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二篇 獅子吼聲 第五章 徹見佛法悟顯密

  第二篇 獅子吼聲 第五章 徹見佛法悟顯密

  四轉法*

  旋動著衆生的希望

  我乃了悟

  諸佛的光明 原來未嘗離開本心

  已經是吉祥的大樂了

  我們何必在等待

  就這麼受用著

  不必羞慚 不能自卑

  我們從來不能離開是如來

  我從來不是不是如來

  在阿修羅宮中,人間的歲月幾乎是不存在的,自然的光明總是令人歡喜安住在禅定叁昧之中。只有甚深智慧的成就者,才能體悟這宛若停滯的幽祥時空,依然在時輪金剛的身上流轉著。

  釋迦獅子雖然歡喜深住在禅觀叁摩地中,但是苦難的衆生,畢竟才是他圓滿菩提心的廣大道場,也是使他圓證佛果的大功德主。此時,他深感佛陀與衆生的恩德,于是向阿難尊者啓問道:“尊者!佛陀以何因緣悟道,又是如何地教化衆生,我希望能學習了悟諸佛的勝行,而與諸佛等同圓滿。”

  多聞的阿難說道:“佛陀在悟道上的緣起示現,乃是生老病死等逼迫的現實,而生起廣大的悲心,因而現觀法界,以了悟其真實的因緣。最後現觀法界的真實理則,乃是叁法印。而這叁法印,是佛法最基本的重要教義;而判斷一切之法是否爲佛法,即是依此叁印來印證。”

  “法印的真實意旨是如何呢

  ”

  “所謂的法就是圓滿普遍的法性理則,而印則是依此印證爲真實究竟義理的真理;一切法必須依此叁者來印證是否爲佛法,所以稱爲叁法印。而叁法印即是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及涅槃寂靜印。”

  慈悲的釋迦獅子還是孜孜不倦地爲衆生請問道:“佛陀因何了悟這叁法印

  而叁法印的真實密意,應當如何顯示呢

  ” ;

  阿難尊者臉上露出燦爛光明的微笑說:“善哉!你肯爲衆生開顯如來的密意,真是太好了。一切衆生的輪回是來自于心的無明,並由無明顯現出無常的心念流轉形成了意識,意識的相續形成了時間性質的存有,而意識與意識的相對,顯現了相對的空間特性,更由無明的自我意識與時間,以及空間性質與其他無明意識的相互激蕩輪轉,而形成了地、水、火、風、空,乃至心意識等六大現象,都不離于我們現前的法界乃至吾等自身啊!這些現象在我們修行禅觀叁昧的曆程當中,都會次弟地明了顯現。

  “所以在我們修行到遠離男女欲望的欲界,而進入梵行的**時,身體的地、水、火、風四大會産生了許多變化,這變化由心而了知。到四禅時我們就能體悟四大的現象,而進入遠離**衆相的無**、四空定,這時顯現空間性質的空無邊處定,時間意識性質的識無邊處定,乃至心的無明性質的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都會次第現前。到最後摧破心的無明、時間的無明與空間的無明,而證入滅一切無明心意受想的滅盡定——解脫的境界!”

  阿難尊者以自身的證量如實地解說著佛陀的教法。而釋迦獅子也法爾自然現觀自證,自在受用現前的叁摩地。

  阿難尊者接著說:“所謂叁法印的意義爲:諸行無常印,即是佛陀從意識時間上現觀,法界的一切現象,都是隨著時間而遷流變化,刹那生滅不息。只要是有爲的存有就沒有固定不變的現相,這叫做諸行無常。所以,在佛陀的現觀中有生必有死,有壯必有老,有盛必有衰,佛陀爲了凡夫衆生的執著,所以給予“無常故苦”的教示;而諸行無常的真理,是一切賢聖法爾現觀的境界。

  “諸法無我印,則是佛陀從宇宙萬有的空間上觀察,一切的諸法都是依于緣起法則而建立的,諸法互相依存,絕對沒有“我”的實體,所以才叫做諸法無我。而這“我”,具有永恒不變的主宰之義;但有情生命是依身心五蘊諸法而安立,是變化無常的,而無常即是苦的,苦即不自在,由此了知無我。所以佛陀爲大衆說“苦故無我”,所以無我、無常的意涵,不是說沒有存在的萬法現象,或是沒有假名指稱的“你”、“我”的生命現象,而是說這些現象都是無常、無我的。

  “而涅槃寂靜印,則是因爲有情顛倒執著有我與我所有,所以生起迷惑造業,輪回流轉不息;而我執即是流轉輪回、生命動亂的根源。如果了悟無我的實相,沒有了這些迷亂之因,那麼惑業就不會生起,當下就能正覺諸法實相,法界的一切即是寂靜的涅槃,這叫做涅槃寂靜。涅槃是從無常、無我的觀察中,遠離一切的戲論,深徹法性寂滅密義,而獲得無累自在的。所以佛陀說:“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這是解脫聖者的境界,超絕纏縛凡夫的顛倒夢想、思慮臆測。”

  這時釋迦獅子歡喜地說:“是的,尊者!我已完全了悟了。這叁法印,不只是有情生命而已,乃至一切法界,都是“無常故空”的,空就是無自性宇宙,一切萬法都沒有自性,也就是沒有常住性、獨存性與實有性等性質。所以,不獨有情是無我性空的,諸法也是無我性空的。一切法本性空寂,這就是涅槃。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叁法印,遍通一切法界,是有情與世間的終極真理。

  “由此可知,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並沒有任何固定不變的實體存在,只有刹那無間生滅的相續情狀而已。這樣的實相中道,遠離于一切時空的限製,是法爾現前的;凡夫無知妄想輪回,而諸佛大智則能現觀法界寂靜。所以諸佛的眼中,法界的一切乃至無明衆生都是現前寂靜涅槃與諸佛無別的。所以,依如來果地的證量,現觀一切有情衆生都是法爾無修無證的本來佛陀,一切法界則是常寂光土、是蓮花藏世界海、是諸佛淨土,這才是真正的大圓滿涅槃寂靜心印啊!”

