吐蕃下部的多康叁個地方,滿是草灘和森林,像一塊平整的田地,被大象和飛禽占據;沒有人類,還不到教化的時機。
這些衆生只知道隨著無明輪轉,無法精進修行,以求解脫。
這叁位菩薩用慧眼觀察到這樣的情況之後,心中充滿了悲憫,也就商定最初由觀自在菩薩安住在西藏作調伏教化的事業。觀世音菩薩所安住而加持過的山,即是紅山,後來松贊幹布在此山建立了布達拉宮,亦即第二座普陀山或持舟山,即第二系舟之處;不只紀念觀世音菩薩在印度的聖地爲海邊的島洲,更示現了拉薩曾爲大海,爲系舟之處的事迹。而文殊菩薩所示現的聖山爲帕瑪日山,金剛手菩薩則示現在藥王山。此叁座聖山都巳被視爲聖怙主叁尊的殊勝化身了。
于是聖者千手千眼妙相莊嚴的觀自在菩薩到了拉薩地區,他見到這地方雖然是如同地獄般的黑暗,但仍能變化出勝過帝釋天王美麗的悅意園那般的美麗景象。
菩薩心想:“要教化沒有法器利根的雪域各地,首先應當派遣一個能衍化成人類的化身前往,才有辦法。”這時,菩薩身前就出現了一個名叫哈努曼陀羅的猴子力士。
菩薩就對他說:“你能在雪域吐蕃修定嗎
”
猴子回答說:“能!”
于是觀世音菩薩就授給他戒殺、盜、淫、妄語、酒等根本五戒,並教導他不淨觀的禅法,派遣他安住吐蕃。這只猴子到了雪域吐蕃中部的一座大山的崖底下修習禅定。
有一位羅刹岩魔女每天都來到這只神猴身前,並顯現各種不淨行的愛欲情狀。這羅刹女在七天之中,以岩魔女的形相出現在神猴面前,第八天則化身爲一位美麗的婦人,在不能如願的情況下,甚至現出要自殺的模樣。
猴子因爲慈悲心發,不能忍受,又不願違犯了戒律,于是前往觀世音菩薩身前,報告了緣由。由觀世音菩薩和度母加持指示後,這只猴子才與羅刹女結合。
在懷胎十個月後,生下六個由六道輪回中投生而來的兒子,他們具有六道衆生不同的習性。這些小孩愛食生肉、喜歡熱血,所以他們的父親就將他們送到有鳥群樹林中的猴群裏,與衆母猴爲伴。過了一年,與他們相類似的小兒已繁衍到四百個。
這些小孩中,父親的血統占主要成分的人,具有信仰和智慧,慈悲勤奮,信奉教法和善業,所以對這些具有大智慧的後裔稱爲菩薩聰慧之種;母親的血統占主要成分的,愛食肉飲血,不能虔敬信仰,輕浮好動,不顧別人,這些稱爲赭面食肉之種。
爲了繁衍這些後代,觀世音菩薩向雪域吐蕃各地抛下五谷、黃金及各種珍寶,爲之加持。由于得到這些享用,變化成人類的越來越多;又因爲爭奪谷物産生不和,人類分成四個部落,即塞、穆、東、冬四個族姓。吐蕃人,大多數都由這四大族姓分化而來。吐蕃人按類別來劃分則可以分爲四類:一類是葉桑迦波,具有上天界的仙繩;一類是葉曼那波,像熔不了的磐石;一類是江赤益西,像天上的明燈;一類是門宗那波,長著狗尾巴。
從此,藏區雖是出現了許多小王,可是菩薩想到如果沒有諸聖者的加持力,特別是沒有一位統治此地全體衆生的大王,要想興起佛法是十分困難的。于是由聖觀世音菩薩加持而誕生了一位王子,他是印度衆敬王的後裔百軍王的兒子。這位王子的相貌異于常人,他長有往下深陷的眼皮,翠綠色的眉毛,口中旋繞著像海螺般的牙齒,手指如輪支一般地連在一起。
他的父王認爲他是神怪所變化而來的,百軍王便說:“這是凶兆,把他殺掉!”
