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勝易 第六章 一切法門 六字全收▪P3

  ..續本文上一頁,是染汙法、顛倒法、不淨法。所謂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本心都沒有識到,就像蒸沙求飯,蒸的時間再長,得不到一碗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因地就錯了,果就不對應了。我們的心是生滅心、虛妄心、妄想心、顛倒心、染汙心,極樂是 “清淨無爲涅槃界”,怎麼能夠去呢?所以,經過千輩子、萬輩子也不能到淨土。現在,阿彌陀佛果地成就的名號給我們,這就是現成的白米飯了,不是用沙煮成的飯。像我們那樣所修的東西,通通是沙子。

   又雲:

   況我彌陀,以名接物;是以耳聞口誦,無邊聖德,攬入識心,

   永爲佛種,頓除億劫重罪,獲證無上菩提。

   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阿彌陀佛以名號救度衆生,迎接衆生往生淨土;衆生聽聞名號功德、稱念彌陀名號,名號當中無量無邊的功德,自然進入內心,永爲佛種,億劫重罪頓時消除,必然證得無上菩提。可知念佛是多善根、多福德,不是經中所說的 “少善根福德因緣”。

   戒度法師雲:

   佛名乃是積劫熏修,攬其萬德,總彰四字,是故稱之,獲益非淺。

   阿彌陀佛名號,是他兆載永劫積累的修行,把他因地所修行的萬行萬德濃縮在“阿彌陀佛”四個字裏面,然後顯露出來,四字也好,六字也好,都是阿彌陀佛本身的萬德,所以,稱念它,就能獲得甚深利益。

   用欽法師雲:

   今若以我心口,稱念一佛嘉號,則從因至果,無量功德,無不具足。

   現在心憶、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嘉號,所有佛法修行的無量功德,沒有不具足的。“從因至果”即從因地到佛果,聲聞、緣覺、菩薩,一直到佛果。

   嘉祥大師雲:

   佛有無量功德,念佛無量功德,故得滅無量罪。

   我們說念佛滅罪,爲什麼滅罪?功德能夠滅罪障。阿彌陀佛本身有無量功德,我們念佛的無量功德,當然能滅無量的罪。

   法位大師雲:

   諸佛皆德施名,稱名即稱德,德能滅罪生福,名亦如是。

   若信佛名,能生善滅罪,決定無疑;稱名往生,此有何惑!

   諸佛的名與德相符合,比如釋迦牟尼佛叫“能仁、寂靜”,這反映他有這種功德,阿彌陀佛叫“無量光、無量壽”,他有這種德,所以叫阿彌陀,“彼佛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爲阿彌陀 ”。德能滅罪,稱念佛的名號,稱揚贊歎佛的功德,德既然能滅罪生福,名也就有這個功能和效果。

   如果真能相信佛的名號能夠生善滅罪,那麼對于“稱名能夠往生”有什麼好疑惑的呢?

   宗曉禅師雲:

   還丹一粒,變鐵成金;真理一言,轉惡業成善業。

   古代道家煉丹,一粒還丹可以把鐵變成金;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能夠把惡業轉成善業。

   “真理一言”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除了六字名號,沒有真理了,“南無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代表真理的普遍性,到任何地方都存在,不會改變的;無量壽代表真理的永恒性,任何時代都可以得救的教法,這叫真理。不是說佛的正法時代能得救,到了我們末法時代就不能得救 ──法滅的時候都能得救嘛,所以叫無量壽。

   《觀經》說,十惡罪人臨命終時稱佛一口,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他,說“善男子”,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轉惡成善。

   蓮池大師雲:

   極樂依正,言佛便周;

   佛功德海,言佛便周;

   一切功德,言佛便周。

   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正報莊嚴,如果詳細地講,諸佛菩薩出廣長舌相晝夜講說,也講說不盡,但是,你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句,就完全包括在內了。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都收在六個字裏邊。

   佛有無量功德,像大海一樣,無量智慧、無量神通、無量光明、無量慈悲、無量法力等等,雖然有無量功德海,只要稱念一句名號,通通在裏邊了。

   彌陀萬德之名,無一願不包羅,無一行不體備,無一佛不貫徹。

   阿彌陀佛的萬德名號,沒有一個願不包含在裏邊;四十八大願,願願攝在六字名號當中,所有的妙行、六度萬行、八萬四千法門,都攝在六字名號當中;十方諸佛所有功德,六字名號完全貫徹無余,而十方諸佛都異口同音稱贊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可見得這句名號是如何的不可思議。

   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才舉,萬德齊圓,不期于福,福已備矣。

   阿彌陀佛名號叫萬德名號,所有功德攝在六字名號當中,一句名號才念出來,所有功德完全圓備了,我們沒有期望世間的福報,福報自然就有了。出世法、世間法都攝在六字名號當中了。

   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舉其名兮,兼衆德而具備;

   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余。

   念佛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名號才舉出來,一切的功德都具備了;專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收攝一切修行,叁學、六度、八萬四千行,沒有任何遺漏。

