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七章 有時空動▪P6

  ..續本文上一頁質是從哪裏來的?也是無法找到的。

  “好在站在科學的立場,無須答複。要知一切法似現爲時間的延續相,而實自性不可得,僅能從相依相待的世俗觀去了解它”。

  這句話很重要!如站在自性的立場,就會必然去探討第一因第一原理;而從緣起的立場,是不需要找第一因的,因爲時間相只是由相依相待的法則而展現的。也就是說:既然求自性不可得,就不會去探討自性永恒的第一因,只能依世俗的現象來探討産生幻有或假有的相依相待的原因。注意哦,佛法有一個重點:佛陀都沒有離開現實世界的一切法來開示,他是從俗谛而顯出第一義谛的,不是離開現實的萬法而推想有一個虛無缥缈的存在。其它的所謂宗教、哲學家、神學家都想象離開現實以外存在一個實體。佛法恰恰相反,不是想象推理,是從現象中了解原來是相依相緣的存在而無自性,所以談的是緣起論。從緣起的角度才能了解真相,一切只是如幻如化的存在,不是實有自性的,這樣的無自性才能成立一切萬法。自性論者的自性生萬法的理論是無法成立的,自性即永恒不變之義,怎能産生時間及現象的遷流變化呢?正因爲從時間及現象的遷流變化相續中,才看出它的無常性緣起性。所以佛法是從現實的世界萬法及身心現象裏,去看出它的緣起性空,是如幻展現的相續相,與神學、哲學完全是不同的角度。如果佛法演變成有一個形而上的實在,那絕對不是佛法的本義。

  “心與境是相應的──而且是自識他識展轉相資的,如函小蓋也小,函大蓋也大∶認識到那裏,那裏即是一切;觀察前後到那裏,那裏即是始終”。

  這段話也讓我們知道緣起的深義:我們的心靈與外在一切境界現象也是相依相緣的。明白了這個相依相緣的道理,就知道,隨著我們身心及外在境界的無常遷流的變化,沒有永恒不變性,所以,你認識到哪裏,那裏就是你的一切世界;觀察前後到哪裏,那裏就是始終。表明它是緣起的,刹那變化無常的,不是永恒固定的前後及始終。你認識到那裏,那裏就是這樣,是隨著因緣,隨著心、境隨時的變化而變化,沒有固定的前後及始終。隨各人的因緣及時空不同,說“前後”的內容就不一樣,說明沒有固定的前後。同樣,隨個人的因緣條件、心境等不同,始終也就不同。表明所謂的 “始終”及“前後”的相續相都是相依相緣而産生的時間觀念而已,沒有實在性的始終與前後可得。

  “緣起法依名言而成立,但並不由此而落入唯心,下面還要說”。

  緣起法雖依語言思想概念認識而假立,似乎以心爲主導,但千萬不能以爲心能主宰幻起一切,那樣就會落入唯心論。

  “不應爲自性見拘礙,非求出時間的始終不可”。

  科學家至今也無法了解宇宙的形成,探索不到時間究竟從哪裏開始,從古到今,沒有一人(包括科學家)能找到第一因。如站在實有的自性見裏,就會想到第一因,去找第一個開始的時間。但在緣起的立場,明白心境及萬法都是相依相緣的,哪裏來的第一因?哪裏來的始終?所以第一因不可得,始終也不可得。

  “無論是執著有始,或推求不到原始而執著無始,都是邪見”。

  只要說“有始”或“無始”就已落入時間觀念了。真正從緣起的角度,就不會落入時間的實有,既然不說有始,當然也不會說有始。

  “佛法,只是即現實而如實知之而已”!

  我們不是神學家、哲學家、科學家在探討第一因,“佛法,只是即現實而如實知之而已”,這句話最重要了!佛法不是虛玄的,因此沒有虛無缥缈或推想的理論,而是即現實當下能看到體會到的萬象去如實知之,了解當前一切現實的內容條件。不是離開現實的萬法而談第一因,去追求虛無缥缈的。這一點很重要哦!我認爲佛法最重要就在這裏。如果不能把握這個,就會落入不能了解與證明的想象神話推理中。

  “凡是緣起的存在,必有時間相,有時間相才是緣起的存在。時間是緣起的,是如幻的,是世俗不無的”;

  時間是緣起法則所展現的遷流相而已,反而因爲緣起才能展現時間相。從世俗谛的現象來看,就有如幻的時間相。所以只要展現時間相的就是緣起的世俗現象,因時間本身就是緣起的。

  “但若作爲實有性而追求時間的究極始終,那就完全錯了”。

  注意聽啊!了解緣起就知道無自性,無自性的還要探討始終的第一因嗎?懂緣起就不會落入這個坑,不會以爲這一種幻相是實在的,也不會探討始終的第一因,而超越了自性見的追尋。

  以前有一個年輕人對宗教有一種向往,聽說尼泊爾有很多很有境界的修行人。于是他到了尼泊爾,後來碰到一位喇嘛住在山洞裏,喇嘛說他倆過去世有很深的因緣,他們談得很歡喜。年輕人回到臺灣後,他目的就是要參訪善知識,我當時在福慧寺,有一天他來找我,與我談了這些事情,准備再去那裏了解自己過去世到底怎麼一回事。于是,我問他:“你有沒有昨天?即使你知道了昨天的事情,對你今天又有何相關意義”?他回答不出來。我說:“你有昨天,還有前天,前前複前前……你有上一世,還有上上世,同樣,前前複前前……你一共要知道幾世?哪一世才是你真正的本來”?他一下傻了:“我的過去世……”?我又問:“我們活到現在已有幾萬世,如果認爲你的過去是本來,到底哪一世是你的本來?如果它只是過程,那就不是本來,哪一世也不是本來,都是過程而已,你要求哪一世”?他後來決定不去了。

