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對于現象來講只是用特性,從他不同的特性把它分爲五法,所以我們說阿含經裏面有談麼,四大爲能造,色等爲所造,那麼這個四大爲能造,這個能造大家把能邊很容易以爲是實有,那麼能邊來講從精神上來講也是識,識也是能邊,心所等即心識所有的作用。那麼不管是精神的物質的就可以作爲萬法的萬有的基礎。但是注意哦!這個萬有的基礎不是實有,還是什麼假施設,所以合起來講叫法假。
所以『智論』所明的叁假,是顯示修行次第的,《大智度論》爲什麼用叁假,就表示我們對這些執著一層一層的去深入去破除他,有他的修行的次第,即由名假到受假,破受假而達法假,進破法假而通達畢竟空。
我們以個人的立場來看,我們心識的認識,産生的種種名言明白他是假的,非實的由認識産生的作用。這一點如果我們能明白,我們就能進一步的去體會到一切現象是由于緣起假合,物質條件或者種種精神領域都好,只是很多的條件的組合而已,就可以體會到他的受假。
從名假體會到受假,再進一步這些受假的條件的本身還是條件因緣組合的,就沒有實在的小一的元素,實質的自性的小一都沒有,達到進一步破法假。真正的知道了法假也不執著了,所以一切的自性,實有感才能完全的厘清,這個時候達到的叫畢竟空,我們講的一切法的法性空寂。
依此因果假有義上,有從粗至細的不同安立,故因果可有種種的形態不同。
因果如幻,緣起是假有,了解了看起來有粗有細的不同安立的一切假,有不同安立的假名假——受假——法假,既然有不同的安立的假,有粗有細,那我們講因果有很多形態,其實是從這個角度來說他有很多形態。
第四節 刹那滅何以相續
上章曾提到∶一切法刹那滅,何以能一期相續?
上一章談到這個問題時他說下一章要講,就是在這個地方提出來。如果說我們一切法是緣起是刹那不住是生滅不停的,既然是刹那刹那的生滅,他怎麼能相續呢?而且還是一期相續。比如說一個人五十年、八十年,一個東西一百年、兩百年,還有一個一期相續的一個時間相,你說他是刹那生滅的,爲什麼他能延續那麼久?刹那生滅是一個心念的刹那,一期相續是一個物質、一個物體存在的時間叫一期,所以這裏的一期生滅他這裏講如「大地劫住」,「人生百歲」,我們這個山河大地,星球,我們算劫的,很長,看起來很長,小劫、中劫、大劫,這個時間很長,那麼人呢?大概百歲了都有一期的安住相,這個叫一期相續。
雖知道他刹那不息的在變,而到底是一期相續了。我們也知道是生滅刹那不同的,不管物質的,心靈的,刹那在變,刹那在不停的沒有一點點時間是安住的,一直在變,爲什麼還能一期相續?這個很重要!因爲這個也關系到因果的問題,你說他如幻的,如幻爲什麼會産生相續意思是一樣了,相續就是因果了,相續相本身就是因果,所以導師說這應加以解說∶(解說了,你聽得明白了,你對這個問題你才能不會有疑惑,)。
凡是某一事態的存在與消失,無不由于因緣,確乎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
從緣起法的角度緣生緣滅,確實都是因緣,他的關系確實也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流轉還滅都是這樣子的。
但因緣與果,有親疏的差別,有層次的差別。他必須把因果裏面的主要條件跟次要條件,還有他層層相依相緣的關系育與作用我們要明白,這個解釋的清楚你才知道,哦!雖然因果會相續有他的相依相緣的條件,而事實上還是無常無我的可以成立的,也就是說因果顯現出來爲什麼說他是無我的、是不住的又能相續那麼久?這個因果是怎麼來成立的?如果是如幻的無實性的爲什麼他有這個功能?一定要把它解釋清楚。
這是說∶一法的存在與生起,是由極其複雜,甚至說以一切法爲因緣而起,但在極複雜的因緣中,有主因與疏緣,總是由主因(也不是唯一的)(因爲主因也是什麼——類聚的,很多主因類聚在一起是一類一類的一系一系的,就在講這個,)由主要的因緣,但不是唯一的限定其特相,展現某一種特質而已由種種疏緣助成他,如引業滿業之類。疏緣雖然不能規定你現在當生的某一種動作的一種相續的力量,但是過去的引業或者是滿業還是會鑄成你這一生的很多的際遇,引業是什麼?是強烈的,強大作用的一種業力,引導你去哪一道去投生,去輪回,這個叫引業。強大的業力引導你去哪一道去投生或者是輪回。滿業就是,比如說我們有的長得好了莊嚴,有的長得難看,有的身體好有的的身體弱了,有的就一生富貴,有的一生就很貧窮,這個叫滿業。這個都是屬于什麼,疏緣。
所以某法的存在,即由此親因疏緣和合的假有;所以我們一生,你看我們每一個人因緣果報都不一樣。因爲我們過去的條件不可能兩個完全一樣,我們長相也不一樣,身體的強弱也不一樣,一生的際遇好壞也不一樣,每一個人都不一樣、爲什麼?親因疏緣都有,這麼多複雜的親因親緣合起來所謂的假有是這樣和合。