   這個怎麼領會呢?打一個比方,我國古代是帝王製,一切國土歸皇帝所有,身爲皇帝,掌握玉玺,一切都全部得到了。作爲一國之主,不需要說另外再去兼任省長、縣長,根本不需要了,通通在他的管轄之內。

   什麼意思呢?別的行法是因地的行法,彌陀的行法是果地的行法,“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就好像是帝王一樣,其它修行,菩薩、緣覺、聲聞,乃至人天五戒十善等等,就好像省長、縣長,都是部分的,一個是總的,一個是部分的,總的當然包括部分的了。所以,只要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完全包含在內。

   就像這幢房子,我們講“房子”,是個總體名稱,這個房子有門、有窗戶、有牆壁、有樓梯,有磚、瓦、水泥等材料構成,但是我們不需要一個個地講,我們講“房子 ”,全部在裏邊了,對不對?“房子”比喻總體的名稱“南無阿彌陀佛”,磚、瓦、門、窗是比喻分散的行法,是初級的。

   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完全包羅。

   祖師講的話,完全是從經典來的,不是誇張。前面我們引用過了,“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爲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一念之間得無上功德,所以祖師都這樣講,異口同音。

   越叁祇于一念,齊諸聖于片言。

   這些話講得都很幹脆。按照通途的修行,從發心,踏上修行路,生生不退轉,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才到初地,再經一大阿僧祇劫到八地,再經一大阿僧祇劫十地圓滿,然後再經百劫修相好,慢慢成就佛果。這是 “叁祇”──叁大阿僧祇劫,一個劫是多長時間,我們無法想像,何況阿僧祇劫?太長了,太遙遠了!所以,聖道修行很難,“久乃可得”,這個“久”不是說叁百年、五百年、叁萬年、五萬年、叁萬生、五萬生,是無量劫。

   阿彌陀佛成佛呢,不止叁大阿僧祇劫,阿彌陀佛修行成佛是經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他的修行超越了一般菩薩的修行,所以其功德也無量無邊。

   現在,很簡單,“越叁祇于一念”,一下子就跳過去了,怎麼跳過去?“一念”,念什麼?念“南無阿彌陀佛”啊!這一念就超過了叁大阿僧祇劫,怎麼可以想像?這一念的功德,已經跟諸佛平等了。

   有人講:“你們這樣講,就太……,怎麼能抓住佛的片言只語呢?”就是要抓住片言只語,看你抓得准不准,你要是抓著枝末了,千言萬語也不管用,如果抓住根本了,片言只語能讓你解脫生死。六字名號就是六個字,雖似片言,但它能總攝一切,不是割裂的,它是成爲一體的。

   蕅益大師雲: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什麼叫“以名召德”呢?名號能召感一切功德。

   持名一法,普被叁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

   持名念佛法門,上根、中根、下根,有智慧的人、沒有智慧的人,賢善的人、愚惡的人,通通可以得利益,就好像天空一樣,天空哪裏不能包容呢?就像大地一樣,什麼東西不能承載呢?鮮花、清泉能夠容納,毒草、汙水同樣也能容納,不管清淨、汙穢,大地平等對待。阿彌陀佛的願心 “究竟如虛空”,沒有分別,所以講“普被叁根”,聖人也好,凡夫也好,凡夫裏邊,善凡夫也好,惡凡夫也好,乃至叁惡道衆生,通通在佛的願心之內。

   這句名號,事也在裏邊,理也在裏邊,沒有遺漏了。有人講:“念佛是念佛,可是道理不明白呀……”不需要懂道理,你念“南無阿彌陀佛”,理自然在當中了,毫無遺漏;那麼事呢?事也是一樣的,往生不是光有理,說 “心淨則國土淨”、“自性即是彌陀”、“沒有往生這回事”,這個是偏向理的一邊,佛可以講這個話,我們不能講這個話,因爲佛的理是無礙圓融的,凡夫如果偏于理這一邊,事相就落空了。淨土有理有事,說能往生,就有極樂淨土,就有阿彌陀佛,就能讓你去往生,所以,稱念這句名號,實實在在有佛、有淨土、有往生,往生能成佛,能證悟諸佛平等境界、真如法界,事理完全含在六字名號當中,所以,不要懂得很多,會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通通包含在內。

   “統宗教而無外”,“統”是統攝,“宗”是禅宗,佛法講的“宗”,專門指宗門,“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是指教下,天臺、華嚴,種種教理。這一切都在六字名號裏邊,都包括了,超越性的。

   佛以大願作衆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衆生多福德之緣。

   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無異,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也。

   《阿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蕅益大師就解釋了,善根之因是什麼呢?不是我們自己所修的,是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大願,作爲我們善根之因,也就是說,彌陀的本願是我們的往生之因;阿彌陀佛因地兆載永劫的大行,是衆生多福德之緣。

   我們沒有福德,可是,阿彌陀佛兆載修行的福德成爲我們的福德;我們沒有善根,可是,阿彌陀佛五劫思惟的大願(菩提心)成爲我們的願心。佛的願成爲我們的願,佛的行成爲我們的行,這…

《念佛勝易 第六章 一切法門 六字全收》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