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们在观察的部分就是共相的部分,就是大家都一样的,任何一法都一样的,都有他的不变性,这个地方我们才称他为共相或者是共性,那最主要的就是说观察无常跟无我么,你体会到无常也才能体会到无我,因为体会到无我,你也才能解脱,这个是重点那!
此共相,西人曾有二种说法∶有以为共相并没有共相之为物,仅是抽象的,意识上概括的类概念,有以为这是诸法的理型,此具体的确实,具体的即依据此理型而实现的。
这是讲西方的人他们有两种讲法,共相并没有共相之唯物,也就是在讲理性的部分,不是讲具体的事实。所以他认为这种理性是抽象的也是我们意义上意识上所盖括的一种概念而已。那么、另外有的以为诸法的理型比具体的确实,我们具体的万法反而不实了,为什么?因为万法还会变化,但是有一些我们讲理性了,或者是必然性了,这个叫理型反而他认为这个是比较确实的。具体的即依据此理型而实现,比如说我们万法会产生缘起的现象了,会变化了会生灭了就是因为有这个理性在,有这个必然的理性在,一切万法才会产生才会变化才会消灭,也就是说具体的现象是由于这个理性而产生的。
但是依佛法说∶共相约遍通一切法说,而它即是一一法的,也可说为自性。究极的、遍一切一味的共相,即空相,空是法法如此而平等普遍的,不是可以局限为某一法的。
那么今天如果我们站在佛法上来说什么是共相,共相是所有一切法一一法都一样的,也就是说跟一一法的内在都是共通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一一法的内在,所以说起来这个共相就是一一法的自相,究极的遍一切一味的共相即是空相。我们佛法都讲空相空性他是什么?他是究竟的是在一切法都一样有这样的共相,在佛法来讲叫做空性或者空相,为什么?因为空是法法如此而平等普遍的,所以我们在谈一法的实相就是空相的时候,是说他普遍的是必然的是法法平等的。
其实就是诸法的共相就是诸法的实相,所以今天要谈到这个共相,在佛法上来谈就是空性就是空相,因为这个空性跟空相在一一法中都是平等的,每一法都一样,所以他是普遍存在的是必然如此的,不是可以局限为某一法的。那么这个共相就是每一法都有,每一法都平等,如果哪一法有哪一法没有,那不叫共相也不叫普遍性,这个就不叫空性所以佛法讲的空性空相就是总相就是共相的意思,是一一法都有,一一法都平等。这个大家就明白。
佛弟子真能于一法而悟入此平等空性,即于一一法无不通达,因为是无二无别的。空性即一切法的实相,即一一法的究极真理,并非离别别的诸法而有共通遍在之一体的。
这几句话很重要!大家要注意,空性他就是一切法的实相,也就是说不管是人事物都一样,任何一法他的内在的实相就是我们讲的空性,这个空性就是一切法的究竟的真理法则了,那么大家就要注意哦!这个空性不是离开别别的诸法而有共通遍在是一体,注意听!这个很重要!不是离开我们一切法内在共通的特性而另外有一个实在的体,实在的本体存在不是在讲这个,就在一一法上,就在一一法的当体上显现他的空性,不是离开一一法以外还有一个实在的存在的那一种一体叫做体性的东西不是在谈这个,这个都是站在中观缘起的立场来看当体即空,当体即空就是一一法的当下就是空性,而不是离开这个一一法以外还有一个实在的空性。这样知道意思吧!这样就不会落入实有自性见了注意听!这个很重要!
比如说在我身上显现的就是空性,各位每一个人显现的也是空性,我们每一个人的当体即空是一样的,不是以外还有一个实体存在的空性,这个就会落入自性实有了,把空性实有话,这个跟外道的自性执是一样的。空性只是在讲一一法他内在我们共同的特性,为什么,无常故,这里无常,你那里也无常,一一法都无常,我们没有一法能超越无常的法则,这个无常的法则就是我们一一法内在共同的特性,所以叫空性。而不是离开一一法有一个实存不变永恒的空性这一点要明白!