  還有一個朋友看到很多介紹印度賽巴巴神通的影片,以及很多介紹印度修行人很有神通境界的書,于是他很向往,就到印度去。一下飛機就有一個人來接機,說:“某某大師叫我來的,我是他的弟子,他告訴我,某某人今天要來找他,讓我來接你”。他很驚訝:我第一次來印度,事先也沒告訴這裏的人,他師父怎會知道我的名字?他本來就很向往這個問題,碰到這種人不得了,于是跟他出了機場。這人是旅行社的導遊,他說:“某某大師說他這一次不能見你,現在因緣還沒有到,以後會見你的”。既然已來了,當然帶他去印度的名勝遊玩,他很歡喜,還送導遊很多東西,錢花得差不多就回來了。過一段時間,第二次又去了,那個導遊也在機場等他,很厲害呀。後來我想,如果真的有他心通的,那還算有點名堂。其實航空公司都有乘客名單,查乘客名單就可知道他的名字。第二次去時,他也可以跟他聯絡哪一天去印度,因已建立了朋友的交情。他在接機時又說:“大師說今天還不能見你,因緣還沒有到”。于是又帶他去遊玩,錢又花完了回來。他第叁次又去,還是沒有見到,又回來了。回來沒多久就中風了,以後就坐在輪椅上,沒有辦法了。

  很多人都在探討自己過去的因緣,說這一生的前面連續叁生叫叁世因緣。還有人講得頭頭是道:你上輩子是他的什麼人,是什麼身份,欠了他的,所以你這一生要被他侮辱糟蹋……都講這一套,說是叁世因果,真是胡說八道!其實佛法說的是 “過去、現在、未來”名爲叁世。很多人相信那些人有神通,能懂得他過去的叁世。我就同他們說:“如果他把你過去叁世都能看清楚,那有神通很厲害啊,不過你可以試試他:手裏拿一把瓜子或牙簽,讓他看一眼,然後問他具體有多少?看他敢不敢回答你?連眼前看得到的都不知道,居然還說知道你的過去世,那不是笑死人嘛”!真正了解緣起法的佛弟子,絕對不會想要探討過去的因緣。金剛經講得很清楚:“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哪裏有實有自性不變的叁世?對佛法不了解,對緣起法不清楚,就會落入這樣的神話。現在社會的絕大多數人都活在這樣的神話觀念裏,爲什麼乖戾亂神那麼容易惑衆?因爲正見不彰,對緣起的正義根本不了解。

  二祖參達摩,一句“覓心了不可得”就開悟了;舍利佛聽到緣起偈就證了初果;鴦掘摩羅殺了99個人,當生還證了阿羅漢……爲什麼?注意聽啊!不了解緣起法,你就執著在實有的叁世因果,執著實有的業力,那都是自性見的東西,很重要啊!我們學法,爲什麼注重當下的生命?不管過去業力有多重,當下就發菩提心,當菩提心起來就能解脫成佛。我覺得學緣起學中觀太重要了!否則分不清,就會産生實有的自性見,實有的叁世時間相,實有的業力,讓我們很難超越而解脫。所以我覺得這幾句話很重要:“時間是緣起的,是如幻的,是世俗不無的,但若作爲實有性而追求時間的究極始終,那就完全錯了”。我們要深入體會並引申這段話,然後再來看現在社會的整個信仰,是否恰恰相反?因爲他們都落在時間的實有性裏。

  所以談緣起無自性顯得多麼緊迫與重要!知道緣起無自性的真相,返觀我們現在的生命,才能體會時間的如幻性,體會生命的真相只是離時空離名言的當下空寂。這樣才能不受時間的束縛而受用解脫,明白時間是無相的,了解了它的無自性如幻非實,那就站在哪裏都是無相的,這樣才有機會整個地還清。注意聽!這一點多重要啊!實有自性的業力你能轉嗎?實有的時間你能超越嗎?要進一步明白緣起法的內涵奧妙意義。

  “存在法是如幻的,唯其幻現實在相,所以每被人們設想它的內在真實自性即本體”。

  注意聽!我們看起來如此實在的相,其實它只是如幻的幻現。由于不了解這是幻現的,所以往往設想其內在有一個真實的自性即本體。除了中觀的緣起一直在闡揚緣起如幻的深義,其它哪一個宗教不落于內在自性實有的本體觀念?即便佛法的大多數宗派也是如此。唯一的原因是不了解根本佛法的緣起內涵,也不了解萬法真的只是緣起而已,這裏更彰顯出佛法與世不共的特性,不過確實很難了解如幻的緣起之“如幻”二字。

  “但時間的幻相不同,時間是向兩端展開的,也即是前後延續的。雖然,在前的也有被看爲在後的,在後的也有被看爲在前的,常是錯亂的;但在個人的認識上,它的前後延續相極爲分明,不能倒亂。因此,無論是把時間看成是直線的 ─…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七章 有時空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