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深。所以佛有一次說法,文殊師利菩薩當維那,文殊師利菩薩就唱個偈子,“法筵龍象衆”,說這聽法的不是龍就是象,就是都是大菩薩的;“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谛”,說你們都應當觀想一下第一義谛;“谛觀法王法”,如理審實,觀照,觀不是用語言,要好好來聽,如理審實;“谛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佛就下座了,佛就把法說完了,一句話沒說。大家想想,文殊師利唱這個贊子,佛說法說完了。還有一次佛說法,佛也是沒有說,佛拿起一朵花,拈一朵花,迦葉尊者微笑,佛把花放下,下座了,說完了。這兩種的含義,就是我主要是說谛聽谛聽。谛聽的含義就是如理,不要在事相上像聽故事是的,當故事來聽,不要在事上去想,觀照在理上叫是意會,心照,這叫谛。就是谛聽才跟你說,你要不當一回事聽聽就算了,那不跟你說了。所以佛每一座說法,都好多證果的,好多成道的,就因爲谛聽,如理的思惟。
【若佛滅後惡世之中。諸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于世間出世間因果法中未得決定信。不能修學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不淨想成就現前。不能勤觀四聖谛法。及十二因緣法。亦不勤觀真如實際。無生無滅等法。以不勤觀如是法故。不能畢竟不作十惡根本過罪。于叁寶功德種種境界。不能專信。于叁乘中皆無定向。】
佛就跟堅淨信菩薩說,在佛滅之後,這是指釋迦牟尼佛說的,說在釋迦牟尼佛滅了之後,這個世界變成惡世,叫五濁惡世。這個大家都知道,劫濁、見濁、煩惱濁、命濁、衆生濁,全是濁的、昏亂的、不清,到這個時候佛滅後了。現在佛滅後已經兩千多年了,那個時候還剛要滅,說完這個地藏叁經佛就入滅了。在這個世間,就在這五濁惡世的時候,想修出世間法;就換句說,咱們想斷煩惱,咱們想了生死,證得出世間的果位。不說證到四果阿羅漢,起碼得入位,入位能斷了生死、能斷了八十八使見惑就不得了了。但是我們學大乘的人不只這個,不只見思,我們要斷塵沙煩惱,不只見思煩惱,還要斷塵沙煩惱。但是在這個末世間,連見思煩惱都斷不到,這個時候是什麼現象呢?世間出世間的,或者若因若果,不相信因果。現在的社會就是不相信因果了,他認爲做壞事沒得報,做好事也沒得報,他不相信因果了,沒得信心,信心肯定不了。就是已經的出了家的比丘、比丘尼,或在家叁寶弟子優婆塞、優婆夷,這個時候他信心不堅定。這地藏菩薩在經上說的,在《占察善惡業報經》上說的,這個時候他不能修行四淨法,不能修學無常,也不能修學苦,不修學無我,不能修不淨,這個想都沒有,那還能成就嗎?成就不了。因爲苦集滅道是聖谛法,四種聖谛法是初步的,乃至于十二因緣法,就世間因果法了。世間因果法,苦集是世間因果,苦是世間的果,集是世間的因,因爲你召集很多的因,做了很多壞事,當然就受苦了,就苦果了。滅是出世間的,滅是道,修道成就出世間。苦集滅道,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因果,道是修因,集,有因必有果就成就了。一般的說,到了四果阿羅漢斷了見思煩惱,那就四聖谛得到成就了。因爲大家一般的學佛法時候都學到了,我們這不去講它四聖谛幹啥的,主要是講地藏王菩薩的事。
亦不勤觀真如實際,這是從苦集滅道四聖谛十二因緣。修十二因緣法的,那是羅漢之中的自修的,在山裏自悟,無佛時代他自己悟得。依著佛所教導的四聖谛法修的,那種的阿羅漢叫聲聞;依著十二因緣法修的,這叫緣覺。在總乘是二乘,二乘法。修二乘法的人都很少,那修大乘法的人就更少了。以不勤觀真如實際,這是唯心法門。唯心法門,觀心,這是咱們所說的明心見性。依著行菩薩道,依著《華嚴經》說,登了十信滿心,在叁賢位的菩薩,就能認識真如,相繼入求,相似證得真如,不是實證。登了初地的菩薩,證得一分法身,消滅一切無明,這從初地到十地。我講這些都是根據《華嚴經》講的,因爲這是華嚴大乘。這種無生無滅的法更沒有了,連修四谛十二因緣的法都很少了,還能有修大乘法的嗎?有能勤觀如是法的嗎?這是地藏菩薩向堅淨信菩薩說都沒有了。到那時候,修四聖谛的法,修十二因緣的法,二乘的聖人沒有了,乃至于修菩薩的法更少了、更沒有了。要想斷絕十惡業能辦得到嗎?在這個時候做十惡業的人,做十惡根本罪的人就相當多了。這是咱們現在的現象。
