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08年加行開示 暇滿難得▪P2

  ..續本文上一頁。你有了證悟空性智慧的基礎,然後再去觀五種圓滿。一切觀爲清淨圓滿,保持自然大光明的狀態,然後通過兩個次第念咒修本尊,一定能成就。

  我們都對大圓滿法有信心,都想修大圓滿。那個時候,我們可以不修淨宗、禅宗,不修密宗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直接修大圓滿。一個是立斷法,立即斷掉所有的妄念執著;一個是頓超法,頓時超出叁界輪回。立斷法是比較懶惰的人能夠成就的方法,頓超法是比較勤奮的人能夠成就的方法。這兩個都是即身成佛的方法,這樣你時刻都有成佛的可能。

  我們通過修四外加行,能夠成就出離心。我們皈依叁寶,在這個基礎上修慈悲心,通過這些方法,産生菩提心。有菩提心了,修金剛薩垛除障法消業,修曼茶羅積福,再修上師瑜伽。通過上師的灌頂加持,我們的福報上來了,業障小了,對上師生起信心了,通過上師的竅訣,我們可以證悟空性,可以立即成佛。這是直接修大圓滿。

  加行非常重要,不能輕視加行,一定要紮紮實實地修好加行。加行修好了,修別的就容易了。如果沒有修好加行,修別的難啊,非常難!還對世間法有貪戀,還那麼貪戀世間的瑣事,貪著世間的利益,還想修行、解脫、往生,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沒有出離心,到時候不可能放得下。臨終的時候你明明知道要離開,明明知道一切都要放棄,你能放得下嗎?你不牽挂兒女嗎?不執著財産嗎?不貪戀家人嗎?不可能放得下!所以,對世間的貪戀、執著一定要斷掉、放下。

  但是放下不是放棄,該做的事情我們還要做,該承擔的責任我們還要承擔,該盡的義務我們還要盡。因爲我們是學佛人,是修行人,學佛修行就是了緣、了債、了生死。有什麼緣,就要了什麼緣,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對。但是在面對的過程中,不能太牽挂、太執著、太貪戀這些。放下不是不管啊!一說出離心,就什麼也不顧,什麼也不管,什麼也不要,什麼也不做了。這不是放棄嗎?

  出離心不是什麼也不要,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管。不是不要家,也不是不管孩子。你做家務、照顧孩子是應該的,是應盡的責任。你爲什麼要成家,爲什麼要生孩子?就是這個緣份!你沒有這個緣份,不會成家;你沒有這個緣份,不會生孩子。你既然成家、生孩子,有這個緣了,就必須要了這個緣。什麼叫了緣?一定要盡責任、盡義務。就是把家庭搞好,家務做好,家庭內部的關系處理好,這是第一。第二,把家裏家外這些事情全部做好,把孩子照顧好,培養好。不求回報、沒有要求地去關心、去付出。這叫了緣。如果你有要求,求回報,爲了暫時的一些利益而付出,沒有用,白費!

  現在這些人,看著對家人好像挺關心、挺照顧、挺付出。但都是爲了從對方那裏得到好處。在沒有利益的情況下,你立即就會放棄。你爲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是有要求,都是求回報的。這個怎麼能知道?因爲他一不順你的心,你就覺得受委屈、受傷害了。這都說明你是自私的。如果你不自私、不求回報,他怎樣對你都無所謂。不管他是否對你好,是否關心你,你不會不高興,不會有意見,有埋怨的。如果你有了,就說明了你不是真心的,你是爲了自己的利益。你得不到好處的時候,心裏就覺得受委屈、受傷害了。

  對孩子也是如此。如果你真心對孩子好,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不管是他對你好,還是不好,都無所謂。你照顧他、培養他,爲他付出,這是應盡的責任。你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家人,怕將來他們對你不好,不聽你的,你覺得受委屈、受傷害了,說明你不是真心的,是自私的,是爲了利益,爲了回報。

  成家、生孩子都是緣。不求回報,沒有要求地去爲他們付出,才能了緣,這是應該的。你盡自己的義務,爲他們付出,了這個緣,和出離心一點點也不沖突。你在不貪戀、不貪著的情況下也可以付出,可以照顧,也可以關心。如果你不自私、不自利,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對方,爲了他人,去關心照顧他們,這都是菩薩行,是慈悲心。否則,不僅了不了緣,而且又增加了恩怨,新結了惡緣。今天你欠他,明天你還他;今天他欠你,明天他還你。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樣互相欠、互相還,這叫輪回。

  對這些親朋好友、名聞利養沒有貪戀、貪著和牽挂,這就是出離心。在這種前提下,關心他們,照顧他們,爲他們付出,這叫了緣。

  我說過:“出離心是一種勇敢的心。”你真有了出離心,是不會害怕的,你會勇敢地面對。什麼叫勇敢地面對?你一定會盡責任、盡義務,而且不求回報。你不求回報,就不會受委屈,也不會受傷害,那你還怕什麼?你不怕了,就能勇敢地面對。

  一定要按次第,通過四外加行修出離心。四外加行第一個就是暇滿難得。首先,我們要懂得暇滿難得的道理,這是最基礎的修法。如果你不懂得、不了解人身的價值,你不可能真正學修佛法。這是什麼意思?你只有懂得了人身的價值,才會珍惜這個人身;你只有珍惜了這個人身,才會精進修行。

  第一,什麼叫暇滿的人身?第二,暇滿的人身如何難得?第叁,怎樣去珍惜暇滿的人身?