大臣們不願用武器把他殺死,就把他放在一個有蓋的銅箱子裏,釘上釘子,抛入恒河之中。這個箱子被廣嚴城地方的一對老夫妻得到,他們把王子養在森林中的僻靜處,有飛禽、野獸來給王子送食物和飲水,並與王子一起玩耍,樹林和花草也向王子彎腰致敬。
這樣過了一段時期,王子就問道:“我的命運爲何這樣悲慘,我的父母是誰
”
老夫妻說:“你父親因爲你長相凶惡,將你抛入水中,被我們拾得。”王子知道了自己的來曆,又見觀世音菩薩運用勝慧光明照射著他,他就遁入雪山之中。首先來到了拉日江脫神山的頂上,在這裏漸漸迷失道路,舉目遠眺,看見雅砻地區猶如天界般的快樂功德,又看見了雪域吐蕃中部的雅爾莫那細地方的神山雅拉香波雪山,真像圓滿的明月般潔白美麗,于是就前往此處。王子來到了貢布神山的山頂上,沿著穆梯下降,到了贊塘果細地方。,
此時有雅幹拉色、托拉溫布等十二名聰明少年在此處放牧牲畜,與王子相見。他們問王子:“你是誰?”
王子回答說:“贊普。”
又問:“你從什麼地方來
”
王子用手指頭朝天上一指,少年們聽不懂王子的話,感到十分驚奇,說:“這人是從天上來的贊普,可當我們的王。”于是將他放在一個木頭座位上,用肩頭將他擡回家中,因此得名爲涅赤贊普,全意爲看座之王。他是吐蕃最早的大王。他同時口譯了“苯教”中的“辛氏之牟嘉法門”。
涅赤贊普王的王妃爲朗姆姆,所生王子名叫牟赤贊普。牟赤贊普王的王妃爲薩頂頂,所生王子名叫頂赤贊普。頂赤贊普王的王妃索圹圹,所生王子名叫索赤贊普。索赤贊普王的王妃爲垛默默,所生王子名叫默赤贊普。默赤贊普王的王妃爲達季·拉谟迦谟(白天女),所生王子名叫達赤贊普。達赤贊普王的王妃爲舍季拉谟,所生王子名叫舍赤贊普。傳說以上諸王到最後都是由會發出光明的“登天之繩”上升虛空,如彩虹一般而消逝了。因此,他們不曾留下遺骸,也都沒有陵墓。以上諸王就是衆所共稱的“天降七赤王”。
舍赤贊普王的王妃薩准弄節,所生王子名叫止貢贊普王。止貢贊普王的王妃爲魯赤軟梅江,二人生有叁位王子。止貢贊普王與大臣諾昂發生爭鬥,結果被諾昂殺害。從這個時候開始,西藏才有了铠甲與刀劍,而且這是從瑪康地方取來的,稱爲吐蕃古司刀劍。那時,諸王子從祖父的寶庫中取出能自在飛行的白角寶牛,他們騎著寶牛逃到貢波地方去了。
在這一段時期裏,諾昂篡位掌握了王朝政事。不久,王妃同一位傳說爲“雅拉香波山神”化身而來的人相好合,結果生下一個兒子,即爲大臣汝勒解。他殺死了大臣諾昂而推舉出二王子甲赤成爲藏王。
由于止貢贊普王割斷了先王的“登天之繩”,從此藏王死後才有屍體遺留下來。後來他的屍體被裝入大銅棺之中,用鐵釘嚴密釘好後,抛入了貢波河。當銅棺隨波逐流而下的時候,爲長手摩竭沙魚精得到之後,供獻給王妃;王妃暗藏在王庫之中,後來又從庫房中取出,安葬在青裕達圹平原修建的陵墓,這是西藏最初的一座陵墓。
當甲赤王子出生時,其母後對天發誓之時,空中忽然發出聲音說:“你的這一位王子,將會勝過一切。”因此緣故,而另外爲甲赤王子起名爲波德貢甲,其意爲勝利之王。當甲赤王子的父王在位之時,象雄及勃律兩地已經有了辛吉都苯的教法。到甲赤王在位時,拆除了原來的香波堡,又改建了瓇瓦達孜宮。且有仲德和德烏教法的産生,並出現了名爲“天苯辛波切”的天苯教。
在汝勒解及他的兒子塔布峨迦兩位大臣執事的時期,並馴化了野牛,挖溝開渠,引水灌溉,開墾草原,耕作農事,並且采礦、冶金,煉出銀、銅、…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叁篇 桑耶大師 第十二章 雪域西藏法界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