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胜易 第六章 一切法门 六字全收▪P3

  ..续本文上一页,是染污法、颠倒法、不净法。所谓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本心都没有识到,就像蒸沙求饭,蒸的时间再长,得不到一碗饭,“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因地就错了,果就不对应了。我们的心是生灭心、虚妄心、妄想心、颠倒心、染污心,极乐是 “清净无为涅槃界”,怎么能够去呢?所以,经过千辈子、万辈子也不能到净土。现在,阿弥陀佛果地成就的名号给我们,这就是现成的白米饭了,不是用沙煮成的饭。像我们那样所修的东西,通通是沙子。

   又云:

   况我弥陀,以名接物;是以耳闻口诵,无边圣德,揽入识心,

   永为佛种,顿除亿劫重罪,获证无上菩提。

   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阿弥陀佛以名号救度众生,迎接众生往生净土;众生听闻名号功德、称念弥陀名号,名号当中无量无边的功德,自然进入内心,永为佛种,亿劫重罪顿时消除,必然证得无上菩提。可知念佛是多善根、多福德,不是经中所说的 “少善根福德因缘”。

   戒度法师云:

   佛名乃是积劫熏修,揽其万德,总彰四字,是故称之,获益非浅。

   阿弥陀佛名号,是他兆载永劫积累的修行,把他因地所修行的万行万德浓缩在“阿弥陀佛”四个字里面,然后显露出来,四字也好,六字也好,都是阿弥陀佛本身的万德,所以,称念它,就能获得甚深利益。

   用钦法师云:

   今若以我心口,称念一佛嘉号,则从因至果,无量功德,无不具足。

   现在心忆、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嘉号,所有佛法修行的无量功德,没有不具足的。“从因至果”即从因地到佛果,声闻、缘觉、菩萨,一直到佛果。

   嘉祥大师云:

   佛有无量功德,念佛无量功德,故得灭无量罪。

   我们说念佛灭罪,为什么灭罪?功德能够灭罪障。阿弥陀佛本身有无量功德,我们念佛的无量功德,当然能灭无量的罪。

   法位大师云:

   诸佛皆德施名,称名即称德,德能灭罪生福,名亦如是。

   若信佛名,能生善灭罪,决定无疑;称名往生,此有何惑!

   诸佛的名与德相符合,比如释迦牟尼佛叫“能仁、寂静”,这反映他有这种功德,阿弥陀佛叫“无量光、无量寿”,他有这种德,所以叫阿弥陀,“彼佛何故号阿弥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德能灭罪,称念佛的名号,称扬赞叹佛的功德,德既然能灭罪生福,名也就有这个功能和效果。

   如果真能相信佛的名号能够生善灭罪,那么对于“称名能够往生”有什么好疑惑的呢?

   宗晓禅师云:

   还丹一粒,变铁成金;真理一言,转恶业成善业。

   古代道家炼丹,一粒还丹可以把铁变成金;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能够把恶业转成善业。

   “真理一言”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除了六字名号,没有真理了,“南无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代表真理的普遍性,到任何地方都存在,不会改变的;无量寿代表真理的永恒性,任何时代都可以得救的教法,这叫真理。不是说佛的正法时代能得救,到了我们末法时代就不能得救 ──法灭的时候都能得救嘛,所以叫无量寿。

   《观经》说,十恶罪人临命终时称佛一口,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他,说“善男子”,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转恶成善。

   莲池大师云:

   极乐依正,言佛便周;

   佛功德海,言佛便周;

   一切功德,言佛便周。

   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如果详细地讲,诸佛菩萨出广长舌相昼夜讲说,也讲说不尽,但是,你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就完全包括在内了。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都收在六个字里边。

   佛有无量功德,像大海一样,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光明、无量慈悲、无量法力等等,虽然有无量功德海,只要称念一句名号,通通在里边了。

   弥陀万德之名,无一愿不包罗,无一行不体备,无一佛不贯彻。

   阿弥陀佛的万德名号,没有一个愿不包含在里边;四十八大愿,愿愿摄在六字名号当中,所有的妙行、六度万行、八万四千法门,都摄在六字名号当中;十方诸佛所有功德,六字名号完全贯彻无余,而十方诸佛都异口同音称赞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可见得这句名号是如何的不可思议。

   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矣。

   阿弥陀佛名号叫万德名号,所有功德摄在六字名号当中,一句名号才念出来,所有功德完全圆备了,我们没有期望世间的福报,福报自然就有了。出世法、世间法都摄在六字名号当中了。

   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举其名兮,兼众德而具备;

   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余。

   念佛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名号才举出来,一切的功德都具备了;专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收摄一切修行,三学、六度、八万四千行,没有任何遗漏。

