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占察善惡業報經 4▪P2

  ..續本文上一頁相的時候,地藏菩薩的化身一定來。爲什麼?你這紅的跟黑的,地藏王菩薩不來你拜不成。

  如果大家修的時候,你可以試驗一下。我們有很多道友修,我自己拜的時候也是這樣子,當你黑的很重的時候,你忏的時候你心裏很誠懇。這裏頭有個表白,特別要求什麼?至心,這個至心就是誠誠懇懇的。這個後文要講到什麼樣才算至心,有初步的至心,有中等的至心,有上等的至心,要製心一處。最下的至心都不具足,拜忏不成,不論你磕好多頭,效果都不大。

  【言十善者。則爲一切衆善根本。能攝一切諸余善法。言十惡者。亦爲一切衆惡根本。能攝一切諸余惡法。】

  因爲十善是一切善業的根本,十惡是一切惡業的根本,所以十惡十善爲最初的根本忏。在忏的時候,你自己每天擲輪相,輪相就告訴你了,哪個業重你就特別的忏,哪個業重你心裏就注意了。因爲我們往往最大的修行障礙是什麼?不是貪瞋癡,而是疑。當你拜忏時候,第一個你把疑得取消,先忏疑。如果你對于《占察善惡業報經》不相信,你還拜它做什麼?效果沒有。你懷疑地藏王菩薩會現嗎?有這麼一念心,這叫疑。疑就得不到了,你懷疑還能得到嗎?懷疑得不到。更重要的一定至誠懇切,千萬不要有一點的憍慢。如果有慢心,慢心是貪瞋癡的助緣,你貪心愚癡心就是慢,慢是根本。

  所以注意,當你拜的時候誠誠懇懇的,一點憍慢心沒有。爲什麼?因爲你一進忏室裏頭,你這些個煩惱,你自己先觀想,先斷煩惱。煩惱,慢的煩惱、疑的煩惱要先。當你一進入忏室拜忏時候,一點懷疑都沒有。第一個相信地藏菩薩,第二把你貪去掉。慢屬于貪攝,就是貪心太重,疑心太重,這兩個是拜忏大忌的。還有拜忏千萬不要有忿恨之心,有惱恨之心,有傷害別人的心,有嫉妒心。在拜忏進入忏室的時候,就斷貪瞋癡。慢屬于貪,懷疑就屬于癡,忿惱隨害這幾種屬于瞋恨,瞋恨的心。當你拜忏的時候,一進入忏室,讓心裏平平靜靜的。第一個心安,人說心安理得,你心要安了才能得的到。

  我們都學過大乘教義,如果按照圓滿的教義說,如何算是圓融無礙?只要一個字就包括了,當你一進入忏室,把這些個全放下了,就是善。因爲這是善惡業報,占察善惡業報。當然你不發菩提心,不會進入忏室的,也不會拜占察忏的。你要發了菩提心進入忏室時候,求忏悔的時候,忏悔就把我們過去的,無明煩惱習氣見思惑都把它要斷除的,所以才忏悔。因爲在平時我們自己沒有這個力量,爲什麼要拜占察忏?就是求地藏菩薩加持我們,使我們能産生力量力度。當你拜了一天,第二天用占察輪的時候,地藏菩薩化身沒有;不是本身,地藏菩薩化身沒有的時候,就是他作意,你那輪相不能夠確定。我的經驗,你第一個七輪相都不是真實的,也不會現。你第一個七預備過去之後,你在第二個七開始起,那就靈了,效果就靈了。所以示現的你那個紅黑,就是示現相,告訴你過去哪個業障重,哪個業障很輕,就叫重點忏悔。因爲地藏菩薩化身必現,你輪相一擲就成功。如果地藏菩薩沒現身的話,化身沒來,你的輪相永遠不定的,就所問非所答,輪相所現的都不准確。

