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二十叁章 妻子甚獄▪P2

  ..續本文上一頁不能要的,絲毫不能沾。現在有的人想自己找個地方修,你無非又建了一個自己的新房子,那不行的,你就墮落裏面了。我跟你說,那一念就能要你的命啊。你看集體修,有時候覺得大家在一起有熱鬧的時候,還有起煩惱的時候,但是再怎麼起煩惱,也遠離了你貪戀房子的那種束縛和枷鎖。所以說,我們不要攢財産,不要有自己的東西,一切都不要有。所以佛法裏的“一切歸常住”,那太好了,太清淨了,我們處處都要去掉“我”。

  【釋】“甚于牢獄”:這妻、子和房子也就是人生的牢獄。可是,“牢獄有散釋之期”:坐牢還有坐完了的時候,但“妻子無遠離之念”,有妻子就不想要遠離。縱然你說想離開,也不是真的。好像說要出家、要出家,要出家就出嘛!講它幹什麼呢?就是因爲沒有遠離之念,所以就這麼唱唱歌而已。

  這個房子、妻和子就是貪心,色就是妻,情就是子,房子就是我們放不下的那個貪心,就是“我”,所以說這些就是人生的一個牢獄。

  現在確實是這樣,宣化上人講得一點也不錯,現在就是叨咕出家的多。你看,打完七的時候都寫申請,“啊,將來我要出家!”都寫申請。等打完七了,我一看,剛一散會,“撲拉撲拉”都奔家走了,一個也沒留下,都走了。那個想出家的心,也不知道他怎麼說的,是暫時先不出家,還是以後再出家,咱就弄不清楚了。

  所以那個出家心有時候都是假的,還放不下。你想出就出呗,那出家擡頭就走,不就完事了?出家還有什麼可說的?它不像做買賣,還要考慮掙錢不掙錢。那出家還有什麼後顧之憂?出就完事了,死也那麼個事,活也那麼個事,這就完事了,就那一點。

  我也常說:“將來有一天,我甯可死在臭水溝裏,我也不到那俗家去。那個小雞、小狗、小貓有時候就死在臭水溝裏,我甯可那麼死,我都不回去。”今生我死在臭水溝裏,還有個解脫之日,能遠離這個“我”字,遠離這種束縛。一旦你好像有個房子,實際上,你給自己釘了一個鐵的棺材,叫自己永遠也出不來,所以你就完了。

  我們大家出家了,千萬別再想過去那東西了,或是想:“將來我自己再創造一個小家——佛教的家,我弄個小房,我這麼躺著,想怎麼地就怎麼地,我想烤點土豆就烤點土豆,今天我不想吃這個,我惡心,我想吃點別的。”我跟你說,你找什麼理由也不好使,以有病作爲理由也不行的,都不能行的。

  越有病越要遠離家,那病從哪來的?就因爲貪戀家才來的病。你不貪戀,哪來的病?是不是?心要是空了,還有病啊?因爲你有個家,它能沒病嗎?你不空,它能不病嗎?對吧?所以我們都得遠離。特別是年齡大的,更得注意,別爲自己做打算。都別爲自己做打算,年齡小的也是,說“我現在還早呢”,心裏有個小主意,那不行。

  這個家不光包括房子,我們貪戀的一切東西都能成爲“家”,有了家就有了外殼,你想解脫那就不可能了。家就是外殼,就是一個監獄,所以說,你不能貪戀任何東西。任何東西都能成爲家,情可以成爲家,色也可以成爲家,物質也可以成爲家,所以你貪情、貪色都是不行的。這個色指的是物質那個色,那都是不能貪的。

  這些都不是真家,我們要出假的家,回到真正的家,就是無我的家,沒有我。沒有我,處處是家,那個家才大呢。處處是家還有“家”字嗎?就沒有了,沒有家才是真正的家。所以說修道幹嗎?就是要沒有家。

  所以在你們出家前都提前講,當有一天,有什麼情況的時候,我們背著叁衣包、十八種物、缽,一扛就走了。哪有家呀?走哪算哪,死哪算哪。不能說:“師父,你帶我們上哪去?”我要是告訴你有個地方,又有了家了,是不是?沒有家,天涯海角,不知道去哪。我就知道,心裏別打妄想,什麼都不要,那個就行了,就足夠你用的了,沒有比那再自在的。你說,你腦袋想那麼複雜有啥用?啥用都沒有。

  【釋】“情愛于色”:對于這個情、愛和女色。“豈憚驅馳”:總不怕被它們所驅使支配。

  有的人就不怕被他們所趕著。有一幅畫,那個車上載著那個女人、孩子,還有財産,前面拉車的就是那個男的,低著頭、抻著脖子往前走。上面那女人還拿著小鞭子,小孩拿著東西吃。人就像那樣式的,在家人就像那樣,成天被這個女人、孩子、物質、房子所驅使,不知道累。不是不累,累也沒辦法,跑也跑不掉。你想跑,咬著牙也不讓你跑,說死也不讓你跑。哪像我們今天都闖出來了,太不容易了。

  【釋】“雖有虎口之患”:雖然這樣就像在虎口一樣,但是“心存甘伏”,他那心裏還願意,甯可被老虎吃了,也是心甘情願。“投泥自溺”:這就等于投到泥裏頭,自己把自己淹沒了。

