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五章 中觀之根本論題▪P8

  ..續本文上一頁的人類來看是微乎其微的。哪一國哪一個宗教沒有講上帝、創造主、主宰、或者是本體?是不是這個觀念?這個都是有自性的!所以,衆生就是沒有辦法催破這種錯誤的成見,反而認爲那個能滿足我執、我欲的是真理,你就會接受。所以大家要注意喲!佛法的正見,普遍人不能了解、不能信受反而是正常的。

   就像一般佛教徒一樣,如果告訴你來這邊學法,可以家庭平安,孩子乖巧,考大學都第一志願,然後不會有災難,每一個人都很喜歡。我們就去信、去拜,爲什麼?滿足裏面那個我啊!滿足那個自性見!其它的宗教也是一樣,你來信就得永生。永生是永遠生存不會滅,就滿足那個我,大家都會去信。來這裏一信天堂就挂號了,地獄就抽名了,誰不要?那很保險啦!保險公司也沒有那麼好,誰不去?生死就是我執,來學這個法,要長期來上課,把知見建立好,然後要破貪愛喲,對一切法不能執著喔,——只有少數的人會了,喜歡了,因爲他是真的爲生死大事的人!你們想想看,同樣的在人間,爲什麼那邊生意好?我們這邊沒生意?一個就是滿足我執!一個要破除的我執!那個俱生我執,無始以來多深!今天滿足他、贊美他哪一個不喜歡?今天傷他的心,破他的觀念,他看你成仇人,恨死你了,你還要弘法?

   所以要知道,談這些法,今天有這些人已經是奇迹了,不容易的!真的!導師辛苦六七十年,知音沒有幾人,爲什麼?因爲他專門在建立正見,就是破除這些自性見跟我執。他要闡揚的是怎樣把佛法正見重新建立起來,大家才有真正解脫的機會,佛法才能夠真正的站起來。今天宣揚佛法的人,要討好衆生很簡單的,哪一個不迷信?哪一個不執著?講一些符合你需要的,安你心的,騙騙你的滿足,生意都很好的!

  但是,爲什麼有人就不搞這個生意知道嗎?爲佛教!爲衆生!就要把這些法抉擇出來,叁個人聽他也講,這個是真的爲法爲衆生要明白!這裏從上課到現在,看不到一點神奇鬼怪,虛無飄渺,神密莫測,沒有這個東西。唯一談的就是真相,法的正義,要讓我們真的醒過來,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法!今天如果了解了,——原來生死輪回的根源就是那個自性執,真的明白了,還能騙自己嗎?敢耽誤自己嗎?能滿足我執就是好嗎?就不會騙自己的!

   所以,有一件事情我發現還不錯,就是有一部分的人,他真的爲了自己的生死大事負責,雖依其它的觀念去修行,有的很用功,二十年叁十年,他發現一個問題:不管多虔誠、多用功,我就是煩惱不斷,貪嗔癡不斷,就是沒有辦法安心解脫!一個能發現這個的人還有救,爲什麼?他才知道所學的可能有問題!當這一種人來聽到這個法的時候,沒有一個不感動的,只有如此才知道這個法的重要啊!我告訴你:我就是那個人!所以我才會在這裏一直贊歎導師,宣揚這個理論,就在這裏!大家要明白喔!

   講這些話都是實在話,是我親身所體驗的,一個爲自己生死大事的人會騙自己嗎?在那邊祈求、崇拜、他利信仰,做福德功德以爲那些就能解決嗎?扪心自問:沒有一個能騙自己的!這樣就知道,這麼辛苦,生生世世爲什麼不能解脫?因爲我們沒有得正見!所以各位,佛陀的時代爲什麼那些聖弟子們,解脫是探囊取物、很簡單的!今天爲什麼不可能?這就是爲什麼要回過頭來抉擇正見!從根本的佛法去理清正見。爲什麼要做這個工作?因爲理不清,大家找不到根源,要受用就很難。我贊歎導師就在這裏!他不是隨便拿一本經來就認爲是最好的。佛法的根源,是從前面理清到過程變化,流變一一的都把它抉擇出來,讓我們看得清清楚楚的才知道,哇!佛法的根本,是經過曆史潮流的演變,怎麼分化的?什麼思想參進來了?最後變成根本偏離佛法了!看出問題,我們找到了根源,看清了流變,才能有正確的抉擇。這個工作只有導師能做!做得這麼的好!

   所以,一般人不了解的人,不知道導師的偉大,不知道導師的慈悲用心!他真的爲我們佛教,爲未來際生生世世的衆生,付出了他的一生。他的貢獻,一般人目前還不是很了解的。今天這些不理清,跟著前面的人走,能走出什麼路來?除了信仰、被救度以外,你們有路可以走嗎?現在整個社會都在提倡什麼?死後誰來救度你!哪一個人能知道,真正生死的根源當下把它解決的有沒有?所以,大家要明白,現在建立的這些,就是理清最根本的觀念,懂了,就有把握的地方,下手處就有了。生命就在活著的當下,當下就可以證明的,怎麼要等死後呢?現在的問題不解決,明天就有困擾,怎麼能等到未來呢?這樣就知道了!每一次談到這裏呀,我都很希望把內心的問題跟大家分享,也讓大家知道導師真正的用心和偉大,他的貢獻,他的慈悲,我們才能認同、才能了解。

