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察善惡業報經18-14
夢參老和尚
【以能得聞我名字故。亦能得聞十方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禮拜供養我故。亦能至心禮拜供養十方諸佛故。以能得聞大乘深經故。能執持書寫供養恭敬大乘深經故。能受持讀誦大乘深經故。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遠離誹謗。得正見心。能信解故。決定除滅諸罪障故。現證無量功德聚故。】
這段經文解釋的意義,我們念地藏王菩薩名字就是念十方諸佛的名字。如果能至心恭敬地藏王菩薩,對于地藏菩薩相前就是亦能供養十方諸佛,因這個供養的因緣就等于聞到大乘經典,書寫念誦,乃至上一切供具供養一切大乘經典。所有這一切心一切行,只要你念地藏王菩薩,就等于讀誦大乘經典,等于讀誦十方諸佛名字,功德是平等平等的。這段經文讓我們深切理解到,我們現在的身心把它作爲觀想,這個是化,化依著報,報依著法身,我們一切衆生的法身跟諸佛菩薩的法身平等平等,這個就叫一心叁觀,在《華嚴經》上講一心叁觀。同時就說叁昧,一行叁昧。如果咱們打般若七的時候,行般舟叁昧,般舟叁昧就是一行叁昧。我們聞到地藏菩薩的名字,跟聞十方一切諸佛名字平等平等,這就是圓義。
所以《占察善惡業報經》最後這段經文,純粹是圓教的意思。因爲你聞到了《占察善惡業報經》作圓義會,會就是把它想到法法皆圓。地藏菩薩教授我們,你能夠至心皈依,乃至至心禮敬,乃至至心稱誦名號,這都是圓義,圓聞圓思圓修,把這個觀行稱爲一行叁昧。在經上講的一行叁昧很深,此處地藏菩薩跟我們講這就叫圓聞圓思圓修,就能達到一行叁昧,修一法就是一切法。叁昧的意思一般說定,定具足慧,就是定跟慧總持,總持定慧叫一行叁昧。因此你念一經即一切經,念一個菩薩名號即一切諸佛名號。地藏菩薩這樣教授我們,當你念我的名號你要觀想,觀想聞到我的名字就是十方一切諸佛名字,這是圓遍一切的意思。誠誠懇懇供養地藏菩薩,就是供養十方一切諸佛,這是說佛。
其次說法,能受持讀誦大乘深經,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有些衆生聞到這大乘法的深義,聞到這種說法,他不敢承當。在《法華經》上,常不輕菩薩見一切衆生都頂禮,說你是未來諸佛,我不敢輕慢于你。衆生不接受,拿石頭打他,說他胡說八道的。其實這種含義就是圓教的深義,此處地藏菩薩所講的也就是這個意思,你聞一法即是一切法,現在我們聽到《占察善惡業報經》,這是大乘深經。若能受持讀誦大乘深經,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實義中不生怖畏,聽到這種經義不生恐怖感;也不生奇特想,遠離誹謗,得正見心,這叫正知正見,非此不是正知正見。這樣了知心佛平等,一切法都是平等的。
現在這段經文講的是信解位了,不是修,也不是證,只是能明白、了解、相信,相信自己跟諸佛無二無別,相信一切大乘經典無二無別,相信《占察善惡業報經》跟一切大乘經典無二無別。但是能生這麼個信解力,如果沒善根的人信不進去。就是我們能信的及,《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個信解,你這個心就叫正見,心正知正見;沒有正知正見的信念心,對《占察善惡業報經》不信,信不進去。
同時地藏王菩薩還說跟我們說,決定能滅一切罪障,你所有罪惡障礙都能消失。這一切的功能都從你信解而産生的,堅信不疑的。聞到《占察善惡業報經》,你再能誦持、再能學習,他的功德無量,現身能證得的無量功德。現身就是你現在聞法這個肉身,就能得到無量功德聚,不是一功德、兩功德,無量功德,就在一起的那個功德。所以聞到《占察善惡業報經》,不生懷疑,沒有二念,相信地藏菩薩所教授的深法。
【所以者何。謂無分別菩提心。寂靜智現。起發方便業種種願行故。能聞我名者。謂得決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
地藏菩薩說爲什麼我這樣說呢?所以者何,什麼原因我這樣說。我這樣說,我講的是無分別菩提心,這是大乘菩提心的深切意義。沒有分別,依著真心、依著無分別心而發的菩提心,這是止觀雙運的寂靜智現。寂靜是止,智現是慧,定慧均等,止觀雙修。因爲我這樣說是方便善巧,使一切衆生能發起方便善巧的事業。你修行這個業,根據這個來發心,來生起信解。因爲有信解才能起願行,你信都不信,你都不能理解,怎麼能去發願修行呢?依著這個信解的力量發願修行。因爲你信解發願修行,才能聞到我的名字。在淺的來說,地藏王菩薩跟我們未來末法衆生說,聞到我的名字這是不容易的。你要能聽到我的名字,是因爲你有種種的信願和前生修的有善根,有決定的信心,你現生才能聞到我的名字。這不是自贊,這是地藏菩薩爲了利益末法的衆生,說你們不要爲了聞到我的名字,輕心慢心,不可以的,你得不到利益;不要輕心慢心。你能聽到地藏王菩薩的名號,這是不容易的,不是一生二生的善根。
