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边劝人为善,那边叫我们做好人,都是好事啊!问题是,做好人好事就解脱了吗?不是哦!我们内在深深执着的就是自性有的自性见,就是实有感的我执我见那!今天这个根本的特质如果没有理清,我执是不能破的!会被自性的实有感迷惑了,就执着在那边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实有的东西——就是我们很深的、永远存在的那个意欲;就是我执、我见的根源!
一般人这个地方如果不注意呀,很容易落入这个陷井而不自知。为什么一定要否定自性?只要有一点自性的影子还存在,我执就有安立处,要解脱就不可能!这个微细的地方一般人是很难了解的。现在很多人讲圆融:哪一宗哪一派都好啊!有争论想办法把它讲成没有争论;认为有不同,尽量讲成没有不同,这样叫圆融吗?其实不知道,这个地方分不清楚,——只要自性见、实有感、没有彻底的把它推翻的话,那个我执、我见怎么破,破不了的!我执没有彻底的推翻能解脱吗?所以大家要明白哦,今天上课抉择这个法,为什么要这么用心?这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解脱哦!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彻底的解决生死的问题哦!这个可不是圆融两个字可以把它含糊过去的。
但如此的自性,表现于学者的思想体系中,依佛法说,这都是分别的自性执。里就很直接的点出重点!像这样的自性,表现于所有学者理论思想体系,包括宗教或哲学都好,在佛法的立场来说,就是分别的自性执,从意念的分别中产生的自性执,讲分别我执就是在讲这个。众生生死根本的自性执,应该是众生所共的,与生俱来的俱生自性执。其实,众生的生死根本就是自性执,以为有实在的自性、有我,我就有立足点了。真正的生死根本就是这个我执不破而已,这个执着众生都差不多一样的,都是与生俱来的,所以这个叫俱生我执。不是只有我们人类,所有的有情,哪一个不爱护自己、不保护自己?一切动物都一样哦,都有这个俱生我执!我们从以前到现在从来没有悟过,这个俱生我执从来没有破过,生生世世就是这样子。
这是什么?不论外观内察,我们总有一种原始的、根本的、素朴的,即明知不是而依然顽强存在于心目中的实在感,这即一切自性执的根源。这几句话太淋漓尽致了,把我们所有问题都点出来了,这个俱生我执是什么呢?不管从内在的观察,还是从对外在的去观察,不管怎么观察,存在我们内心中总有一种最原始的、根本的、素朴的,——明明知道是一切法无常变化的哦,但是,内心总是很顽强的希望存在的那个实在感。
我们观察自己身心的变化,外在一切万法的变化,都可以注意到真的是无常!但是,哪一个很直接的就承认无常呢?承认确实无我呢?我们是心不干情不愿的,不愿意真的去承认,总是无常变化的背后总有一个什么实在的东西吧?这个就是内心最顽强,明明知道不有,但是还是希望存在的那一种实在感。这就是很微细微细的自性执了,如果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希望永远存在的那个欲望啊!
今天很多人说三法印很好,体会无常、无我,就可以涅槃。但是,大家真的愿意接受涅槃吗?坦白讲,内心中希望涅槃不是什么都没有吧?总有一个什么实在的存在吧?涅槃后就不在轮回了,那我到哪里去了?如果说我不往东南西北,那是在哪里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总要有一个去处对不对?死后有一个极乐佛国在那边安住,这个可以接受!说死后东南西北上下四方都不去,那在哪里呢?——这个不能接受,那不就断灭了么?所以,对佛法涅槃的内涵不了解了。
我们讲法性,以大乘佛法来讲,叫做尽虚空遍法界。尽虚空遍法界的法性,是没有办法用数量的、大小的、红白的来分别的。这样像海水的一味,一定要分一二三四吗?(台语65分32秒),我们为什么总是希望有一个个别的存在呢?有一个地方可以安住,可以安住在佛国才会安心!这样从微细处去注意哟,大家不是希望存在一个我吗?有一个实在的我吗?为什么总是希望有一个实在的我存在呢?大家都不知道,那个就是生死根本那!希望存在、希望永恒,保护那个叫俱生我执。
现在修行,大家都不知道要怎么修,到底要修什么?——如果某个地方有功德可以做,有大钱可以赚,我绝对去!为什么?那是我执啊!我们看不清楚。佛法说破我执,不再生死轮回,大家会恐惧啊!为什么?那个实有感、实在感被破除了!什么都可以有,怎么这个“我”可以没有?佛陀在那个时代啊,所有的印度宗教界,都在建立一个梵天、实有、或者是我,或者叫本来的、自性、自我、大我,梵我、清净的我。都在我里面,没有一个宗教不讲我的。佛陀也苦行了六年,用尽了一切办法为什么不能解脱?禅定他可以修到非想非非想定,为什么不能解脱?后来佛陀悟到什么?——悟道缘起法!他了解的根本就是无我!今天一切的轮回、生死、痛苦、烦恼,都因为有我来的。所有的宗教观念都在提倡一个大我,清净的我,到大梵天本体去那个我。后来佛陀发现了众生的生死根源就是在这个我,所以,他否定了所有宗教的自性见,建立了佛法的无自性、无常、无我论。但是,到今天为了随顺众生,慢慢的又恢复了,大家这个观念又来了。为了度这些怕无我的人,为了度这些外道能来学法,当然也有方便。但是这一方便那,把后面的究竟忘记了,慢慢的又恢复了这些观念。
