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而去,入于深山,安處幽谷之中,並捕食野鹿采集果實,維持生活。經過許多時日,竟然懷孕,生下子女形貌類同于人,但生性種命是動物。
男子逐漸長大之後,力氣極大能格猛獸。到了長大成年方弱冠之時,人智逐漸發起,就問母親說:“母親!我到底是什麼呢
父親爲野獸,而母親卻是人。既非相同族類,卻如何能成爲配偶
”
母親于是敘述昔日事迹告訴其子,其子說道:“人畜殊途,我們應當盡速逃去。”
母親說:“我先前曾逃走,但卻失敗了。”
其子于是隨逐獅子父之後,登山逾嶺,又觀察他的行止,直到掌握可以逃離的機會。等到一日其父外出,他就擔負著母親妹妹,下山來到人中。
母親告訴他說:“千萬要慎密,不要說出事情的源頭,別人聽聞之後,會輕鄙我們。”于是公主回到父王的本國,但本國已非家族所有,宗祀已滅,早被推翻。于是投寄在裏人之處,人們問她說:“你們到底是哪國人呢
”“我們本是此國的人,但因爲流離異城。現在子母相攜,回歸故裏。”大家十分哀愍,就共同集資幫助他們。
獅子王回來之後,見到妻子都已失蹤了,十分生氣,便跑出山谷,往來村邑之間尋找,咆哮震吼,暴害人類,並殘害生靈。附近居民外出之時,立即擊殺。所以衆人只有擊鼓吹號,全身武裝,群體行動,才能免于危害。
國王也派遣獵人,甚至親率數萬兵衆,都無法擒獲。
于是招募大衆,如果有擒執獅子來除去國患的人,一定給予重賞,表揚功績。
其子聽聞王令之後,乃告訴母親:“我們現在那麼饑寒,是不是可以應募,如果成功或有所得的話,也可改善生活。”
母親回答說:“不可以如此,它雖然是畜生,但依然是你的父親,怎麼可以爲了生活,而殺害它呢
”
“人畜本來就是異類,禮義安在呢
”兒子于是就不聽從母親的勸告,自行帶著小刀,前去應募。當時只見千人萬騎,宛如雲霧相合一般龐大。而獅子王踞在林中,沒有人敢近身。其子立即向前,獅子父看見其子,便示出訓伏之狀。于是其子就以小刀插入獅子腹中,而獅子王還是心懷慈愛,毫無忿怒;乃至于被剖腹,含苦而死。
這時大王好奇地問道:“這是誰啊
爲何如此奇異
”在威脅利誘下,其子被問出實情。
國王聽完後十分忿怒,說道:“真是大逆不道啊!父尚可害,何況非親之人呢
除民大害,功績甚大;但斷父之命,其心違逆。所以用重賞來酬其功績,流放來懲罰其違逆。”于是裝滿二大船的糧食,將母親留在國內,給賞功績;子女各放一舟之上,隨波漂蕩。
男子之船泛于海上,至此寶洲,見到了豐厚的珍寶,便在島上安止。後來商人采集珍寶,來到島上,于是殺害商人,留下其子女。如此開始繁衍生息,子孫衆多,于是立下君臣,建都築城,據有疆域。
因爲其祖先擒執獅子,因此以此功績而號爲國號。
傳說佛陀曾叁次往訪執獅子國。第一回是在成道之後第九個月,來到了摩醯央伽那塔(Mahiyanganacetiya),當時爲土著夜叉族(yaksa)所居之地,見佛陀來臨,互相驚嚇而逃走,所以教化未成。第二回是在成道後第五年,到達龍島(Nagadipa)訓誨大腹龍(Mahodara)和小腹龍(Culodara),因爲伯甥之間,互相爭奪摩尼珠座床之事,使他們歸于和睦。第叁回在成道後第八年,隨行有五百比丘,到達迦梨耶尼(Kalyani),受大腹龍之伯父摩尼眼龍王的供養;然後升至須摩那峰,(Sumanakuta)留下佛足印,後來就成爲佛教的聖地。
另外在此國東南的椤伽山,岩谷幽峻,是鬼神往來之所,佛陀曾在此宣說《楞伽經》。
此國與中國的因緣極爲深厚。在密法上,中國密法的天創者金剛智大師,在前來中國之前,曾至此國弘傳密法。金剛智弟子不空大師是執獅子國的王子,曾從中國帶領弟子二十七人來到執獅子國,受到屍羅迷迦王(Silamegha)的熱烈迎請,住于佛牙寺,並請普賢阿阇黎開“十八會金剛頂瑜伽法門毗盧遮那大悲胎藏建立壇法”,與弟子含光、惠辯重受“五部灌頂”,前後叁年。不空並廣求密藏、經論,得《金剛頂瑜伽經》等八十部及大小乘經論二十部,共一千二百卷。可見密法曾在此國大力弘揚。
執獅子國的王子蓮花童子識見廣博、辯才絕倫,逐漸名滿天竺諸國,爲大衆所推崇,此時他被稱爲聖天。他思維自心坦然無愧、智慧無礙;及思推廣佛法,但一般人民卻迷信于吉凶禍福,勤于奉侍天神,不能深入佛法智慧以得解脫,因此,他深以爲憂。
這時,在都城中剛好有一座天祠,奉祭著大自在天神(Mahesara,Samkaran),是全國香火最盛之處。這座大天神是以黃金鑄造,大約有二丈高,能自在予人禍福;如果有人祈求,都能滿願得到現世的如意,因此全國民衆崇仰極盛。
于是聖天童子心生一計,就到神廟中要求入廟拜見天神。廟主是修持大自在天法的外道,就爲難地告訴蓮花童子說:“王子!雖然你身份高貴,但這尊大天神像實在太神妙了,就如同真神一般。如果一般人見到他的話,根本不敢正視;即使見到之後,由于威力太大、太靈驗了,常使人在百日之間,宛如失去心魂一般,魂矛守舍。你如果只是爲了祈願而來,何必參見呢
還是不見的好。”
“住持大師!如果天神宛若你所說那麼靈驗的話,我更期望能親見天神!就算是有所損傷,又有什麼關系呢
如果不是如此,那也不是我所想見的啊!您不要猶豫了吧!”
