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 7

  占察善惡業報經18-07

  夢參老和尚

  

  如是衆生等,業有厚薄,根有利鈍,差別無量。或經二七日後而得清淨,或經叁七日,乃至或經七七日後而得清淨。若過去現在俱有增上種種重罪者,而經百日而得清淨,或經二百日乃至或經千日而得清淨。若極鈍根罪障最重者,但當發勇猛之心,不顧惜身命想,常勤稱念,晝夜旋繞,減省睡眠,禮忏發願,樂修供養,不懈不廢,乃至失命要不休退。如是精進,于千日中必獲清淨。

  《占察善惡業報經》是要用清淨輪相來證明的,因爲我們自己不知道我們自己業障究竟是輕是重,在你沒拜忏之前,當然用占察輪占察一下子,完了開始拜忏。經過七天,每天早晨都要在佛堂裏頭,在沒拜忏之前把那個占察輪占一下子,來看看自己的業是輕是重。當然你最初開始用占察輪的時候,你每天拜忏逐漸的輪相就起變化,也有的一七兩七變化不大,表示自己的業障很重,或者是在你拜忏當中,心不至誠,心不至誠罪業就消不了。在拜忏當中,你過去所做的業,有的業很重,有的業很薄業不重。每個人的根機也有利根也有鈍根,鈍根就是智慧很淺少,所以你拜忏的時候很不相應。如果愈不相應,你愈應該發至誠心加倍的忏悔。既然是過去業很重,你的拜忏效果一時還取不到成果。就是在你拜忏,每天都要用占察輪占一下自己現在忏掉業障沒有。那個輪相告訴你,如果你忏一個七兩個七輪相還是如是,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業障重,二種是你不至心,拜忏的時候不是誠誠懇懇的。當你入忏室拜忏的時候,你要想了生死,你得以生死之心才能換去了生死。如果輕心慢心,像隨著大衆念佛似的心不至誠,你這個在輪相時候,你得不到清淨輪相。因爲我們這個根機有利有鈍,利根他一拜就很容易相應了,鈍根你拜一個七兩個七,甚至于拜一個月兩個月,清淨輪相還得不到,就說明過去的業很重,那你應該更悲哀忏悔至誠懇切的去拜。有的你經過叁七或者七七四十九天,那個輪相還是現得很重的,那你就繼續拜吧!因爲我們拜忏目的是爲了修道得成就的,你業障很重的時候,你修觀或者修定得不到成就。你必須在拜忏當中,知道罪自己清淨了,叫業障消失了,而後你修定修慧就很快的能夠得到成就。

  地藏王菩薩跟我們說所造業,有的業很重很厚,有的業障很輕。那他的根機呢?根,就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的是利根,有的是鈍根。還有的拜忏當中,拜拜的病倒了,或者發生各種病痛,你就拜不成了,這個裏頭差別是很多很多的,並不是人人都能夠拜起來,都很清淨。這個不像我們隨著大衆念佛,那表現不出來,等你自己單獨拜忏的時候,很明顯的。我們很多道友他自己口裏說我業障很重,我罪很大。他自己說可以,假使別人說你罪很大,你業障很重,他馬上就不高興了,他就煩惱了。他自己客氣謙虛,是這樣個意思。但是輪相不會跟你客氣的,你業有好重就有好重,人家忏一個七清淨了,你忏十個七還是罪業動不了,那就真叫業障重。

  這個拜忏的時候情況不一樣,有的短暫時間業障清淨了,而後再修定修慧很容易開智慧;業障重的智慧開不大,你就要繼續拜。地藏王菩薩說你或者經過一百天兩百天,甚至到一千天,還沒有輪相還不清淨,這是根非常鈍,多生多劫都沒聞到佛法。所以你這回遇到了,遇到了但是由于過去的業障重,現在輪相始終不容易得到清淨。這是根機很鈍很鈍的人,多生累劫都沒遇著佛法,這是罪障最重的。如果處在這種情況之下,輪相不現;或者現,還是罪業很重,那你就要發勇猛心拚命,拚命跟自己的罪業作鬥爭,不顧惜身命,這樣去忏悔。同時要常時間的勤念稱名,稱地藏王菩薩名號,不分黑夜,白天晝夜的旋繞。愈業障重,你愈要減少睡眠,多行忏悔,還要修供養,這樣不能懈怠,不要廢事,乃至于死亡命盡了,始終不退休,一直拜下去。到你臨死的時候,地藏菩薩就現了,消你的業障。如果像這樣精進的,在一千天(大概是叁年時間),你一定得到清淨輪相。

  地藏王菩薩在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要我們勇猛精進,不要退失道心。當你拜忏的時候,你心裏就發個願,發個什麼願呢?達到清淨爲止。你的願力,就說我拜忏拜的我身口意叁業都清淨了,那就是基本成就了,而後再修二種觀道一定能成就。如果在你拜忏當中,沒有清淨輪相,一直不清淨,你修道的時候成就不了,因此你要先把罪忏幹淨。下半部地藏王菩薩才教授你如何修定、如何修慧,就修二種觀道一實境界。如果輪相沒清淨,你去修道的時候,不能成就的。

