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哪裏?回去後沒有活在當下,而是落入幻想,落入過去未來。如果回去的每一個刹那與現在一樣清楚明白,也只是當下而已,你就不會覺得現在的當下與那時的當下不一樣了,因爲活著只是當下,真正明白這點,就知道生命只有當下,當下只是活著的時候。我有時會破除大家的時間觀念,因爲我們一直會落入時間觀念中:“師父啊,我打坐無法幾個小時心都不動,清淨的心無法維持很久,一刹那就過去了,又被引走了”,注意聽!那都是在時間的幻相而不自知。我再叁講:只有活著的當下才叫生命,所以修行也只是在活著的當下才能修行。落在時間觀念的人會認爲,活著的當下是實在的刹那,然後我回去那一刹那與現在這一刹那不一樣,這就有時間相了。有人說:“禅修要坐幾天幾夜,那才叫定”。我可沒有叫你修幾天幾夜,注意聽!我只是教你僅僅在活著的那個當下,不要顛倒無明,不要貪瞋癡煩惱,不要想過去未來,這樣知道意思吧?就在活著的當下不顛倒,活著的當下不愛取,活著的當下不貪瞋癡,這樣難不難?只有生命活著的當下哦!不要落入時間相,不要說:“我打坐要幾天幾夜,我修定要如如不動多久”,這都不需要!只是在活著的當下不顛倒不執取,難不難?落入時間相變成的後果,那就是無法修行成就。其實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到,活著的當下那個時候修行最好。那個時候要怎麼修?打開日光燈即師父的如實觀照,在活著的當下,明覺清楚,就象打開了日光燈,清清楚楚地覺知。要修行多久?只要活著的當下,沒有時間,注意聽哦!過去的(即死了)不需要修,未來的也不要修,就在生命活著的當下,進行覺知覺照,這很難嗎?日光燈打開以後不要關,很難嗎?我們再作一個試驗:在座的每一個人,當下用我講的“看”(即觀、察、照、覺知)向內觀察,看看有沒有貪瞋癡煩惱?看看有沒有愛染執取?找找看,就像達摩在啓發二祖一樣――覓心了不可得,就是這樣子。大家試一試,“看”的時候就是“覓”,“照”的時候就是覓,注意聽!“看”就是在找,就是在觀察。如果你們在裏面能找到心,找到煩惱,找到所有的東西,都拿出來丟給我,不要再帶回去了。如果怎麼找都找不到,那表示裏面現在根本沒有痛苦煩惱,沒有顛倒執著。那只在你活著的當下,保持這樣難不難?而且在“觀、照、看、覺知”的當下,它一定是這樣的,注意聽!這才是最重要的。爲什麼在我們“觀、照、覺知、看”的當下什麼也沒有即了不可得?這個“了不可得”是什麼意思?即便你試一萬次,一萬次也都是這樣;試一億次,一億次也還是這樣,這是必然的!注意聽哦!所謂“修行”即在活著的當下處于這一種狀態之下,這樣的修行難不難?明白的人一點都不難啦!因爲這是法而如是的,活著本來就在觀照,從來沒有離開過觀照,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我現在點醒大家,也許你就明白了:活著從來沒有離開過觀照,但是我們無明無知而落入了時間相,所以不了解真相,帶來痛苦煩惱種種問題。因爲我們的自性見實有感很深,對時間相也很染著,因而無法活在當下。其實不管你知道與否,生命只有當下,這是法而如是的生命真相。了解真相的人,知道本來就是這樣,于是不再顛倒執著造業,也就脫離了無盡的生死輪回。看一看,現在剩下的差不多都是些老學員,辛苦了那麼多年,這個地方要把握啊!這個地方就是入處,注意聽哦!體會深刻一點:生命是不是只有當下!生命是不是活著才叫當下?什麼叫時間?我們爲什麼一直落入時間相?注意啊,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因爲現在談到時間,我利用這樣的因緣點出如實觀照最重要把握的是什麼?在哪裏契入悟入?什麼是法的實相?什麼是生命當下的實相?生命當下的實相是不顛倒不執著不愛染的,是清淨本然的,看得到嗎?在哪裏看?一落入時間相你就完了!