這裏要講的就是前面我們講過華嚴的法界緣起,法界緣起的因緣他的觀念就象織網,我們接那個網子兩條接在一起然後又分開,然後這邊又接在一起然後又分開,然後向網狀一樣,也就是說整個法界所有的條件就象網狀一樣互相都有關聯的,這個是法界緣起,華嚴的法界緣起變成全世界全宇宙所有的條件幾乎都跟你有關系,因爲他是一片大的網一樣,那這樣就非常複雜了,非常非常的不可思義,所以我們要談緣起的時候如果講法界緣起,你很難去把握,變成大到無外,這個因緣大到無外那麼大,那麼從薩婆多部小到無內的那麼小,這樣的因緣果報都很難去了解去善用他,所以這裏也是講如果從這樣法界的緣起來看非常的複雜。
其實導師要點出重點!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這種觀念我們都沒有辦法把握,對我們的修行來講都沒有辦法把握,唯有了解緣起裏面主要的條件是什麼,你要先了解那個主要的,還有一些次要的,這個是抓住重點。你說無盡的因緣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怎麼去把握他,所以這裏有一個觀念很重要什麼叫主因什麼叫疏緣。比如說我們現在要解決的是什麼?我們要解決的是我們現在的貪嗔癡煩惱我執,要破這個無明,這個跟我們生命當下息息相關的,這個條件要先抓住。
如果我們今天修行不探討我們爲什麼會貪嗔癡煩惱,痛苦不盡,爲什麼後面的習性斷不了,造業不能止息,然後生死輪回不斷,最主要的是生命中的當下問題你不去探討。因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好,那我研究一塊石頭是不是能解決我的亊,我研究宇宙飛船跟我的解脫有關系嗎?有關系,但是那個是疏緣,這樣知道意思吧。
所以我們一定要抓住主因,我們現在活著爲什麼會痛苦煩惱、爲什麼執著不斷、爲什麼造業不斷、爲什麼貪嗔癡煩惱越來越盛?要解決的是這個。要抓住這個主因那,利用這個機會就點醒我們大家要注意了,我們修行也是一樣,佛陀有很多問題不回答他就告訴你,箭被射中了,你最主要的要先把它拔起來是不是,怎麼治療把它治好了。你不去把這個箭拔出來,不去治療他,研究這個箭是從哪裏來的,什麼材料做的,裏面有沒有毒,毒素是什麼毒來形成的,你研究到這些都懂了,你死了,這樣知道意思吧,問題都不能解決。
講到因緣也是一樣,主要因緣是什麼,我們要自了當下的身心苦破,當下的煩惱不斷,這個主要條件是什麼,所以爲什麼我們講五蘊了六處了,講緣起了這個都是主要條件那,很疏很疏的緣,不要去管那個,管那個你永遠是未了未盡。
只要因緣──實在是主因沒有大變動,那疏緣雖有些變動,或有或無,某法的存在,能延續下去。
我們現在也是一樣,我們過去的種種因緣果報,現在我們現在身心的當下,他有一個最主要最強大的,影響我們很深的,包括引業了,滿業了,現在在我們身心在作用,如果我們現在不去了解自己內在這些條件,你研究離開這個外在的其它條件,跟你都不相幹,意思是一樣的。所以裏面過去造成的這些作用跟力量我們不先把它看清楚去解決他,你沒有辦法變化,你現在跟過去還受他繼續的在影響。
進一步,此主因與疏緣的存在,本身也由于因緣決定的,也是只要主因不變,即使疏緣有些變動,還是能一期相續的。
今天造成我們現在內在的一些條件主要條件好了。這些條件的本身還有條件,也是條件組合的,主要的條件沒有變他還是功能繼續的,比如說我很喜歡生氣了,嗔恨心很強,那是過去種種條件造成我這一生的這種慣性。那好、如果我今天沒有發覺他的內涵如何去改變他主要的條件,我去用其它的修行沒有注意到這一部分重點,那我這個主要條件會不會改變,不會,所以那個習性一直存在。
如果我發現我的嗔恨心很重這是主要的,對不對,那我針對這個嗔恨心去觀照去了解他的內涵跟條件,那我們要修正他是不是比較容易,主要的條件變了,整個身心就會轉化是不是這樣子。我們研究一些跟主要條件不相幹的,學了很多但是主要條件都沒有改變,我們的性格了,我們的言行了都一樣,沒有辦法很大的改變,我們現在每個人宗教上信仰很虔誠的人很多對不對,有錢的人很發心造功德的也很多。但是從來不回到生命中來觀察,我們內在的主要因緣是什麼,你是貪比較強,嗔比較強,是不是,還是比較愚癡,主要的是什麼,我們主要的是面對我們主要的問題,大體的我只是虔誠敬愛我只是拜、我只是求、我只是做做好事那主要的條件都沒有消失,都沒有變化,那我們能不能解脫。
同樣的道理爲什麼能延續?因爲他主要的條件沒有變化,他就能一段時間的繼續下去。我們講燈的燃燒好了,他的那個油心還有油,那個油如果你不把它燒完或者是不繼續加他一定繼續燃燒,是不是這個他會相續,他的燃燒的條件還在。如果我們知道燃燒的條件是這個,只要那個條件不相續,不再給它加油,燒完了,最…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八章 中觀之諸法實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