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想法想什么就是什么?还有一个坚固的妄想,不受你控制,所以就迷在这里。颠倒妄想,整个就颠倒了。
所以佛因为这么一观,这个魔女就变了,变成那种老态。佛有大定力,把这些丑相都给她观出来了,不光佛能看破她,她自己也得破,魔女想变成那个样子就不好使了,这回变成最丑的丑态了。因为佛也教育了她,说:你不要以为你是个女人,就用种种的姿态来迷惑人。你觉得你能迷惑人,佛就能破你。她不但迷不了佛,佛还能干吗呢?还能把她给教育了,不要贪恋这个魔女之身。她当时就变成老态龙钟,最后没脸见人了,赶紧跑了。
这是成道之前的一个过程。成道之前得有一个过程,你若看不破,你怎么成道,是不是?人间你放不下,怎么能成道?你看破了,那心才能死下来,这些你看不破,说你开悟了,那是骗人的。这些魔女自然现出这种相来,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所以佛叫她们回去,“我不用你们。”后来就跑了。
【释】“天神愈敬”,在这时候,天魔看见佛的道心这么坚固,所以他愈发恭敬了。
这魔王都被感化了,不是说人教育不过来,都能教育过来。你多大的魔,在佛的眼前没有教育不过来的。所以佛菩萨都发愿,“众生未尽,我的愿未尽。”这是普贤王菩萨发的愿。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未空,我誓不成佛”,都是这样发愿。因为什么能发愿?因为每一个众生都能成佛道,都会转过来,所以他敢发愿。另外,他更知道诸法空相,能看破,所以才能发愿。看破的本身就是愿力,真正的愿力是你看破了才能发起来的,你发起愿力本身就是在看破,不是我们的口头愿。
【释】“因问道意”,问什么是道?道的真实含义?他就问佛如何修道了。“佛为解说”,佛就给他讲法。“即得须陀洹果”,就证果了。
你看这魔王听佛讲法也证果了。所以佛就像太阳一样,你多大的黑暗,在佛那里都不存在,都不存在黑暗,都会被度的。就魔王这样的顽固,他都证果了,证到初果阿罗汉。这段就讲到这里。
这是第二十六章,这一段给大家多讲几句。我们将来修道都是要过关的,一个女人关,一个净业关。不光有世间的人要捣乱,还有这个天魔外道也要来的。你时时做好准备吧,随时随地都考验你。有时候的考验,你都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他考验你,所变化的人往往就是你跟前的人,可能就是你最恨的人,你最不喜欢的人,或是你最喜欢的人来考验你。他会变成这样,因为你的种子识在那块搁着,他随着你种子识变化而变化,一切唯心造。
你最恨他,得了,那你在修道最关键的时候他就来了,跟你唠嗑。你越烦他,你烦什么他跟你来什么,你就跟他生气,“你看你这人,我刚一修道,刚在这打坐,你就来捣乱,拿个香板左一下右一下敲我,这能行吗?”当时生气了,完了!这道修不成了。
实际上你不知道,它自古以来就是利用这些来考验你。你越烦谁,他就利用这些来考验你。你一生气,马上就退道,你刚修那么一点儿定力,一起嗔恨心,马上没了。你对什么样的女人感兴趣,就来什么样的女人诱惑你。你喜欢听声音,就来个好的声音;喜欢看相貌,就来个好相貌……它就顺着你想、你追求的东西来变化。所以我们一定要学报怨行,一定要学心不动,对色、对嗔恨我们都要警惕。平时你就得练,为什么平时得练呢?谁能说一说?
弟子:从一点一滴做起。
为什么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呢?
弟子:聚少成多。
什么是聚少成多呢?
弟子:本来我们没有的东西,本来就是已经搅浑的沙水,慢慢地静下来。聚少要成多,多了之后我们才有力量,要不力量不够的。
力量不够,就从开始做起。谁还能说一说?
