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夢參老和尚講 佛說盂蘭盆經

  夢參老和尚:佛說盂蘭盆經

  今天我們這個法會是什麼法會?報恩法會。報誰的恩?報媽媽的恩。我們今天講經是講故事,講什麼故事?就是怎麼樣的報媽媽恩。但是在我們國家說以孝順爲主,孝順就是報恩,就是報媽媽的恩。在我們國家的曆史,曆史故事很多了,王祥臥冰給他媽媽求魚;孟宗他媽媽要吃筍子,冬天哪有筍子?孟宗就抱著那個竹子哭,那竹子就生筍了。因爲在我們這個國土裏頭 ,對于報媽媽恩的,人人都很欣賞,在印度不是這樣子。因爲這部經的故事就是這樣子,這是個報恩經。我們一般都說盂蘭盆,盂蘭盆就是個報恩、供養、布施。這部經不多,文字很少,就講個故事。

  盂蘭盆經翻譯有叁種。這個刹法師他翻譯的盂蘭盆,這是晉朝武帝的時候,晉武帝的時候,刹法師翻譯的。刹法師是印度人,他翻譯叫盂蘭盆經。在晉朝惠帝的時候,法炬法師翻譯的叫灌蠟經。有一個沒具名字的法師,他翻譯的,是印度人,沒翻譯出他的名字,叫報恩經。

  總之,盂蘭盆的含義,盂蘭就是倒懸,翻成華言就是倒懸,解決媽媽的倒懸之苦。人人都有解決的,把它開廣一點。就是在你最苦難的時候,沒有再超過倒懸苦。就是把人吊起,頭朝下,腳朝上,吊起,那不苦嗎?所以盂蘭就翻這麼個意思。盆是供養具,一個供養具,就把所有供養的東西都擱這個盆子裏頭,這個盆子就很大了。也不是一個盆子,不要執著。有些人問過我,說:法師,那盆子裏有時供養吃的,有時供養衣服,都裝一個盆子裏,吃的怎麼吃?我說:多擺幾個盆行不行!所以有些個語言意義,我們要自己去思惟體會的。 所以盂蘭盆經就是解決衆生的痛苦,最重要的是解決媽媽的痛苦。

  那這個故事因爲什麼起的?因爲目犍連尊者發生的。因爲在結夏安居,就是我們出家人修行的時間。平常要去化飲食,在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這九十天安安靜靜修行,不去向外乞食了。在家兩衆弟子優婆塞、優婆夷,供養出家兩衆比丘、比丘尼,把飲食送到寺院裏頭來吃,那就專門一心修道。 在修道當中,目犍連尊者他證得阿羅漢果了。證得果了之後,他第一個問題就要找他媽媽。過去沒神通,沒有力量。他自己認爲證得阿羅漢果,自己了了生死了,有神通,上能看到天上,下能看到地獄,六道都能看得到,他到處找他媽媽。一看,他媽媽墮到餓鬼道去了,看他媽媽那個形相就是從沒吃到過飲食,皮包骨!目犍連尊者就非常的悲痛,他就用他的神通力,用他的缽(缽多羅就是飯碗),用他的飯碗盛一缽飯,送給他媽媽吃。但是他媽媽吃不到,爲什麼?飯變成火 ,目犍連就沒辦法了。目犍連尊者是大神通第一的,他沒辦法,他就跑過來跟佛哭,求佛救濟。佛說:你供養大衆僧,在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大衆僧都修道成就了,這是清淨的,所有僧人都清淨的,大小錯誤都沒有;在這九十天有錯誤都忏悔清淨了,這個時候供養大衆 僧,這福報最大了,能救度你媽媽。因爲這麼個故事,才說的這部盂蘭盆經。

  但是這個經文很短很少,就講這麼一個故事,但這裏頭含著一種意思。含著什麼意思 ,爲什麼單選擇這麼一天?就因爲大家修行的時候很多都成道了。一個是清淨,這九十天大家都沒出動,大小錯誤都沒有,所有有的錯誤都忏悔了,這是最難得的清淨福田。從此這個法傳入中國。

  到中國,是不是每個寺廟都能夠這樣來做盂蘭盆會呢?不見得。爲什麼不見得?雖然是如來說這個法,在我們中國的僧人,有的寺廟行,有的寺廟就沒有舉行。因爲我們中國那時候經過叁武滅佛的時候,寺廟又毀了。有時候寺廟的含義,它不以這個爲主。大家看到很多寺廟,不是每個廟都來做盂蘭盆會的,很少。從我出家到現在參加盂蘭法會,連這次算上,我講過兩次盂蘭盆經。那一次講盂蘭盆經沒有結夏安居,就是到七月十五給大家念一念,就在北京廣化寺,念一念,但是也沒有出家人;如果在佛學院講,和尚也沒有幾個;加上這一次,這一次人就多了。是不是每 個寺廟都辦盂蘭盆會呢?不見得。大家可以看看,就在五臺山的寺廟,你看看它今天是不是辦盂蘭法會?

