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體方法師《雜阿含》講座精選▪P5

  ..續本文上一頁超越它?如何發覺真相?當你痛苦,你要面對痛苦,把痛苦的本質看清楚;你恐懼,跳進恐懼,把恐懼的真相看清楚,其它沒有辦法!學了這個法,就能觀察,就能發現真相:它是不是真的無自性?真的無我?真的如幻非實?真的即生即滅?注意聽!這個都要很明白地觀察它。我們的根塵觸産生的苦樂受和不苦不樂受,它的幻相非常深細,要好好看清楚它。還有,我們的意識可以産生“千百億化身”的幻相,心靈的作用是很微妙的,我們不了解這個心靈,被它騙得很慘,生生世世就在這裏輪回哦!馬丁在表演催眠時,他暗示你是什麼身份,你就會出色地表演起來;很酸的東西,他告訴你是水蜜桃,你吃得津津有味,但是當不再受暗示時,看到那個酸東西一口也咬不下去。那麼,我們的意識虛幻不虛幻?是不是真實不變的?每一個人不明白當下的意識狀態,都認爲自己是清醒的:“我所看到的,我所聽的,我認知的,我很肯定的……”,真的嗎?我如果告訴各位:你們都在夢中,都在受催眠中!沒有一個人會相信。有人說:“我昨天做了一個夢”。夢中是潛意識,是深沈的部分;現在是表面意識,是表面的部分。只是我們覺得夢中是假的,現在是真的。我告訴各位:當你們認爲“我”的時候,就是在夢中、催眠中;當你們離開那個“我”時,真的明白無我,真的超越它,不再執著時,才叫“醒”過來。我今天跟大家結緣,就是要呵醒衆生的無明。真正要呵醒你的人絕對不會討你喜歡而已,會殺你的,把你那個“我”想盡辦法把你殺掉的!你是很恐懼的,很怕的,你會逃避的,你會難過的。真正愛你們的人是誰?要搞清楚啊!

  現法見,滅熾然,不待時,緣自覺:現法,就是當下的身心狀態。怎麼看到呢?“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是名現見法”。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就是說:當你的眼根見到外面的色(自己身心也是),你會覺知,你知道你現在看到外面的色;然後覺知色貪:“哦,我內在的眼識對這個色起了貪愛、喜歡了”!這個叫現法見。注意聽!這是第一步。師父的如實觀照其實要達到就是這個第一步:一定要發現自己內在的現象、作用。衆生哪裏不明白?不知道自己的身心變化,也不知道六根觸境時産生的種種的執著、貪欲、愛染。這些都要如實地知道明白,才能有後面的第二步的功效。那就是什麼叫“滅熾然,不待時,緣自覺”?在我們起貪欲、執著的時候,象火在燃燒一樣,故名熾然,很苦的;但是,當我們知道滅時,沒有貪欲時,當下是寂靜的,是順涅槃的。這個還要等待特殊的機會嗎?還要等待什麼因緣時節嗎?“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我起了貪欲愛染,很清楚明白它,叫“現見”;然後,我六根觸六塵,不會起色貪,這個沒有色貪的狀態要很清楚地明白了解。第一個是起色貪的狀態要明白,第二個是沒有起色貪的狀態要明白。“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緣自覺”。在根塵觸的當下,清楚明白沒有起色貪的狀態,那個就是當下滅熾然!那還要等什麼時節才知道?所以,也是不待時,也是正向,正向就是邁向涅槃,也是緣自覺——當下的明白。在佛陀開示的當下,明白的人當下反觀,當下就知道:“啊!我明白了,感謝佛陀!我從現在起皈依叁寶,不再顛倒執取了”!如果我們當下是在不貪不欲不著,不起瞋恨,當下都很清楚明白它這種狀態時,當下就是滅熾然、緣自覺!所以,我們應該知道起的狀態,知道執著、貪瞋的狀態,也要知道不起的狀態——滅相!我們只知道集,而不知滅,其實,滅是每個當下都能體會的,注意聽!我再問一次:“你們現在有沒有痛苦”?“沒有”!“你們現在有沒有煩惱、貪瞋癡”?“沒有”!“有沒有實實在在的明白啊”?(大家的笑聲)緣自覺就在談這個!注意聽!沒有的狀態(滅相)要很如實地知道沒有,很重要!這一經這麼簡單,但是非常重要!回去要多思維,多深入,多體會!很快你們會受用的,注意聽,很重要!我再叁提示這個地方,真的是一切法的重點都在這裏,現在不能當下體會的也沒關系,我們衆生有一個很糟糕的問題:一次反應不過來,二次會加深一點反應,十次會更深一點,一百次時會:“啊!我明白了”!所以,每一次講到重點,我都是要重複,只有一次一次地聽,一次一次地覺,你們越聽越清楚,越感受深,重點一直在重複。所以,我常講:“我說法沒有什麼善巧,唯一的方便善巧就是:一次聽不懂,我說十次;十次聽不懂,我說一百次;再聽不懂,我說一千次,一直說到你懂爲止”!重點我會一直重複,不厭其煩的。