  往那個泥坑裏跳進去,你想爬出來,能爬出來嗎?他自己往裏走,自己往裏跳。到什麼時候能知道?等到快要死的時候才知道:完了,上當了。有的甚至死都不知道。所以這個五欲、女人和家庭,簡直就是害死人,你就是死了,你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像霸王項羽,他是怎麼死的他都不知道,他以爲是打不過人家,還以爲是如何如何,實際上是貪戀女色的結果。纣王是被燒死的,自焚于鹿臺,他都不知道怎麼死的,還以爲是自己沒計算好,可能有人對他不忠心了,他可能還在想這些事呢!實質上他不知道,就是貪戀女色所得到的結果。

  【釋】“故曰凡夫”:所以這才叫做凡夫。

  這就是凡夫的行爲。

  【釋】“透得此門”:你若過得去這個門,什麼門?就是情欲、情愛和色這個門,也就是妻、子、房舍這個門。你若能透過去,那就是過關了。

  “透得此門”,你要是看破此事,就是透得此門。怎麼樣去透?別貪、不要了、舍去了、出家、放得下、再也不想,不要了,給也不要了,永遠不要。不是說:“一套房子不行,我給你十套百套。”你給多少套,我也不要,再也不要了。這樣你就透過此門了,再也不貪戀這些東西,永遠連想的那個念頭都沒有,看到這玩意就生起厭煩心。情、欲望和色都放下了,不再貪戀了,沒有這種習慣性了。

  【釋】“出塵羅漢”:這就是一個出塵的阿羅漢,或者可以說是一個就要證果的聖人。

  “出塵羅漢”,你要是沖出這個門,就是出塵羅漢。出塵羅漢就是證果的聖人,那就是聖人了。你千萬不要被生理上和心理的一點小小的汙垢所騙了。有的人心理還行,能控製點兒,但就是被生理所騙,生理上的得一點點克服。感覺到有點不太舒服或是幹嗎,那都是個生理問題,得慢慢克服。你別因爲這個生理,心又起了邪念。那不行,要知道這是生理的余習,“你想騙我,我才不隨你走呢。”

  有的人就克服不了這個生理,你不克服就是凡夫,克服了就是聖人。像膽小似的,膽小的人,你克服了以後就能變成膽大,你要是不克服,永遠是個膽小的人。我們必須得克服,克服了以後,“透得此門”,就是出塵的羅漢了。羅漢就了生死了,了分段生死,不再這樣生死了,而是清淨自在。有神通力,來往自在,生死自在。沒有妄想,一天清清淨淨的,那簡直是沒法比的,神仙也比不了。這個只是羅漢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東西。所以我們應該知道這些東西的過患。

  大家要知道什麼是房子、什麼是子,所以大家不要動情,一定要遠離這些東西。有的人說:“我也不要房子了,我已經出家了,還要房子幹嗎呀?女人,我也遠離了。”但他要什麼呢?喜歡他那個床,他說:“這個床挺好,這個床是我的。”沒事老上床坐一坐。實際上,你喜歡哪樣,哪樣就成爲房子。房子不是固定的,只要你發現你有喜歡的東西,不到時間你就去坐,最後也是等于有房子一樣。

  我們不光有個非時食,還有個非時臥,也不允許坐的。我們要坐就往哪坐呢?往蒲團上坐。因爲我們一粘上床就得感覺什麼呢?就像要睡覺,就想到這個睡覺,想到這個床的舒服,所以不要往床上坐。打坐的時候,弄個蒲團在地上坐,這樣好。

  我打七的時候也有炕,那炕和地面差不多少。坐在地上吧,冬天還潮、還冷、還沖著門。你在炕上打坐不是一樣嗎?但是不行,那炕上帶來的那個欲望、那種想象,你一坐上就困,一會兒就睡著了,人那才怪呢。它就有那種誘惑力,所以不能坐在床上。後來我就坐在地上,外面吹著北風,甯可受凍也坐在地上,坐在地上就不一樣。

  原先我尋思:坐這地上完了,這地上冰涼的。外面門口短,身後不遠就是門,門上有一個門簾子,那霜都透過來了,冬天打七怎麼辦?一點熱乎氣都沒有,地還潮。沒有塑料布有雨衣,就把雨衣鋪上,把蒲團放在那上面,再把被子墊這上,然後坐那上面,就開始誦咒了。

  後來發現挺怪,它怎麼地呢?它這土炕距離短,一燒熱了,正好熏著腿的那一部分。這個炕一燒,把地也燒熱了。地雖然潮,但是它不冷,你都想不到的事。我想:這玩意怪,要是不在地上坐,永遠不能發現炕面高度的這個作用,熱度正好在那地方。但也不能去靠著它,靠那面牆也不行,你靠著不就睡著了嗎?就空空地坐著,挺好的。所以說,有時候修道都得自己去找原因,你等到別人去給你指揮,就不行了,得自己去發現,不能貪戀。

  要成爲一個阿羅漢,處處都要找出自己的毛病所在:是不是在貪戀房子?是不是貪戀這些東西?沒有那個大的,有沒有小的?甚至一個蒲團,如果貪一個好的,你就得思惟是不是在貪戀“家”。說:“這個太舒服了,這個太軟和了,得了,這個我留下吧。”完了,你就貪了個家。不給自己立足之地,“實在不得已,我才用一下蒲團。”用的時候,一旦發生感情的時候,馬上就舍去。“好,這玩意太舒服了,以後走哪我都帶到哪。”趕緊把那玩意舍去,不讓它有這種想法。

  什麼都不要貪,包括自己身體也不要貪。連這些都克服不了,你能克服你的身體嗎?是不是?這些東西你都貪,對你的身體就更貪,你又把身體當成房子了。我們最大的一個房子就是身體,那身體是最大的房子,那“我”就…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 第二十叁章 妻子甚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