  什麼叫暇滿的人身?不是所有的人身都是暇滿的人身。人身有一般的人身(普通的人身)、特別的人身和珍寶般的人身。

  按世間來看,沒有什麼成就;按出世間來看,也沒有什麼成就。沒有世間的福報,也沒有出世間的智慧,這種人是一般的人身,也叫普通的人身。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人身。

  沒有出世間的成就,沒有智慧,但是有世間的福報,有名聞利養,這是特別的人身。

  遠離八種無閑暇處,具足八種閑暇和十種圓滿的人身,是暇滿的人身,也叫珍寶般的人身。這裏講的閑暇,指的是有學佛修行的機會與條件。

  八種無閑暇處,每一個無閑暇處都沒有修持佛法的機會與條件。八無閑暇處的衆生,不能修持正法,所以不能解脫,不能成佛。八種無閑暇處,有非人間的四處,有人間的四處。

  非人間的四處是地獄處,餓鬼處、傍生處、長壽天處。

  1、地獄處。八熱地獄。因業力所感,因業力所現,地獄裏到處都是燃燒的鐵板、鐵山,到處都是火焰,而且特別熾熱,比人間的火焰熾熱千萬倍。衆生一到那裏,整個身體刹那間就會燒焦。但是還死不了,一直要感受這樣的痛苦。

  八寒地獄。特別寒冷,到處都是雪山、冰山,衆生一到那裏,立刻就會凍僵,身體四處裂開,出血、出膿。如果是在人間,當下就會死亡,但是他們因業力深重,死不了,只能感受這樣的痛苦。那裏的衆生跟我們不一樣,他們的身體特別龐大,皮膚特別嫩,特別脆弱,沒有一點點承受力。他們遭遇寒冷的時候,連哭都哭不出來,連叫都叫不出來,沒辦法。按照我們的想象,處在這樣的環境下,肯定死掉了。但是他們因業力還死不了。在人間也是,有的人病情特別嚴重,看著差不多要死了,但是卻死不了,也活不了,幾個月、幾年、幾十年,一直感受疾病的痛苦。人間都有這樣的,地獄就更不用說了。地獄衆生就是這樣的業力,就要感受這樣的痛苦。

  複活地獄裏的衆生暫時死了,但是空中立即就會出現一種聲音:“願你們複活。”死去的衆生聽了就能複活。然後又互相殘殺,又死又複活……其他地獄裏的衆生,根本沒有死的時候,日日夜夜都要感受熾熱、寒冷的痛苦,根本沒有修持正法的心,連這個想法、念頭都生不起來。一直感受這樣的折磨,感受難忍的痛苦。

  沒辦法,業力麼!什麼時候業力窮盡了,什麼時候才能解脫。時間不是一兩天,不是一兩個月,不是一兩年,也不是幾十年。比如八熱地獄裏的無間地獄,時間是一個中劫。二十個中劫是一個大劫,一個大劫是人間六億七千九百九十二萬年。在一個中劫裏一直要感受這樣的痛苦,哪有學佛修行的空閑和機會?根本不可能!

  2、餓鬼處。餓鬼也分很多種。他們主要感受饑渴的痛苦。在一百年、一千年當中,連食物和水的名字都聽不到,爲了解除饑渴的痛苦,他們到處尋找食物。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障礙,遭受很多傷害。夏天天氣一熱,晚上的月亮也是熱的;冬天天氣一冷,白天的太陽也是涼的。他們的生存環境特別惡劣,形狀特別難看。業障讓他們到處感受饑渴的痛苦,到處尋找飲食。他們根本遇不到,聽不到佛法,也不能修持佛法。他們沒有這個心和想法,根本沒有修持正法的機緣。

  3、傍生處。傍生也分很多種,它們主要是互相殘殺,小的吃大的,大的吞小的。我們看《動物世界》,就能明白傍生的痛苦。它們的生命時刻都有危險,吃一口草也要東張西望。他們都不願意死,都害怕死,心特別恐慌,一刹那也得不到安甯,得不到休息。在特別恐懼的狀態中,心沒有穩定的時候,無法能夠修持佛法。

  地獄的衆生嗔恨心特別重,餓鬼貪心特別重。傍生特別愚癡,即使要凍死了,也不會取暖。如果告訴他們,現在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永遠脫離痛苦,他們也不會念。所以他們沒有修持正法的空閑、機緣和條件。這叁個都是八無暇處。

  4、長壽天。在四禅處的東北方向有個黑洞,那裏有無數的衆生。長壽天也是無想天,那裏的衆生沒有思想、沒有意識,在這種境界和狀態中虛度光陰。

  沒有開悟證悟之前,不要總靜坐。很多人都說:“我是修禅的”,然後要求自己善的念頭、惡的念頭,所有的念頭都不能有,控製思想、控製意識。沒有證悟空性,也沒有正確的見解和境界,什麼也不想,就這樣坐著。這樣也會達到一些境界,進入一種狀態,但是死了以後大部分都轉生到長壽天。沒有斷惡行善,比較愛造業的,投生爲餓鬼或傍生。餓鬼和傍生道裏也有能禅定,能入定很長時間的。

  雖然你能入定,也有一定的境界,但容易墮落惡趣,轉生餓鬼或傍生。如果有一點斷惡行善的,會轉生到長壽天。

  長壽天的衆生無思想、無意識,他們就把那個境界當成解脫了。他們一入定,能坐很長很長時間,但是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瞬間,感覺不到那麼漫長。當…

《2008年加行開示 暇滿難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