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人盡形壽供養,乃至他往生以後,爲他們起塔。此人功德比不上善男子、善女人受持叁歸五戒所獲的功德。)汝等今已受戒,已經得了如是功德,應當珍敬則法守護。怎麼守護呢?比如有人只剩一只眼睛,非好好愛護不可。亦如國王只有一位太子,他必然倍加愛護。又像正在渡海的人,船沈了,又不會遊泳,必須借助救生圈一樣。護戒也是如此,一定要小心謹慎。佛法戒海雖然深廣,普攝辟生,唯下攝破戒之人。比如大海不納死屍,戒海就是不能容納犯戒之人。
若于五戒中,犯前四重戒的人,更不得進增其它的戒。因爲前四戒是根本戒,如果有所毀壞,就不能再受八關齋戒、十戒,也不能出家受具足戒,乃至菩薩戒都不許受。所以,五戒看似簡單,卻是一切戒的根本。大家一定要起殷重心,善自珍護,切不可兒戲。
如果有戒障,就不能加法受戒。今天,大家有幸得受五戒,一定要記住今日受戒的不易。若不是大家過去生所植的善根福報因緣所致,就不會有今大如法地受戒,如果人家在受戒的時候,能加法觀想,就一定能得到戒體。這是成聖作佛的根本,希望汝等,好自珍惜這顆種子,善自養護,切不可辜員優婆塞、優婆夷這個美名,應當好好尊重佛的教誨。汝等能守護奉行否?衆答:能依教奉行!
十二、開示進修
和尚雲:優婆塞、優婆夷等,既然汝等已經如法得到五戒戒體,每日要念五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以提醒自己不要有所毀犯。一旦有所毀壞,要到寺廟來,在師父跟前忏悔: “我優婆塞、優婆夷故殺生……犯五戒,今向師父發露忏悔,更不敢作。”若沒有師父可找,要在佛前虔誠忏悔。
受了五戒以後,進而可以學習受菩薩戒。這有一個過程,剛受了五戒,需要給自己調伏的時間,慢慢地真正成爲持五戒的佛弟子。可以鍛煉年叁長齋月:正月、五月、九月;或每月六聾日:初八、十四、十五、二十叁、二十九、叁十。鍛煉吃齋。如果能久久地練習,慢慢學習五戒的開遮持犯。再往上進求,就可以做菩薩。
受了五戒以後,還要學習五戒的開、遮、持、犯。佛製有止作二持、止作二犯。“止持”就是:凡是佛製的戒,不讓你去做惡,你就不能做。“作持”就是:佛讓你修的善,你一定得修,反之,如果讓你止的惡你不止,一作就“作犯”;佛製讓你一定要做的善,你不做,就成了“止犯”。例如,第一條不殺生,不是說自己不殺生就可以,要你不殺生是止,由止成持,還讓你愛護生命,就是作持。比如路上遇到小蟲,不是說我別踩著它,我繞道走,那只是止持;如果能把小蟲放到路邊。不讓過往的人踩了,愛護生命是作持。要用心去體會。這些都必須通過學習慢慢熟悉,乍聽可能不懂。所以,受戒後就要學戒、持戒。
平常記住自己是優婆塞、優婆夷,即親信男、親信女,就要恭敬、供養叁寶,做種種功德。第一奉事叁寶,第二親近善知識。隨力隨分地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既要護持佛法,也要禮佛、念佛、誦經、敬僧護僧。
以上所說,你們能不能如法地去做?
衆答:能依教奉行!
和尚雲:優婆塞,優婆夷等。
衆答:阿彌陀佛!
和尚雲:受叁歸儀式已畢,汝等當生大歡喜心,生希有想,愈增深信愈堅弘願,出煩惱深淵,至菩提岸,現在,既然已經如法先受翻邪叁歸,繼而又受五戒,要發堅固戒體,還要如法來發願。
十叁、發願
和尚雲:優婆塞、優婆夷等。
衆答:阿彌陀佛!
和尚雲:《阿含經》雲:“設有善男子、善女人,不發願而持戒者,得少許福田。此謂行願相資,方成妙用。若修福業而無願者,譬若五彩巧繪,文錦雖佳,不以膠和,終不堪久。亦如陶家瓦器,坯質已就,不經火煅,終不堪用。”是故我今授汝等叁歸五戒畢,當教汝等如法發願。對十方叁寶前,隨我音聲來發願:
我弟子某甲:至心發願:願此五戒功德,不墮叁途八難。持此功德。惠施法界一切衆生,皆發菩提心,同生極樂國。花開見佛,得聞佛乘。悟無生忍,證不退位,還入娑婆,化諸有情。親觀彌陀,永斷生死。(就禮一拜)
我弟子某甲: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禮一拜)
我弟子某甲:願我世世行佛遭,所化所過盡吉祥。衆生好願皆如意,依止功德悉具足。不思惡法止惡事,永離叁途煮燒苦。恒常親近叁寶尊,盡未來際無休止。(就禮一拜)
十四、回向
和尚鳴尺雲:妥五戒已畢,念偈回向。
(和尚下座,禮佛叁拜,受歸者分班歸位。)
維那舉:受戒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沈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十方叁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蜜。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一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憎,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和南聖衆。
十五、禮謝送座
維那呼:禮謝和尚叁拜。
和尚雲:禮佛一拜。
衆答:依教奉行。
維那呼:迎請者出班,送和尚回寮。
和尚雲:免送。
維那呼:諸善男子、善女人一起向上排班。禮佛叁拜。
《受五戒(心觀法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