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正的法喜充滿呢。
等你受戒以後一看,“哎,這我早就知道了。”壞了,知道了,表面上好像挺聰明的,先知道,實際上把人害了,所以學戒不能那麼學。第一個就得老實,而且找一種最笨的方法,最樸實的辦法來學戒,我們這個戒才能真正的成爲戒。
你們雖然是沙彌,但沙彌就了不得了。能夠剃度出家,那在戒上就已經很了不得了。因爲你還有做居士的一段呢,居士就不持戒了?我做居士的時候,我持戒不敢說是幹嘛吧,但也是非常嚴格要求自己。就拿吃飯來說,我都沒見過僧人吃飯怎麼吃的,我最起碼一個人吃飯的時候,自己控製不跷二郎腿,桌子上有報紙我都控製不看,過好長時間,報紙上連個標題、就那麼一小段都沒看完,就偶爾無意中看一眼。就沖著報紙吃都不看,都控製那樣,六根都得收回來,持戒就得這樣。
就多熱的天,在路上走到哪兒算到哪兒,經行,不分別,不敢到有蔭涼的樓底下去走,爲什麼呢?就是持戒的那個心。居士的時候就應該這樣,等出家了那更是嚴格不犯,出家就有很多的方便了(指環境好、違緣少)。最難的就是當居士,因爲他在家的違緣特別多,是不是?所以那個時候是持戒最難的時候。
出家了,條件好了,違緣也少了,實際上我們應該更加小心了。環境好,犯戒的機會也少,但是我們也容易散亂,而且忽視戒,持戒容易趨向一般化,不能夠真正地往裏去精進,去清理自己的灰塵。
所以說看戒應該這麼看。哪怕就是沙彌戒,我就看這一條,看了半年,你那叫學戒。如果你說就一天看了整個一篇,整個一本,說老實話,我都懷疑你這個戒是不是看進去了。一句話都是無上法寶啊,那得生多大的忏悔心啊,而且能給我們帶來了生死的基礎,這一句話就了不得了。
一條戒——金錢戒,你想,今生今世我能持金錢戒……這條金錢戒爲什麼這麼好?爲什麼這條我得反複地看呢?得看多長時間?我生生世世都得看這條戒。
別說你們需要沙彌戒,我現在都不敢輕視沙彌戒,有幾個祖師大德敢說他是個沙彌的?你知道嗎?有幾個敢稱沙彌的?如果這個世間有敢稱沙彌的人,那就是聖賢了,就了不得了,就這麼厲害。現在這人都找不著啊,你別看他出家多少年多少年,連找個真正意義上的沙彌都找不著,是不是?我們只不過是挂名沙彌,挂名比丘啊。
你今生也有這個福德因緣,咱們共同相處到這一塊,所以說要嚴格去修持,可別把它浪費了。一般的因緣在這個道場他呆不了,幾乎就剩四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了,是不是?就四個小時,只有佛在世的時候才有這種修行方式,修行到這個程度,你哪兒還有這種程度呀?二十個小時修行。一般是十八個小時修行就可以了,咱們現在將近二十小時的修行。四個小時休息,連個洗衣服的時間都沒有,這就是無價之寶。這才有點意思呢,是不是?連軸轉,這腦袋才清涼呢。可要把這個機會用好了,因爲咱們的機會得來太不容易了。你看寮房置辦個床多難呀,而且你要知道本溪閉關那條件不好,人住的地方亂七八糟,那都是福德因緣呀,要沒有那個,就沒有今天的因緣。
另外呢,有時候對一些道理,表面看著挺明白,實際上還是不明白。就錄音機的問題,就這一個問題都解釋不了,自個兒都解釋不了。就連個錄音機都解釋不了,還有其它的問題,要戒律的問題來了,你能解釋了嗎?想學戒,那戒律來了,問你一句話,就完了,就給人解釋偏了。可以聽可以看,就算可以聽、看,那都是根據衆生根性不同。
始終不離開戒的根本,也就是不離開佛,這才能講法、講戒呢。否則的話,講出來都是魔說,都是錯誤的,而且有時候誤人子弟。你尋思我不害怕?我現在都抱著下地獄的這個決心了,沒辦法,誰叫我忙叁火四收了這麼些徒弟,那就得教化。但是教化是教化,一定要真實的教化,決不能有半點含糊下去。
不管是戒律、行力,而且對事物的看法,都有獨特的見解。不是說別人對戒本的解釋說如何,我們就如何如何,人解釋的還是人解釋的,是不是?我希望你們能從心裏真正的解釋戒。別人解釋的只是給一般普通人講的,還有一部給大乘菩薩講的戒律,這個戒律它不可能在一般戒裏反映出來,這個得要更微細微細的東西才能明白,所以說得必須真正的符合戒律的要求。並不是我們起慢心,而是我們應該更嚴格。戒律裏沒說到的,我們該遵守的也要遵守;戒律裏說到的,那我們更要遵守。
另外戒律它有一定的範圍,還有很多沒說到的,可以推廣的。有很多東西,你比如有些現代物質,那戒裏沒有這個具體的規定說明,那你不能說現代物質都能用。譬如金錢戒,那時候光有金銀財寶,現在有存款折,那你可以摸存折啊?是不是?這就得加小心了。另外還不能産生法執,這還不行。所以哪方面都得加小心,這才慢慢過關,謹謹慎慎地走。
另外特別是在發心這方面多用點功夫,你年齡大要多起個帶頭作用,別做自了漢。“我度自己吧,我先把我自己做好”,那不行啊,“雖然歲數大,但在學戒上我永遠是最低的小學生”,那才行。不能拿年齡大來幹嘛,要永遠生慚愧心,“是常住、是師父、是師兄弟給我的條件,我永遠感謝師父、師兄弟他們給我這個因緣,我永遠地爲他們服務。我爲他們服務就是真正地爲自己服務,我服務的同時,我是深深、深深地感謝。”
永遠這樣,我們才能往前邁出那麼一點點。“原先的我每天那點修行只不過換口飯吃,還說我有積累啊!別人覺得我很修行,我心裏話我撿了個大便宜呀。”就得那個心去修行才算剛見一點邊。別看別人表揚,那沒有用,得看自己夠不夠那個表揚,別人一表揚簡直像刀刮心似的,慚愧得不得了。
另外要依教奉行,不管怎麼樣,就依教奉行。理解也依教奉行,不理解也依教奉行,就是這樣。記住了,對一切事依教奉行,沒有遲疑,就理解不理解,都得去做。等你要理解了,事情早就快完事了;等你理解,因緣已經過去了。就像飯已經快熟了,再想改變已經不可能了。因爲你就種的這個因,就得在不理解的時候,那才是真正下功夫的時候。
《參話頭(妙祥法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