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叁十七章 念戒近道▪P6

  ..續本文上一頁想做點事情,怎麼也沒人幫,朋友也不幫,做任何事都是很難的。這個例子太多了,我就不講了,大家應該知道這種果報。

  《大乘同性經》中,“佛言:楞伽王,若有衆生,于我法中得出家已,受于戒法,作諸毀犯。是癡人輩,多墮惡道。如治生人,在大海中船舶破壞,沒命于水。”佛告訴楞枷王,“若有衆生,于我法中,得出家已,受于戒法”,受戒了,應該按照佛戒去做。但是“作諸毀犯”,老犯戒,左犯右犯的。佛說這是“癡人輩”,愚癡人輩。“多墮惡道”,肯定要墮惡道裏。“如治生人”,就像那個做生意的人在大海裏,本來是求寶的,但是船舶壞了。如果那個船在大海裏壞了的話,你人還有命嗎?不可能的。“船舶破壞,沒命于水”,必然要被淹死的。這個是很厲害的。

  尊者目連,佛弟子中神通第一,洞見六道報應,善惡不爽。據《餓鬼報應經》中說:“尊者大目犍連,從佛在耆阇崛山中,遊行恒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敬心,來問因緣。有一鬼問尊者言:我舉身潰爛,苦不堪忍,何罪所致?尊者答言:汝爲人時,喜啖諸肉,殺害衆生,今受花報,果在地獄!”你別以爲潰爛就完事了,這只是一個花報,你將來的果報在哪呢?在地獄裏。那還早呢,還有果報呢。

  “一鬼常患頭痛,男根潰敗。問言:是何罪報?尊者言:汝爲人時,于塔廟清淨之地而行邪淫,今受此報。”就是他老在清淨的塔廟之地搞邪淫,貪淫欲,最後頭老疼,男根還潰爛。

  “一鬼常在不淨中,啖食穢物,臭惱纏身,問:因何所致?尊者曰:汝生爲婆羅門,不信佛法,嘗以穢食施持戒沙門,以是因緣,受此臭惱苦報。”就是他生爲婆羅門時不信佛法,等到出家人來乞食,他就給人家不好的食物吃,所以他就經常受這個臭的苦報。啖一些穢物,哪臭他吃哪,不是看著臭他覺得香,他是不吃不行,不吃就沒有東西,他就得吃,還得臭,還得苦惱。這就是對持戒的沙門不敬的關系。

  我們出家也是這樣,出家人對持戒的比丘和道友都要互相尊重,它是一樣有果報的。你不要以爲:“我們都是師兄弟,他持戒也不行,有些作爲我還看不上眼呢!”你瞧不起,你最後的結果,將來也會墮落這種的。因爲啥呢?佛法是依法不依人,你可得加小心。

  所以別人要持戒的時候,就同參道友也是一樣,互相是師兄弟,誰今天持戒,你都不能嘲笑人家。今天人家做得挺好,這個事本來做得挺正的,你心裏也知道挺正,但是由于和他開玩笑開慣了,或老是看他有毛病,瞧不起他,你好我也不說你好。我跟你說,佛法是依法不依人的,你見好不稱贊,還毀謗的話,將來就墮落到惡道裏去。不允許你生半點邪念,這個是我們應該時常注意的事情。地獄與天上就在一念之間。

  今天看見人家持戒了,就算人家以前有種種的不好,現在有一念善根,我們就得稱贊,今天你就不能以那種態度對待人家。人家做善事,你必須得稱贊,隨喜贊歎,得恭敬人家,不能不承認人家,你不能因爲嫉妒心就不承認了,那就完了。或是看人家過去的錯誤,“哎,你看他一天沒做一件好事,就今天做點好事,還不知道目的是爲了啥呢。”完了,這樣的人就不行。

  看到人家做好事,你要把它擴大。人家做一件好事,“哎呀,這人真了不起,回心向善了,這人有善根,原先我沒看出來,沒想到還真了不起。”你得做這種思惟,得擴大思惟,“太好了!”看到他一點優點,簡直就像看到他的整個都是優點似的,對他的缺點我們反而看不見了。你這樣思惟,這個心才是真善。

  咱們都知道佛印和蘇東坡那個故事,蘇東坡就順便說一句,說佛印像牛屎,佛印說他像尊佛。最後蘇東坡他妹妹給了判決,說他哥哥心裏全是牛糞。我們也是這樣,看到別人做一點善事,你若不能把這善事擴大,不能如實的把這個事情顯露出來,讓它在你心目中占有一定的位置的話,你那心裏就充滿了嗔恨和嫉妒,那也是像牛屎一樣,先壞的是你的心。

  我們看到別人的優點的時候,一定要贊歎。哪怕他掃地的時候,你都要生歡喜心,就掃那麼一下地,就好像他掃了一天地似的,生歡喜心。他有善根啊,今天能夠掃明天也會掃的,是不是?你得生起那個大歡喜心。對過去有些不足的地方忽略不計了,過去的就過去了,現在有這個善根,我就看這個了。你好像是吃了一虧,說:“你看看,把別人一點好事都當成這麼大好事,我這是不是有點太幹嗎,不正確?”不是,有時候一善,一燈確實能除千年暗。

  我們的心要常常發現別人的善事,不要老發現別人的缺點,這個不好。發現別人缺點的時候,容易壞我們的心;經常發現別人的善事,容易成就我們這個心,莊嚴我們這個心,所以我們應該常常這樣。說話說柔語、贊歎語,不說人家別的,這樣的話,互相有個團結。說:“他有惡事,他有一些事做得不對。”這一會不對,說不定一會就改了。所以說,我們得常有這種心,不能對持戒的人生出邪見。

