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在哪里?回去后没有活在当下,而是落入幻想,落入过去未来。如果回去的每一个刹那与现在一样清楚明白,也只是当下而已,你就不会觉得现在的当下与那时的当下不一样了,因为活着只是当下,真正明白这点,就知道生命只有当下,当下只是活着的时候。我有时会破除大家的时间观念,因为我们一直会落入时间观念中:“师父啊,我打坐无法几个小时心都不动,清净的心无法维持很久,一刹那就过去了,又被引走了”,注意听!那都是在时间的幻相而不自知。我再三讲:只有活着的当下才叫生命,所以修行也只是在活着的当下才能修行。落在时间观念的人会认为,活着的当下是实在的刹那,然后我回去那一刹那与现在这一刹那不一样,这就有时间相了。有人说:“禅修要坐几天几夜,那才叫定”。我可没有叫你修几天几夜,注意听!我只是教你仅仅在活着的那个当下,不要颠倒无明,不要贪瞋痴烦恼,不要想过去未来,这样知道意思吧?就在活着的当下不颠倒,活着的当下不爱取,活着的当下不贪瞋痴,这样难不难?只有生命活着的当下哦!不要落入时间相,不要说:“我打坐要几天几夜,我修定要如如不动多久”,这都不需要!只是在活着的当下不颠倒不执取,难不难?落入时间相变成的后果,那就是无法修行成就。其实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到,活着的当下那个时候修行最好。那个时候要怎么修?打开日光灯即师父的如实观照,在活着的当下,明觉清楚,就象打开了日光灯,清清楚楚地觉知。要修行多久?只要活着的当下,没有时间,注意听哦!过去的(即死了)不需要修,未来的也不要修,就在生命活着的当下,进行觉知觉照,这很难吗?日光灯打开以后不要关,很难吗?我们再作一个试验:在座的每一个人,当下用我讲的“看”(即观、察、照、觉知)向内观察,看看有没有贪瞋痴烦恼?看看有没有爱染执取?找找看,就像达摩在启发二祖一样――觅心了不可得,就是这样子。大家试一试,“看”的时候就是“觅”,“照”的时候就是觅,注意听!“看”就是在找,就是在观察。如果你们在里面能找到心,找到烦恼,找到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丢给我,不要再带回去了。如果怎么找都找不到,那表示里面现在根本没有痛苦烦恼,没有颠倒执着。那只在你活着的当下,保持这样难不难?而且在“观、照、看、觉知”的当下,它一定是这样的,注意听!这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在我们“观、照、觉知、看”的当下什么也没有即了不可得?这个“了不可得”是什么意思?即便你试一万次,一万次也都是这样;试一亿次,一亿次也还是这样,这是必然的!注意听哦!所谓“修行”即在活着的当下处于这一种状态之下,这样的修行难不难?明白的人一点都不难啦!因为这是法而如是的,活着本来就在观照,从来没有离开过观照,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我现在点醒大家,也许你就明白了:活着从来没有离开过观照,但是我们无明无知而落入了时间相,所以不了解真相,带来痛苦烦恼种种问题。因为我们的自性见实有感很深,对时间相也很染着,因而无法活在当下。其实不管你知道与否,生命只有当下,这是法而如是的生命真相。了解真相的人,知道本来就是这样,于是不再颠倒执着造业,也就脱离了无尽的生死轮回。看一看,现在剩下的差不多都是些老学员,辛苦了那么多年,这个地方要把握啊!这个地方就是入处,注意听哦!体会深刻一点:生命是不是只有当下!生命是不是活着才叫当下?什么叫时间?我们为什么一直落入时间相?注意啊,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念。因为现在谈到时间,我利用这样的因缘点出如实观照最重要把握的是什么?在哪里契入悟入?什么是法的实相?什么是生命当下的实相?生命当下的实相是不颠倒不执着不爱染的,是清净本然的,看得到吗?在哪里看?一落入时间相你就完了!