   这个怎么领会呢?打一个比方,我国古代是帝王制,一切国土归皇帝所有,身为皇帝,掌握玉玺,一切都全部得到了。作为一国之主,不需要说另外再去兼任省长、县长,根本不需要了,通通在他的管辖之内。

   什么意思呢?别的行法是因地的行法,弥陀的行法是果地的行法,“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好像是帝王一样,其它修行,菩萨、缘觉、声闻,乃至人天五戒十善等等,就好像省长、县长,都是部分的,一个是总的,一个是部分的,总的当然包括部分的了。所以,只要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完全包含在内。

   就像这幢房子,我们讲“房子”,是个总体名称,这个房子有门、有窗户、有墙壁、有楼梯,有砖、瓦、水泥等材料构成,但是我们不需要一个个地讲,我们讲“房子 ”,全部在里边了,对不对?“房子”比喻总体的名称“南无阿弥陀佛”,砖、瓦、门、窗是比喻分散的行法,是初级的。

   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完全包罗。

   祖师讲的话,完全是从经典来的,不是夸张。前面我们引用过了,“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一念之间得无上功德,所以祖师都这样讲,异口同音。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这些话讲得都很干脆。按照通途的修行,从发心,踏上修行路,生生不退转,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才到初地,再经一大阿僧祇劫到八地,再经一大阿僧祇劫十地圆满,然后再经百劫修相好,慢慢成就佛果。这是 “三祇”──三大阿僧祇劫,一个劫是多长时间,我们无法想像,何况阿僧祇劫?太长了,太遥远了!所以,圣道修行很难,“久乃可得”,这个“久”不是说三百年、五百年、三万年、五万年、三万生、五万生,是无量劫。

   阿弥陀佛成佛呢,不止三大阿僧祇劫,阿弥陀佛修行成佛是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他的修行超越了一般菩萨的修行,所以其功德也无量无边。

   现在,很简单,“越三祇于一念”,一下子就跳过去了,怎么跳过去?“一念”,念什么?念“南无阿弥陀佛”啊!这一念就超过了三大阿僧祇劫,怎么可以想像?这一念的功德,已经跟诸佛平等了。

   有人讲:“你们这样讲,就太……,怎么能抓住佛的片言只语呢?”就是要抓住片言只语,看你抓得准不准,你要是抓著枝末了,千言万语也不管用,如果抓住根本了,片言只语能让你解脱生死。六字名号就是六个字,虽似片言,但它能总摄一切,不是割裂的,它是成为一体的。

   蕅益大师云: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什么叫“以名召德”呢?名号能召感一切功德。

   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

   持名念佛法门,上根、中根、下根,有智慧的人、没有智慧的人,贤善的人、愚恶的人,通通可以得利益,就好像天空一样,天空哪里不能包容呢?就像大地一样,什么东西不能承载呢?鲜花、清泉能够容纳,毒草、污水同样也能容纳,不管清净、污秽,大地平等对待。阿弥陀佛的愿心 “究竟如虚空”,没有分别,所以讲“普被三根”,圣人也好,凡夫也好,凡夫里边,善凡夫也好,恶凡夫也好,乃至三恶道众生,通通在佛的愿心之内。

   这句名号,事也在里边,理也在里边,没有遗漏了。有人讲:“念佛是念佛,可是道理不明白呀……”不需要懂道理,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理自然在当中了,毫无遗漏;那么事呢?事也是一样的,往生不是光有理,说 “心净则国土净”、“自性即是弥陀”、“没有往生这回事”,这个是偏向理的一边,佛可以讲这个话,我们不能讲这个话,因为佛的理是无碍圆融的,凡夫如果偏于理这一边,事相就落空了。净土有理有事,说能往生,就有极乐净土,就有阿弥陀佛,就能让你去往生,所以,称念这句名号,实实在在有佛、有净土、有往生,往生能成佛,能证悟诸佛平等境界、真如法界,事理完全含在六字名号当中,所以,不要懂得很多,会称念 “南无阿弥陀佛”,通通包含在内。

   “统宗教而无外”,“统”是统摄,“宗”是禅宗,佛法讲的“宗”,专门指宗门,“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是指教下,天台、华严,种种教理。这一切都在六字名号里边,都包括了,超越性的。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持佛名者,善根福德同佛无异,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也。

   《阿弥陀经》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蕅益大师就解释了,善根之因是什么呢?不是我们自己所修的,是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大愿,作为我们善根之因,也就是说,弥陀的本愿是我们的往生之因;阿弥陀佛因地兆载永劫的大行,是众生多福德之缘。

   我们没有福德,可是,阿弥陀佛兆载修行的福德成为我们的福德;我们没有善根,可是,阿弥陀佛五劫思惟的大愿(菩提心)成为我们的愿心。佛的愿成为我们的愿,佛的行成为我们的行,这…

《念佛胜易 第六章 一切法门 六字全收》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