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住,都不願意學,沒有興趣修。對正法沒有興趣,別想解脫,繼續感受痛苦吧!現在很多人對佛法都沒有興趣。學佛修行的時候,應該像饑餓的牦牛吃草一樣。在饑餓的牦牛面前放青草,它會怎樣想、怎樣吃?我們現在,像在狗的面前放青草一樣,根本沒有興趣,看都不看。如果是這樣的話,別學了,徒勞無益!還會造很多很多業,通過佛法、拿上師叁寶來造業,後果更嚴重!想學就如理如法地學,想修就如理如法地修。
你真會學佛了,真有修行了,不會影響你的生活,也不會耽誤你的工作。你的生活和工作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吉祥,越來越圓滿。如果你學佛修行了,影響了自己的生活,耽誤了自己的工作,說明你修偏了,你所修的法不是正法了。佛法是斷除煩惱的方法,是脫離痛苦的方法,是解決生活和工作中所有問題的方法。有佛法才能解決問題,有佛法才能改變人生,不用擔心!
學佛修行非常重要,沒有什麼比學佛修行還重要,而且學佛修行不會耽誤你的事。不是學佛修行了,就不要工作,不要生活了。真正發心清淨了,身心一致了,思想和行爲一致了,不會耽誤你,不會影響你,一切都會越來越好。但是都不相信,怕耽誤生活、耽誤工作,怕耽誤這個、耽誤那個,然後就開始放棄,開始動心了。這樣還不如不學呢!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是因爲什麼原因,你舍棄了佛法、舍棄了叁寶,還能學,還能修,還能解脫嗎?
首先,觀察自己有沒有修持正法的機緣和條件?這特別重要啊!如果沒有或者還不是特別具足,你要抓緊時間,想盡辦法,讓自己變成暇滿,這是重點。如果按照暇滿人身的條件,都對上號了,這些條件都具備了,自己真是個暇滿的人身,就要珍惜,不能白白地浪費。暇滿的人身不是誰都能得到,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到。非常非常難得!一失人身,萬劫不複,再想得到人身是不可能的。不能錯過,一定要珍惜啊!
有的人根本不懂,好像這個人身想得就能得,很隨便、很容易。“今生我就打個基礎。解脫下次再說,來世再說吧!”學佛修行的事一拖再拖,解脫的事也拖到來世。你拖吧!真的,這不是自欺欺人嗎?來世你能得到人身嗎?不可能!“有什麼得不到的?現在這不是人身,這不是得到了嗎?下次有什麼,肯定能得到。”你憑什麼呀?你知道這個人身是怎樣得到的?我們今生今世得到了人身,不是偶然的,是累生累世積累的福報。
我們在無數的生生世世當中積累了福德,今生才有這樣一個機緣,得到了這個人身。可以說來世再也得不到了!佛在經中有很多很多比喻,我們看這些比喻,然後去思考。
佛在經中講得清清楚楚。有個比喻,假設整個叁千大千世界變成一片海洋,在海面上有一個帶孔的木板,隨著波浪到處飄蕩,一刹那也不停止。海底有個盲龜,一百年浮上海面一次。盲龜和木板要相遇,盲龜的頭頸正好要鑽進木板的孔中。這不可能,因爲木板沒有心,它不能尋找盲龜,也不是在一個地方停留。盲龜沒有眼睛,不能去找木板,也不是經常浮上海面,一百年才浮上海面一次。它們兩個要相遇,盲龜的頭頸正好要鑽入木板的孔中,可能嗎?不可能吧!問誰都肯定會說不可能,很難很難!同樣,在輾轉輪回的過程中,想再一次得到人身,也是這麼難,幾乎不可能。
佛爲什麼打這個比喻?意思是讓我們珍惜,別錯過。萬一錯過了,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涅槃經》等很多經裏都有比喻。在光滑的牆面上撒一把豆子,想讓豆子停留在牆上,可能麼?不可能!同樣,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想再一次得到人身,也不可能。還有,一根豎立的針上面放一粒豆子,要豆子停留在針尖上,這可能嗎?不可能!想得到人身,就是這麼難,幾乎不可能!“一失人身,萬劫不複”,就是這個意思。劫有小劫、中劫、大劫,這裏說的是大劫。一個大劫六億多年。“萬劫不複”,一萬個大劫當中,不能恢複,沒有機會了。
首先要觀察自己是不是暇滿的人身。如果不是今生就沒有機會了,所以要抓緊時間讓自己變成暇滿。如果自己已經變成暇滿了,或者自己就是暇滿的人身,就要抓緊時間,一定要珍惜,一定要把握住啊!不要錯過,萬一錯過了,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
從數量上去思維。有些人可能有疑問:“人身這麼難得啊?看起來人也有很多啊,世界上有六十多億人,不難得吧?如果這麼難的話,能有這麼多人嗎?”與其他道的衆生比起來人根本不多。佛在經中講,地獄的衆生,像整個大地的微塵那麼多;餓鬼的衆生,像恒河沙那麼多。恒河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恒河是印度中部最有名、最大的一條河。另一種說法是:這裏說的恒河指的不是一條河,而是整個世界所有的河。這樣說來就多了。餓鬼也不少,但是與地獄的衆生比起來沒有幾個。傍生就像酒糟那麼多,阿修羅就像彌漫的大雪那麼多,人和天人僅僅像指甲上的微塵這麼多。指甲上有微塵嗎?指甲上幾乎沒有微塵,有也是幾個,比起整個大地上的微塵,是微不足道的。人和地獄的衆生相比,可以說幾乎沒有多少。
