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放生·護生——上妙下祥法師在秦皇島放生文化交流會上的開示▪P9

  ..續本文上一頁多,這個就不合適了。朝聖是爲了增加信心、去學習,這可以。如果說是爲了旅遊、觀光、看看熱鬧,有居士陪同,花了很多的錢就不合適了。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曾經有一個海南航空的副總,他說:“達摩祖師不在少林寺,在一個什麼地方。”我不太清楚。他說:“你可以去看一看,坐飛機去,沈陽的飛機我給你聯系。”後來過了不長時間,沈陽飛機場就來人了,問我什麼時候去,我說我不去。後來又來了一次我也沒去。我的意思是說:我自己那點地方都沒看明白,還看別的地方?(衆人笑)

  第二個:現場聽經和在家聽光盤有什麼區別?

  現場可能是道場,因爲道場它遠離了家庭。家——什麼叫家呢?煩惱叫家,滅掉善根是家,所以家它能滅掉善根。雖然你聽經,但是染緣太多,你只能爭奪很少一部分功德,你奪回來也很少,所以說在道場聽經和在家聽經它是不一樣的。

  第叁個:請開示實相忏?

  實相忏也就是說我們證到了無人、無我、無衆生、無壽者,這才叫實相忏。這個實相忏,換句話說和見性差不多,叫實相忏。

  第四個:目前出家女衆如何修行?

  目前出家女衆應該如何修行?嚴持戒律。女衆在末法時期修行的行力很大很好,但是一定嚴持戒律。因爲現在有個安全修行的地方,我們應該珍惜,特別是戒律方面應該嚴持。而且女衆修行都很上進,這很可喜,但是一定要把握住機會。至于戒律方面,一個是八敬法,應該把它堅持住;另外結夏安居把持住,剩下的就是每天研究戒律,這個很好。

  下一個問題:請師父開示《金剛經》中的“一合相”?

  這個《金剛經》說的“一合相”我不太了解,但是我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凡相都是虛妄的。

  (叁十)不觀而觀爲觀

  第二個問題:怎樣觀修?弟子就是觀想不好,觀想不好的境界。弟子出家之前一直上不來氣,後來背直不起來,想知道什麼因緣造成的業力,以便誠心忏悔。

  這個觀哪,什麼叫“觀”?有人認爲我以眼睛瞅爲觀,實際上是不正確的,不觀而觀叫觀。如果你不觀才叫觀,如果你用心去觀反而不是觀。不觀是觀,但不是昏沈,說“我不觀我就昏沈”,這不是。還不許昏沈,還不允許用心去思惟。如果你思惟,比如說有一個佛菩薩,或有一個誰來了,如果你用這種思惟,那已經破壞佛法了。應該是一切都放下,不要有任何思惟,甚至一點念都不讓它起,那本身就是觀,久了自然會出現一種境界。在這種境界出現的時候也不要動念,因爲它只是一個灰塵,特別是不能打妄語,出現境界不能打妄語。

  過去我在打坐,在那個蓋縣茅蓬打坐的時候,在一個小棚子打坐。正打坐的時候,突然觀到這個山河大地全是冰川。我說:這怎麼觀這麼一會兒,這山全都變成冰川了,周圍也都變成冰川了?我用眼睛瞅瞅周圍,稍稍動動,眼睛斜一斜、看一看,也都是冰川。什麼原因呢?我心說:“我這觀出相來了?不對,肯定這裏有毛病!”我就繼續找,後來才找著,眼前窗戶上有個塑料布,塑料布擋著那旮有一滴水,因爲時間長了,觀的這個念頭進入那水裏去了,所以看什麼都是冰川。實際上就是被外頭的一種現象給騙了,所以說輕易不給自己下結論,有很多的“觀”是一種假相,並不是真的。不觀是觀。

  這個“上不來氣”啊,一個是什麼原因?粘連。比如說後背疼,因爲總靠著牆坐著,有粘連它也會上不來氣。再一個就是氣血不足,比如傷氣了,造成一種氣血不足。如果後面粘連的時候可以背個包,像行腳一樣使勁走,把那個粘連給抻開,硬抻硬拽,拽開就好了,它就不疼了,氣血就上來了。再一個就是什麼呢?就是說確實屬于氣血不足的,可以用中藥補一補。這個不管它上來氣,上不來氣都得修。至于什麼因緣形成的,不再考慮了,就考慮現在怎麼努力就完事了,其它的一概不考慮,過去的心不可得。

  (叁十一)“附體”是心理暗示的結果

  下一個問題:師父您好,我們在家修行,身上有衆生該怎麼處理?您能在此道場給它們皈依,或超拔它們嗎?

  這個問題,關于身上有衆生這些說法,遼甯要比河北的重,遼甯有時候農村信佛最好的家庭也供著大仙。身上哪兒難受了,他說衆生“附體”了。大仙給看了——也就是巫醫神漢給看了,說這是什麼什麼冤親債主找你了。這些說法都不是佛教的,都是民間一種大仙的說法和一種道教的說法。佛教絕對不允許這種說法,這種說法是破壞修行。因爲佛法真實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離一切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唯心造。如果我們這樣思惟就遠離了佛法,就變成了鬼神教了,這是不正確的。

  雖然佛法也講到六道衆生的輪回,但只是講六道衆生的輪回,講的是因果,因果是破自然外道的。所以說我們應該更加進一步了解佛法的實相,應該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去考慮就對了。因爲這個很多的“附體”,所謂“附體”是意念力的關系,或某人暗示的關系。比如說我們這個牆,如果有人說是觀世音菩薩在牆裏面呢,我們用眼睛使勁瞪著看,時間久了那觀世音菩薩就出現影像了。你再觀一觀,觀世音菩薩就下來了。那是真的嗎?不是,是你眼睛疲勞所造成的。

