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

  天神獻玉女于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衆穢,爾來何爲?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爲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釋】這個天神就是天魔——魔王波旬。魔王在佛成道時,他先派遣了很多魔的眷屬,有魔軍,去擾亂佛,但佛不被他所轉。

  大家對佛的成道已經很清楚,佛成道的時候有很多魔來幹擾他,很厲害的。這個不用考慮,別以爲在你成道的時候就沒有,要是沒有,那你還沒成道。

  【釋】所以這第二十六章就是說,佛非但不被魔王所擾亂,還能把魔王化過來,成爲佛的護法。

  “天神獻玉女于佛”:天魔獻叁個玉女給佛。什麼叫玉女呢?就是生得非常美貌,像玉那麼樣的可愛。這叁個玉女的相貌都是人間、天上所沒有的。他送給佛,“欲壞佛意”,他的用意是想叫佛生淫欲的念頭,破壞佛修道的意志和願力。

  所謂的玉女就是叁個天魔女,就是天上都少有,人間更沒有了,這個可厲害。這要是沒有大定力,要是看不破,你要是有妄想,你就完了。腦子只要有想,恐怕就要順著這個去走。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特別加小心,這個東西太厲害了!有時候你心裏不想,但是生理隨著轉動,這個厲害。這個習性它又追求,它內在的那個微細的淫欲根跟著追求。有時候你咬牙跺腳都不好使,你把倆眼睛摳下去,它都不好使,就那麼大的厲害!所以說,必須在平時勤勤地去掉淫欲心,一念都不讓它生起來,到時候你才能頂得住,這不是做不到。

  【釋】“佛言”:佛就說了。“革囊衆穢”:佛說不論是男人、是女人,男人生得相貌美麗也是一樣,女人也是一樣的。不是單單說女人怎麼樣壞,男人就沒有那麼壞了。所以“佛言革囊衆穢”,就是說人的身體就是一個皮革之囊。就像一個皮造成的袋囊,裏面裝的什麼呢?除了屎,就是尿。

  這是一點不假的,那食物剛一進嗓子眼,剛一嚼,還沒等嚼呢,它已經變味了。這玩意才怪呢,你不信,那你試驗試驗,這個食物剛擱嘴裏,你再吐出來,馬上就有一股臭味。這個變化,你說多快?平時我們緊著嚼還緊著想呢,“這挺香啊,趕緊咽下去吧!”實際上你不知道,剛一嚼的時候已經變味了,這樣就變味了,就臭不可聞了,何況嚼完了再送到肚子裏,那馬上就變得像大糞一樣。你看有的嘔吐,吐出來的那東西,狗都不吃,狗聞聞都不吃,就這樣。

  所以說不管男人、女人,長得怎麼樣,都離不開這個皮袋。你看那個人相貌好,那畜生看畜生還好呢,它看自己那地方好,螞蟻看螞蟻好,狗看狗自己好,鴿子看鴿子自己好。人都覺得自己好,好在哪?都是那玩意。你這個東西,那都是一個破舊的房子,你有啥?現在看那個大樓,你看它好在哪呀?住的那個人還是那個人,一下弄了好幾層高,最後還是那樣。你房子再怎麼好,裏面那個人還是那個人,也是這樣。你身體再怎麼好,你再怎麼描述長相,但是裏面還是像糞囊一樣。“衆穢”,非常不幹淨,不可聞。

  【釋】外表再好看,好像阿難似的,相貌生得那麼好看,令摩登伽女一見就愛上了。當她到佛那裏,佛就問她說:“你愛他什麼?”她說:“他鼻子長得好,眼睛也長得好,耳朵也長得好,面孔也長得好。”佛說:“好!你愛他鼻子,我把他鼻子割下來給你。愛他耳朵,把耳朵割下來給你;愛他眼睛,把眼睛挖出來給你,你拿回去吧!”她說:“那又不行了。”

  她說“不幹了”,你說好在哪?你說鼻子好,那給你鼻子,割下鼻子它就不好了。說眼睛好,挖下眼睛,把眼睛給你,它也不好了。說嘴巴好,嘴巴給你;說耳朵好,耳朵給你;說面孔好,把臉皮拿下來給你,它都不好。所以這個“好”根本就不存在,是我們想象的一個東西,把一個整體的東西認爲好,它根本就不存在,你仔細觀察以後,就會發現這個問題。所以摩登伽女因爲佛這麼給她講,最後她放下了貪欲,在楞嚴會上證得阿羅漢。就這麼樣證果了,一個淫女都可以證果,只要我們放下貪欲心,就可以證果的。

  我們修道應該利用這些辦法,所以《楞嚴經》非常妙,就是成佛的根本大經。這個經你要是不看,要在末法時期很快成就,那可就是癡心妄想,有時候甚至就是妄語了。這經講得多清楚,怎麼樣來克服欲望心的問題。有時候我們有些人不知道這些東西,一聽到女人說話他就愛往前搭言,說說話,往前湊。聞到味,他也覺不出來,實際上那些人處處在誘惑你,是你那個貪欲心起作用,並不是女人在起作用。

  最後佛給她講不淨觀,這個摩登伽女就證得了果位。最後也出家了,不追求了,再也沒有意思了,心當時一下就涼透了。我們爲什麼不涼?就是看不破這些。所以說,我們要證果就得用不淨觀。