  學佛的叁個過程:破、立、活。衆生無始以來習性深重,我執深重,所以,要破除這個我執、我見,剛開始會感到孤寂、生澀、很冷。因爲你在一切“有”慣了,你覺得破除這個“有”好象就失去了什麼,所以,覺得枯燥、很生、很冷,這是正常現象,這是過程。我們在執我中習慣了,你要破它時,它會感到恐懼,“我”消失更恐懼哦!我們總是覺得有我才對,無我怎麼可以?所以,第一個階段的破(殺),就是要鏟除、破除本來保有的執著,破除我執、我見的習慣性,鏟除我的個性、習性。當你要鏟除這個時,你會感到很難過,好象離開這個就覺得沒有什麼意義了,生命好象失去了什麼。因爲你對這個執著很深,不願意放,你才會覺得沒意義。第二階段就是立(見法),見到法性空寂,知道一切法本自清淨,生命如幻,他不再恐懼了。第叁個階段就是活(嚴土熟生的妙用),生命真正地活起來,象獅子,沒有障礙,自主自在,內心充滿了那種信心與肯定!就是菩薩的最後度生過程,無畏的、無私的、無我的去利益一切有情。所以,首先要破除一切障礙,見到法性空寂,生命才沒有束縛,沒有一切的大小框框,才能真正地活起來,真正生出大慈大悲心,只要能使衆生得度,不惜一切,甚至連生命都可以付出。爲什麼能這樣的大無畏?因爲他無我,他知道法性空寂,生命如幻,不再恐懼了。所以,在修學的過程,剛開始要破我們的執著、習性,破我們的貪染,你會覺得無所適從,會覺得難過,這個吊牢得不得了,好象“我”不存在是不可以的。而不知道,大死一番活起來的那種真正內涵,你沒有體驗到,沒有體驗到“離系之樂”。你不知道,這個“我”真正舍掉,破除我見、我執的貪愛以後,你才能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生命的意義,那種大自在,大無畏,你體會到時,才知道:哦!真正的生命意義在什麼地方。不會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空空洞洞的、孤寂、冰冷,不是死灰的,絕對不是這樣!那個離執以後的真正的所謂“寂滅爲樂”,一般人都是不能了解的!不要怕眼前的失去:欲、樂、我等種種的執著的失去,不要怕那種孤寂!你不經曆那種孤寂,你就不能體證法性空寂,你就不可能真正地活起來!這個是過程,不要怕面對,不要怕失去。一定要爲自己負責,內心還有絲毫的貪瞋癡和煩惱,不要懈怠。要面對,要承擔,要追討,要深入,要覺知,要超越!這個就是我們生活中最要緊的一件事情,而且不需要離開生活,都能用功。所謂面對,就是在當下的承擔中去解決,去超越,去觀察,去修行。正因爲有煩惱才要面對、超越,沒有煩惱,哪裏能證菩提?!所以說,煩惱即菩提。 

  好,我們現在當下可以觀察:從過去到現在,你一生中最喜歡的、最痛苦的、最不喜歡的是什麼?看看有沒有辦法再感受一次?所以,你就知道受的虛幻不實性了。“我昨天吃的味道好棒哦,今天還想吃”。那我現在問你:“那個味道你真的知道嗎”?如果想得出來,就不用去買了,時時刻刻要吃一想就有了;如果那個味道根本想不出來,你的愛吃從哪裏來?真是奇怪的事!那種即生即滅的感受,居然認爲一直保存到現在!“我很痛苦”!現在真的存在嗎?要是真的存在,你一天到晚哭死了,明明你現在笑眯眯。“我希望、我理想、我要……”到底要什麼?希望什麼?理想什麼?到底是爲什麼?爲什麼只喜歡彼受,不喜歡此受?爲什麼只喜歡此受,不喜歡彼受?到底是爲什麼?我們有沒有看清楚?我們活在什麼樣的虛幻中間,你知道嗎?“我希望明天會更好”。我請問你:那個好,是什麼受?是根據什麼而定的?所以,我們在狂心中,不知道狂心如幻哪!不知道歇!怎麼歇?了解真相,自然就歇!所以,在根塵觸的當下,要明白自己的身心狀態:貪愛生起了,貪愛消滅了……注意聽!這個很重要哦!什麼時候要打仗?沒有貪瞋癡的狀態如實知時,還要打仗嗎?跟誰打仗?“止、息、清涼、滅無余”啊!講到這樣已經夠露骨了啦!好好用心哪!不能體會的話,不能如實知,不能真正明白超越的話,你怎麼修都很辛苦唷!注意聽,就在這裏!我給你們今天種的因素,將來就是你們解脫的因緣!不要忽視了,很重要!今天即使不能當下體證,你將來在任何一個用功的過程,突然間觸到,你會明白:啊!師父當時講的是什麼!當下你就能受用。所以,師父在這裏隨時點醒很重要的法義,讓你們每一個能當下把握的人,當下就能受用!因此,師父講的每一句話,你們都要好好用心去體會,反複體會其中的奧義!這些法是這樣的重要!在你們的生命裏面,有一天會作用的,要明白!如果連聽都沒有聽,連了解的機會都沒有,那是永無機會的,一定要明白哦!

  什麼叫上座禅?就是空叁昧禅。我們在行住坐臥的每一個當下,在六根觸六塵時,都要發覺有沒有貪愛、執著?起貪要發覺,它滅時也要發覺;不起貪愛的那種如實的清淨自在要發覺,並且知道如何去護持。那麼,你慢慢地對自己身心的狀態就會很清楚,行住坐臥都是這樣的如實觀察,這就是上座禅,就是空叁昧相應的。只要修持這樣的方法,將來就能與空相應…

《體方法師《雜阿含》講座精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