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五章 中观之根本论题▪P8

  ..续本文上一页的人类来看是微乎其微的。哪一国哪一个宗教没有讲上帝、创造主、主宰、或者是本体?是不是这个观念?这个都是有自性的!所以,众生就是没有办法催破这种错误的成见,反而认为那个能满足我执、我欲的是真理,你就会接受。所以大家要注意哟!佛法的正见,普遍人不能了解、不能信受反而是正常的。

   就像一般佛教徒一样,如果告诉你来这边学法,可以家庭平安,孩子乖巧,考大学都第一志愿,然后不会有灾难,每一个人都很喜欢。我们就去信、去拜,为什么?满足里面那个我啊!满足那个自性见!其它的宗教也是一样,你来信就得永生。永生是永远生存不会灭,就满足那个我,大家都会去信。来这里一信天堂就挂号了,地狱就抽名了,谁不要?那很保险啦!保险公司也没有那么好,谁不去?生死就是我执,来学这个法,要长期来上课,把知见建立好,然后要破贪爱哟,对一切法不能执着喔,——只有少数的人会了,喜欢了,因为他是真的为生死大事的人!你们想想看,同样的在人间,为什么那边生意好?我们这边没生意?一个就是满足我执!一个要破除的我执!那个俱生我执,无始以来多深!今天满足他、赞美他哪一个不喜欢?今天伤他的心,破他的观念,他看你成仇人,恨死你了,你还要弘法?

   所以要知道,谈这些法,今天有这些人已经是奇迹了,不容易的!真的!导师辛苦六七十年,知音没有几人,为什么?因为他专门在建立正见,就是破除这些自性见跟我执。他要阐扬的是怎样把佛法正见重新建立起来,大家才有真正解脱的机会,佛法才能够真正的站起来。今天宣扬佛法的人,要讨好众生很简单的,哪一个不迷信?哪一个不执着?讲一些符合你需要的,安你心的,骗骗你的满足,生意都很好的!

  但是,为什么有人就不搞这个生意知道吗?为佛教!为众生!就要把这些法抉择出来,三个人听他也讲,这个是真的为法为众生要明白!这里从上课到现在,看不到一点神奇鬼怪,虚无飘渺,神密莫测,没有这个东西。唯一谈的就是真相,法的正义,要让我们真的醒过来,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佛法!今天如果了解了,——原来生死轮回的根源就是那个自性执,真的明白了,还能骗自己吗?敢耽误自己吗?能满足我执就是好吗?就不会骗自己的!

   所以,有一件事情我发现还不错,就是有一部分的人,他真的为了自己的生死大事负责,虽依其它的观念去修行,有的很用功,二十年三十年,他发现一个问题:不管多虔诚、多用功,我就是烦恼不断,贪嗔痴不断,就是没有办法安心解脱!一个能发现这个的人还有救,为什么?他才知道所学的可能有问题!当这一种人来听到这个法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感动的,只有如此才知道这个法的重要啊!我告诉你:我就是那个人!所以我才会在这里一直赞叹导师,宣扬这个理论,就在这里!大家要明白喔!

   讲这些话都是实在话,是我亲身所体验的,一个为自己生死大事的人会骗自己吗?在那边祈求、崇拜、他利信仰,做福德功德以为那些就能解决吗?扪心自问:没有一个能骗自己的!这样就知道,这么辛苦,生生世世为什么不能解脱?因为我们没有得正见!所以各位,佛陀的时代为什么那些圣弟子们,解脱是探囊取物、很简单的!今天为什么不可能?这就是为什么要回过头来抉择正见!从根本的佛法去理清正见。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因为理不清,大家找不到根源,要受用就很难。我赞叹导师就在这里!他不是随便拿一本经来就认为是最好的。佛法的根源,是从前面理清到过程变化,流变一一的都把它抉择出来,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的才知道,哇!佛法的根本,是经过历史潮流的演变,怎么分化的?什么思想参进来了?最后变成根本偏离佛法了!看出问题,我们找到了根源,看清了流变,才能有正确的抉择。这个工作只有导师能做!做得这么的好!

   所以,一般人不了解的人,不知道导师的伟大,不知道导师的慈悲用心!他真的为我们佛教,为未来际生生世世的众生,付出了他的一生。他的贡献,一般人目前还不是很了解的。今天这些不理清,跟着前面的人走,能走出什么路来?除了信仰、被救度以外,你们有路可以走吗?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提倡什么?死后谁来救度你!哪一个人能知道,真正生死的根源当下把它解决的有没有?所以,大家要明白,现在建立的这些,就是理清最根本的观念,懂了,就有把握的地方,下手处就有了。生命就在活着的当下,当下就可以证明的,怎么要等死后呢?现在的问题不解决,明天就有困扰,怎么能等到未来呢?这样就知道了!每一次谈到这里呀,我都很希望把内心的问题跟大家分享,也让大家知道导师真正的用心和伟大,他的贡献,他的慈悲,我们才能认同、才能了解。