  因此我們對于這個法會,我們以報恩的心情,不止是一世父母,如經文所說的,要報答七世父母的恩德,一世一世的。那我們七世的不知道,就用觀想回向的來報答。但你現生的總要知道吧!你現生的父母。說現在我的媽媽還在 ;在,你給她回向,祝她無病、健康、沒有煩惱,幫助她能夠消滅她的罪業,使她忏悔。那你過去的父母,或者前一生的父母,只能追溯到前七世,就是七世的父母,再往前力量不夠了,只能用到七世。這個經的大部分的含義,就是如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的翻譯的情況,大家不要在文字上執著。因爲一切經都是“如是我聞”,哪個經都如是。但是這部經翻譯的它沒有了,給調個字,“聞如是”。人家是“如是我聞”,它沒有,它給調過來了,“聞如是”,說我聽見的就是這個樣子。

  什麼樣子?一時佛在舍衛國。就是佛說法必得有個處所,就像咱們現在在普壽寺法堂。我是在舍衛國,佛在說法,我聽到是這樣子。這是說地點。但是舍衛國很大,一個國。那舍衛國中間的什麼地方?祇樹給孤獨園,就是佛說法的道場。祇樹是祇陀太子,給孤獨園是孤獨長者,這個說法的園庭是幾孤獨長者買的,樹又是祇陀太子供養的。

  祇陀太子是波斯匿王的兒子,這也是個故事。幾孤獨長者到他親戚家去串門去,他看見他親戚家忙得不得了,他說:你們做什麼?親戚說:我們今天要請佛來說法,供養佛飯,就是供養佛要齋。但是幾孤獨長者一聽到佛的名號,光聽個佛,他全身汗毛都豎起來了,這是宿世的善根成熟。他就回去了,回到他的國家,他 就要給佛修個道場,請佛講經。這是那個故事,很長了。所以他就在他親戚家裏頭,向佛請求,請到他那個地方去,他要給佛修個園,修個精舍。這是佛有精舍開始,就是有佛講法的地方,佛就派舍利弗隨他去修的。

  祇陀太子說:我不需要錢,我還沒到賣地方的時候,這是我自己的園林。不肯賣給他。他就托了很多人跟祇陀太子說。祇陀太子說:你要實在買,你拿金磚來鋪,把我園子鋪滿,我就賣給你。幾孤獨長者就把他所有的財富,把他藏金都拿出來鋪。這樣子祇陀太子就感動了, 是什麼原因使他能這樣舍得?就問他。他說:我要請佛來講經,我是供養佛的。那祇陀太子說:不要再鋪了,就鋪到這就好了,我的園子賣你;但是園子我賣給你了,我的樹沒賣給你。當初沒有講樹,光講園子,那樹算我供養,園子算你。因爲祇陀太子是太子,所以就把祇陀太子擺前頭,這個樹是祇陀太子供養的,這個園可是孤獨長者買的,所以就叫祇樹幾孤獨園,說法的處所。說經第二個處所,釋迦牟尼佛說這個經的時候,就是在這個地點說的。在這個地點說的什麼經?都是哪些人參加?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

  因爲在結夏安居修行,他就證得阿羅漢果了,阿羅漢就具足五眼六通。這個名詞我們不多講了,因爲我們時間要像這樣講講不完了,大致說一下子。通,怎麼樣才能通?空了。這時候目犍連證得空理,空了,空了就通了。什麼空了?沒有我執,沒有我見,就是證得我空,無我。進入空門,都想證這個空理,這個裏頭含著是六種神通,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能通達了。爲什麼?惑業盡。羅漢就是漏盡了,不漏落叁界,再不流落到叁界受苦。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個六道輪轉叫六道,阿羅漢再不輪轉,所以這叫漏盡。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因爲他剛一得到這個神通,他就想到媽媽;剛一證道,第一個念頭想到媽媽,想救他的父母,報答他媽媽撫育他之恩德。

  【即以道眼。觀視世間。】

  想他媽媽,用他的神通一看。他現在得了道眼,他那個眼睛就不是我們這個眼睛了,我們的眼睛一有遮蓋就看不見了,他的眼睛是通的,通者無障礙,六道都能到處找他媽媽。觀這世間,在世間相,就 是在六道裏頭看。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見他死去的母親,他母親早死了,轉到哪一道去了? 轉到餓鬼道去了。既然稱餓鬼道,就沒有吃的。不見飲食,看都看不見飲食。皮骨連立,就是皮包骨頭了,就是餓的、瘦的。

  鬼,大概說一說。鬼有幾種?像他媽媽是無財鬼,還有少財鬼,還有多財鬼;鬼道也講福德,沒有福德的鬼,不但飲食沒有,什麼都沒有。沒有財,就是沒有福德的意思。少財鬼,能得到很少的飲食,得的不多;這種鬼有點清淨修行的功力,所以能夠得到好的飲食,但是得的很少。多財鬼,雖然是餓鬼道,但是他跟一般餓鬼不同,餓鬼道的他不餓,這叫多財鬼。所以有這幾類分別。就像人,人道並不是都富有,有的過的日子很好、很富有,有的人就很窮,沒得福報,所以善根不平等的。那目犍連尊者他的媽媽是沒財鬼,連飲食看都看不見,因此沒有吃的,皮骨連立。

  【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饷其母。】

  目犍連一看到,他就非常的悲哀傷感,目連悲哀,以他的缽盛上飯,以他神通力到了這個餓鬼面前,他媽媽已經變成餓鬼了。

  【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他媽媽得到這缽飯的時候,怕別人搶,怕別的餓鬼看見,以她的左手來把那個飯蓋上,就是以左手障缽,就把那缽保護起來;右手搏食,拿右手去抓飲食。但是一抓這個飲食就變成火,沒法吃了 ,化成火炭,飯不是飯,飲食都變成火炭了。

  【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那目犍連尊者一看這種情況,目連大叫,悲號涕泣,就是大哭,他說這是什麼原因?他的神通力沒辦法解答。所以趕快跑回去向佛表白,馳還白佛,就是馳歸舍衛精舍向佛說。就把上頭的情況,說我媽媽墮到餓鬼道,我怎麼樣供給她飲食,怎麼一到她手中就變成火了?

  【佛言…

《夢參老和尚講 佛說盂蘭盆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