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P2

  ..續本文上一頁想法想什麼就是什麼?還有一個堅固的妄想,不受你控製,所以就迷在這裏。顛倒妄想,整個就顛倒了。

  所以佛因爲這麼一觀,這個魔女就變了,變成那種老態。佛有大定力,把這些醜相都給她觀出來了,不光佛能看破她,她自己也得破,魔女想變成那個樣子就不好使了,這回變成最醜的醜態了。因爲佛也教育了她,說:你不要以爲你是個女人,就用種種的姿態來迷惑人。你覺得你能迷惑人,佛就能破你。她不但迷不了佛,佛還能幹嗎呢?還能把她給教育了,不要貪戀這個魔女之身。她當時就變成老態龍鍾,最後沒臉見人了,趕緊跑了。

  這是成道之前的一個過程。成道之前得有一個過程,你若看不破,你怎麼成道,是不是?人間你放不下,怎麼能成道?你看破了,那心才能死下來,這些你看不破,說你開悟了,那是騙人的。這些魔女自然現出這種相來,都覺得不好意思了,所以佛叫她們回去,“我不用你們。”後來就跑了。

  【釋】“天神愈敬”,在這時候,天魔看見佛的道心這麼堅固,所以他愈發恭敬了。

  這魔王都被感化了,不是說人教育不過來,都能教育過來。你多大的魔,在佛的眼前沒有教育不過來的。所以佛菩薩都發願,“衆生未盡,我的願未盡。”這是普賢王菩薩發的願。地藏王菩薩發願,“地獄未空,我誓不成佛”,都是這樣發願。因爲什麼能發願?因爲每一個衆生都能成佛道,都會轉過來,所以他敢發願。另外,他更知道諸法空相,能看破,所以才能發願。看破的本身就是願力,真正的願力是你看破了才能發起來的,你發起願力本身就是在看破,不是我們的口頭願。

  【釋】“因問道意”,問什麼是道?道的真實含義?他就問佛如何修道了。“佛爲解說”,佛就給他講法。“即得須陀洹果”,就證果了。

  你看這魔王聽佛講法也證果了。所以佛就像太陽一樣,你多大的黑暗,在佛那裏都不存在,都不存在黑暗,都會被度的。就魔王這樣的頑固,他都證果了,證到初果阿羅漢。這段就講到這裏。

  這是第二十六章,這一段給大家多講幾句。我們將來修道都是要過關的,一個女人關,一個淨業關。不光有世間的人要搗亂,還有這個天魔外道也要來的。你時時做好准備吧,隨時隨地都考驗你。有時候的考驗,你都不知道,爲什麼呢?因爲他考驗你,所變化的人往往就是你跟前的人,可能就是你最恨的人,你最不喜歡的人,或是你最喜歡的人來考驗你。他會變成這樣,因爲你的種子識在那塊擱著,他隨著你種子識變化而變化,一切唯心造。

  你最恨他,得了,那你在修道最關鍵的時候他就來了,跟你唠嗑。你越煩他,你煩什麼他跟你來什麼,你就跟他生氣,“你看你這人,我剛一修道,剛在這打坐,你就來搗亂,拿個香板左一下右一下敲我,這能行嗎?”當時生氣了,完了!這道修不成了。

  實際上你不知道,它自古以來就是利用這些來考驗你。你越煩誰,他就利用這些來考驗你。你一生氣,馬上就退道,你剛修那麼一點兒定力,一起嗔恨心,馬上沒了。你對什麼樣的女人感興趣,就來什麼樣的女人誘惑你。你喜歡聽聲音,就來個好的聲音;喜歡看相貌,就來個好相貌……它就順著你想、你追求的東西來變化。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報怨行,一定要學心不動,對色、對嗔恨我們都要警惕。平時你就得練,爲什麼平時得練呢?誰能說一說?

  弟子:從一點一滴做起。

  爲什麼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呢?

  弟子:聚少成多。

  什麼是聚少成多呢?

  弟子:本來我們沒有的東西,本來就是已經攪渾的沙水,慢慢地靜下來。聚少要成多,多了之後我們才有力量,要不力量不夠的。

  力量不夠,就從開始做起。誰還能說一說?

  弟子:因爲平時這些境界,都是天魔來考驗你的時候。

  這就對了。

  你以爲等到打坐的時候來天魔,實際上我們天天在考驗之中,每時每刻都受騙上當。不是天魔來了以後再考驗,實際上我們天天被考驗,我們只不過不認爲是。我們等待天魔來考驗,實際上天魔天天來考驗。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境界都是虛幻的、假的,而且我們有時候就上當,發脾氣,大脾氣一生起來,大嗓門一喊,完了!這下火燒功德林,好不容易修的那點東西,沒了。

  說:“哎呀,等到關鍵的時候我才能沖上來,平時我用不著,幹活的時候躲得遠遠的,等到關鍵的時候,修道的時候,那我一定會沖上去。”實際上他不知道,天天在修道,天天需要你沖,你要是不沖,今天就離道遠了,就是這樣。你覺得今天偷懶,明天再補上,那都來不及了,今天的道你就沒修成。我們天天在修道,每時每刻都在修道,每時每刻都在考驗之中。你有一念心沖不上去,就漏了一空;漏了一空,就有一個大漏洞,功德就損失了,就是這麼樣。不是說以後再幹嗎了,當下就是。

