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 14▪P2

  ..續本文上一頁、很修行,明天後天漸漸就不幹了,一個月兩個月第叁個月就不行了。每位道友回憶一下子,堅持一行,而且數量不大,你回憶一下子,你每天不斷,不論什麼障礙,這就難了。如果能夠這樣堅信的入了位了。忍字是促成意思,忍可、承認都加個忍字,這就入了堅修位,堅修忍成故,用法數的名詞說就叫無生忍。十信位菩薩剛信進位的叫信忍,乃至以後十住十行十回向,那叫順忍,隨順法性;登地菩薩了叫無生法忍,修行一樣的,這功夫一到家了,無生法忍了。沒有到的,隨順。現在我們是長養,修行長養使這個善根愈來愈堅固、愈來愈大,長養它。

  【又成就信忍者。能作如來種性故。成就順忍者。能解如來行故。成就無生忍者。得如來業故。】

  我們信的忍成就沒有呢?如果信,我們每位道友說信叁寶,到了信位沒有?時而信,時而又不信了。信的時間多,不信的時間少了,這有點道行了。從來沒失掉信,沒有一念失去信心,這叫入了位了,入了信忍位了。信忍信成就,登了十住的初住,這就是如來種性家,入了如來種性了。但只是相似,相似入了如來種性家。等這叁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這叁十心滿了,登了初地,那不是相似了,那真正入了佛的種性,決定能成佛了。爲什麼?到這時候才能所行的跟佛無二無別。初地菩薩所行的跟佛無二無別,他一位一位的斷無明、證法身。叁賢菩薩叫相似,相似位,相似入了,事實還沒有真正入。信位的菩薩他還可以退,住位的菩薩不退了,十信位跟凡夫位還不算成聖。像我們信位還沒有進入,還沒圓滿,我們這個信是信心進進退退,沒産生決定信,決定信得入初住再不變了。

  所以在經上教理上跟我們講的,教義上講的,它是以聖教量來量我們自己,你才知道你自己究竟信佛修行到了什麼位子,你自己才知道。這行的方面。這樣的信心要能夠永遠不退,相信自己跟佛無二無別,相信自己有佛性,一定能成佛,這才叫有信心。像我們一般的道友,入了佛門,受個叁皈五戒,並沒想到自己能成佛,也沒想那麼高。其實你一入一受了叁皈,就稱佛子了,入了佛門了。佛子就得行佛事,你受了叁皈的不見得還行佛事,進進退退。爲什麼要修行無量劫?原因就在這裏,進進退退。今生你精進勇猛,來生呢?所以佛教導我們有方便善巧法門,讓我們念阿彌陀佛生極樂世界去,地藏菩薩教我們念地藏的聖號。這個經上告訴我們,一切以稱名爲主,他是教我們就念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加持你,也能直至成佛。漸次能成佛,不是當下,所以你信心必須得堅固不退。

  我們諸位道友回顧一下自己,不論遇見多大的災難,信心不退,這個裏頭含義非常深。我住監獄裏頭,我們的道友很多,出家人很多,在這個時候很多人抱怨,抱怨什麼呢?佛不加持了,護法神也不護他們了。不是不護持你,是你已經不接受護持了,你道心退了,你不相信了。所以信,遇到災難,遇到魔難,並不是信佛什麼災難都了了,不可能。咱們經常說不受魔不成佛,這也是對你修道的考驗,魔愈多,障礙愈多,在你修道上處處是障礙,爲什麼呢?應該修道上沒得障礙了。過去我舉這個例子,過去這人很惡,誰也不敢理他,欠錢也不還不敢跟他要。但是你改變了,你要行善了,人家可得跟你要了,這回你該還了吧!沒發心的時候,好像不修道時候,障礙還少些,順順當當的。他一信了叁寶,倒楣來了,業障都來了,意外的病,乃至其他的障道因緣全來了,這就是考驗你的功夫。因爲你前頭挂的惡人牌子,你還作惡,人家不敢理你。現在你行善了,你該把宿債還了。所以我們四衆弟子一定得認識到,認識到什麼呢?魔難。你成道不是順順當當的,這叫磨煉你信心是不是堅固。信心堅定的,他愈磨愈堅定、愈磨愈亮,這叫堅定的。信心不堅的,那一磨就退了,道心就退了。特別遇到災難,國家的災難,整個的我們佛教集體的災難,這不是語言,是身受,是行動,這就考驗信心是不是堅固,能不能還想到依著佛所教導的去行。這叫信忍,就信心堅固、不堅固,能不能還照如來所行的所說的去做。

  【漸次作佛者。略說有四種。何等爲四。一者信滿法故作佛。所謂依種性地。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故。二者解滿法故作佛。所謂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來業。無造無作。于生死涅槃。不起二想。心無所怖故。叁者證滿法故作佛。所謂依淨心地。以得無分別寂靜法智。及不思議自然之業。無求想故。四者一切功德行滿足故作佛。所謂依究竟菩薩地。能除一切諸障無明夢盡故。】