“三世实有论者──萨婆多部,把三世分得清清楚楚,过去是存在的,不是现在未来;现在不是过去未来,未来也是存在的,不是过去现在”。
萨婆多部认为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实在的,未来是本来就有的,只是现在还没有生出来而已,这是很奇怪的理论。
“唯识家也是现在实有者,所以只知观待现在而说过去未来,而不知观待过去未来而说现在”。
唯识的观念也是现在实有论,但只知观待现在而说过去未来,而不知观待过去未来而说现在。你可用现在去了解过去未来,难道不能从过去未来了解现在吗?其实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互相观待的。
“《中论观去来品》说:「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去时,即正去的现在,离了已去与未去,是不可得的,此即显示中观与唯识的不同。中观者说:过未是观待现在而有的;同时,现在是观待过未而有的”
“去时”即正在去的现在当下。如果没有过去未来,现在也不能成立;同样,没有已去及未去,去时也不能成立。
中观者认为一切法是观待而有的缘起,即众多条件相依相缘而成立的,不是单一的。这个观念很重要!什么是妈妈?观待儿子而有;什么是儿子?观待妈妈而有。这是相依相缘相待而有的:没有儿子就没有妈妈,从有儿子就知道有妈妈,因为他不可能无因生,一定是妈妈生的,这叫相待而有,不可能一边有另一边没有。
“今试问常人:何者为现在?恐很难得到解答。如说「现在」是上午九点钟;或说现在是求学时代,这现在即可包括一二十年;若说「现在」是二十世纪,这「现在」可包括更多的年代了!故若没有过去未来,也就没有现在,所以时间不是现在实有而过未假有”。
过去、现在、未来是互相观待而成立的,不可能哪一个实有,哪一个非实假有。如果是实在的就全部实在,如果非实在的,全部非实在。不可能一部分是实在的,一部分是假有的。
“离了现在,过去未来也就不可说,所以时间也不是三世实有的”。
从中观的角度,就知一切法是相依相缘的相对存在,而不是绝对的永恒。绝对永恒就是自性,缘起法没有绝对的自性,所以一落入时间就有三世,其实三世也非实有,除非是自性论者将连续相幻想为实在的三世。
第二节 时间前后延续相
“我们觉有时间的前后延续相,以当下的现在而见有前后,即此前后相而说为现在。由于诸法的息息流变,使人发见时间的三世观。在此,更显出缘起的深妙。凡世间的(存在)一切,都是幻现为前后相的;但同时,也可说世间一切,都是没有前后相的”。
平常的观念一定会落入时间的三世观。从这里点出缘起法的重要及深妙: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世间存在的一切幻现出来有前后相;但从缘起法的另一个角度来看,同时也可以说,世间的一切都是没有前后相的。
“因为,如以前后的延续相为真实有自性,那么前即应更有前的,前前复前前,永远找不出一个元始的极限来!即使找出原始的边沿,这原始的已不是时间相了!时间必然现为前后相的,今既为原始而更没有前相,那就不成为时间,也必不成其为存在了。有前即是无前;照样的,有后,结果是无后。因此,佛说众生流转生死以来,「本际不可得」”。
如果认为有自性的时间,过去的前面一定还有更过去的前面――前前复前前,往前一直追溯,找不到时间的边沿。假设能找到时间的边沿,这已不是时间了,因不再有时间相,时间必然现为前后相的,既然是原始没有前相的,那就不成为时间了。从缘起的角度来看,佛陀说,众生的流转生死其本际(即原始的时间边线)不可得,所以说“无始以来”,即根本找不到开始的第一时间。如果有一个开始的第一时间,那它就是永恒不变的,不可能展现为时间的流转相续相。故能现为时间的相续相的,前前必有前前,后后还有后后,永远找不到一个根本,即没有时间相。
“本际,即是原始的时间边限,这边限是不可得的。若说有此本际,即等于取消了时间”。
只要现时间相,一定有前后的相续相,因此找不到时间的边源即本际第一个开始处。其实即使有第一因的边际,这个时间就不能成立。
“一般宗教、哲学者,在此即感到困难,于是推想为上帝创造万物,以为有上帝为一切法的生起因,困难就没有了。但推求到上帝,上帝就成了无始无终的!说上帝创造一切,而上帝则不由他造”。
如果问神教者:“你说一切法是上帝所生的,那上帝是谁创造而生的”?他们会说:“上帝是没有原因本来就有的,不需要其它因缘来生”。这样说来,上帝就是第一因,是无因生的?无因生就成了无始无终的,而不能展现相续相了。佛法讲缘起,一切法的生起一定有它的条件,神教者找不到第一因,就找一个上帝来,认为是他创造出第一的时间从而开始有生灭相续相。佛法讲的缘起论就是在否定第一因,完全否定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这个理论。如果上帝是无因生的,应有无限的无因生可生,你怎么是由上帝而生的呢?
“印度数论师的自性,又名冥性,即推求万有的本源性质,以为杳杳冥冥不可形状,有此胜性,由此冥性而开展为一切。老子的「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恍恍惚惚,其中有物」,亦由此意见而来。又如近代的学者,说一切进化而来。如照着由前前进化而来,而推溯到原始物质从何而来,即不能答复”。
佛法的缘起论也否认进化论,进化论说人是由猿猴来的,那猿猴是从哪里来?往前推溯找不到源头,在缘起论的立场也不承认这个进化论。此外,既然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那么人类历史自有记载以来的几千年,看到一个猿猴变成人么?看到过处于半进化状态的猿猴吗?
只要是有自性见的,一定会去推论最后的第一因,推论不出来,就会想象神教者的上帝、数论者的自性、老子的精、物……这样的推论都是出于自性见,找不到第一因,就用推想的物或理论来替代。唯物论也是一样,如果一切是由物质而产生的,那追溯物质的最前面的原始的物…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七章 有时空动》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