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叁篇 桑耶大師 第七章 傳法勝利大密主

  第叁篇 桑耶大師 第七章 傳法勝利大密主

  永世不能忘

  長遠叁昧耶

  本誓的心願

  願您記得我

  絕不忘心子

  共住在虹光

  蓮華生大士在華氏城阿修嘎王前,踴身虛空,刹那不見之後,又來到了南憍薩羅國。

  南憍薩羅國曾爲代喀達卡王(Vakataka)王朝所統治。此國周有六千余裏,山嶺周境環繞,林薮連接。國都在般達克(Bhandak),該城又稱爲月城(Chandra—pur),位于瓦爾達(Wardha)河北岸,是一處極爲興盛美麗的都城,方圓共有四十余裏。

  此國的土壤十分膏腴肥沃,地利滋盛。所以,邑裏相望,人民極爲殷實。他們的身形十分高大,膚色較黑,而風俗極爲剛猛,人性十分勇暴激烈,兼信佛法與外道,而學藝甚爲高明。他們的國王爲刹帝利種姓,十分崇敬佛法,而且心性極爲仁慈。寺廟伽藍有百余所,僧徒將近萬人,都學習大乘佛法。

  都城城南不遠,有一座舊寺院,其旁有一座佛塔,是無憂王所建造的。在這個地方,往昔如來曾于此處現大神通,摧伏外道。

  蓮華生大士來到附近山上的一座屍陀林,名爲九頂網屍陀林中安住修行。此時南憍薩羅國的國王名爲喬答彌普德拉王,他以善解醫方的婆羅門醫師作爲輔佐,處理國政。

  國王有大小兩位王妃,國王偏愛大王妃的王子,自小就給予他許多優良的訓練,並請了最好的老師教導醫學、工巧明及其他種種的學問;大王子天資聰慧而且十分的努力,所以記取了各種的法要。然而小王妃的兒子才剛剛初識字而已,所以並不能遍學多聞。

  有一天,國王下了禦旨,要兩位王子參與考試,勝者將給予紹繼王位。這時小王妃又焦急又難受,因爲小王子十分年幼,而且她平常又十分地溺愛他,所以絕對難與大王子評比。但如此一來,整個國家的王統,必然要由大王子來繼位了。小王妃心急如焚,卻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只有向許多有智慧的人請教,要如何才能使小王子得到比賽的勝利。

  這時,有一位宮女就向小王妃報告:“王妃!聽說在九頂網屍陀林中,有一位沙姆陀羅比丘,具足一切智慧,精通五明。如果小王子跟著這位比丘學習,或許能夠迅速地具足學識智慧。”

  小王妃聽了之後,半信半疑,但是,在目前這種狀況下,只好勉強相信了。所以她就告訴小王子,要送他到九頂網屍陀林去拜師學藝,而小王子也欣然同意。于是小王子就備齊了車乘,來到了九頂網屍陀林,向比丘沙姆陀羅行拜師的大禮。

  由于小王子宿世的殊勝因緣,所以他在蓮師化身沙姆陀羅比丘的教導之下,日夜不停地修學五明,很迅速地得到了世谛緣起與出世間的圓滿成就,以致只是見到書名,就了悟了書中的內容;而且更通達一切內外典籍智慧無礙。沙姆陀羅比丘完成了小王妃所托付的教學任務之後,就送小王子回到了王城。

  此時,小王妃就向小王子問道:“孩子啊!你在比丘沙姆陀羅之處,修學五明,成就如何呢

  ”

  小王子就回答說:“母後!我已經通達一切內外典籍,具足圓滿的智慧了。在此次的評比當中,必然能夠得到殊勝的成就,您放心好了。”

  小王妃聽了之後,十分的欣喜,就賜予許多珍貴的禮物給小王子。

  評比大小王子學識的日子到了,兩位王子分別坐在高臺上,此時國王就诏谕說:“如果誰具足圓滿的智慧,通達一切知識的話,那麼王位的繼承權就將交與他。”