廟主聽了之後,感覺十分驚奇;因爲一般人聽了勸說之後,知道大神的靈驗,爲了保身護命,絕對不會再要求的,而王子爲何如此奇特呢
再仔細看一看這位王子,雖然年輕但是心志堅強、高遠,而且雙目明朗,滿臉正氣光明,必定是非常之人,于是就從其所請。這個消息頓時大爲轟動,千萬人趕緊追入廟內,來看一看到底誰那麼大膽,敢親見大自在天像——因爲長久以來,已沒有人有這種膽識了。
聖天重子進入安置天神像的殿內之後,大自在天神像竟然搖動著寶珠所鑲成的雙眼,怒目瞪視聖天,希望把他嚇走。聖天心中毫無所懼,只是笑一笑,然後向大天神說道:“大自在天神啊!如果講神妙的話,那麼你實在是太神奇了;但是你的心胸卻是何其小器呢
一位偉大的天神應當以威德靈驗來感人,以智慧道德來降伏萬物才對。但像你現在,依藉著黃金來顯示自身的莊嚴,搖動頗梨的雙眼來盅惑衆生,這實在是讓我太失望了。”說完,聖天竟然登上梯子,爬到大自在天的臉前,一把將他的左眼鑿了出來。
這時旁觀的民衆,驚慌地發出“啊!啊”聲,但看到聖天童子自在無畏的樣子,也沒有人敢予阻止。而當大天神的左眼被挖之後,大家更起疑惑,議論紛紛地說:“諸天中最大、最強的大自在天神,怎麼會被一位年輕的凡人所困呢
過去說他那麼靈驗,是否言過其實呢
”
聖天童子了知大衆心中所念,而且他的目的也已達成,爲了不使大衆的信心完全崩潰,就開示衆人道:“神明是十分偉大的,所以,就用這個因緣來試探我是否了知所謂天神的真意。現在我因爲體悟了他的心意,所以就登上這一座由真金所聚成的金塊,並在金塊中挖出頗梨而已。這不是對天神的不敬,而是令大家了解真正的天神身相,是不必依靠任何精致貴重的物品來塑造,也不必假托任何外形。所以我只是依著天神的真意而行,既不是對天神驕慢,也不是侮辱天神,你們千萬不要誤會。”
說完之後,就離開了大自在天廟。並且發布要當夜求取供品,在隔日清晨前去神廟致祭大自在天。
由于聖天原本就極負盛名,再加上他的智慧被視爲妙通天心,所以,他所說的話,大衆無不響應。因此大家就供養無數珍妙的精馔、物品,不只十分豐盛,更是有物必備,前來供奉大自在天。
隔日,只見大自在天的身像,高有數十丈,從天而來,十分莊嚴,但其左眼卻已凹陷。大自在天身形示現如原來大小之後安坐寶座上,在遍觀供品精馔之後,歎未曾有,就向聖天說道:“這實在是你的功德所成就的供養啊!”接著又說道:“你得了我的真心,而一般人卻只得到我的外形。你以心來供養,而一般人卻是以物質來饋贈。用智慧來尊敬我的是你,而用畏懼來誣蔑我的是一般人啊!你的供養真是盡善盡美!但是,如果能布施供養對方所沒有的物品,才是真正最上的布施。”
“大天神!您能鑒察我的心,我則唯命是從。”
“我現在所缺少的是左眼,如果你能布施的話,現在就給我吧!”
“敬如天神之命。”聖天就毫不遲疑的以左手挖出左眼布施給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就以神通力使之複生,接著又向他索取左眼;而聖天又立即地將左眼挖出。從清晨到晚上一天之內共刨出了數萬只左眼。
大自在天看了之後,實在是贊歎不已,就說道:“善哉!善哉!這真是最無上的布施了;你將來有何願望,我必能如你之願,予以成就。”
“我了悟自心不假于外,所以並沒有任何外求之願,但可惜的是一般愚昧的世人,不能信受了悟我的教法,實在可悲。天神!如果你要護持我的話,就請你使我一切所言絕不虛設,衆生能自然信服,以得解脫;除此之外,並無其他心願。”
大自在天說:“必定能從你之願。”說完之後,就飛空而去了。
聖于降伏了大自在天神與其徒衆之後,說從執獅子國來到南憍薩羅國參防聖龍成菩薩。
這時,聖龍成菩薩正駐錫在南憍薩羅國西南叁百余裏的吉祥山(Srīparvata)。這座吉祥山山峰特起,峰岩峭險,全山皆無崖谷,宛若整塊的全石一般。該國的國王引正王爲了供養龍成菩薩,所以在這座石山中建立了一座大寺院。在離山十余裏之處,開始開鑿路道,到了山下,逐步辟建而上。整座山工程十分艱險,有許多長廊步檐及崇臺重閣。閣樓高有五層,每一層有四座佛院,並建有精舍,其中並鑄造等同佛高的金像,匠心獨運,莊嚴無比。並…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叁篇 桑耶大師 第七章 傳法勝利大密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