以叁寶的功德,乃種種的境界,不能專信,進進退退。這個信心的標准,我上次跟大家說過了。當你信叁寶,遇著斷命的因緣,迫使你不要信叁寶,你能夠堅信不疑的,我甯可信叁寶而死,不願不信叁寶而生,能有這種毅力嗎?能夠覺到前念起惡,知道念頭不對了趕快止住,止其後念不起,這個信心有嗎?佛說的法不是籠統的,都有一定標准的。你自己斷了好多的惑,你證得了好多這個清淨的位子,你自己很清楚。你能見到一切色都不分別、不起念嗎?你能夠好的跟壞的沒有好壞之分嗎?這個好壞之分,不是傻子,別把他當成傻子了,傻子是不分。你在這個當中沒簡擇,不生好醜、善惡,不生分別心,同時不是爲了自己求安樂。不爲自己求樂,還要做好事幹什麼?但願衆生得幸福。這是很普通的,這就是菩薩。這個時候要有這樣的道友們,能夠勤觀真如實際,就是觀心法門,觀自己一心。真如實際就是觀心,一切妄念不著,一切生滅法都不著,觀一切法都無生無滅的,不垢不淨。這些大家都懂,都念過很多大乘經典。因爲不常這樣的修觀,不這樣的修行,你就不可能不做惡業。地藏王菩薩跟堅淨信菩薩說,他不能夠畢竟不做十惡根本罪過,他是要犯罪的。不善就是惡,中間路線沒有,不做好事就做惡事,能不能停留到不善不惡的地步?不可能。因爲外邊的環境、客觀的現實,迫使他不做惡就行善;也有少數在中間不善不惡,這是短暫,他都有善惡業的交雜。對于佛法僧叁寶的功德和它的力量,他不能專心的信。不能專信,就是進進退退,時而信,合乎利益了,得到安樂了,得到平靜了,信!很信叁寶,說佛菩薩加持力。一受到挫折,不信了,那叁寶一點加持力沒有,不信了,抱怨。
不但在家二衆,我們出家二衆也很多。在我們大陸上的消滅佛法的時候,大家可能知道,從五○年一直到八○年,這叁十年寺廟拆毀,不許你當和尚,不許你出家,出家就犯罪了,信佛法就犯罪了,這個時候你還能堅持嗎?那就看了,能不能夠做十惡業。有些個還俗還不算,還俗之後了去當幹部,當幹部就造十惡業。滅佛法的是佛的弟子,因爲他最清楚,滅佛法他也最清楚。因此這都是十惡不恕的業,對于叁寶的功德、叁寶的利益還能信嗎?不信了。小中大叫叁乘,在叁乘當中,他一乘也不信,他沒有定向。連信心都沒有,還能修行嗎?所以由此我那時候我感到對于叁寶的功德種種境界沒有了,在這個時間特別是對我們叁寶弟子的考驗。在家不說了,特別對于比丘、比丘尼的。考驗什麼?真正入道,或是真正信仰,說的時候好聽的話都會說,做事的時候可就有差別了,都爲了現前利益。眼前的,你不信能得到好處。那不信這叁寶,信什麼?信馬列主義,那馬上就可以得到好處了,信叁寶就得到壞處,就受懲罰。在利害的關頭當中,很多人就失去信仰了。平常沒有什麼關系,看不出來,但利害當中,對他現生生活當中有利益,他放棄他的信念了。地藏王菩薩所說的就是這類的衆生,叁寶的功德種種境界他全忘了,這個時候你就用用占察輪吧!假如你不認得他,假相,你可以占察占察他,你就知道了,地藏王菩薩就告訴你了。
【如是等人若有種種諸障礙事。增長憂慮。或疑或悔。于一切處心不明了。多求多惱。衆事牽纏。所作不定。思想擾亂。廢修道業。】
像這些個人,如是等人,他在修行當中沒得障礙嗎?種種的障礙就會發生了。在這個末法的時候,信心不堅定,種種障礙就生了。同時只有憂悲,憂愁、悲哀、考慮、疑惑,在任何事物上心不明了,沒得智慧,但是所求的非常多,得不到,多求多惱。所謂到無求了,你就沒得惱害了。我們都想多求多得,得不到煩惱,得到了怕失掉更煩惱,就這些事把你牽牽扯扯的。所作不定,思想做好、不做好,思想擾亂,心定不下來,沒得主意,沒得主見。還能修道嗎?廢修道業,信心都不成,還能修道嗎?不能修道了。
我在講的這些話,講到這,我自己都親身經過了。我從五○年到八○年,這叁十年所經過的事,我比這叁十年還多還多了叁年。我住了叁十叁年監獄,在監獄裏頭我們佛弟子很多,不止我們出家的和尚。比丘尼很少,比丘尼沒有什麼,因爲她們沒有這個膽,她也不會犯罪,政府對比丘尼的要求沒有。但是爲什麼,我自己跟我自己打問號。爲什麼?我們這些個平日說的是假的,不是真修道者,真修道者有感應,這叫災難。聯想曆史的叁武滅佛。那時候爲什麼我們中間斷層盡是禅宗的道友?他沒辦法,經書燒毀了,寺廟扒毀了,你怎麼辦?那只有參禅,我什麼也不要,就修我的心好了,就這樣子,在這叁十年。八一年,我又恢複自由,我想找一部《普賢行願品》,沒有。有好多問題看見很普通很明顯,但是到事實現前了,他就沒辦法了。沒辦法,這叫什麼呢?我們平常說的業障,作業所有的障難。
【有如是等障難事者。當用木輪相法。占察善惡宿世之業。現在苦樂吉凶等事。】
有如是等障難事,這些障難事就我上來所說的,那你就用著木相輪了。可惜那個時候輪相都沒有,你想你敢用嗎?用不成了,沒有了,什麼都沒有。那現在可以用了。我們有時候想像的跟事實有時距之千裏,那時候我這麼想,你怎麼樣滅,還有那山地邊地小廟,你總是滅不幹淨的。事實完全不然,沒有了。誰滅的?不是政府,和尚,還有比丘尼。在家居士他家裏頭根本也不會藏著佛像,也不會藏經書。有沒有在家還有佛像的?還是有的,特別觀音菩薩像。特別九華山沒有動,普陀山也沒有動,四大…
《占察善惡業報經 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