“叁世實有論者──薩婆多部,把叁世分得清清楚楚,過去是存在的,不是現在未來;現在不是過去未來,未來也是存在的,不是過去現在”。
薩婆多部認爲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實在的,未來是本來就有的,只是現在還沒有生出來而已,這是很奇怪的理論。
“唯識家也是現在實有者,所以只知觀待現在而說過去未來,而不知觀待過去未來而說現在”。
唯識的觀念也是現在實有論,但只知觀待現在而說過去未來,而不知觀待過去未來而說現在。你可用現在去了解過去未來,難道不能從過去未來了解現在嗎?其實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互相觀待的。
“《中論觀去來品》說:「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去時,即正去的現在,離了已去與未去,是不可得的,此即顯示中觀與唯識的不同。中觀者說:過未是觀待現在而有的;同時,現在是觀待過未而有的”
“去時”即正在去的現在當下。如果沒有過去未來,現在也不能成立;同樣,沒有已去及未去,去時也不能成立。
中觀者認爲一切法是觀待而有的緣起,即衆多條件相依相緣而成立的,不是單一的。這個觀念很重要!什麼是媽媽?觀待兒子而有;什麼是兒子?觀待媽媽而有。這是相依相緣相待而有的:沒有兒子就沒有媽媽,從有兒子就知道有媽媽,因爲他不可能無因生,一定是媽媽生的,這叫相待而有,不可能一邊有另一邊沒有。
“今試問常人:何者爲現在?恐很難得到解答。如說「現在」是上午九點鍾;或說現在是求學時代,這現在即可包括一二十年;若說「現在」是二十世紀,這「現在」可包括更多的年代了!故若沒有過去未來,也就沒有現在,所以時間不是現在實有而過未假有”。
過去、現在、未來是互相觀待而成立的,不可能哪一個實有,哪一個非實假有。如果是實在的就全部實在,如果非實在的,全部非實在。不可能一部分是實在的,一部分是假有的。
“離了現在,過去未來也就不可說,所以時間也不是叁世實有的”。
從中觀的角度,就知一切法是相依相緣的相對存在,而不是絕對的永恒。絕對永恒就是自性,緣起法沒有絕對的自性,所以一落入時間就有叁世,其實叁世也非實有,除非是自性論者將連續相幻想爲實在的叁世。
第二節 時間前後延續相
“我們覺有時間的前後延續相,以當下的現在而見有前後,即此前後相而說爲現在。由于諸法的息息流變,使人發見時間的叁世觀。在此,更顯出緣起的深妙。凡世間的(存在)一切,都是幻現爲前後相的;但同時,也可說世間一切,都是沒有前後相的”。
平常的觀念一定會落入時間的叁世觀。從這裏點出緣起法的重要及深妙:從緣起法的角度來看,世間存在的一切幻現出來有前後相;但從緣起法的另一個角度來看,同時也可以說,世間的一切都是沒有前後相的。
“因爲,如以前後的延續相爲真實有自性,那麼前即應更有前的,前前複前前,永遠找不出一個元始的極限來!即使找出原始的邊沿,這原始的已不是時間相了!時間必然現爲前後相的,今既爲原始而更沒有前相,那就不成爲時間,也必不成其爲存在了。有前即是無前;照樣的,有後,結果是無後。因此,佛說衆生流轉生死以來,「本際不可得」”。
如果認爲有自性的時間,過去的前面一定還有更過去的前面――前前複前前,往前一直追溯,找不到時間的邊沿。假設能找到時間的邊沿,這已不是時間了,因不再有時間相,時間必然現爲前後相的,既然是原始沒有前相的,那就不成爲時間了。從緣起的角度來看,佛陀說,衆生的流轉生死其本際(即原始的時間邊線)不可得,所以說“無始以來”,即根本找不到開始的第一時間。如果有一個開始的第一時間,那它就是永恒不變的,不可能展現爲時間的流轉相續相。故能現爲時間的相續相的,前前必有前前,後後還有後後,永遠找不到一個根本,即沒有時間相。
“本際,即是原始的時間邊限,這邊限是不可得的。若說有此本際,即等于取消了時間”。
只要現時間相,一定有前後的相續相,因此找不到時間的邊源即本際第一個開始處。其實即使有第一因的邊際,這個時間就不能成立。
“一般宗教、哲學者,在此即感到困難,于是推想爲上帝創造萬物,以爲有上帝爲一切法的生起因,困難就沒有了。但推求到上帝,上帝就成了無始無終的!說上帝創造一切,而上帝則不由他造”。
如果問神教者:“你說一切法是上帝所生的,那上帝是誰創造而生的”?他們會說:“上帝是沒有原因本來就有的,不需要其它因緣來生”。這樣說來,上帝就是第一因,是無因生的?無因生就成了無始無終的,而不能展現相續相了。佛法講緣起,一切法的生起一定有它的條件,神教者找不到第一因,就找一個上帝來,認爲是他創造出第一的時間從而開始有生滅相續相。佛法講的緣起論就是在否定第一因,完全否定了上帝創造萬物的這個理論。如果上帝是無因生的,應有無限的無因生可生,你怎麼是由上帝而生的呢?
“印度數論師的自性,又名冥性,即推求萬有的本源性質,以爲杳杳冥冥不可形狀,有此勝性,由此冥性而開展爲一切。老子的「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亦由此意見而來。又如近代的學者,說一切進化而來。如照著由前前進化而來,而推溯到原始物質從何而來,即不能答複”。
佛法的緣起論也否認進化論,進化論說人是由猿猴來的,那猿猴是從哪裏來?往前推溯找不到源頭,在緣起論的立場也不承認這個進化論。此外,既然人類是由猿猴進化而來,那麼人類曆史自有記載以來的幾千年,看到一個猿猴變成人麼?看到過處于半進化狀態的猿猴嗎?
只要是有自性見的,一定會去推論最後的第一因,推論不出來,就會想象神教者的上帝、數論者的自性、老子的精、物……這樣的推論都是出于自性見,找不到第一因,就用推想的物或理論來替代。唯物論也是一樣,如果一切是由物質而産生的,那追溯物質的最前面的原始的物…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七章 有時空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