  此時,大王子就開始宣講他所精通的醫學。大王子滔滔不絕地宣說了叁百種次第的醫學精要,只見他辯才無礙,而且智慧充足,引喻恰當,所有的大臣、民衆無不感到十分的驚奇。

  這時國王及所有臣民,心中都認爲小王子絕對難以超越大王子了。所以有許多人都開始以不屑的眼光看著小王子,更有許多人已在旁邊議論紛紛地說:“所有的學識,都是經由努力,才能得到成就的;如果不努力學習,哪裏能夠成就圓滿的智慧,我看小王子是難以取勝的。”

  這時小王妃心中十分的不安,眼淚也不禁慢慢地流下來;但是她趕緊偷偷地將眼淚擦掉,然後用十分憂懼的眼光望著小王子。而大王妃聽了大王子的論說之後,十分的欣喜,就繞著大王子,獻出最上的禮敬,並且向大衆說道:“大王子必定能夠承繼國王的王位。”歡喜之形,喜不自禁。

  輪到小王子開始宣說了,只見小王子很安靜地以目光注視著國王、大臣以及所有的百姓,並用十分安祥地聲音宣講。雖然小王子年紀十分的幼小,但是此時,看起來卻是十分的莊嚴。

  而當小王子開口講論醫學的次第時,不只現場所有的臣民百姓一起在聽講,忽然之間,連天龍、食香鬼神大衆都從天上紛紛降臨來聽講。結果小王子除了論說醫學的叁百次第,這些世間所能了知的學問之外,另外還宣說了在人間聞所未聞,聽所未聽的最勝秘醫學。所有的天龍八部鬼神們聽完之後,都十分地欣喜,並繞行小王子恭敬頂禮。

  所有的臣民都驚訝得張著嘴巴,不知如何是好。在經過了短暫的震驚之後,他們都發出了贊歎不已的歡呼聲,大家議論紛紛地說:“小王子能夠無師自通,智慧地了悟這麼深奧的典籍,實在是不可思議,實在是智慧天成啊!”

  這時大王更是歡喜若狂,同時也繞行小王子給予禮敬。因爲小王子年紀尚幼,所以他希望大王子與小王子能共同來執政。但是小王子忽然向父王請求道:“父王!我對世間的種種因緣與國政,並沒有興趣,希望能夠出家爲僧,在佛法中精進修行。”

  “孩子!你的智慧是如此的通達,應該與你的兄長一起爲人民服務,來領導這個國家達到最圓滿、最幸福的境界,怎麼可以這樣就此離去呢

  ”

  由于小王子再叁地請求,最後國王不得已才答應了。于是小王子就師事沙姆陀羅比丘,孜孜矻矻地努力修學佛法。沙姆陀羅比丘給他娑多婆诃(Satavaha)的法號,“婆诃”是乘騎,而“娑多”是一位食香的乾達婆神的名號;因爲小王子幼時曾以“娑多”爲坐騎,所以名爲娑多婆诃。而且給予指示道:“娑多婆诃!你應該究竟利益衆生,因爲你在因緣上面,能對所有的聲明、因明等學問,都如實的通達,所以應當撰寫聲明、因明等關于五明有關的所有學問。而在實際的修證上,你應當以密法得道,所以在密法因緣中,你應當發心精進的修證。”

  娑多婆诃在沙姆陀羅的教導下,具足世出世間的圓滿成就,並通達五明,圓滿菩薩道的一切教法。

  但人間無常,佛法的厄運即將降臨,而神聖的那爛陀寺即將遭受魔徒可怕的摧殘。

  吉祥的聖那爛陀寺(Mahanda),是殊勝佛法的中心,不論是中國內地,還是雪域西藏的佛法,都來自這一座佛法的大海。

  那爛陀寺全稱爲室利那爛陀摩诃毗诃羅(Srinalanda—mahavihava),“室利”是吉祥尊貴之義,“那爛陀”原爲神龍之名,“毗诃羅”爲住處之義;所以漢譯爲吉祥神龍大住處。另外那爛陀的意譯爲施無厭,所以亦可稱爲施無厭寺。此乃是因爲往昔佛陀在修習菩薩行時,樂于布施,大衆贊美其德,所以號爲施無厭;因此而成爲寺名。

