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想做点事情,怎么也没人帮,朋友也不帮,做任何事都是很难的。这个例子太多了,我就不讲了,大家应该知道这种果报。
《大乘同性经》中,“佛言:楞伽王,若有众生,于我法中得出家已,受于戒法,作诸毁犯。是痴人辈,多堕恶道。如治生人,在大海中船舶破坏,没命于水。”佛告诉楞枷王,“若有众生,于我法中,得出家已,受于戒法”,受戒了,应该按照佛戒去做。但是“作诸毁犯”,老犯戒,左犯右犯的。佛说这是“痴人辈”,愚痴人辈。“多堕恶道”,肯定要堕恶道里。“如治生人”,就像那个做生意的人在大海里,本来是求宝的,但是船舶坏了。如果那个船在大海里坏了的话,你人还有命吗?不可能的。“船舶破坏,没命于水”,必然要被淹死的。这个是很厉害的。
尊者目连,佛弟子中神通第一,洞见六道报应,善恶不爽。据《饿鬼报应经》中说:“尊者大目犍连,从佛在耆阇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有一鬼问尊者言:我举身溃烂,苦不堪忍,何罪所致?尊者答言:汝为人时,喜啖诸肉,杀害众生,今受花报,果在地狱!”你别以为溃烂就完事了,这只是一个花报,你将来的果报在哪呢?在地狱里。那还早呢,还有果报呢。
“一鬼常患头痛,男根溃败。问言:是何罪报?尊者言:汝为人时,于塔庙清净之地而行邪淫,今受此报。”就是他老在清净的塔庙之地搞邪淫,贪淫欲,最后头老疼,男根还溃烂。
“一鬼常在不净中,啖食秽物,臭恼缠身,问:因何所致?尊者曰:汝生为婆罗门,不信佛法,尝以秽食施持戒沙门,以是因缘,受此臭恼苦报。”就是他生为婆罗门时不信佛法,等到出家人来乞食,他就给人家不好的食物吃,所以他就经常受这个臭的苦报。啖一些秽物,哪臭他吃哪,不是看着臭他觉得香,他是不吃不行,不吃就没有东西,他就得吃,还得臭,还得苦恼。这就是对持戒的沙门不敬的关系。
我们出家也是这样,出家人对持戒的比丘和道友都要互相尊重,它是一样有果报的。你不要以为:“我们都是师兄弟,他持戒也不行,有些作为我还看不上眼呢!”你瞧不起,你最后的结果,将来也会堕落这种的。因为啥呢?佛法是依法不依人,你可得加小心。
所以别人要持戒的时候,就同参道友也是一样,互相是师兄弟,谁今天持戒,你都不能嘲笑人家。今天人家做得挺好,这个事本来做得挺正的,你心里也知道挺正,但是由于和他开玩笑开惯了,或老是看他有毛病,瞧不起他,你好我也不说你好。我跟你说,佛法是依法不依人的,你见好不称赞,还毁谤的话,将来就堕落到恶道里去。不允许你生半点邪念,这个是我们应该时常注意的事情。地狱与天上就在一念之间。
今天看见人家持戒了,就算人家以前有种种的不好,现在有一念善根,我们就得称赞,今天你就不能以那种态度对待人家。人家做善事,你必须得称赞,随喜赞叹,得恭敬人家,不能不承认人家,你不能因为嫉妒心就不承认了,那就完了。或是看人家过去的错误,“哎,你看他一天没做一件好事,就今天做点好事,还不知道目的是为了啥呢。”完了,这样的人就不行。
看到人家做好事,你要把它扩大。人家做一件好事,“哎呀,这人真了不起,回心向善了,这人有善根,原先我没看出来,没想到还真了不起。”你得做这种思惟,得扩大思惟,“太好了!”看到他一点优点,简直就像看到他的整个都是优点似的,对他的缺点我们反而看不见了。你这样思惟,这个心才是真善。
咱们都知道佛印和苏东坡那个故事,苏东坡就顺便说一句,说佛印像牛屎,佛印说他像尊佛。最后苏东坡他妹妹给了判决,说他哥哥心里全是牛粪。我们也是这样,看到别人做一点善事,你若不能把这善事扩大,不能如实的把这个事情显露出来,让它在你心目中占有一定的位置的话,你那心里就充满了嗔恨和嫉妒,那也是像牛屎一样,先坏的是你的心。
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的时候,一定要赞叹。哪怕他扫地的时候,你都要生欢喜心,就扫那么一下地,就好像他扫了一天地似的,生欢喜心。他有善根啊,今天能够扫明天也会扫的,是不是?你得生起那个大欢喜心。对过去有些不足的地方忽略不计了,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有这个善根,我就看这个了。你好像是吃了一亏,说:“你看看,把别人一点好事都当成这么大好事,我这是不是有点太干吗,不正确?”不是,有时候一善,一灯确实能除千年暗。
我们的心要常常发现别人的善事,不要老发现别人的缺点,这个不好。发现别人缺点的时候,容易坏我们的心;经常发现别人的善事,容易成就我们这个心,庄严我们这个心,所以我们应该常常这样。说话说柔语、赞叹语,不说人家别的,这样的话,互相有个团结。说:“他有恶事,他有一些事做得不对。”这一会不对,说不定一会就改了。所以说,我们得常有这种心,不能对持戒的人生出邪见。
