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P59

  ..續本文上一頁銷,在非洲能養活一個小團體。爲什麼會出現人不如寵物的狀況?這些難道是沒有原因而有的嗎?我們今天生活在這樣好的境遇中,又能聞法信受,你們真的以爲是沒有原因而有的嗎?這是偶然的嗎?我們要慢慢的去體會。如果我們今天只是滿足在行善修福,那麼福報享盡了又如何?

  有生必有死,這是必然的規律,再好的享受最後還是只剩一把骨頭,又如何?我們即使很注重飲食,生活很有規律,雖然能多活幾年,但是能活過一百二十歲嗎?昨天死的人和一百年前死的人,在我們現在看都一樣,沒有時間相的差別。那麼,明天死的和一百年後死的,又有什麼兩樣?多活十年、二十年又如何?還是白骨一堆,輪回不斷不盡呀!你知道後面相續的是什麼嗎?前途茫茫啊!世間的人們爲什麼對死亡那麼恐懼,就是因爲前途茫茫,搞不清楚生從何來,死向何方。所以,修學佛法的重要,不但解決我們生的問題,此生能過得自在清淨、解脫;臨終也沒有恐懼,清楚的知道未來的歸宿,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可見修行不是求沒災沒難,免遭橫逆,遠離不幸;或過得好一點,財産多一點,子女孝順一點,這些即使求到了,又能維持多久?人們往往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知道生死輪回之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不清楚真相才是衆生最大的無明。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有眼前,看不到未來,不知道生死的苦到底是因爲什麼,到今天爲止我們每一個人哪一天不在拼?哪一天不在理想的追求中奮鬥?到目前爲止,你們以爲最圓滿的是什麼?能保持多久?你認爲最有成就的,能維持多久?而老病死沒有一個人能逃避得了!所有的成就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是否思考過:爲什麼從古以來有很多出家人、修行人,他們真的那麼笨嗎?不會享受人間的美好,而在艱苦地修行,是那些人笨,還是我們笨呢?我們要思考!叁界的因不斷,永遠都在輪回的生死苦海中,你們知道那個苦,苦到什麼程度嗎?一般人真的很難想象出來!

  那麼十二緣起中「生」前面的「有」是怎麼産生的?未來必定要生死輪回的這個「有」,是從哪裏造的?往前再推因爲「愛、取」才會「有」。如果不貪愛一切,不執著一切,不再造業了,就不會有「後有」的功能。我們現在活著,都在欲望和名利中,不擇手段的想要獲取一切,你知道給自己的思想帶來的不良因素,對你的影響有多深嗎?

  而「愛」與「取」從哪裏來?因爲我們有這個身體,我們的六根會觸到六塵,感覺一切法的實在性,所以就要去執著、占有,要滿足感官的「受」。「愛」與「取」就是從身心的造作來的。那麼我們爲什麼會執著?因爲我們認爲萬法是實在的,這種實有感就叫自性見,就是我執。這樣一層一層的往前追溯就知道爲什麼會有那麼強烈的實有感,萬法都是這麼實在,名利都是這麼實在,因爲我們有一個自性的執著叫我執。有我才有我所,有我才要滿足要占有,還要支配一切。那麼我執從哪裏來?再往前追溯,不過是來自錯誤的觀念。一切法緣起如幻,而我們卻認爲是實在的,因爲不了解真相所以叫無明、無知。

  十二緣起追溯到無明,就知道:原來由于我們觀念中錯誤的認知,妄執一切法爲實,産生了我執我見,帶來後面的潛能作用—生死輪回的執著力,明白了這些內容才知道,原來在無明中製造的就是貪、瞋、癡叁毒,造業無邊,看到一切法喜歡的就貪愛;不喜歡的就瞋恨;沒有感覺、不相應的就是愚癡。在錯誤的觀念中,才會帶來錯誤的行爲造作而導致生死輪回。

  所以佛陀悟到的真相是:一切法性空,沒有實在的我。一切法都是無常剎那遷流不停的,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法存在—常不可得!我不可得!所以佛陀宣說叁法印,是在告訴我們,從現象來講是無常的,從本質來看是無我的,當真正體證無常、無我而不染著的時候,契入的就是涅槃。真正的明白了,就破除了所有外道的思想。所有外道的思想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那種實在的、永恒的、不變的執著:大梵天、本體論、上帝、真主都是這樣的觀念。

  佛陀所體證的就是「無常、無我」,與所有其它外道宗教不同就在這裏。如果現在不回歸到這個根本的地方來,很容易與習性相應,求常、求有才會安心,這是外道的本質,衆生執著的傾向也是在這裏。學佛如果不破掉這個觀念,貪瞋癡沒有斷除,沒有一個人能解脫!偏偏我們的習性裏染著最深的就是這實有感的我執,學佛要破我執、去貪愛,就像割肉割肝一樣的難舍,誰願意!如果有人對你說:「信我者得永生!」當然符合衆生的欲望,誰不喜歡要?順著我們的貪欲,滿足我們的欲望:你來信我就有功德,你困難會減少,你的所有問題都能解決,這個大家都要!從這裏也就能明白爲什麼那些順著我們的習性和我執的生意都很好;而今天逆著我們意欲的—破除我執,破除貪愛,了脫生死輪回的,反而沒人要,這也是正常現象。所以,學法學佛得解脫,就像逆水行舟很困難!

