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八章 中觀之諸法實相▪P5

  ..續本文上一頁我們在觀察的部分就是共相的部分,就是大家都一樣的,任何一法都一樣的,都有他的不變性,這個地方我們才稱他爲共相或者是共性,那最主要的就是說觀察無常跟無我麼,你體會到無常也才能體會到無我,因爲體會到無我,你也才能解脫,這個是重點那!

  此共相,西人曾有二種說法∶有以爲共相並沒有共相之爲物,僅是抽象的,意識上概括的類概念,有以爲這是諸法的理型,此具體的確實,具體的即依據此理型而實現的。

  這是講西方的人他們有兩種講法,共相並沒有共相之唯物,也就是在講理性的部分,不是講具體的事實。所以他認爲這種理性是抽象的也是我們意義上意識上所蓋括的一種概念而已。那麼、另外有的以爲諸法的理型比具體的確實,我們具體的萬法反而不實了,爲什麼?因爲萬法還會變化,但是有一些我們講理性了,或者是必然性了,這個叫理型反而他認爲這個是比較確實的。具體的即依據此理型而實現,比如說我們萬法會産生緣起的現象了,會變化了會生滅了就是因爲有這個理性在,有這個必然的理性在,一切萬法才會産生才會變化才會消滅,也就是說具體的現象是由于這個理性而産生的。

  但是依佛法說∶共相約遍通一切法說,而它即是一一法的,也可說爲自性。究極的、遍一切一味的共相,即空相,空是法法如此而平等普遍的,不是可以局限爲某一法的。

  那麼今天如果我們站在佛法上來說什麼是共相,共相是所有一切法一一法都一樣的,也就是說跟一一法的內在都是共通都是一樣的,也就是一一法的內在,所以說起來這個共相就是一一法的自相,究極的遍一切一味的共相即是空相。我們佛法都講空相空性他是什麼?他是究竟的是在一切法都一樣有這樣的共相,在佛法來講叫做空性或者空相,爲什麼?因爲空是法法如此而平等普遍的,所以我們在談一法的實相就是空相的時候,是說他普遍的是必然的是法法平等的。

  其實就是諸法的共相就是諸法的實相,所以今天要談到這個共相,在佛法上來談就是空性就是空相,因爲這個空性跟空相在一一法中都是平等的,每一法都一樣,所以他是普遍存在的是必然如此的,不是可以局限爲某一法的。那麼這個共相就是每一法都有,每一法都平等,如果哪一法有哪一法沒有,那不叫共相也不叫普遍性,這個就不叫空性所以佛法講的空性空相就是總相就是共相的意思,是一一法都有,一一法都平等。這個大家就明白。

  佛弟子真能于一法而悟入此平等空性,即于一一法無不通達,因爲是無二無別的。空性即一切法的實相,即一一法的究極真理,並非離別別的諸法而有共通遍在之一體的。

  這幾句話很重要!大家要注意,空性他就是一切法的實相,也就是說不管是人事物都一樣,任何一法他的內在的實相就是我們講的空性,這個空性就是一切法的究竟的真理法則了,那麼大家就要注意哦!這個空性不是離開別別的諸法而有共通遍在是一體,注意聽!這個很重要!不是離開我們一切法內在共通的特性而另外有一個實在的體,實在的本體存在不是在講這個,就在一一法上,就在一一法的當體上顯現他的空性,不是離開一一法以外還有一個實在的存在的那一種一體叫做體性的東西不是在談這個,這個都是站在中觀緣起的立場來看當體即空,當體即空就是一一法的當下就是空性,而不是離開這個一一法以外還有一個實在的空性。這樣知道意思吧!這樣就不會落入實有自性見了注意聽!這個很重要!

  比如說在我身上顯現的就是空性,各位每一個人顯現的也是空性,我們每一個人的當體即空是一樣的,不是以外還有一個實體存在的空性,這個就會落入自性實有了,把空性實有話,這個跟外道的自性執是一樣的。空性只是在講一一法他內在我們共同的特性,爲什麼,無常故,這裏無常,你那裏也無常,一一法都無常,我們沒有一法能超越無常的法則,這個無常的法則就是我們一一法內在共同的特性,所以叫空性。而不是離開一一法有一個實存不變永恒的空性這一點要明白!

  無二無別而不礙此無限差別的,所以不妨說爲色自性、聲自性等。

  這個空性無二無別,大家都一樣,空性都一樣,所以講無二無別。但是這個無二無別沒有妨礙無限的差別。這裏雖然空你那邊也空性一切法都空性,這個是無二無別,但是每一法的緣起相可以無限的差別,所以可以現爲男女老幼,可以現不同的一一相,所以內在的講空性是在講他的理性。我們講無常無我是一一法都是共通的,這個就是真相,所以給他一個名字叫空性,也是名字而已。

  講空不是什麼都沒有,是無實在性無永恒性無不變性,從緣起的現象來看就可以無限的差別,可以現爲一切法一切差別都可以顯現,千差萬別的一切相都可以顯現,那所以就不妨礙說色的自性、身的自性、眼的自性、熱的自性、地的自性就可以不妨礙了,這個差別相可以講,這個差別相建立在在無常無我的根本空性上是一樣的。