  還應當注意,在別人輕慢你的時候,或者說話也好、做事也好,說你罪滅就證明消失了。愈多人輕賤你,你也可認爲我自己業障重,得不到人家恭敬,正是我忏罪的好時候。因爲業障重的時候,你福德不現前,沒得福德,人家對你當然輕視了。當你有福德的時候,人家對你就恭敬了。往往的我們在家二衆道友,親近出家的師父時候,你看師父對你不同,看師父對別人很客氣,對你態度非常不好,你當然生煩惱,你認爲師父不公平,心裏頭不舒服,但是你不知道師父是給你消業障。在過去曆史上,唐朝有個宰相叫魚朝恩,國師來皇宮裏說法的時候,魚朝恩就向國師請法。國師不理他,還批評他。他請什麼法呢?他請問國師無明從何起?國師跟他說你個奴才,你還請問佛法!這下魚朝恩就冒火了,他說我是奴才,我是皇上的奴才,可不是你和尚的奴才。我是宰相,我只在皇上之下,我是一切衆生之上的,你怎麼這樣輕視我?他問國師煩惱從何起、何者是煩惱?他問的是無明,我們改成煩惱,無明從何起、何者是無明?國師不但沒答覆他,說你個奴才,還要問佛法,這下他冒火了。他冒火的時候,國師跟他說了無明從此起,此就是無明。魚朝恩當下就開悟了,給國師頂禮。這叫說法因緣,當一切衆生都自己向人說我業障很重,我們經常聽到道友表達說我業障很重,他自己說可以,假使你要說你業重很重,你還來學佛法呢!他一定發脾氣冒火,這都是業障表現。

  當我們忏悔的時候,我們自己在忏,但是你拜的是地藏王菩薩,地藏菩薩忏主。當你忏罪的時候,拜地藏王菩薩的時候,地藏王菩薩來替你忏悔。當你拜觀音忏的時候,觀音菩薩替你忏悔。我們自己應當理解到,凡是拜忏的道友,你在向地藏菩薩求忏悔,地藏菩薩加持你,幫助你忏悔,讓你業障很快清淨。你在忏悔的時候,自己很著急,恨不得馬上就把罪忏淨。地藏菩薩也是這個願,願一切衆生罪業都沒有,地藏菩薩也幫著你忏,但是你要不顧惜身命的忏悔。

  在曆史上有位修行人,他住在山洞裏頭修行。在洞子裏頭修行,他感覺著這樣成功機會少,他就到山洞外邊,坐那懸崖的地方。洞子裏頭睡眠蓋很嚴重,修修修就睡著了。他把自己置身于死地,坐在那個懸崖,讓不要打瞌睡,你一打瞌睡掉下去了,掉不就摔死了嗎?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是這樣的意思。他就坐那懸崖打坐,思惟修。這個肉體總是堅持不到好久的,坐坐的昏迷了,就掉到懸崖下去了。護法神就把他護上來了。護法神護他上來,他跟護法神說:南贍部洲像我這樣修行的很少吧?護法神說:像你這樣修行的多如牛毛。牛身有好多毛?多得很。你不要憍心慢心,這是憍慢的心,像你這樣的心,你這樣的說,我五百大劫不護你的法。那護法就走了。這個老修行一想,當初我也沒要求你護法,你愛護不護,我還照樣修行我的。他又坐,又用觀修行。這個肉體是不能持久的,坐坐的那惛沈又來了,他又墮下去了。護法又把他救上了。他跟護法說:你說五百世不護我的法,怎麼你又來了?祂說:你一念精進心超過五百大劫,就這一念精進超過五百大劫。

  我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當我們在修忏悔法的時候,你要堅持精進勇猛,一切護法神、菩薩都在護持你,你不要有顧慮。所以地藏菩薩教我們稱念他的名號,因爲稱名最容易。你拜,磕頭、拜忏,還有念誦經文,就念一聲地藏名號,但是你要把這一聲名號能念到一心不亂;等你念到心裏頭非常歡喜,把疲勞睡眠都念跑了,那就叫相應。你的心跟地藏菩薩的心相應,就是感,感到菩薩的應。我們經常在修行的時候求感應,你不要求感應,只求你自己修行的功力如何。這你自己很清楚,你功力到了自然就應。你修行是感,你感的力量有了,自然菩薩就應了;你感沒有力,光求菩薩應,不可能,這不是一方面的,這是雙方面的。因此在你修道的時候,你只要求自己。不要剛你一修行,就要想求菩薩加持感應,這是做不到的。當你功力到了,你到什麼程度有什麼應,你功力沒到應不了。

  【善男子。若欲得知清淨相者。始從修行過七日後。當應日日于晨朝旦。以第二輪相具安手中。頻叁擲之。若身口意皆純善者。名得清淨。】

  地藏菩薩又說善男子,你想要得到清淨輪相,從你修行的拜占察忏,過了七天以後;頭七天不要用占察輪,過了七天以後,你每天的早晨,就是剛一起來進了忏室,把第二個輪相;輪相叁種,第二個輪相是叁個,只辨別你的身口意清淨和沒清淨;你就拿這叁個輪擲,就身口意叁輪。如果口業清淨了,都現的是紅的。你看你身口意哪一個業清淨,哪個業就現紅的現相。如果身口意都不清淨,那還是黑的,就是你修行的力度還沒到轉變業的程度,還轉變不動業,所以業仍常照舊。那你把它擲叁次,如果是全是紅的了,沒有黑的了,純善了,就是清淨了。如果有一點黑的,一個輪相有一個小黑的也不算清淨。但是你今天早晨擲清淨了,你又拜了一天,明天早晨擲它又不清淨了,就是你這個清淨不徹底的,必須得天天什麼時候擲都是清淨的、都是紅相,那你就知道你的修行已經成就了,不會墮叁惡道,你想求極樂世界決定能生得到。

  【如是未來諸衆生等。能修行忏悔者。從先過去久遠以來。于佛法中各曾習善。隨其所修何等功德。業有厚薄種種別異。是故彼等得清淨時。…

《占察善惡業報經 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