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體方法師《雜阿含》講座精選▪P3

  ..續本文上一頁應的那個起心動念的模式是什麼?你要觀察這個,就是在我們直接的、很自然的反應這個中間去觀察;另外,在觸受之間也要去發覺。我們要修行,在哪裏修行?我們要觀照,在哪裏觀照?就在生活中,在我們的起心動念,在觸,在發動,在言語,在産生那個作用的時候,就是要發覺:你到底是跟緣起正見相應的思維模式呢,還是執著有我執的那種思維模式?自己都要很小心地去發覺。這個才叫修行,這個才叫用功!

  關于時間: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時間依存在的運動而顯現。一切萬法有生、住、異、滅,由于萬法的息息流變,好象有一個運行過程,才産生了時間感,現出前後相續的幻相。諸行無常,刹那刹那的變化不居,在這息息流變的遷流中,而現出叁世——過去、現在、未來,此一刹那爲現在,前一刹那爲過去,後一刹那爲未來。時間與萬法相依相存,沒有獨存性,故無實體。時間依存在的運動而顯現,所以,此以爲極長,彼不妨以爲極短。這在物理上也可以明白,如果速度非常快時,與我們地球上的時間還是有差別的,因爲時間感不一樣,所以,佛法說:“一念與無量劫,相攝相入”。又,過、未是觀待現在而有,現在是觀待過、未而有。叁世是互相觀待而成立的,因此,沒有一個單獨的現在、過去、未來可得,也就是時間的常性不可得,所以,雖然現爲相續相,又是沒有前後相的實體可得——法無自性,法無我。

  什麼叫現在?當你說“現在”時,現在已刹那地成爲過去了,所以,我們不用時間,不講現在,也不講刹那。而只講“當下”。“ 現在”是觀待過、未而有,就落入了時間相,它是遷流不息的。師父講“活在當下”,不是講當下的實在性、永恒性,而是說:只有在當下才能看清真相,只有在當下才能破除過去、現在、未來的實在感。現在,整個社會都在講“活在當下”,注意聽!活在當下,要有內涵,不是隨便講話在當下,幾個人懂得活在當下的意義、內容是什麼?這個要扶擇的!今天沒有中觀的正見,沒有緣起的正見,不可能了解這個真相。坦白講:哪一個人能不活在當下?!活在當下,不是功夫,不是境界,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只是你不知道!生命本來就超越時間相的,只是你不知道,落在時間相而已!明白了,看到了,你就知道時間相的虛幻。什麼叫活在當下?“當下”就是超越時間相!

  俗谛是一種假名施設,用時間來彼此了解溝通,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的心與外面的一切境相是相依、相緣、相應的,而且是自識他識展轉相資的。認識到哪裏,那裏即是一切;觀察前後到哪裏,那裏即是始終。追尋萬法的第一因實不可得,僅能從相依相待的世俗觀去了解它,也就是一切法唯是假名施設。自他的認識、展轉而變成共同的認識,並且通過語言而交流、溝通,大家知道意思就行,並不是有一個名字就有一個實體。緣起是佛法最重要的觀念,一切法是相依相待的,沒有絕對的東西,相對又相攝,相依又相成,這是最難了解的。我們說“明”時,暗是不存在的;說“暗”時,明是不存在的,這是相對的。但是沒有暗,明能顯出來嗎?如果沒有明,暗能顯出來嗎?這是相攝的。因爲明,所以顯暗;因爲暗,所以顯明,這是相攝的、不離的、遮它顯自的。但是,明不是暗,暗不是明,這是相對的、不即的。這個道理要慢慢去體會,這就是緣起的幻相:相依、相緣、相成,又相對而相攝。如果你落于實有的明、暗,那你就根本不懂緣起!所以,中觀就是要破除兩端的執著,兩邊都不可得,都非實,只是相依相緣而相生,又展觀出不同的體性,所以,變成相對。緣起難了解就在這個地方,就是不即不離,離兩邊又不著在中。

  關于動靜:衆生由于潛在自性見的太深,不是落于“有”,就是落于“無”,總是把動靜有無看作不同的兩邊,然後各行其是,執取一邊去了。這個地方體會不到,我們要見法也很難哪!體證真相就不容易啊!清楚了,明白了,世俗的生生滅滅就是真谛的不生不滅,就能即俗即真,而不須厭離人間。無常的生生滅滅是緣起的幻相,由于其“實”性不可得,“常”性不可得,“我”性不可得,而顯示空寂,顯示它的不生不滅。如果我們不能從現象的生生滅滅,體證到它的空寂性的不生不滅,那你就不能即俗即真,真俗無礙就達不到,你就不可能解脫,這個很重要!