  這個魔非常厲害,有的說有天魔、地魔、人魔……但種種魔都沒離開你的心,一切唯心造。你平時不注意觀察,真正到時候,所謂的到時候,就是你功夫上到最高程度的時候,最關鍵的時候,就把持不住了。那時候你就是有微細的念頭都不行,只要一動念,就像氣球似的,你紮個小眼,這個氣馬上就沒了,就泄了,你堵也不好使,你喊啊、叫啊,那都不好使。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天天是考驗,事事是考驗,你就不會上當了。

  這個警惕性應該提起來,也就是天天在修觀、修空。天天修空,修來修去,慢慢地就把事情看破了。就像挺厚的一個東西,我們天天磨,磨來磨去,變薄了。有一天,當我們力量夠了,一下子把它捅破了,雲開霧散,完事了,生死了了,就這麼自在。所以說,修道就是隨時隨地的,你就得天天受考驗。

  說:“我走道。”走道也受考驗哪,不踩蟲子,走道要正,不要搖晃身子,不要東看西看,不要把頭低得過多。因爲旁邊沒有人,說:“我這可以放松了。”把手背過去,來回晃蕩晃蕩,那都不行的。你隨時隨地都在成道之間,平時就得刻苦地修煉自己。考驗是這樣,這個魔也是,每個事情都是魔來考驗你,也可以說都是佛菩薩來考驗你。

  這是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先不講了,先講到第二十六章。還有點時間,大家可以提個問題。就是說大家聽了這一段時間有什麼感覺,還有什麼要求?大家可以提一提。

  弟子:是不是一切衆生都有佛性?做了一闡提的人能不能成佛?

  一切衆生都有佛性,這是佛講的。做了一闡提,他也沒離開佛性啊。

  弟子:沒有離開佛性,那爲什麼這麼做?

  因爲迷。

  弟子:什麼時候迷的?

  就是從無始劫前的這一念之間,微小的一念之間就開始迷了,越迷越深,最後産生了各種的行爲。

  弟子:佛是不是自心成的?是外邊一個,還是自心的?

  內外都是自心,自心就是內外。

  弟子:咱們這些衆生最開始到底是佛呀?還是一開始就是衆生呢?

  衆生非衆生,只不過是迷,迷了就叫衆生,悟了就是佛。

  弟子:那我們成了佛以後,還會不會再迷呢?

  就像鋼被火鍛了以後,去掉了這個迷,它怎麼還有一個迷的概念呢?沒有迷,它就是悟。就像金子一樣,既然成爲金子,就不會再混進鐵等其它的物質了,它已經被提純了。

  弟子:師父,我說一下這塊好嗎?

  你說。

  弟子:就他這個問題吧,我以前也看過書,它也解釋過,是說木頭被火一燒之後成了灰,這灰不會還原成木了。就像它所說的,我們成佛以後,就絕不會再成爲衆生,再還回來,就像灰。

  這是《楞嚴經》講的。

  弟子:師父,爲什麼會有“我”這種觀念呢?

  就因爲我們剛開始不斷地貪著,逐漸地演變;逐漸地演變以後,執著越來越大,最後形成了“我”。

  弟子:怎麼這麼多個我……

  所以說我們已經墮落到“我”的坑裏了,那周圍都是“我”。

  弟子:我有時候奇怪,爲什麼會有“我”這種感覺?

  就是我們的這種執著已經太深了,太堅固了。堅固了以後,就有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有了這些東西,“我”就已經形成了,這都是“我”的概念。我們痛苦就是痛苦在“我”這裏,墮入這個“我”裏了。“我”就是自私,就認假爲真,就是迷,迷就是“我”,“我”要是破了,法執就破了。所以你處處破“我”,慢慢就能破迷開悟,就是這樣。“我”是最不真實的。

  弟子:現在就是這個女色、財物都是非常的厲害,能破我們的道心,但是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免不了要跟一些女衆或者什麼打交道,應該做什麼觀想呢?

  做不淨觀,做父母想,做姊妹想,做親人想,做未來佛想,做空觀。如果能夠不理她、不見她、不看她,我們就遠離;實在逼不得已,就不跟她說話;實在不得不說話的,我們做不淨觀。用種種的方式來對治她,最後就是那樣做了我們還得忏悔,用慈悲心。女人這一關是最厲害的。

  弟子:這個是不是也可以說是“一切唯心造”?

  就是因爲有種種的毛病,我們就用種種的觀來破除心裏的汙垢,並不是說滅掉誰,是滅掉我們心裏的東西。因爲我們從無始劫來就沒有把這個事看破,所以說唯心所造的事情就得用唯心所造來破,還得返回來救你那個心,把心裏的汙垢摳出去,你不摳出去,它不好使的。

  弟子: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開始和一個結束啊?那成就衆生的佛有沒有開始和結束呢?

  實際上這個所謂的無始劫就是無邊無沿。從開始,也就是那個時候的妄想是微細的,你察覺不出來的,逐漸演變出來的。當我們覺悟的時候,它也就徹底結束了。所謂的結束,也就是恢複到原來的狀態。恢複原來狀態的時候,就不存在這個開始和結束的問題。就像你自己家的房子似的,你這時候突然有一個想法:“這不是我的房子,這是別人家的。”就迷了。等你醒來的時候,這個房子還在,“哎呀!這還是我們家。”實際上不管你醒或沒醒,始終沒離開這房子。所以它沒有個離去,也沒有一個回來,也沒有個開始,也沒有一個結束,都是在一念之間,我們現在只不過是在做夢。…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