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生命的體驗、付出多少時間、以什麼心態來面對這個問題?自己要反省!如果只是在戲論裏诤執,在自以爲是的自我觀念裏,什麼時候能悟道解脫?如果學法卻不尊重法,學法又不虛心,請問:你能學到什麼?只是更加堅固我慢而已!大家很少看到我這麼嚴肅過,因爲《般若心經》就要講完了,我希望大家真的要明白我的用意,對你們自己才會有幫助,才會有解脫的機會,不然耽誤的絕對是自己!這句話希望大家能明白!
此十二支,爲何名爲緣起呢?
現在我們首先了解了十二緣起環環相扣的內容,就是我們生命在無明中相續流轉的過程。
以前講《解脫之道》的時候,把十二緣起的每一支都解釋得非常清楚。如果明白了生命輪回的條件,就是十二緣起的相續循環,就知道爲什麼我們會痛苦、煩惱、生死?我們的執著在哪裏?從哪裏産生執著的?爲什麼無明不破?爲什麼不能了解實相?從緣生流轉相續的部分,就知道原因是什麼。明白了就叫法住智。法,安住于世間及流轉的內容,這樣的智慧叫法住智;這時才能看到輪回的真相和生死的因緣,我們修行才有下手處!就在正確的因上著手,轉變它的因,生死相續的連環就會斷。這就是解脫之道!依法修行,才能真正的不再受生死輪回的束縛,生死不再相續,體證的就是涅槃,這叫涅槃智!
緣起的十二因緣,只是告訴我們生死流轉的因緣與條件。如果大家學了緣起法,又起執著,執有一個叫緣起法的東西爲實。其實,緣起法還是假名,是讓我們明白産生痛苦、煩惱和生死輪回的因緣。就是說:今天所受的苦沒有解決,明天還會相續,未來還會繼續的相續,這叫輪回。所以,我常常告訴大家:我們今天不解決的問題,明天還會有同樣的困擾;明天有、後天有、未來有,死後還會有;現在把問題解決了,明天就不會有問題,後天也不會有問題……未來也不會有問題,死後更不會有問題。明白十二緣起的目的,是讓我們如何回到生命的當下來,看清真相而解決問題。那麼如果執著十二緣起是實在的、是永恒的、是不變的、是有自性的,那麼十二緣起的流轉就不能轉化,生死還會相續。可見,十二緣起還是在形容由于無明而産生輪回現象的內容而已,也不是實有的,還是假名施設的。
簡單說:緣起就是因此而有彼的意思。
因爲有了「此」的條件,所以才有「彼」的結果。事物不會沒有條件而有,一定要先有因才有果;沒有因,決不會産生果。所以緣起就在講這個根本的理論,一定有某個條件才會産生這樣的現象。
經上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這緣起的法則,說明諸法是互相依待而有的。有此法的存在,才有彼法的存在,有此法的生起,才有彼法的生起。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這就是緣起的因果關系,緣起的法則不是誰創造的,本來就這樣,沒有一法是能超越緣起法則之外的存在。因爲有「此」才有「彼」,「此」的當下不是單一的條件而有,包含很複雜的條件;包括緣起「此」的條件的本身還是緣起的,表示條件中還有更複雜的條件來組合成「此」的條件,那麼每一個條件也不是單一的存在。這樣的層層複層層,沒有第一因,也找不到第一因。注意!這個很重要!
我們的身心是五蘊組合的,如果五蘊是沒有條件而有,或是單一條件就能存在,那麼五蘊的本身就是第一因。但是佛法講緣起,組合五蘊身心的每一蘊,當下還是組合的,還是緣起的。譬如物質的色—肉體,是組合這個五蘊身心的條件之一,可是,色蘊的本身還是地、水、火、風的組合,地水火風也不是單一的元素可以成立的,還是條件的組合;水、火、風還是條件組合的,每一法有無限的條件來組合,每一個條件的本身還是組合的,還是緣起的。這裏明白了,有沒有第一因?有沒有叫上帝、自性、不滅的東西?沒有!這就破除了主宰與創造的神話,所以緣起理論的當下,已經否定了尊佑論和無因生。
世間一切因果法的存在,都是這樣的。如推求爲什麼而有老死?結果知道老死是由于有生。凡是有生的,就必然地要有老死,雖壽命長短不一,死的情形各殊,然死的結果一樣。
世間的一切,包括外而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內而身心五蘊都是因果法的存在,所以不離這樣的因果法則。
譬如活著的每一個人,所面對的必然是要老、要病、要死。那麼推求老病死的原因,就知道會有老死是因爲有生,沒有生就沒有老死,有生必有死,有早死、有晚死、有病死、有意外死,死的時間不同,死的原因也各不一,但是最後的歸宿都一樣,都要死。這是我們觀察現象可以看到、了解的。如果有長生不老的,那是神話。如果歸結到死後有一個真實的東西是不死的,能夠證明和看到嗎?包括說有一個永恒的上帝,你真的見過嗎?你怎麼能證明?但是我們觀察萬法,包括心法在內,沒有一法不從緣起。所以,佛法所講的內容是很現實、很如實的,不是想象或幻想的産物。
我們現見事物的存在,不過因某些條件在保持均衡狀態罷了,條件若是變遷了,事物即不能存在。