也不能犯盗。《阿含经》上说,目犍连尊者告诉勒叉那比丘言:“我见一大身众生,其舌长广,有利斧砍之。”那舌头长出来,自然就有个斧子在那砍着。“又见一众生,有双铁轮在两肋燃烧,痛哭悲切,号呼而行。”紧着叫唤而走。“比丘问佛,佛言:彼利斧砍舌者,昔于迦叶佛法中,出家作沙弥,因盗食僧蜜。”
实际上他是盗蜜,那个蜜就是糖,可能是用什么熬出的那个红糖,硬的,要分给大家。他拿斧子砍,砍完了以后,看那斧子上粘有糖,他就拿舌头去舔一舔。这舔完了之后,来生就得了个大身,长大舌头,挺长挺长,又广又大。长那么大的舌头干吗呢?让斧子砍,那斧子自然就在空中砍他舌头,长出点就给你砍,都疼得了不得了。
所以说,众生的物品你不能乱动。说:“这个东西扔也是扔了。”那也不行啊。粘在斧子上的石蜜,就舔一下,那都要受那果报。你不能乱动的,不是什么东西你都可以拿到你那块去用的,都得加小心!只能用在常住的东西,一张纸你都不能随便用的。
过去,我学佛以后,单位的那个包装纸每天都得成箱地往外扔,都是好包装纸,就是说明书的包装纸,一口痰,我都不会拿那纸去包。它本来就要往外扔,但是在没扔出这个院门之前,还属于人家单位的,不能用,说什么也不能用,就是搁地上踩我都不能去用,把它扔了我都不能去用。
那痰怎么办呢?实在没地方我就咽进肚里去,或是跑到卫生间里,从出门跑到卫生间,得跑挺远的地方去吐一口痰,都不肯顺手找张废纸,把那痰吐那里去。不行啊,它不是你的东西你不能用。何况我们出家了,更得公私分明。虽然常住是我们自己的,但是它有个公私之分,如果为自己,说什么也不能动。
你说,那个蜜、那个糖粘在那斧子刃上,它不可能再刮下来,就那个,他去舔一舔,将来都要受那个果报。我们有时候弄点什么东西,“啊,这挺好,我拿回去装饰装饰我那屋,或我那个床,或我那个什么什么东西……”那都不行的。你必须得请示常住,经过批准,否则一丝一毫、一针一线都不能动的,不能私自动的。大势至菩萨不是说嘛,“我从无始劫来,没有盗过一针一线。”无始劫到现在,都没盗过一针一线哪,一线才多长的东西,一个针才多大?没有盗过一针一线。我们持戒就得这样持才行。
“彼双轮在肋下者,亦系迦叶佛法中,出家作沙弥,因盗取僧饼着于肋下,缘斯罪故,致受常苦。”就是多取两个饼,藏在腋下了,最后变成两个大火轮,成天烧着,你看厉不厉害?所以说,有一念私心就不可思议,万法唯心造,你做的每一丝一毫都入你脑子里、种子识里,最后生出的果报是不可思议的。你做善事生出的果报是不可思议的,你做恶事生出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都是千百万倍的报,所以我们都应该警惕。
为什么今天讲到这些事情?这是我们学佛必须知道的事情,是很重要的一课,大家应该在这方面多思惟。
好,今天就讲到这。
※…………※…………※…………※…………※…………※
昨天和前天都是在讲“念戒近道”。为什么要反复讲这条?因为这条有很多的内容,恐怕我们这一生说也说不完,说也说不尽的事情;因为这条是个根本的东西,如果我们把握不住,我们的一切都会失去的。戒律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基础,我们必须要在这上多下功夫。不是说讲个三天几天就行了,何况一天才讲一个小时,就是成天讲,讲一年、十年八年也讲不完的,它的好处太多了。但是我们要尽量讲,能讲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让大家都应该知道持戒和道的关系。
在这个《杂宝藏经》里,罽宾国有一恶龙作大灾害,它经常喷出臭雨,要不就下冰雹,把所有的庄稼都给打坏了,下恶雨、酸雨,地里最后什么都不生长,它经常恼人。“有众多罗汉各尽神力,驱此恶龙,不去。”大家用禅定力和神通力去驱除它。那罗汉本领就大了,上身出火,下身出水,或者变成细身……降伏其龙的本领就太多了,神通本领那是无边无量的,但是这个龙也不走。
“尊者祇夜多后到龙所,三弹指言:汝今速去,不得住此。龙即远去,不敢稍停。”这个祇夜多尊者来到这个龙所,就是龙所在的地方,三弹指言:“汝今速去,不得住此。”龙即远去,不敢稍停,一点都不敢停留。
“诸罗汉白祇夜多言:我与尊者,俱得漏尽,平等法身。”我们得的都是一样的,烦恼去尽,平等法身。“云何尊者而能若是?”就是说,你怎么能会这样呢?你三弹指,这个龙就走了,我们这五百罗汉驱它,它都不动弹,这么多罗汉都没用,为什么你就能把它驱走呢?这什么原因呢?
“夜多答言:我从凡夫已来,严秉禁戒,护持突吉罗轻罪如四重无异。”突吉罗是一种轻罪,可以忏悔的,但是他把它当成重罪来护持的。如果犯了一条轻罪,就等于犯了重罪一样,这么样去护持。“今诸仁者,不能动此恶龙者,或戒力有不逮耳。”就是你戒力…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三十七章 念戒近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