  這一處聖地,位在王舍城西北的富庶地區,附近有許多美麗的園林屋舍,佛陀處世時原本爲淹沒羅果園,樹林中有水池,池中住有那爛陀龍王。有五百位商人,用十億的金錢買下這一座美麗的園林,供養佛陀,佛陀十分歡喜,因此,在此處說了叁個月的佛法,而商人們都證得了聖果。

  那爛陀寺東南的那爛陀村(Nalandagrama)是舍利弗尊者的出生之地,而西南**裏處的拘理迦村(Kolika)則爲目犍連尊者的故鄉。舍利弗尊者的父親是一位大婆羅門,高才博識,善巧精學一切典籍。

  有一天,舍利弗之母忽然夢見,有一位異人身穿铠甲,手執金剛杵,摧破諸山,而退立一山之下。其父聽了之後說道:“這個夢實在好極了,我們將生下一位兒子,他的才學通達貫世,能摧破一切論師的見地,只是不如一人,而成爲他的弟子。”

  後來,其母果然有孕,舍利弗也聰異常,辯才無礙。八歲之時,就已名震四方,生性淳質,心地慈悲,成就自然智慧。自小與目犍連尊者爲友,情逾兄弟,深厭塵俗之事。所以,兩人就拜在六師外道之一的珊阇耶(saniaya)門下爲弟子。但是,不久之後,兩人甚感失望,相談之下,認爲:“現在所學,並非究竟之理,不能窮盡痛苦的邊際。所以應當各求明師導引,求取解脫甘露,再互相告知。”

  有一日,佛陀弟子馬勝阿羅漢持缽應供,入城乞食。舍利弗見他威儀閑雅,就問他:“師事何人

  ”馬勝回答說:“釋迦族的太子出家成正等覺,號爲佛陀,即是我師。”

  “你的師父,到底有何教誨,能不能告訴我呢

  ””

  “我修學未久,未能窮究深義。”

  “還是乞望您爲我說明。”

  于是馬勝比丘就說了偈頌:

  一切諸法本,因緣生無主,

  若能解此者,即得真實道。

  這句偈頌,刹那間像閃電般劃過舍利弗的心靈,一切法界的真理曆曆在目:“原來法界宇宙的一切衆相,只是因緣法而已;在緣起緣滅中,並沒有任何自性的存在。”他的心自由了,不再有我執的纏縛,在當下他就證得了初果法眼淨。他立即歡喜地將這殊勝的教法,告訴摯友目犍連,聰慧的目犍連也即聽即證,現前開悟,得證初果。

  他們兩人立即各自率領兩百五十位弟子,皈依佛陀共受佛戒。當佛陀遙見舍利子前來之時,就告訴弟子們說:“在我的弟子之中,智慧第一的人,現在來了。”頂禮佛陀之後,佛陀對他說:“善來,比丘!”他聽聞了這一句話,立即具足了戒品。經過半個月後,聽聞佛陀爲他的舅舅長爪梵志說法,就證得了阿羅漢果。

  而目犍連尊者同時參訪佛陀之時,佛陀遙見即說:“現在來的人,是我弟子之中神通第一者。”頂禮佛陀之後,佛陀對他說:“善來,比丘!清淨修習梵行,能夠遠離苦際。”他聽聞了這句話時,須發自落,袈裟自服,戒品清淨,威儀自在調順,經過七日,立即證得阿…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叁篇 桑耶大師 第七章 傳法勝利大密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