  又此所謂“滅”,系指無常滅,與性空寂滅不同。無常的滅,是緣起的,依因緣而生,生而即滅,所以,這是現象,是有爲的。如誤會了,把那個生滅的“滅”,看成性空寂滅,這即會說:滅,即諸法歸于本體寂滅;生,是從寂滅本體起用,那是倒見了!這是一個主要問題,千萬不能混淆!這個點點滴滴的微細處,都要很仔細、很明白的!中觀者以無常滅爲緣起的幻滅,幻滅非都無——無見,則不失一切行業。它不但不會離開緣起的萬法,更不會去破壞它,反而成立了一切行業。滅與無,是緣起幻相的一種姿態,非是都無斷滅。滅,是生的消滅;無,是有的消失,所以,滅與無,是緣起幻相的一種姿態,非是都無斷滅,滅,是生的消滅,無,是有的消失。所以,滅與無,都不是什麼都沒有。如:抗日戰爭已過去了,沒有了,但曆史曾有此抗日戰爭,此項戰爭的影響仍在。業力也是一樣,即生即滅是過去了,但是産生的影響力確實存在,所以,即生而即滅,有而還無,與都無斷滅不同。雖念念生滅,刹那不住,如石火電光;過去的行業已滅,而能不失,于未來仍感生死。這個業力是佛法中最難解釋的,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有業力而無作者”。

  這樣,從即生即滅的觀點說:諸法是徹底的動,徹底的靜。從生與有而觀之,即是動;從滅與無而觀之,即是靜。即生即滅,即有即無,即極動而極靜,即新新不住而法法不失,此是佛法的諸“行”觀,變動觀。這個變動是當體即靜:我現在在這裏說法,身體在動,嘴在動,意念也在動,這一般來講就是動相,但是,即動而靜,當體即靜,你們體會得到嗎?“動中有不動”在講什麼?你們要明白,就在講這個:即動即靜,生滅即是不生滅,緣起就是空寂!動與不動你就了然于心。要讓一個人明白這個很困難,因爲真的明白了,真的了解了,你就大受用了!

  望文生義的盲目修證者,有以“見鳥不見飛”爲見道的,這誤解即動而靜的緣起如幻觀,以爲親證法性寂滅了。依佛法說:見道乃體見法法寂滅無自性,哪裏是不見飛(動相)而見鳥?從即般若起方便智,那應該了達無自性的—即生即滅的如幻行相,應該即法法不失而見鳥之飛動才對。故見鳥不見飛,不過是從自性妄見中幻起的神秘直覺,其實,那個是定境。見道乃是體見法法寂滅無自性,法法就是動的,是即生即滅的,是緣起的相續相的,但是,卻是寂滅無自性的,這個才對呀!不是法法不動,忽然間靜止了,大地平沈,虛空粉碎,身心脫落。我們懂緣起,懂中觀,才能真正見法:到達一切緣起相是即生即滅的如幻的行相,確實是空無自性的。真的明白了,那麼法法不失,沒有一法可以去掉的,沒有一法可以破壞的,沒有一法可以排斥的,這個叫法法不失。鳥飛,就是鳥飛,怎麼會不飛呢?應該這樣才對啊!

  有沒有懂緣起法?緣起真的明白,真的透的人,當下就解脫。一定要回到生命中去體驗,如果真的明白,你怎麼會見不到空性寂滅呢?你們聽到我說話的當下也是啊,爲什麼見不到呢?就是沒有用生命去真正體證,所以才見不到。我們的心向往解脫,但是不夠投入,不夠用心,你當然體會不到?知見明白了,做不到,那就更要反省了:我如何實踐而能體證?這是我對大家的期望和鼓勵。能體證的很好,發發心,爲佛教,爲衆生付出一點,好好把這個法弘揚出去。不能體證的,發心猛勇、精進、用功,把這個法學透,一定要受用。觀念的修正到實踐的清淨,確實要靠我們自己生命去體證,還要去行。我們今天理論聽了一大堆,我會講會論,自己還是貪瞋癡一大堆,那請問你:這些觀念要做什麼?難道當作你語言的工具而已嗎?比別人會講話的那種優越感而已嗎?我們講要生生世世來度衆生,用什麼來?如何能隨願而來,而不是隨業飄流?如何能在這樣的世間不會沈落?要有內涵哪!不懂緣起,不懂無我,你處處都是陷阱,怎麼能超越?所以,我們要用緣起無我的正見,來修正自己的內在,提升自己的人格,淨化、超越,了解生死如幻,不再執著,不再恐懼。明白生死如幻,涅槃也如幻哪,不執著,才有那一點自在來的,真正說,無所畏、無所得、無所著,知道生命如幻無我,才能把生命布施衆生。真正六度的布施,最要緊的是把那個“我”布施出去,可是要做到卻比死都難!不知緣起而已!所以,我們要善用因緣,善用心力,要分清輕重緩急,把學法、見法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我能給大家肯定的是:這個法只要你真的願意學,真的非常用心,每一個人都能受用,都能解脫!佛陀的聖弟子們爲何這麼快就解脫?佛陀告訴他的是真相,是佛陀體證的。所以,你只要根據他正確的方法,一體證,當下就是,有何難?

  一切法的真相叫法性,一切法的實相叫法性。一定要談這個叫自性的話,那就是一切法

  無自性即一切法的自性。

  一切法因緣生,因緣滅,那麼,一切眼一切時滅無余,還有眼觸因緣生受嗎?然而,我們無明衆生對每一個觸緣都會記憶很久,它好象一直存在,不會消失。其實那個是記憶,是留在我們影像中的記憶,而不是觸緣的當下。觸緣已經過去了,難道還會起苦樂受嗎?一切眼一切時滅無余——當下!我們一直強調即生即滅,但是我們不知道,從來沒有注意發覺,也就是在這個地方 而已。如是耳鼻舌身意一切時滅,永盡無余,還有意觸因緣生受嗎?

  一切法是新新不住的流行,不是過去的複活,後起者並不是前者的再現,因此,一切法是刹那不住而又一期相續的。延續不變,是相對的安定,實是刹那變動的…

《體方法師《雜阿含》講座精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