   西藏學者有說自性的定義爲∶不從緣生,無變性,不待它,大體相近。自性的含義中,不待它的自成性,是從橫的(空間化)方面說明;非作的不變性,是從縱的(時間化)方面說明;而實在性,即豎入(直觀)法體的說明。而佛法的緣起觀,是與這自性執完全相反。這幾句話就知道緣起觀的重要了。佛法的知見,建立在“緣起”兩個字上面,佛陀就是悟緣起而悟道的。所以,只要從緣起的深義下手,就不會被自性執而耽誤了。佛法的緣起觀是與這自性執完全相反的。所以,學緣起觀的人就不會落入自性執了。

   所以,自性即非緣起,緣起即無自性,二者不能並存,『中論』曾反複的說到。要是研究《中論》,從頭到尾二十幾品,不過在建立緣起的正見。了解無自性就是緣起,自性的就不能緣起。所以,緣起跟自性剛好是兩個相背的思想,是不能共存的。其實,幾年來呀,只要是老學員聽緣起都聽濫了,爲什麼上課都在講緣起?因爲除了這個還有其它的重要嗎?即使緣起聽了那麼久,跟與生俱來的自性見沒有完全的鏟除以前,還是有意無意的會落進去呀!

   今天談緣起,不要以爲懂了就不用談,其實,緣起是甚深複甚深的!也許,我們懂得緣起的某個主題、某個主要理論、某一部分,但是真正深細的內容,跟身心相應的部分,我們還是很少真正了達的。所以,即使談了那麼久的緣起,還是要深入的去研究,還是要投入身心的去用功。因爲唯有從這個地方深入,用心體證才能當下解決所有的困擾,這個就是悟入的地方,所以,怎麼能不繼續的談讓大家更明白呢!

  第叁節 空

   把自性的理論明白了,再就是要明白“空”字的意義。這樣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把內容明白以後,在了解法義的時候就不會出差錯。空,是佛教所共同的,而中觀家的觀法不盡與他派相同。開宗明義,第一個就是要明白,大乘佛法主要的義理,注重的就是這個“空”字。“空”也是大乘佛法的不共的特質在這裏展現,那麼,不同體系的理論跟宗派的觀念,對空的解釋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導師就直接就點出來,中觀家對觀法,對空的看法,跟一般的理論是不一樣的。

   如『大智度論』卷十二說有叁種空∶一、分破空,二、觀空,叁、十八空。「分破空」,即臺宗所說的析法空。如舉! 5貚5 爲喻,將! 5貚5 析至極微,再分析到無方分相,即現空相,所以極微名爲「鄰虛」。這是從占有空間的物質上說,若從占有時間者說,分析到刹那──最短的一念,沒有前後相,再也顯不出時間的特性時,也可以現出空相。由此分破的方法,分析時空中的存在者而達到空。從物質現象來講,一直把它除二、除二,一直分、一直分,分到最後叫“鄰虛”,虛是就沒有了,沒有了隔壁,就是那麼一點點。除到最後不能再除了,最後的叫“鄰虛”。那時候物質就看不出來了,所以,認爲那個現出的空相,就是分析的方法産生的,這個叫做分破空。從時間相上講,——我們心靈的心相也是屬于這一部分的。如果時間有前後,分析到最後沒有前後相了,那個叫刹那。甚至說一刹那還有幾十個生滅,這樣分析到最後不能在分析了,那個就是到達空相。這一部分的方法,就是虛空法。這個在佛法的領域來看是非常粗糙的,其實,《中觀》就破這個觀念。“鄰虛”還是有啊,《中觀》來破說:這個鄰虛有沒有六方向?有六方向的話還可以分,就不是鄰虛、不是最小!如果六方向都沒有了,那就不是物質了,怎麼還有鄰虛存在?不能成立的!個鄰虛呀,以《中觀》的立場看,都不是實有的、不能存在的。所以,這種析空法在佛法來講是非常粗糙的。

   最近電視是不是在報導?現在知道了“誇克”還不是最小的物質單位,又發現了新的,現在正在證明它,——又有新的一個理論出來了!所以,大家要知道,不是眼睛看不到的就沒有;眼睛看得到的,即使用顯微鏡去分析它,分析到最後還是實有。但是,真正的用眼睛看不到的東西是很多的。比如原子、中子、誇克看得到嗎?看不到!但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但是它是實有嗎?——又不能成立!所以,用析空觀來看還是非常粗糙的。我上次就講過了,如果先把一個東西當爲實有的去分析它,除以二,懂數學的人就懂,一除以二除不盡,這樣知道意思吧?所以,怎麼除最後一定是有麼!0.000……一億個0,最後0點幾那還是有麼,因爲怎麼除都除不盡。所以,先站在有的立場去除它,把它分析、分析、分析到怎麼樣還是有!這一種析空觀是非常粗糙的。所以,就認爲這是最後的根源,一切的萬法就是從這個最後、最微細的東西組合起來的。最後的這個東西就變成元素了、根源了,那第一因不就成立了嗎?

   「觀空」,這是從觀心的作用上說。如觀!5貚爲青,即成青!55貚 ;觀! 5貚5 爲黃,即成黃! 5貚5 等。十遍處觀等,就是此一方法的具體說明。由觀空的方法,知所觀的外境是空。這境相空的最好例子,…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第五章 中觀之根本論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