  阿難尊者聽聞了釋迦獅子的見地之後,心中充滿歡喜,深知佛陀的教法必將在他的手中發揚光大,一切衆生也必然欣喜地見到燃起了無盡的法燈。阿難尊者這一位燃燈的人具有著不可思議的廣大功德啊!十方的佛光虹彩也交注在阿修羅宮中的師徒身上,諸佛歡喜、法界歡喜、衆生歡喜,清涼的法流將在人間中無間地流注。

  “緣起法是甚深的!”一日,阿難尊者有感而發地贊道。

  阿難尊者莊嚴地說道:“有一次,我自以爲已經完全了悟了緣起法,很自信地向佛陀說:“我已了悟了一切的緣起法。”結果佛陀很慈悲地告訴我說:“阿難啊!你不應當說你已完全了悟緣起法啊!緣起法是甚深、甚深的,只有佛與佛才能究竟了知的啊!””

  “能不能請尊者,爲我開示這甚深的緣起妙法呢

  ”釋迦獅子歡喜地請求道。

  阿難尊者說:“我雖然了悟緣起法,但並不能究竟窮盡緣起法。像無盡緣起的秘密法界,只有佛陀才能究竟了知,但是現在我將緣起法的根本要旨與生命輪轉與還淨的十二緣起要義,向你說明。雖然你已通達,但是爲了衆生的緣故,請仔細地谛聽!

  “緣起法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意思,這說明了法界的萬相,都是依于緣起的法則而建立的。另外“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滅世間。”更彰顯了宇宙萬有的生起與還滅現象的理則與事實。

  ““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是宣說了法界衆相依緣起法而現起的理則;而“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滅世間”則說明了宇宙萬相都是依緣起法而出生,所以又稱爲緣已生法或緣生法。緣起法說明了法的秘義,而緣生法則顯示了緣起(現象)的秘義。

  “而佛陀更就有情的生死問題,在菩提樹下施以緣起的觀察,而現觀成立因緣,了悟了十二緣起。這是佛陀爲了使有情衆生能夠離苦得樂而起的現觀。佛陀說明緣起密義,有時會隨所教化的根機不同而有差異。但是主要用四種不同的因緣來說明十二緣起:第一是刹那緣起。即是在一刹那間,就具有十二因緣的作用;第二是相續緣起。就是十二緣起是前後刹那無間相續的;第叁爲分位緣起。是說明十二緣起中的每一緣起都是互含叁世,次第緣起而現;第四爲遠續緣起。是說身心五蘊的分位,隔越多生之後,還是無限地連續。另外,十二緣起的禅觀,有由果推因的還淨的往觀與由因推果以現觀染汙過程的還觀的不同。”

  “那麼如何現觀十二緣起呢

  ”

  “佛陀在菩提樹下,從染汙的現象界,而往觀還爲清淨的現觀過程,稍做解說。佛陀在菩提樹下安住于止觀禅定之中,生起現觀。

  “首先佛陀觀察到老死憂悲苦惱,是人生所不能免除的痛苦事實。然而這種痛苦的現象,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

  以此爲觀察的起點,詳細觀察後,始知老死之源爲生。

  “佛陀現觀“生”的現象,了知有情生命之所以會有生老病死,畢竟因于有生的存在;如果無生,那麼老死憂悲苦惱這些現象也不會發生,所以生爲老死的條件。但是,爲什麼會有生呢

  在現觀中則爲存有。

  “佛陀現觀“有”的現象,就是法界生命中一切的存在、存有;若無存有,則生的現象則爲不可能。“有”具體地說,即是叁界生命的欲有、色有、無色有,這叁有的器世界依報與有情生命的正報,是吾等有情所賴以爲生的原因。而這叁界的存有又如何成爲吾等生命的境界呢

  這是因爲有取的心念。

  “佛陀現觀了悟“取”,就是執著妄取的心。因爲我們有這個執著貪取的妄心,才會墮于叁界存有的境界之中。否則叁界只是物理現象的存在,與有情生命無關;由于我們執著這世界,追求欲望的滿足,這個世界就成爲人間的世界。而這執著妄取的原因,是來自渴愛的心念。

  ““愛”是一切現實世界的本源,也就是四谛當中的集谛。這是以生存的欲念爲中心,分馳于色愛和法愛兩方面的,這正是生命活動的本源力量。又譯爲渴愛,意謂如渴者對水的強列欲求。在生命活動中,愛欲是最根本的,這包括了對樂受的強烈愛求與對苦受的強烈厭避。所以,愛就是對苦樂所展現的愛憎之念。而愛的産生,其背後必須有心理的苦樂等感受,才能産生愛念。所以,愛是來自于心靈的感受。

  ““受”即是指苦樂等感受,是經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觸所産生的感受感情。而六受中各有苦、樂與不苦不樂受等。感受都是經由認識、觸而産生,也就是經由好惡刺激的反應與過…

《蓮花生大士全傳 第二篇 獅子吼聲 第五章 徹見佛法悟顯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