  也不能犯盜。《阿含經》上說,目犍連尊者告訴勒叉那比丘言:“我見一大身衆生,其舌長廣,有利斧砍之。”那舌頭長出來,自然就有個斧子在那砍著。“又見一衆生,有雙鐵輪在兩肋燃燒,痛哭悲切,號呼而行。”緊著叫喚而走。“比丘問佛,佛言:彼利斧砍舌者,昔于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沙彌,因盜食僧蜜。”

  實際上他是盜蜜,那個蜜就是糖,可能是用什麼熬出的那個紅糖,硬的,要分給大家。他拿斧子砍,砍完了以後,看那斧子上粘有糖,他就拿舌頭去舔一舔。這舔完了之後,來生就得了個大身,長大舌頭,挺長挺長,又廣又大。長那麼大的舌頭幹嗎呢?讓斧子砍,那斧子自然就在空中砍他舌頭,長出點就給你砍,都疼得了不得了。

  所以說,衆生的物品你不能亂動。說:“這個東西扔也是扔了。”那也不行啊。粘在斧子上的石蜜,就舔一下,那都要受那果報。你不能亂動的,不是什麼東西你都可以拿到你那塊去用的,都得加小心!只能用在常住的東西,一張紙你都不能隨便用的。

  過去,我學佛以後,單位的那個包裝紙每天都得成箱地往外扔,都是好包裝紙,就是說明書的包裝紙,一口痰,我都不會拿那紙去包。它本來就要往外扔,但是在沒扔出這個院門之前,還屬于人家單位的,不能用,說什麼也不能用,就是擱地上踩我都不能去用,把它扔了我都不能去用。

  那痰怎麼辦呢?實在沒地方我就咽進肚裏去,或是跑到衛生間裏,從出門跑到衛生間,得跑挺遠的地方去吐一口痰,都不肯順手找張廢紙,把那痰吐那裏去。不行啊,它不是你的東西你不能用。何況我們出家了,更得公私分明。雖然常住是我們自己的,但是它有個公私之分,如果爲自己,說什麼也不能動。

  你說,那個蜜、那個糖粘在那斧子刃上,它不可能再刮下來,就那個,他去舔一舔,將來都要受那個果報。我們有時候弄點什麼東西,“啊,這挺好,我拿回去裝飾裝飾我那屋,或我那個床,或我那個什麼什麼東西……”那都不行的。你必須得請示常住,經過批准,否則一絲一毫、一針一線都不能動的,不能私自動的。大勢至菩薩不是說嘛,“我從無始劫來,沒有盜過一針一線。”無始劫到現在,都沒盜過一針一線哪,一線才多長的東西,一個針才多大?沒有盜過一針一線。我們持戒就得這樣持才行。

  “彼雙輪在肋下者,亦系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沙彌,因盜取僧餅著于肋下,緣斯罪故,致受常苦。”就是多取兩個餅,藏在腋下了,最後變成兩個大火輪,成天燒著,你看厲不厲害?所以說,有一念私心就不可思議,萬法唯心造,你做的每一絲一毫都入你腦子裏、種子識裏,最後生出的果報是不可思議的。你做善事生出的果報是不可思議的,你做惡事生出的果報也是不可思議的,都是千百萬倍的報,所以我們都應該警惕。

  爲什麼今天講到這些事情?這是我們學佛必須知道的事情,是很重要的一課,大家應該在這方面多思惟。

  好,今天就講到這。

  ※…………※…………※…………※…………※…………※

  昨天和前天都是在講“念戒近道”。爲什麼要反複講這條?因爲這條有很多的內容,恐怕我們這一生說也說不完,說也說不盡的事情;因爲這條是個根本的東西,如果我們把握不住,我們的一切都會失去的。戒律是我們的根本,是我們的基礎,我們必須要在這上多下功夫。不是說講個叁天幾天就行了,何況一天才講一個小時,就是成天講,講一年、十年八年也講不完的,它的好處太多了。但是我們要盡量講,能講到什麼程度算什麼程度,讓大家都應該知道持戒和道的關系。

  在這個《雜寶藏經》裏,罽賓國有一惡龍作大災害,它經常噴出臭雨,要不就下冰雹,把所有的莊稼都給打壞了,下惡雨、酸雨,地裏最後什麼都不生長,它經常惱人。“有衆多羅漢各盡神力,驅此惡龍,不去。”大家用禅定力和神通力去驅除它。那羅漢本領就大了,上身出火,下身出水,或者變成細身……降伏其龍的本領就太多了,神通本領那是無邊無量的,但是這個龍也不走。

  “尊者祇夜多後到龍所,叁彈指言:汝今速去,不得住此。龍即遠去,不敢稍停。”這個祇夜多尊者來到這個龍所,就是龍所在的地方,叁彈指言:“汝今速去,不得住此。”龍即遠去,不敢稍停,一點都不敢停留。

  “諸羅漢白祇夜多言:我與尊者,俱得漏盡,平等法身。”我們得的都是一樣的,煩惱去盡,平等法身。“雲何尊者而能若是?”就是說,你怎麼能會這樣呢?你叁彈指,這個龍就走了,我們這五百羅漢驅它,它都不動彈,這麼多羅漢都沒用,爲什麼你就能把它驅走呢?這什麼原因呢?

  “夜多答言:我從凡夫已來,嚴秉禁戒,護持突吉羅輕罪如四重無異。”突吉羅是一種輕罪,可以忏悔的,但是他把它當成重罪來護持的。如果犯了一條輕罪,就等于犯了重罪一樣,這麼樣去護持。“今諸仁者,不能動此惡龍者,或戒力有不逮耳。”就是你戒力…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叁十七章 念戒近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