爲什麼這樣解釋呢?決定信利益行故。聞到我的名字,你再産生信力,就這個信的利益都很不容易修。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聞到我的名號而起的,持名也好,禮拜也好,修忏悔,修一行觀行,都是不退的大乘的因、一乘的因。這個裏頭就含著這是沒有分別的菩提心。咱們經常說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有些也要分別心來發的。如此發菩提心是沒分別的,就是能相信一實境界,能信解一實境界,這個是不假分別心的。有分別心的不能信進去,這個信不容易起。
又者,這段經文講你的寂靜智現,寂靜智現就信妙奢摩他的止觀。前文地藏菩薩所說的止觀含義,但你當下並不能契入,不能進入。你要發方便善巧種種的願力修行,信這種菩提的觀行,決定得到利益。因爲如果過去沒有信解力的人,想聽到地藏王菩薩的名號,不能得到,聞不到名號。聞到名號的也有種種差別,下文還要解釋。
【若雜亂垢心。雖複稱誦我之名字。而不名爲聞。以不能生決定信解。但獲世間善報。不得廣大深妙利益。】
若雜亂垢心,雖複聞我名字,而不名爲聞,這就分別了。地藏菩薩告訴我們,你用一個雜亂散慢的心,用一個垢染的心,你雖然天天念誦我的名字,不名爲聞。這一段又警告我們,雖然聞到地藏王菩薩名字不容易,但是你聞到時候,不要以雜亂的垢染心來聞。爲什麼?雜亂垢染的心你信不進去,所信的是浮的,不能深信地藏菩薩真能救度我,真能使我離苦得樂,你這個心生不起來,你不能生決定信;決定信解生不起來,你雖然聞到地藏的名號了,等于不聞,等于沒聽見一樣的。那有功德沒有呢?有,不是修道成道的功德,得你世間的福德,決定離叁塗。
雖然雜亂垢心聽到我的名號,不能得清淨信,但是能獲世間的善報。成道不容易,世間的果報能得到。只是說不能得到深妙利益,不能成聖。如果善根深厚的人,他一聽到地藏王菩薩名字,他毛骨悚然,他能得到深大利益,能夠以此修道,能夠斷惑,能夠證到真理。就是雜亂心穢染心也能得到人天福報,出世的善業得不到。
【如是雜亂垢心。隨其所修一切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這是教我們念地藏王菩薩聖號的時候,不要起雜亂心,不要起垢染心。因爲這個垢染心雜亂心想得到清淨的道業,是得不到的,但是能得到世間的利益。要能夠一聞深信,開圓知見,相信自己跟地藏王菩薩無二無別,地藏即是自己,自己即是地藏,這種就是圓人,這種信解力,這樣理解的信,那得到利益就大了。同是一個信,什麼心信?舉個例,我在五臺山有一位信佛者,他要求他公司發財,他這樣來念地藏菩薩。他發了財了,他有一筆生意得了利益了,他到山上供齋供衆。我就用這段意思跟他講,這個是世間利益,你應當不爲世間的名利,而爲出世清淨的善業,那是真的。世間相隨時變幻的,有得還要有失。假使以真心了生死,求成佛的心,那叫清淨福田業,那個得到永遠不退的。世間的福德有得有失,出世間的善業福德永遠不能失掉的,那叫深大的利益。
【善男子。當知如上勤心修學無相禅者。不久能獲深大利益。漸次作佛。】
深大利益能夠做到什麼成果呢?漸次成佛。
【深大利益者。所謂得入堅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入堅修位。成就順忍故。入正真位。成就無生忍故。】
前文地藏菩薩說,若能夠聞到我的名號生心信解的,決定能夠成佛,漸次的。同時地藏菩薩又解答深大利益,什麼是深大利益?得入堅信位,得入堅信法位。這是堅信位,成就信忍,忍可自己的信心。忍是承認,忍可的含義相信自己,自己這個信心能夠堅信不疑,隨順法性,隨順自己的心體能夠成道。入正真位,成就無生法忍。這叫堅信位,堅信位從你發心來說,堅信自己一定能成佛,那你堅信的成佛得作佛事。有這個信心了,再來求法,或者誦經,或者禮佛,漸漸的能夠成就法忍,忍可諸法能夠成佛,這時候才能發動堅淨修行。我們修行是毛道的,叁天修行,兩天打鼓,不修行了,時進時退,不能堅定;必須得堅定下來,修行很不容易。例如從你發心開始,說我一天就念一百聲阿彌陀佛聖號。不多,念一百聲,十分鍾都不到,幾分鍾就念了。但是你能天天到時候就念,一天不缺勤,這個就不容易了。一時的心容易發,長遠心可就難了,總有許許多多的障礙讓你修行不下去。
我們諸位道友回想一下,從你信佛開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簡單吧!你能每天早晨起來,第一個念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以後才能做別的事。每位四衆道友,不論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的信佛弟子,要是叁百六十天你沒斷過一天,定時定量。一百聲,不多吧?你坐那幾分鍾就念了,這個量不大。但是你能在這一年中,沒有一天缺勤。不論什麼障礙,乃至病苦當中你還沒斷,不論多,也不論少,但是天天能夠堅持不斷,這個不容易了,這就堅信不疑。我們一般的修行發心,勇猛心好發,發了勇猛心這天很精進…
《占察善惡業報經 1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