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跟正確性而已。
引言 「佛說空緣起,中道爲一義;敬禮佛世尊,無比最勝說」(回诤論)! 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依相緣的關系下存在的;相依相緣的存在與生起,稱爲「緣起」。凡是緣起的,沒有不是受著種種關系的局限與決定;受種種關系條件而決定其形態與作用的緣起法,即不能不是無自性的。 佛說空緣起中道爲一義,我們佛法就是建立在佛陀所講的緣起說,我們一般叫做緣起論。“緣起”兩個字這裏做一個解釋。我們世間一切的事事物物都是在條件相依相緣的關系之下才存在的。那麼既然是衆多條件的相依相緣才能存在,也才能聚而起,那這個就叫緣起。所以進一步的去了解的話,凡是緣起的,那麼就是受著這些種種條件關系來局限,來決定,那麼,我們很多萬法,只要是生起的萬法,形相都有很多不同,形態都有很多不同,也就是千差萬別的,不管是他的形態跟作用。簡單的講,就是因爲緣起有種種條件不同的組合,才能現起不同的現象,只要是緣起法,那麼就要受這些條件跟這些現象跟這些作用的怎麼樣?控製組合!那麼既然是條件的相依相緣而有,那絕對不是什麼?絕對不是有自性的,一定是無自性的。這個很簡單的一個定義,就先襯托出來,爲了要了解什麼叫無自性?什麼叫自性?好,導師下面就有解釋了,什麼叫自性?。自性」,即自有或自成,有自體存在或自己規定自己的意思。 所以很多人就知道了,什麼是自性,自性是不變的,是永恒的,是沒有條件沒有因緣而有的,本來就這樣子的,這個叫自性。好,我們現在說一切的緣起,都是條件的組合,條件的組合就不是單一的,衆多因緣來決定的就不是誰來主宰的,那麼就表示是因緣來決定的,是條件來決定的,是相依相緣的,不是單一的,不是永恒的,不是不變的,不是自己會生自己的,自己成立的都不可能,好,自性既然是自成自有,那麼從緣起的角度來看他就不存在,所以叫作無自性。緣起的即是相依相緣的條件的組合,就是無自性。所以我們現在要建立一個觀念,談緣起就是否定自性就對了,所以自性非緣起,緣起是必無自性,那這個我們就好象得到一個公案一樣,一個根本的法我們就知道,緣起跟自性剛好相反,我想聽到這裏我們一般就馬上有一個觀念,我們平常的觀念認爲我們有一個自性,是永恒的是不變的,其實佛法剛好在否定這個,什麼是自性?我們講自性見就是我見嘛,破我執、破我見就是在破自性見,那麼了解緣起的人就知道,自性根本就不可得,沒有這樣的東西,所以要破自性、破我見要從哪裏破?要明白緣起法。所以佛陀開示的法,就是緣起法。這個就是佛陀與世不共的創建,我們在了解佛陀他是怎麼悟道的就有不同的觀念,有人說佛陀看到天上的明星悟道,看到天上的明星悟道的嗎?其實佛陀是思維緣起法而悟道的,不是看到天上的星星悟道,是在他思維緣起法的時候,在那一天的黎明,天上的星星,最後一顆星星要消失的時候就表示是黎明,黎明那個時刻,星星要完全消失的那個時刻,最後他大悟了,所以不是看星星悟道的。是看到天上的星星剛好要消滅了,剛好要消失的時候,就是黎明的時候,最後大徹大悟的,是在講那個時間。其實他悟到的是什麼?就是緣起法。所以他後來開示,第一個度五比丘講的是四聖谛,講的就是緣起。我們的生死是有原因的,我們活在人間會痛苦,煩惱不斷是有原因的,所以從我們在人生的痛苦的這個現狀來看那,去找出他的原因,就是苦的集起的意思,所以叫苦集。我們會流轉生死,我們會痛苦煩惱,會貪瞋癡不停的造業是有原因的,那麼要消滅這個原因,把這個原因調整了,消滅了你就能夠解脫了。這個叫滅。那麼要滅要有方法,這個方法叫道。