  這點一定注意,注意什麼?別把那個假相當成真的,這是你拜忏時候應當注意的。你拜忏的就會用占察輪,今天拜一天,當天不擲的;今天拜了一天,明天早晨一進忏室先用占察輪,占察完了再拜。當天不用占察輪的,拜完忏了明天早晨先用占察輪,占察我昨天這一天的收獲。等你過到第二七以後,那你第叁七的輪相隨時在變。等你叁四個七過去了,輪相又回來了。怎麼又回來了?當初已經清淨的紅又不清淨了。爲什麼?這叫宿業發現。你忏的現行已經清淨了,宿業就來了。你現在的債還沒還完,過去的業不現,等你現在的清淨了,它要重頭算你宿業障。你加倍的拜吧!拜叁個七、四個七、五個七之後,宿業也漸漸清淨了,這個時候你心地非常清淨,煩惱輕了,拜得很安心,那時身心會得到輕安境界。這個必須你拜的時候你才有這個經驗,你不拜沒有。

  【若欲占此輪相者。先當學至心總禮十方一切諸佛。因即立願。願令十方一切衆生速疾皆得親近供養谘受正法。次應學至心敬禮十方一切法藏。因即立願。願令十方一切衆生速疾皆得受持讀誦。如法修行。及爲他說。次當學至心敬禮十方一切賢聖。因即立願。願令十方一切衆生速疾皆得親近供養。發菩提心至不退轉。後應學至心禮我地藏菩薩摩诃薩。因即立願。願令十方一切衆生速得除滅惡業重罪。離諸障礙。資生衆具悉皆充足。】

  但是並不是說我們拿個輪相就來占,不行的。你要占輪相的時候,先得學至心,第一個要學至心。凡是要占此輪相者,你想修這一法門,先當學至心總禮十方一切諸佛,禮十方諸佛的時候你就發願了,因即立願,什麼願?願令十方一切衆生速疾皆得親近供養,谘受正法。第一願,第一個念到。你想要是拜忏,想用占察輪相,你得先學至心,至心就把你心至誠懇切攝之爲一,叫一心。大家拜任何忏都是一心,那我們心還有兩個嗎?讓你一心是教你在這時候一點妄想都沒有了,把任何事物都放下。至心不是像我這樣說的,後頭單講什麼樣叫至心,有叁種至心。一個至心禮十方一切諸佛,在禮佛時候發願,爲什麼我要禮十方諸佛,我的目的是令十方一切衆生,他們都能清淨供養法,這個先把法說到前頭,谘受正法。

  次學至心敬禮十方一切法藏,因即立願,願一切衆生十方衆生,速疾皆得受持讀誦,如法修行受持大乘。這個你受持什麼經都可以,《金剛經》、《普賢行願品》、《阿彌陀經》,一切經都包括在內,十方的法藏。但是你誦經的時候,一定要發願。我經常問好多道友,他也讀誦大乘,既不發願也不回向,那你誦經做什麼呢?不發願的效果不大。所以要做任何事前頭都要發願,你要達到什麼目的,希望什麼。不止地藏法門,哪個法門都如是,第一個先敬禮諸佛,第二個要敬禮十方法,第叁個要敬禮十方賢聖僧,這就是先禮敬叁寶,在一般都如是。

  但是地藏王菩薩教授我們,你禮十方一切諸佛得發願,願一切衆生都能夠清淨供養,跟你一樣的谘受正法,向佛請法,請佛說法,叫谘受正法,才禮佛寶。第二個禮一切法藏,你也要發願,願令一切衆生都能受持讀誦,如法修行,受持佛的大乘教義,而能夠照著經上所說的去做,不是光受持光請佛說說說就完了,還要依法修行。次當至心敬禮十方一切賢聖,因即立願,願令十方一切衆生,皆得速疾親近供養,發菩提心至不退轉。一般的十信滿心,登了初住位了就不退了,這是華嚴,華嚴教義這樣說。按五教的一般的大乘說,得到七地菩薩才不退,一般的都要退。在《華嚴經》裏十信滿心,登了初住了,所謂住者就不退的意思。這樣禮了叁寶了。