  【釋】那麼,男女相愛究竟有什麼意思呢?相貌生得再好,裏邊都是革囊衆穢,裏面裝的是屎、尿,九孔常流不淨。

  眼睛、嘴、鼻子哪都淌髒東西,都沒有一樣幹淨的東西。那嘴裏吐的都是臭味,那心裏更不幹淨,處處都是騙人的,都是爲了自己,自私。人說話,你說哪個不是爲自己,有幾個不是爲了自己?是不是?所以一聽這個語言,實在沒有意思。九孔常流不淨,眼淚、鼻涕、痰、大小便、膿血……這些就是這樣。

  最近我看了一個關于雞蛋的介紹,臺灣講的,說雞蛋是不能吃的。有的說能吃,沒有被公雞所乘的就可以吃。這個居士舉了個例子,他說:“當你知道這個雞蛋是母雞的月水,月水就是所謂的“精”所化成的,用一個包裝把它包好了,你說你還能吃下去嗎?”他這個比喻挺好,女人最不淨的東西,雞也是,母雞最不淨的東西形成的雞蛋,用個包裝,用個殼包起來了。本來是生兒育女的東西,它的出處又是那麼不淨的地方,人還貪戀這些東西。你要是想到這,就吃不下去了。有人現在還把雞蛋當成素食,這是不正確的,所以應該常做不淨觀。

  【釋】眼睛有眼眵、耳朵有耳屎、鼻子有鼻涕、口有口水、身有大小便,你說這究竟哪件是幹淨的呢?所以說是“革囊衆穢”,這些邋遢的東西。“爾來何爲”,說:你送給我這個有什麼用呢?對我沒有用啊!“去,吾不用”,你們趕快回去吧,我不要!

  在這個時候,當天魔獻玉女給佛時,佛一看這叁個女人就觀想:唉!你們要是老了的時候,面上的皺紋不知有多少,老得那個樣子,頭發也都白了,牙齒也掉了,什麼都很難看。佛這麼一想,這些魔女自然現出了這種樣子。自己一看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了。所以佛就叫她們回去,“我不用你們。”

  就是這樣,女人的相由于佛這麼一觀,說你老了就是那個樣子,頭發也白了,眼屎也流著,鼻涕滿哪流著,牙齒也沒了,老態龍鍾的那種樣子,有什麼好的?你覺得你長得好看,瞬間就可以變的。佛這麼一觀想,她就真變了。大家說說,爲什麼佛一想,她就變了呢?誰能講一講?

  弟子:一念之差。

  一念之差,怎麼一念之差?誰的一念之差?

  弟子:佛的一念,因爲是正念。

  因爲是正念。誰還能具體地再講一講?你說。

  弟子:心能轉物。

  誰還能講一講?你說。

  弟子:佛是清淨無爲的,清淨能照出她的本來面目。

  佛清淨,能照出她的本來面目。誰還能講一講?

  弟子:一切唯心造。

  一切唯心造,這句話說對了。

  大家都說得不錯,但是“一切唯心造”更恰當,因爲什麼呢?那個好壞本來是空的,它沒有的,不存在的。是你心裏存個好相,它外面就存個好相。你心裏的好相要是破了,它外面哪來的好相?你覺得她對你笑,是你心在笑;你覺得她表面上在說話,是你心裏在跟她說話;你覺得她好,是你心裏有個好,根本就不存在好的問題。所以我們這個人就墮落,迷在這裏面,老覺得這人對我好、對我笑。實際上你不知道,那是你心裏的動態,她只是一面空鏡子,她臉上所有的表情都是你心裏的活動,但是你不覺得。所以“一切唯心造”,是這麼唯心所造。

  你若看不透,就永遠放不下。老以爲外面存在一個好壞的問題,這人這麼樣、那人那麼樣,你知道這個樣都從哪來的?都是因爲你心裏有了那個樣,是你心裏所形成的,不是外面有那個樣。我們無始劫把六根熏成了,對各種東西就産生了各種的想法和執著,所以我們就生出了各種的模樣來比喻一個人。這個人耳朵大,這人眼睛這樣,這人這麼樣,山河大地都這樣……所以說呢,你這個妄想越來越堅固。

  對女人也是這樣,“哎呀!這人說話細致,怎麼怎麼地,尤其這個那個……”你不知道,這些東西並不是對方對你笑,都是你自己在對自己笑,就像照著鏡子,自己在對自己講話,所以說愚蠢,愚蠢極了,我們自己都應該害臊。我們盡辦一些愚蠢的事情,那些聖賢、清淨之士、天人看了我們,都笑話死我們了,說:“這個人笨到這麼個程度。”

  他認爲好,但是好在哪?他不知道那是自己心裏照出的相,自己去追求。俗話說:“自己導,自己去演。”自己編劇,最後演員也是你,看戲的也是你,自己看自己流淚,替古人擔憂。人生就是這麼一場戲,戲是自己編的,演員是自己去演的,看者還是自己,流淚的還是自己,傷心的還是自己,就演出了這麼一場戲。我們人生就是這樣,看不破,所以佛就告訴我們,一切唯心造。

  我們大家不知道諸法空相。你看看,兩人很好的時候,那簡直好得不得了。一旦翻臉了,什麼都不好了,眼睛也不好,鼻子也不好,都不好。那不好哪來的?是他變了,他怎麼變的,突然變的啊?那好是怎麼回事?都是你心裏生起的好,他就隨著你心裏的好而改變他的好。

  說:“這個人鼻子特別好,你看看,又尖又長。”過兩天,突然發現這種鼻子是得癌症的鼻子,馬上就,“唉呀!見到這鼻子就惡心。”這個是癌症鼻子,馬上就不好了,是不是?都是隨著心裏轉的,唯心所造。這個相貌的長短、好壞都是你心裏所造的。有人說:“我沒想,它也那樣。”只不過你妄想堅固罷了,不受你這個想法控製罷了。你以爲你的…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