  這樣說法,這個信心略說有四種。何等爲四?一者信滿法故作佛,所謂依種性地決定信解。信解什麼呢?不生不滅。信解什麼呢?清淨平等。諸佛與衆生加上自己現前一念心,叁個合起來,就是心、佛、衆生叁者平等平等。這個要發了圓滿的心,大乘心,發了大乘義,無可願求,這是滿法的意思。滿法的意思,就是法滿了。法滿是什麼含義?就是一實的境界圓滿,沒得分別法,就叫滿法,滿法故作佛是這個意思,一切信滿法故來成佛。但是這個信滿法成佛是你種性是佛,人人種性都跟佛無二無別,又相信一切法是不生不滅。這個我們很不容易信進去,這個信心很不容易信,即使信了也不堅固。地藏菩薩教授我們,這個沒分別法的就叫一實境界。你相信一切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才在信位。能相信嗎?一念都不懷疑,常時相信下去,我跟佛無二無別,跟諸大菩薩無二無別。

  二者解滿法故作佛。前頭是信滿法作佛,這個是解滿法作佛,進了一步。解,不但信,而且依佛的教義教授深切理解了。這個法是指法性說的,諸法的體性明了了,諸法的體性無二無別。一切衆生修了多少劫成了佛了,成了佛才知道沒有造作沒有修行。這個成佛不是沒有修成的,是把罪業消失而已。這個理解很不容易,沒有生死涅槃的差別,得生起這樣的信心。因爲有這樣的信心之後,在你修煉成佛過程當中,沒有任何恐怖感,一切都是假的,本性裏頭沒有,因而說它是假的。一切諸佛給我們證明,證明這一切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除了你自己的自性體性那是真實的,這一切都是虛妄的都是塵影。

  四者一切功德行滿足了成佛了,所謂依究竟菩薩地,能除一切諸障無明夢盡。咱們是在作夢,無明就是最根本的惑。因無明而起的叁細,在《起信論》分別是業相、轉相、現相這叁細相。叁細相都是無明的現相,能斷叁細相得八地菩薩,八地菩薩斷現相,九地菩薩斷轉相,十地菩薩才能斷業相。所以這個功夫很深很深,業障消失,功德現前,所有所修行的一切作業,行功累德,把那功德積累的所有的行滿足了,就成佛了。成佛了就是菩薩究竟了,菩薩究竟地把一切障礙無明夢盡,功德行滿就是業障消失了,恢複你本來的清淨的法身,成佛了,成了佛了。

  信成佛,現在我們大家第一個得信成就成佛,相信自己是佛,就這麼一個信心,這個信心得修好長好長時間。假使人問我:你是佛不是?不敢承當。爲啥呢?怕人求現證。說:你是佛,你該布施我點東西吧?把你身上胳臂布施給我。你就成不了佛了,你不敢給他。你肯給嗎?因爲衆生的心要想把它變成佛心,這一變化之間可難了。難到什麼程度呢?多少大劫,不是短時間。我們學經,照著佛所說的經學,知道,也信,但是不敢承當。因爲現在我們一承當了,別人就要求我們現實付出;我們現實拿不出來,就不敢承當。因此我們的心必須得鍛煉,鍛煉什麼呢?要承當。承當了之後,你所做的事業、所做的功德都能成就了。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佛,爲什麼?本來就是佛。如果你沒有佛的種性,沒有這個種子,不是佛,你怎麼著也成不了佛。你要把土豆變成大米,辦不到,種子不同。或者把白菜變成面粉,不同種子,不同。同一種性的,絕對能成佛。一切衆生即是佛,一個本具,一個修成。諸佛是顯現了,把本具的顯現了;一切衆生他本具的被煩惱被無明種種障礙住了,得把這個去掉才能成佛。如果大家肯用佛教分別研究,天臺宗智者大師他有六即佛,咱們這不詳細講了,占的時間太多;六即佛,這是我們應當了解的。

  【複次。當知。若修學世間有相禅者。有叁種。何等爲叁。一者無方便信解力故。貪受諸禅叁昧功德。而生憍慢。爲禅所縛。退求世間。二者無方便信解力故。依禅發起偏厭離行。怖怯生死。退墮二乘。叁者有方便信解力。所謂依止一實境界。習近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種觀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夢如幻等。雖獲世間諸禅功德而不堅著。不複退求叁有之果。又信知生死即涅槃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

  複次當知,我們更該深進一步了解認識。當知道什麼?修學世間有相禅者,從頭開始,修禅定的從頭開始。地藏菩薩又教授我們,修習世間有相禅定是些什麼樣子?修習出世間禅定是什麼樣子?修行究竟成佛的禅定是什麼樣子?先說世間修定。禅是靜慮思惟,簡單說就是定,這個定裏頭含著有慧。世間禅大類的分這叁類,一種是方便信解力,就是世間的禅也叫叁昧,就是定的意思。世間的定是由叁昧的功德,但是他産生憍慢,剛剛得到一點清淨就憍慢起來了。但是這個沒有方便信解力的力量,所以才有驕傲産生。如果有方便信解力的力量,他不會産生驕傲的。一驕傲,不但禅定沒修成,被禅定所束縛了,禅定束縛了就解脫不了了,變成世間的禅定。那就是靜下來,清淨下來,但是不是真正定了。世間禅定分得可多了,四禅八定、九次第定,這個咱們這不詳細講它,那個很長很長的。這是世間禅定。

  二者沒有方便的信解力,由這個初禅發起偏厭離行,怖怯生死,退墮二乘。這是依著禅生起來的厭離心,由這個厭離心而起的厭離法門行爲。這種行爲沒有信解的力量,不是深信不疑,沒有産生信解的力量,只是依著禅定發起的定力。由于厭離世間的行爲而産生的,因爲怕生…

《占察善惡業報經 1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