  如世間的虛空,遍一切處,既于方器見方空,圓器見圓空,不離開方圓而別有虛空;

  用虛空來比喻了,虛空是遍一切處的,好,今天在一個四方的器具中看到的那個空就是方形的,好,在一個圓形的器具中我們看到那個空就是圓形的,不是離開方園的這個器具而另外有虛空。

  所以而虛空無礙無別,也不即是方圓。所以你不能把虛空當作是四方的或者是圓形,他是依著什麼樣的因緣而展現什麼樣的形態,在一個方格子裏面的空間我們說他是四方形的,在一個圓的容器裏面我們說他是圓形的,所以不離開一切現象的那個條件而說他有虛空,所以虛空隨著環境而變,他本身是無礙的是無別的,也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

  依此以觀共相,即知共相爲不離自性,而不即是自性的。這個叫不一不異,不即不離,從世谛法相的立場去觀察共相──共通的法則公式等,即是緣起,不可說一,不可說異。我們從世俗谛來看觀察一切,我們知道什麼叫共相,就是一切的共通法則或者是共通的公式等等,表示這一切都是緣起的,所以我們不能說他是一也不能說他是異。

  不但不是意識概括的抽象産物,也不是隱蔽于諸法之後或超越于諸法之上的什麼東西。

  主要是讓我們明白!站在緣起的立場就知道了,我們能用我們意念想象意識産生的東西嗎以爲他是什麼叫做什麼?好、你不能這樣意識分別把他産生認爲一個什麼實在的,也不是你不能分別的産生我們的意識以外、或者是互助于一切法形而上還有另外一個背後的什麼東西,這個都不能這樣講。主要的要我們了解緣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緣起,不可說一不可說異,不是意識所産生的,也不是這個背後有一個實體的東西。總之都在否定一切實有性、實在性、不變性,這個自性見就是唯一要破的,就是在這一點,從這裏就知道一一法唯有緣起而無自性。

  四、約名(相)實說性相∶『智論』卷五十一說∶「此性深妙,雲何可知?以色(等)相可知」。

  此性深妙,講空性講法性是非常深奧難知的,既然非常深奧難知我們要怎麼才能知道?以色相可知。我們要從現象上去觀察他才能知道,這個就是此即藉相以知性,這句話很重要!我們今天學法學佛也好,這個觀念一定要建立起來,我們一般人會在神話裏面那,就是不根據事實,用想象的推理的想當然必然會這樣會那樣的,都是用想象的而沒有辦法以事實來證明的 。但是這裏就講一句話,深妙的法性空性你不可知怎麼能知?他說以色等相可知,從現象去分析從現象去觀察,籍相顯性就是在講這個。

  那麼我們就知道了佛法是不是談論虛無飄渺的,不是,佛法所談的一一都是根據現實的亊相去了解他內在的性,這一點很重要哦!佛法跟其它宗教不同跟一般民俗信仰不同,這個就是特質。佛法談的是有根據的,有內容的,可以一一都可以證明的,而不是虛玄的玄妙之談這一點一定要明白!

  相指能知某之所以是某者,如見了扮角的臉譜和服裝,就知道他是誰。

  這裏是講所謂的相,我們今天知道某某之所以爲某某,也就是說什麼是什麼,我們今天認爲這個是男人,爲什麼認爲他是男人,就是以爲某某是某某的意思,好這裏就比喻了,在演戲了, 你如果看到那個搬演他的角色,他的那個臉譜象那個京戲一樣的,每一個人出來都有一個臉譜,你看到他的臉譜和服裝,你就知道這個人是誰了,紅臉的是關公麼對不對,黑臉的是張飛麼,我們就是根據這樣的一個共見我們就知道他是誰,這個叫什麼,籍相顯性,看到他的外表他的某一個相我們就可以分別他內在在講什麼。

  性即一切法之自體,本是離名絕相──不但理性絕相,事性也不如名相所表現而即爲如此的,非語文意想(符號)所能表達的。但所以知有法性,不能不依語文,意識的所了相,而顯出它的實性。此與認識論有關,爲佛法重要論題之一。

  真正的相只是看到外表而性是不可知不可說的。雖然顯現爲語文文字沒有辦法表達,但是問題是我們今天非要了解性不可的話不用語文文字那更顯不出來了,所以這個跟我們的認識論有關,我們佛法重要在就是從認識論下手的,一一法的實相我們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但是今天不透過語言,你沒有辦法了解他的內涵,好,我們說一切的性從相去了解,性是在內涵看不到的,但是爲什麼能夠了解他,這個就是認識論的問題了,我們佛法重要就是在講認識論,尤其是唯識的,唯識就是完全站在認識論的立場,這個後面還會有解釋,我們下一次再繼續。

  第二節 分爲二層說

  

  此更可分爲二層去說∶一、即相與可相,約一一事物的藉相知性說。即相與可相,相本身就是即相,可相是從認識論來看,所以從一一物藉相之性來說,藉著現象了解他的體性。

  事事物物──性的所以確定他是有,即由于有某種相爲我們所知的。我們要了解他的特性就是因爲在現象上我們能有認知的所在,相有表示此法自性的作用,是能相,這個現象也好他能夠顯現出…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八章 中觀之諸法實相》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