  所以《楞嚴經》講過,這個意思大致就是說,(編者注:師此處是舉看觀音菩薩的例子以說明《楞嚴經》中“結暗成色”的法理,在經文中並非是以看觀音菩薩爲例子。)如果牆裏有觀世音菩薩,那何必用你眼睛看才出現?如果是空中有菩薩的話,你何必還瞅牆呢,是吧?你眼睛裏有菩薩,你何必還用看空中、看這個牆幹嗎,是不是?那在你心裏,張開眼睛就應該有菩薩才對,爲什麼還要瞅呢?所以說叁者都是虛妄。由于我們“結暗成色”,大家記住這句話——結暗成色。你瞅久了它就會産生色相的堆積,色相堆積就會産生影像,所以說我們心念一動彈就産生影像。有的把這種現象就解釋爲什麼衆生“附體”,這是很不正確的,是遠離了佛法的。所以說有很多的精神上崩潰,出現了這個幻聽幻覺,就是這麼個現象。

  這種說法非常坑人,有的很年輕,精神就不正常了;有的大學念不下去了,也是這麼個原因,這個一定要遠離。所以我建議大家誦《金剛經》、《心經》和《楞嚴經》,不要放松,一定要多讀,特別是讀《地藏經》的,一定要先讀《金剛經》或配合讀,這樣的話才遠離了這種相。有時這種說法和氣功差不多,氣功爲什麼昌盛?它就利用人們的意念力而起的作用,以爲這功那功,實際上就是意念力的關系,所以說這都屬于外道說法。

  (叁十二)佛弟子捐獻遺體要根據自己的定力來決定

  下一個問題:法師您好,我幾年前聽說目前醫院缺少屍體,就想建立一個捐獻遺體的協議,可家中有人不同意,我沒有強行去簽訂。現在我沒有做准分子治療近視的手術,也是我想捐獻角膜,可是前一段學佛的老師說,我如果不能留下全屍會走得不好,請問我身後捐器官或屍體對不對?

  這個問題就在于自己自願,如果你定力大了,你可以舍肉給衆生,甚至活著時都可以舍,何況死了以後呢,是不是?都可以做到的。那是個菩薩行爲,但是一定要有定力。你要定力不大,那你在中陰身走的這一段會有嗔恨的,所以這兩種情況主要是根據你自己的能力和定力來決定。

  (叁十叁)簡單介紹閉關

  下一個問題:尊敬的老法師,您好。請給我們講講閉關。

  這個閉關哪,我只能簡單講,因爲時間關系。閉關就是閉住六根,六根包括什麼呢?眼睛、耳朵、這個嘴、還有感受,這些“關”都應該閉住,這叫閉關。一般的閉關要求是悟道以後閉關,這樣的閉關比較安全;如果不悟道閉關,出現境界就解決不了了,而且很容易被境界所轉。

  比如說有的閉關,佛菩薩現前了,或是鬼神現前了,還有其它的衆生,亂叫亂咬。比如說打雷等等的事情出現的時候,有時候就驚慌失措了,處理不好,精神有的就崩潰了。如果自己沒有悟道,護關的師父一定要有所悟道,幫助你閉關才可以。但是閉關,我想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說閉關要克期取證。克期取證,首先不要看書,實在要看,也就是很少。有的是閉關時候把叁藏十二部都看了,我說那個不叫閉關,那個就是閱讀書籍。

  閉關就是閉住六根。如果在閉關時要看書的話,那有的人可以閉個十年二十年都沒有問題,因爲他有消遣的地方,有放松的地方,有漏的地方。如果閉關再去看書就不合適了,閉關是不應該看書的,就是什麼都不看,或是以一本經書作爲一個指導,其它一切放下,這才能閉關,要克期取證。

  (叁十四)以理智實用的方式幫助亡者

  下一個問題:大師,您好!我父親四年前過世我不在場,但是他最後的時間來到我家告訴我,來看看孩子們。第叁天的午夜,他又來告訴我他冷,後來才知道他半身不遂,衣服沒穿。我只是偶爾給他燒點紙,我感覺他很苦,我想爲他做點事,他的墳在黑龍江,我可以在北京給他燒紙,以幫助他減少痛苦。一個不孝的女兒。

  這個問題吧,就是說有時候父母事先在往生的時候,要說有一點感應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佛教處理這個問題,並不是用動情感來解決這些問題,以不動情來解決這個問題是最殊勝的,因爲生生死死,本身就是一種幻境,就是個迷。如果你在迷中又動了感情,反而對這個往生人並沒有好處。應該怎麼做呢?有理智地處理這個問題,不要燒紙,要誦經,至于他冷不冷,或是上不上家裏看孩子,這些問題不要放在心上。關鍵是我們誦經,讓他早離惡道,早日得到善道,離苦得樂,用這個回向就可以。可以采取多放生,多誦經就可以了。

  另外,我繡一幅觀世音菩薩十字繡,但家中沒有佛堂,應供在家中什麼位置?我想把觀世音菩薩送給我先生的姐姐,會不會犯忌?

  不會的,供在哪兒都可以,只要是恭敬就可以。

  (叁十五)依教奉行與戒律圓融的問題

  下一個問題:請教師父,弟子是受菩薩戒的在家居士,佛法講依教奉行,尤…

《放生·護生——上妙下祥法師在秦皇島放生文化交流會上的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病苦是修道助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