所以,今天学法,为什么要先抉择出佛法与世不共的特质?跟所有外道不一样,跟世俗的观念不一样,佛法的超越处在哪里?就在这个无我!这个一点如果把它忘记了,也在建立大我,清净的我,自性的我,佛性的我,跟外道这个我有什么不同?佛法如果被外道观念同化了,那还叫佛法吗?佛法在印度一千六七百年,为什么会灭掉你们知道吗?真正的原因就是这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佛法的特质不见了。如果所有的宗教都一样,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信佛法?印度有印度传统的观念;中国有中国传统的观念;西藏有西藏传统观念。那我们当然还是以自己传统观念为主啊,怎么要去信佛法?都一样么!所以,今天一定要明白佛法的特质在哪里?为什么佛法否定所有其它宗教,是不能解脱呢?是凭什么?不是乱讲的、是实在的!其它的法,其它宗教的观念,可以劝人为善,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可以修福报、升天,这个都不否认。但是,要究竟解脱、寂灭涅槃只有佛教!大家要注意!这个与世不共的特质没有把握住,佛法就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们要去掉我执,还要修行么,破贪爱么,那很麻烦。如果讲信仰就能得救,人家一信就得救了,不是很快么?还搞得这么辛苦干什么?如果大家都一样,那佛法还要修吗?人家讲一信就上天堂,那还要修得这么辛苦干什么?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五教同源,都一样,这个观念是不对的!佛法的特质就在破这个自性见的实有感,一定要明白!俱生我执不破,没有一个人能解脱的!
存在的一切,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所以在认识存在时,本来也带有时空性。从个体跟外在存在的接触,就难免会有时间跟空间了,这个是难免的,从认识上就会有这样的观念。不过根识──直觉的感性认识,刹那的直观如此如此,不能发见它是时空关系的存在,也即不能了达相续、和合的缘起性。一切法都是刹那刹那的在相续,看起来就是很实在的,没有办法发觉,只是时间跟空间的一种关系的存在。都很直觉的以为是实在的,而不知道只是缘起相续的,这一点没有办法了解。
这种直感的实在性,根深蒂固的成为众生普遍的妄执根源。比如说我们的身体,现在的医学也知道啊,一刹那、一秒钟十万个细胞新陈代谢,都知道确实是刹那刹那的在变化;心灵随着外在的因缘而变,刹那都在变;一切山河大地的万法,是不是有成、住、坏、空?不是只有大期的成、住、坏、空,刹那刹那也是在变化!但是,以前没有这个科学的观念,感觉外在跟身心,总是有一期的相续实在的这种感觉。所以,感觉不到缘起性,不知道是组合的刹那在变化,迁流不停的。像看那个河水,不管年轻到老,到河边看河水都在流,所以每一次去看,看到河水在流很漂亮。其实,前一秒跟后一秒的河流的水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看那个河水总是认为是那么实在,河水就是河水而已么,每天都在流,都以为那些水在流。其实,哪一刹那的水是一样的?这个叫自性见的实在感!感觉的很实在,没有办法发觉这个实在感的背后是缘起性,这一方面没有办法了解。
虽经过理性──意识的考察时,也多少看出相续与和合的缘起性,
就像现在受教育的科学理论,我们就能懂一些了,就有部分的明白,只是部分的,多少可以看出来。但而受了自性妄执的无始熏染,终于归结于自性,而结论到事物根源的不变性、自成性、真实性。多少有一点了解了,但是,无始以来的这个自性见很深,心不甘情不愿的,不可能的马上就否定了。——是无自性的?不会的!不甘愿的,最后,还是希望这个虚幻表相的背后总有一个实在的吧!所以最后会把它结论:事物的根源背后有一个实在性、不变性、自成性、真实性。
因为自性是一切乱相乱识的根源,
看不清楚实相,看不清楚一切诸法的真相,原因就是这个自性见。所以,一切乱相乱识的根源就是自性。虽普遍的存在于众生的一切认识中,而众生不能摧破此一错误的成见,反而拥护自性──元、唯、神、我为真理。总之,所谓自性,以实在性为本而含摄得不变性与自成性。今天,从现实的世界来看一看,佛法是唯一讲无自性破有我的。现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佛教徒,真正承认无我、无自性的佛教徒,现在可能还是少数!纵观世界上的所有宗教跟所有的人类来看,佛教徒中认为无我、无自性的,在整体…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五章 中观之根本论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