這是數量上的比喻。這都是佛在經中講的。佛是不會欺騙衆生的。還有一種比喻:地獄的衆生與餓鬼相比,地獄的衆生就像夜晚的星星那麼多,餓鬼就像白天的星星那麼少;餓鬼和傍生相比,餓鬼就像夜晚的繁星那麼多,傍生就像白天的星星那麼少。天人、阿修羅、人是上叁道。傍生和上叁道的衆生相比,傍生就像夜晚的星星那麼多,上叁道的衆生就像白天的星星那麼少。
佛講過,諸佛菩薩、上師叁寶的事業是恒常的,時刻都在連續不斷地救度衆生。但是輪回沒有空的時候,衆生沒有度盡的時候,因爲輪回是無邊無際的,衆生是無數無量的。當時觀音菩薩爲了救度衆生,幻化了千手千眼,忙了很多天,六道中的每一道都去了,救度了無數的衆生。最後他心裏想:“好了,衆生都度盡了。”可回頭一看,衆生好像一個也沒有少。他覺得衆生太難度了,沒辦法度了,衆生太可憐了,就流眼淚了。流了二十一滴眼淚,變成了二十一位度母。
衆生沒有度盡的時候,因爲衆生太多了。這麼多的衆生都在哪裏呢?大部分都在地獄裏。地獄的衆生最多,餓鬼第二多,傍生第叁多。傍生有隱居傍生和海居傍生。我們不說別的傍生,只說螞蟻。一個蟻穴裏螞蟻的數量,就超過了整個南瞻部洲人的數量。傍生都那麼多,地獄和餓鬼道的衆生就不用說了。人和天人爲什麼這麼少呢?因爲得到人天福報很難,非常難,不是一般的難!爲什麼惡道這麼多呢?因爲墮落惡趣容易啊!我現在一說:“不能這樣,會墮落惡趣啊!別別別,會下地獄啊!”都不相信:“下地獄哪有那麼容易啊?這不是嚇唬我麼,這不是騙人麼!”說是沒有說,但心裏就是這樣想的。都不聽,根本不在乎。
很多人沒遇到佛法,根本不懂這些道理,我們跟他們能一樣嗎?我們遇到了佛法,而且明白了這些道理,如果還不相信,還不好好做,還繼續造業,就已經輕視了叁寶、輕視了因果。這樣我們比那些沒有遇到佛法,不懂佛理的人還愚癡!我們的罪過會比他們還嚴重!那些人沒有遇到佛法,根本不知道因果,造業也有罪過,但是沒有這麼大的罪過。我們明明知道了還不相信,還天天發這個心、發那個願,然後一個也不去做,欺騙衆生、欺騙上師叁寶,還覺得自己挺有能耐似的。你要承擔後果呀!你整天欺騙上師叁寶、欺騙衆生,今生今世不會有好結果,來世就不用說了。出口就是願,一定要守護誓言,要對自己負責,盡心盡力做,否則有一定的後果,這個後果要自己承擔。
有的人把修行拖到來世,“來世再修吧。”你有什麼把握拖到來世?來世你還有機會嗎?來世你連人身都得不到!根據佛打的比喻,我們根本不可能再次得到人身。人身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到的,要具足很多因緣。不種因,哪有結果?不可能的!什麼是得到人身的因緣?簡單地說,有清淨的戒律、廣大的布施、有殊勝的願力,才能得到人身。
第一個,清淨的戒律。戒律有很多,這裏指的戒律,不是別解脫戒,不是菩薩戒,也不是密乘戒,而是屬于世間的戒。就是一般的行善斷惡:斷十種惡業,行十種善業。戒,是不允許做的十種惡業;律,是必須要做的十種善業。什麼是斷十種惡業,什麼是行十種善業?
身叁業:
不殺生:不殺害自他的生命叫斷惡,愛護自他的生命叫行善。
不偷盜:不拿屬于別人的東西。在別人不允許的情況下占別人的便宜,將別人的東西歸自己所有叫偷盜。不偷盜叫斷惡,行持法布施、力布施、財布施叫行善。
不邪淫:斷除邪淫叫斷惡,護持戒律、受戒持戒叫行善。
口四業:
不妄語:斷除妄語叫斷惡,說實話、谛實語叫行善。
不兩舌:斷除離間語,不挑撥離間叫斷惡,化解別人的怨恨叫行善。
不惡語:不惡口罵人叫斷惡,說悅耳語、說好聽的話叫行善。惡口罵人不僅僅是直接說別人的缺點和毛病,傷害了別人,說別人不願意聽的話,都屬于是惡語。要說實話,現在的人都會表揚、誇獎,但都是假的,不是真心的,這不叫說悅耳語,這不是行善,是欺騙衆生。
不绮語:斷除绮語叫斷惡,精進念誦、念佛、念經、念咒叫行善。绮語是沒有用的閑話。人都愛說閑話。老說“我們家如何如何,今天我們家吃的如何如何……”有用嗎?
這都屬于口業。口業很容易犯。人都有習氣,愛造口業、愛說離間語、愛挑撥離間、愛說惡語、愛說閑話。說話要注意啊!一點也不當回事,一說別人的壞話就來精神了,習氣麼!不知不覺地就打妄語了。方便語不算妄語,有的人連方便語都不敢說。方便語在表面上看是妄語,但實際上不是。我們要會說方便語,但不是什麼話都是方便語的。
意叁業:
不貪心:貪人、貪財、貪地位、貪名譽,貪哪個都是貪。斷除貪心是斷惡,當持舍心是行善。
不害心:斷除想傷害他人的心叫斷惡,修持饒益心叫行善。
不愚癡:斷除邪…
《2008年加行開示 暇滿難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