  地藏菩薩教我們,你要想學占察輪,學《占察善惡業報經》,你先得至誠懇切禮敬叁寶,完了要發願,發願讓一切衆生皆能禮敬叁寶,不是我自己一個人,而是十方無量衆生。禮叁寶完了,要禮我地藏菩薩,應當學至心禮我地藏菩薩摩诃薩。禮地藏菩薩時候,你也得得要發願,願令十方一切衆生,都能除滅惡業重罪,離諸障礙,資生衆具,悉皆充足。禮完了叁寶,這是法主,《占察善惡業報經》的法主。像我們人間客氣,就光贊歎叁寶了,不說自己了;這個地藏王菩薩不會沒那個俗氣,你得禮我地藏菩薩。因爲你學地藏法,要用占察輪,就得禮我地藏菩薩。同時你也要發願,也是十方,願一切衆生都把惡業障重除掉,讓他們資生之具,簡單一句話就讓人人都發財,發了財了資生之具才有,不匮乏,悉皆充足充滿。

  這一段經文就是禮敬叁寶,這叫四弘誓願。這誓願在一切經上,大乘經典都具足四弘誓願。什麼叫至心,後頭要詳細講,我大概說說。至心要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沒有能禮的我,也沒有所禮的叁寶跟菩薩,地藏菩薩教我們這樣來重誓叫至心。這叫無作四弘誓願,無作無願,願裏頭就是,願即無願,無作,作即無作,作即無作,心裏不要執著。所以先讓你至心,至心就是一切都放下,一點執著都沒有,你才能達到心遍十方。不然怎麼能心遍十方?我們這個心執著得很,所以你一進忏室了就要放下。

  因爲我們都用占察輪相,聽來好像是很簡單似的。你用占察輪相,占察輪相前邊有個儀軌,這個儀軌就是禮敬叁寶。禮敬叁寶不是一尊兩尊,無量無邊,盡虛空遍法界十方的一切佛寶,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一切法寶,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一切僧寶,而且要清淨的供養。這兩個字很難,清淨心裏頭沒有其他的雜念。讓我們堅持偶爾的做這麼一次容易,我們可能做得到,要是持久可就不能了。你進忏室,從你早晨到晚上都能這個心嗎?都能不打妄想嗎?都能禮敬叁寶嗎?我檢查我自己做不到,我想我們這裏頭有大心菩薩可能做得到,這不是容易。說話發心容易,勇猛心發得起來,忏悔業障一聽很激動發得起來,持久心可就不容易了。讓我們拜一天,我們可以什麼都放得下堅持,第二天呢?第叁天呢?勇猛心好發,持久心難生。所以爲什麼拜忏的時候,頭叁天你這個占察輪用起來是混亂的,簡直不相應。因爲你心還沒定下來,用占察輪得至心。不是像我們到卦攤上,我給你幾個錢,你給我打一卦就行了,沒那麼簡單的,不是那麼簡單。

  我看我們道友都發過菩提心,發心容易,要你滿你的心你可就難了。慈心、悲心、大悲心,叁心都具足了才叫發菩提心。我想我們諸位有很多都受過菩薩戒的,都是大道心菩薩,我講個故事,舍利弗的故事。舍利弗他想發菩提心,舍棄聲聞,發菩提心要度衆生。他這一發大心,帝釋天的帝主,就是咱們所說玉皇大帝,那是菩薩化身的,不是一般的帝釋天。舍利弗在人間一發菩提心的時候,帝釋天就來考驗他來了,帝釋天就在路邊等著他。舍利弗發了菩提心了,帝釋天就化個貧苦的女孩在路邊等著,就哭!舍利…

《占察善惡業報經 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