   西藏学者有说自性的定义为∶不从缘生,无变性,不待它,大体相近。自性的含义中,不待它的自成性,是从横的(空间化)方面说明;非作的不变性,是从纵的(时间化)方面说明;而实在性,即竖入(直观)法体的说明。而佛法的缘起观,是与这自性执完全相反。这几句话就知道缘起观的重要了。佛法的知见,建立在“缘起”两个字上面,佛陀就是悟缘起而悟道的。所以,只要从缘起的深义下手,就不会被自性执而耽误了。佛法的缘起观是与这自性执完全相反的。所以,学缘起观的人就不会落入自性执了。

   所以,自性即非缘起,缘起即无自性,二者不能并存,『中论』曾反复的说到。要是研究《中论》,从头到尾二十几品,不过在建立缘起的正见。了解无自性就是缘起,自性的就不能缘起。所以,缘起跟自性刚好是两个相背的思想,是不能共存的。其实,几年来呀,只要是老学员听缘起都听滥了,为什么上课都在讲缘起?因为除了这个还有其它的重要吗?即使缘起听了那么久,跟与生俱来的自性见没有完全的铲除以前,还是有意无意的会落进去呀!

   今天谈缘起,不要以为懂了就不用谈,其实,缘起是甚深复甚深的!也许,我们懂得缘起的某个主题、某个主要理论、某一部分,但是真正深细的内容,跟身心相应的部分,我们还是很少真正了达的。所以,即使谈了那么久的缘起,还是要深入的去研究,还是要投入身心的去用功。因为唯有从这个地方深入,用心体证才能当下解决所有的困扰,这个就是悟入的地方,所以,怎么能不继续的谈让大家更明白呢!

  第三节 空

   把自性的理论明白了,再就是要明白“空”字的意义。这样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把内容明白以后,在了解法义的时候就不会出差错。空,是佛教所共同的,而中观家的观法不尽与他派相同。开宗明义,第一个就是要明白,大乘佛法主要的义理,注重的就是这个“空”字。“空”也是大乘佛法的不共的特质在这里展现,那么,不同体系的理论跟宗派的观念,对空的解释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导师就直接就点出来,中观家对观法,对空的看法,跟一般的理论是不一样的。

   如『大智度论』卷十二说有三种空∶一、分破空,二、观空,三、十八空。「分破空」,即台宗所说的析法空。如举! 5貚5 为喻,将! 5貚5 析至极微,再分析到无方分相,即现空相,所以极微名为「邻虚」。这是从占有空间的物质上说,若从占有时间者说,分析到刹那──最短的一念,没有前后相,再也显不出时间的特性时,也可以现出空相。由此分破的方法,分析时空中的存在者而达到空。从物质现象来讲,一直把它除二、除二,一直分、一直分,分到最后叫“邻虚”,虚是就没有了,没有了隔壁,就是那么一点点。除到最后不能再除了,最后的叫“邻虚”。那时候物质就看不出来了,所以,认为那个现出的空相,就是分析的方法产生的,这个叫做分破空。从时间相上讲,——我们心灵的心相也是属于这一部分的。如果时间有前后,分析到最后没有前后相了,那个叫刹那。甚至说一刹那还有几十个生灭,这样分析到最后不能在分析了,那个就是到达空相。这一部分的方法,就是虚空法。这个在佛法的领域来看是非常粗糙的,其实,《中观》就破这个观念。“邻虚”还是有啊,《中观》来破说:这个邻虚有没有六方向?有六方向的话还可以分,就不是邻虚、不是最小!如果六方向都没有了,那就不是物质了,怎么还有邻虚存在?不能成立的!个邻虚呀,以《中观》的立场看,都不是实有的、不能存在的。所以,这种析空法在佛法来讲是非常粗糙的。

   最近电视是不是在报导?现在知道了“夸克”还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又发现了新的,现在正在证明它,——又有新的一个理论出来了!所以,大家要知道,不是眼睛看不到的就没有;眼睛看得到的,即使用显微镜去分析它,分析到最后还是实有。但是,真正的用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原子、中子、夸克看得到吗?看不到!但并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但是它是实有吗?——又不能成立!所以,用析空观来看还是非常粗糙的。我上次就讲过了,如果先把一个东西当为实有的去分析它,除以二,懂数学的人就懂,一除以二除不尽,这样知道意思吧?所以,怎么除最后一定是有么!0.000……一亿个0,最后0点几那还是有么,因为怎么除都除不尽。所以,先站在有的立场去除它,把它分析、分析、分析到怎么样还是有!这一种析空观是非常粗糙的。所以,就认为这是最后的根源,一切的万法就是从这个最后、最微细的东西组合起来的。最后的这个东西就变成元素了、根源了,那第一因不就成立了吗?

   「观空」,这是从观心的作用上说。如观!5貚为青,即成青!55貚 ;观! 5貚5 为黄,即成黄! 5貚5 等。十遍处观等,就是此一方法的具体说明。由观空的方法,知所观的外境是空。这境相空的最好例子,…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五章 中观之根本论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