  真正的佛法不是在滿足衆生的貪欲,反而在破除衆生的情見與執著,所以相應的人就少了。講真話的別人不信,符合、滿足你的願望的都很喜歡,這就是爲什麼修行的人多而成就的人少。美麗的謊言聽久了,都以爲是實在的。講真話的反而被懷疑!人間就是這樣,這就叫顛倒衆生!佛陀呵斥衆生的愚癡比我更嚴重,佛陀說:「愚癡、無聞、凡夫、衆生」!佛陀不是不罵人,只是罵得文雅些而已!事實上,罵得最透徹的就是佛陀。談到這裏我們真的要思惟:我們學法是要聽喜歡聽的,能讓心裏得到滿足的,還是要破除我們的執著?真正的要利益你,讓你離開顛倒生死的,要真的用智慧去抉擇。有一句話叫「良藥苦口」,好聽的話雖然很順意,要帶你去哪裏你並不知道;苦口的良言,真的一定要深思啊!

  無明即沒有智慧,即障礙智慧通達真理的愚癡,執一切法有自性。

  無明就是愚癡。因爲無明才會對萬法産生實有感的執著,並且會障礙我們的智慧,還會障礙通達、體證真理的這條路,影響我們的受用和解脫。這裏是讓我們了解:這種自性見和實有感,就是生死輪回的根本,也是我執産生的原因。

  這種晦昧的心識,是一切錯誤的根本,愛取等煩惱都可以包括在內。

  由于無明、無知不了解真相,然後執著在實有感裏面,這種自性見的執著既黏又深,是産生一切錯誤、動亂的根本。我們的愛取,所有的煩惱,都是在這樣無明的狀態下而産生的。

  但這不是說推至無明,我們的生命就到盡頭。有生死身,所以有無明的活動,所以無始來的無明招感生死,依生死身而又起無明,如環的無端。

  注意!這個地方很重要!如果十二因緣追溯到無明,前面就沒有了,就很容易執著無明就是第一因了。這裏告訴我們:無始以來到現在,雖然是無明所感才有生死,但是,就是因爲有生死,才會又回到根本無明的地方,好像時鍾從1到12旋轉一周又回到原點1,像圓環一樣沒有一個開端,也沒有一個結束。由于無明感得生死,這一生造業又回到無明的根本地方,就這樣像環狀的無端循環,永無止息,這就是在無明狀態下的生死流轉。我們哪一天明了,哪一天了解真相了,十二緣起其中的任何一環斷了,輪回就不會相續。這一點很重要!不然會認爲我們的解脫永遠遙遙無期!無明破了可以解脫,愛染破了也可以解脫,其中任何一環斷了,生死就不再相續!就能解脫!但是要破十二緣起中的任何一環,都要回歸到無明這個根本。

  所以,要破這個無明,一定要有一個明的人,見到真相的人來指導我們,我們才有機會看到明,不然明在哪裏?爲什麼我們感恩佛陀?感恩過去的祖師大德一代一代的相傳,就是因爲這個明的道理他是親證的,這樣的法法相傳,後面的衆生才有解脫的機會!

  所以,真正正信的佛弟子,拜佛、拜菩薩是感恩:第一,感恩佛菩薩給我們法的恩惠,不然我們沒有機會覺醒,也沒有方法可以覺醒;第二,感恩的同時立志要向他們學習,行佛所行、悟佛所悟,我們要效法佛陀的身行,依法體證才有機會解脫。離開這兩個原則去拜佛、拜菩薩,都是迷信,沒有真正了解拜的意義。注意!不是你拜他,他就給你好的條件,如果是這樣,叫賄賂,佛菩薩不做這樣的事情!我們學佛一定要明白,一切取決于自己智慧的開發,能不能破無明,能不能破我執,能不能斷貪愛,這才是我們需要的解脫的條件,這樣就不會迷信了。如果只是嘴巴念個不停,或者遇到石頭、樹木也拜個不停,別人會說那是愚癡,這與解脫不相幹!

  此是流轉生死的十二過程,生死流轉,即是如此的。佛菩薩等解脫生死苦已,就在了知十二緣起的法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過去的佛菩薩能夠離苦,真正的得解脫,就是因爲他們了達了、明白了生死流轉的真相,即十二緣起的法則。

  把握其流轉的原因,于是控製他、轉變他。此流轉中的緣起法,其性本空,無實體性,

  「把握其流轉的原因」,這裏很重要!要劃起來!我們學佛修行,當了解了真正生死流轉的原因,才能夠把握重點,去轉化這個因緣條件。我們學習緣起法,不要以爲有一個實在的法叫緣起法,緣起法只是衆生流轉生死的內容,名爲緣起法而已。緣起法自古到今是法爾如是、本來如是、普遍存在的;其體本空,沒有實在性。緣起也好比是醫病的藥,當病好了也無需服藥了。所以,了解緣起法,也不要執著在有一個實有的緣起法,他只是一個內容,在讓我們明白流轉生死的真相。那麼,進一步了知沒有實在的緣起法,緣起法還是假名施設,但有文字而無實性。

  故此經說:「無無明……無老死」。無明至老死,是可以消除的,于是佛又說緣起的還滅門,

  「無無明……亦無老死」,表示無明與生死輪回是可以消除的。如果無明與老死是真的,永恒的,就不能消除。因爲無實體性,即可了解其空性,所以也能了解因緣是可以轉化的。怎麼轉化?即佛陀所講緣起的還滅…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