弟子:因为平时这些境界,都是天魔来考验你的时候。
这就对了。
你以为等到打坐的时候来天魔,实际上我们天天在考验之中,每时每刻都受骗上当。不是天魔来了以后再考验,实际上我们天天被考验,我们只不过不认为是。我们等待天魔来考验,实际上天魔天天来考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境界都是虚幻的、假的,而且我们有时候就上当,发脾气,大脾气一生起来,大嗓门一喊,完了!这下火烧功德林,好不容易修的那点东西,没了。
说:“哎呀,等到关键的时候我才能冲上来,平时我用不着,干活的时候躲得远远的,等到关键的时候,修道的时候,那我一定会冲上去。”实际上他不知道,天天在修道,天天需要你冲,你要是不冲,今天就离道远了,就是这样。你觉得今天偷懒,明天再补上,那都来不及了,今天的道你就没修成。我们天天在修道,每时每刻都在修道,每时每刻都在考验之中。你有一念心冲不上去,就漏了一空;漏了一空,就有一个大漏洞,功德就损失了,就是这么样。不是说以后再干吗了,当下就是。
这个魔非常厉害,有的说有天魔、地魔、人魔……但种种魔都没离开你的心,一切唯心造。你平时不注意观察,真正到时候,所谓的到时候,就是你功夫上到最高程度的时候,最关键的时候,就把持不住了。那时候你就是有微细的念头都不行,只要一动念,就像气球似的,你扎个小眼,这个气马上就没了,就泄了,你堵也不好使,你喊啊、叫啊,那都不好使。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天天是考验,事事是考验,你就不会上当了。
这个警惕性应该提起来,也就是天天在修观、修空。天天修空,修来修去,慢慢地就把事情看破了。就像挺厚的一个东西,我们天天磨,磨来磨去,变薄了。有一天,当我们力量够了,一下子把它捅破了,云开雾散,完事了,生死了了,就这么自在。所以说,修道就是随时随地的,你就得天天受考验。
说:“我走道。”走道也受考验哪,不踩虫子,走道要正,不要摇晃身子,不要东看西看,不要把头低得过多。因为旁边没有人,说:“我这可以放松了。”把手背过去,来回晃荡晃荡,那都不行的。你随时随地都在成道之间,平时就得刻苦地修炼自己。考验是这样,这个魔也是,每个事情都是魔来考验你,也可以说都是佛菩萨来考验你。
这是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先不讲了,先讲到第二十六章。还有点时间,大家可以提个问题。就是说大家听了这一段时间有什么感觉,还有什么要求?大家可以提一提。
弟子:是不是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做了一阐提的人能不能成佛?
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是佛讲的。做了一阐提,他也没离开佛性啊。
弟子:没有离开佛性,那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迷。
弟子:什么时候迷的?
就是从无始劫前的这一念之间,微小的一念之间就开始迷了,越迷越深,最后产生了各种的行为。
弟子:佛是不是自心成的?是外边一个,还是自心的?
内外都是自心,自心就是内外。
弟子:咱们这些众生最开始到底是佛呀?还是一开始就是众生呢?
众生非众生,只不过是迷,迷了就叫众生,悟了就是佛。
弟子:那我们成了佛以后,还会不会再迷呢?
就像钢被火锻了以后,去掉了这个迷,它怎么还有一个迷的概念呢?没有迷,它就是悟。就像金子一样,既然成为金子,就不会再混进铁等其它的物质了,它已经被提纯了。
弟子:师父,我说一下这块好吗?
你说。
弟子:就他这个问题吧,我以前也看过书,它也解释过,是说木头被火一烧之后成了灰,这灰不会还原成木了。就像它所说的,我们成佛以后,就绝不会再成为众生,再还回来,就像灰。
这是《楞严经》讲的。
弟子:师父,为什么会有“我”这种观念呢?
就因为我们刚开始不断地贪著,逐渐地演变;逐渐地演变以后,执著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我”。
弟子:怎么这么多个我……
所以说我们已经堕落到“我”的坑里了,那周围都是“我”。
弟子:我有时候奇怪,为什么会有“我”这种感觉?
就是我们的这种执著已经太深了,太坚固了。坚固了以后,就有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有了这些东西,“我”就已经形成了,这都是“我”的概念。我们痛苦就是痛苦在“我”这里,堕入这个“我”里了。“我”就是自私,就认假为真,就是迷,迷就是“我”,“我”要是破了,法执就破了。所以你处处破“我”,慢慢就能破迷开悟,就是这样。“我”是最不真实的。
弟子:现在就是这个女色、财物都是非常的厉害,能破我们的道心,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免不了要跟一些女众或者什么打交道,应该做什么观想呢?
做不净观,做父母想,做姊妹想,做亲人想,做未来佛想,做空观。如果能够不理她、不见她、不看她,我们就远离;实在逼不得已,就不跟她说话;实在不得不说话的,我们做不净观。用种种的方式来对治她,最后就是那样做了我们还得忏悔,用慈悲心。女人这一关是最厉害的。
弟子:这个是不是也可以说是“一切唯心造”?
就是因为有种种的毛病,我们就用种种的观来破除心里的污垢,并不是说灭掉谁,是灭掉我们心里的东西。因为我们从无始劫来就没有把这个事看破,所以说唯心所造的事情就得用唯心所造来破,还得返回来救你那个心,把心里的污垢抠出去,你不抠出去,它不好使的。
弟子: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开始和一个结束啊?那成就众生的佛有没有开始和结束呢?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无始劫就是无边无沿。从开始,也就是那个时候的妄想是微细的,你察觉不出来的,逐渐演变出来的。当我们觉悟的时候,它也就彻底结束了。所谓的结束,也就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恢复原来状态的时候,就不存在这个开始和结束的问题。就像你自己家的房子似的,你这时候突然有一个想法:“这不是我的房子,这是别人家的。”就迷了。等你醒来的时候,这个房子还在,“哎呀!这还是我们家。”实际上不管你醒或没醒,始终没离开这房子。所以它没有个离去,也没有一个回来,也没有个开始,也没有一个结束,都是在一念之间,我们现在只不过是在做梦。…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 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