我們五蘊身心也一樣,比如色法,五髒六腑,哪一髒器壞掉了,就會影響到其它髒器的功能。所以我們要明白,我們的身心還是條件的組合,各個條件都保持一種均衡狀態的時候,身體就健康,只是可以繼續存在的一種狀態而已;但任何一個地方壞了,任何一個地方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整體,那麼這種存在也會隨之而變化。
有生必有死,所以基督教所說的永生,道教的長生,都是反真理而永不兌現的诳話。
如果真正的了解緣起,就會破除很多的幻想和神話。那是衆生自性見的執著,希望保存那個「我」永存不滅,所産生出來的幻想的産物而已。什麼叫永生?只要是條件組合的緣起法,沒有一法是生而不滅的,怎麼可能永生?世間很多人希望透過修煉達到長生,雖然這個物質的身體死了不能保留,但是,還有一個叫「我」的東西,能夠來到天界,來來去去的永遠存在。基督教更快:你信我就得永生。
但是,從緣起萬法的任何角度、任何層面去觀察,都沒有這樣的東西!如果說有,那是反真理的,永遠不能兌現的一種诳想的産物!根本不存在!問題是生滅的「生」,是緣起的現象,從古到今都是這樣子的,我們能否定這個「生」嗎?所以還要繼續探討。
生又是從何而有的呢?佛說:有緣生。有,即是已有當生果法的功能,如黃豆有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等功能,
十二緣起是最重要的理念,因爲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的就是緣起法,就是通過這樣的思惟,從老死、生、有、取……往前追溯,悟到生死的真相就是十二緣起而得解脫!我們現在所講的不是表面的理論,而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的過程和所思惟的內涵。佛陀往前追溯:有緣生,那麼什麼是「有」呢?有,「既是已有當生果法的功能」。緣生的「有」,就會成爲未來「生」的條件與因緣,是一種潛在的力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業力。
「已有當生果法的功能」。「當生」,就是未來一定會生出來的、一種潛在的功能。比如一顆黃豆具足生的功能,只要把它種在泥土裏,加上水分、陽光、營養,黃豆一定會發芽。「一定」就叫當生,未來一定會産生的一種功能,只要條件聚合的時候,不但會發芽,慢慢還會開花和結果。
近于常人所說的潛能,有生起的潛能,即有果生,無即不生,故推求所以有生的結論,是有緣生。
潛能就是潛在的能力或潛在的能量,也就是我們所講的業力。如果沒有因緣條件,果法根本不會生起。如果我們造作了某種行爲就一定會産生一種潛能,這種潛能將來一定會生起,但是需要待緣,當因緣條件聚合,就會産生果法的現象。菩薩爲什麼會來人間?爲什麼會有這一生?因爲在過去造了這一生的因緣條件—潛能。是不會無因生的,一定有因緣,只是我們一般人不了解因緣。
如此一層層的推求觀察,達到無始以來的無明。
佛陀就這樣從生、有、取、愛……一步一步往前推,我們爲什麼會生在人間?因爲前面有造業,有一種讓我們再生的功能。這個「有」就是「後有」:以輪回的角度看,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也就是說由于造業,産生潛在的功能,會讓我們生在欲界、色界或者是無色界。譬如:如果我們現在修行的是人天善法,具備的就是未來人天的福報、人天的因緣;如果修禅定進入到四禅天,果報在色界;如果修到四空定,將來可以生到無色界,這是隨著今生的因緣條件,帶來未來能生的功能而産生的「有」。
從這裏就知道,「有」是從我們的造作來的。我們現在修人天善法,將來得人天果報;如果今生造十惡,將來是叁惡道的果報;如修的是四禅八定的天法,將來就往生天界;如果我們修的是超越叁界的解脫道,就不會輪回在叁界內—究竟解脫。
譬如:很多外道的善法,他們也講行善,也修禅定,但他們修的是天界的果報!佛法不否認叁界的存在,也不是說天界不好,是說不究竟而已,因爲叁界無安,猶如火宅,再怎樣修福報,福報享盡剩下的只有惡報,那就更慘了,報盡了還是要輪回。真正的佛法不是宣揚今生修得好將來有好報應,因爲好報應也是在叁界的輪回中,不能究竟生死解脫。佛法要談的是究竟涅槃,是超越生死的,超越叁界的束縛,這才是我們學佛修行所要達到的真正的目標!
所以,如果不清楚這些內容,就不會進一步的探求:我們該如何才能真正的證入涅槃?體證空性爲什麼這麼重要!我們的目的不是在探求這一生過得好一點,來生得福報大一點,還是生死未了啊!所以,談到這裏就把這個問題提示一下,大家要注意!我們修行要「照見五蘊皆空」,要體證空性的目的是超越叁界的束縛,不是求人天果報,不是未來生活的改善。
看現在的世界上還有好多很落後的國家,那裏的人民連維持生活都很艱難,但是我們也看到現在有很多生活富裕的人,家中養的寵物比人優渥太多了,有的寵物一個月的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