无二无别而不碍此无限差别的,所以不妨说为色自性、声自性等。
这个空性无二无别,大家都一样,空性都一样,所以讲无二无别。但是这个无二无别没有妨碍无限的差别。这里虽然空你那边也空性一切法都空性,这个是无二无别,但是每一法的缘起相可以无限的差别,所以可以现为男女老幼,可以现不同的一一相,所以内在的讲空性是在讲他的理性。我们讲无常无我是一一法都是共通的,这个就是真相,所以给他一个名字叫空性,也是名字而已。
讲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是无实在性无永恒性无不变性,从缘起的现象来看就可以无限的差别,可以现为一切法一切差别都可以显现,千差万别的一切相都可以显现,那所以就不妨碍说色的自性、身的自性、眼的自性、热的自性、地的自性就可以不妨碍了,这个差别相可以讲,这个差别相建立在在无常无我的根本空性上是一样的。
如世间的虚空,遍一切处,既于方器见方空,圆器见圆空,不离开方圆而别有虚空;
用虚空来比喻了,虚空是遍一切处的,好,今天在一个四方的器具中看到的那个空就是方形的,好,在一个圆形的器具中我们看到那个空就是圆形的,不是离开方园的这个器具而另外有虚空。
所以而虚空无碍无别,也不即是方圆。所以你不能把虚空当作是四方的或者是圆形,他是依着什么样的因缘而展现什么样的形态,在一个方格子里面的空间我们说他是四方形的,在一个圆的容器里面我们说他是圆形的,所以不离开一切现象的那个条件而说他有虚空,所以虚空随着环境而变,他本身是无碍的是无别的,也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
依此以观共相,即知共相为不离自性,而不即是自性的。这个叫不一不异,不即不离,从世谛法相的立场去观察共相──共通的法则公式等,即是缘起,不可说一,不可说异。我们从世俗谛来看观察一切,我们知道什么叫共相,就是一切的共通法则或者是共通的公式等等,表示这一切都是缘起的,所以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也不能说他是异。
不但不是意识概括的抽象产物,也不是隐蔽于诸法之后或超越于诸法之上的什么东西。
主要是让我们明白!站在缘起的立场就知道了,我们能用我们意念想象意识产生的东西吗以为他是什么叫做什么?好、你不能这样意识分别把他产生认为一个什么实在的,也不是你不能分别的产生我们的意识以外、或者是互助于一切法形而上还有另外一个背后的什么东西,这个都不能这样讲。主要的要我们了解缘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缘起,不可说一不可说异,不是意识所产生的,也不是这个背后有一个实体的东西。总之都在否定一切实有性、实在性、不变性,这个自性见就是唯一要破的,就是在这一点,从这里就知道一一法唯有缘起而无自性。
四、约名(相)实说性相∶『智论』卷五十一说∶「此性深妙,云何可知?以色(等)相可知」。
此性深妙,讲空性讲法性是非常深奥难知的,既然非常深奥难知我们要怎么才能知道?以色相可知。我们要从现象上去观察他才能知道,这个就是此即藉相以知性,这句话很重要!我们今天学法学佛也好,这个观念一定要建立起来,我们一般人会在神话里面那,就是不根据事实,用想象的推理的想当然必然会这样会那样的,都是用想象的而没有办法以事实来证明的 。但是这里就讲一句话,深妙的法性空性你不可知怎么能知?他说以色等相可知,从现象去分析从现象去观察,籍相显性就是在讲这个。
那么我们就知道了佛法是不是谈论虚无飘渺的,不是,佛法所谈的一一都是根据现实的亊相去了解他内在的性,这一点很重要哦!佛法跟其它宗教不同跟一般民俗信仰不同,这个就是特质。佛法谈的是有根据的,有内容的,可以一一都可以证明的,而不是虚玄的玄妙之谈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相指能知某之所以是某者,如见了扮角的脸谱和服装,就知道他是谁。
这里是讲所谓的相,我们今天知道某某之所以为某某,也就是说什么是什么,我们今天认为这个是男人,为什么认为他是男人,就是以为某某是某某的意思,好这里就比喻了,在演戏了, 你如果看到那个搬演他的角色,他的那个脸谱象那个京戏一样的,每一个人出来都有一个脸谱,你看到他的脸谱和服装,你就知道这个人是谁了,红脸的是关公么对不对,黑脸的是张飞么,我们就是根据这样的一个共见我们就知道他是谁,这个叫什么,籍相显性,看到他的外表他的某一个相我们就可以分别他内在在讲什么。
性即一切法之自体,本是离名绝相──不但理性绝相,事性也不如名相所表现而即为如此的,非语文意想(符号)所能表达的。但所以知有法性,不能不依语文,意识的所了相,而显出它的实性。此与认识论有关,为佛法重要论题之一。
真正的相只是看到外表而性是不可知不可说的。虽然显现为语文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但是问题是我们今天非要了解性不可的话不用语文文字那更显不出来了,所以这个跟我们的认识论有关,我们佛法重要在就是从认识论下手的,一一法的实相我们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但是今天不透过语言,你没有办法了解他的内涵,好,我们说一切的性从相去了解,性是在内涵看不到的,但是为什么能够了解他,这个就是认识论的问题了,我们佛法重要就是在讲认识论,尤其是唯识的,唯识就是完全站在认识论的立场,这个后面还会有解释,我们下一次再继续。
第二节 分为二层说
此更可分为二层去说∶一、即相与可相,约一一事物的藉相知性说。即相与可相,相本身就是即相,可相是从认识论来看,所以从一一物藉相之性来说,藉着现象了解他的体性。
事事物物──性的所以确定他是有,即由于有某种相为我们所知的。我们要了解他的特性就是因为在现象上我们能有认知的所在,相有表示此法自性的作用,是能相,这个现象也好他能够显现出…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八章 中观之诸法实相》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