所以苦集滅道就是在講我們衆生會生死、會痛苦、會造業、會流轉是有他的原因的。找到了他的原因,用正確的 方法就能夠把它消滅,就能夠解脫而悟道,那麼這個呢?就是在講緣起法。我們會生死痛苦流轉不停,這個叫緣起的流轉。生滅的這一邊,好,了解了他的原因,找到了正確的原因,用正確的方法,使他怎麼樣消除。這個就是滅跟道。也就是我們講涅槃的這一邊。也就是緣起還滅的這一邊。所以注意聽!緣起它包含著苦跟集,還滅包含著滅跟道。所以我們談到緣起一定要知道兩邊它是圓滿的。知道苦的集起也知道他的消滅跟解脫。這個同樣是緣起,所以有的人不了解以爲緣起就是講生死輪回的這一邊叫緣起。滅道的部分那是無爲法,所以不屬于緣起。其實是不對的。緣起包含著流轉也包含著還滅,如果只是偏于一邊,這個法就不圓滿。那麼進一步如果我們明白了,緣起展現生命集起跟流轉的這一邊,它必然歸于滅。這個必然歸于滅的這一邊,就是涅槃的這一邊、還滅的這一邊。如果能明白的它也是相依相緣的,不是單獨的不是分隔的,那這樣子的話,才能更深入的了解緣起的真實內容。所以這裏就講,自性就非緣起,緣起無自性。好,自性明白了,那麼下面就是解釋了, 現在說∶一切都是關系的存在,是依緣所起法,這與自性──自有、自成、自體存在的含義,恰好相反。 一開始就講最重要的,這個是最重要的,緣起代表什麼?代表無自性,自性的就不是緣起,自性就是本有的,自成的,自體本來就存在的,但是緣起的就是在否定這個東西,一切萬法都是緣起,沒有一法不從緣起,既然是這樣子,你有沒有看到不同緣起的法?內而身心,外而山河大地,有沒有一法不從緣起的有沒有?你們去觀察,那你就知道了,佛陀在說法,不離我們的生命、不離我們所接觸的山河大地的一切外在,根據這個來說法的,所以凡是緣起的,即是無自性的,無自性的即名之爲空。 我們大乘佛法,爲什麼用一個“空”字來涵蓋所有的佛法,道理就在這裏了。注意聽!無自性的即名之爲空。那我們大乘佛法用一個空字來涵蓋,這個空字爲什麼會拿來用?這個空字原因就在這裏。緣起的必是無自性,無自性的就名叫空,那麼緣起就是空。這樣知道意思吧。好,一切法緣起來涵蓋他,來解釋它,那麼大乘用空字來解釋它,是不是一樣?注意!只是文字的運用而已。 根本佛法的時期講緣起,講無常,講無我,講涅槃寂淨,以叁法印來代表緣起,好,那我們現在把這個思想搞清楚了,原來緣起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在講無常無我,就是在講涅槃,好,那麼這裏一句話,無自性即名爲空。那麼緣起即是空,叁法印即是空,這樣知道意思吧。大家要先把這個主要觀念先明白了,爲什麼大乘用一個空字來涵蓋整個法的法義?如果這裏不明白,你對空的解釋不一樣,那就會偏離佛法,如果人家問你大乘的空是什麼意思?如果你知道這個地方你就不會離開,知道意思吧。空字,空字就是無自性,什麼是無自性?無自性是因爲緣起嘛,無自性就是緣起,沒有自性。自性不可得,好,那我們講空義的人,就不會離開根本佛法了,這樣知道意思吧,很重要! 如果我們今天,不知道無自性才是空,好,很多人還講什麼,自性緣起。我們大乘佛法你們聽過自性緣起嗎?聽過。每一個都聽過。那這個自性緣起本身的問題就出來了,已經告訴你了,是無自性才是緣起,緣起就是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空。好,我們用自性來解釋空這樣對不對?注意哦!這個很重要哦!空就是講我們的自性清淨啊,那這樣對不對?空就在講我們無自性,注意聽!不能講裏面有一個自性。這個重點先把握!我們在大乘法的論義中就不會偏離,所以,緣起即空,是中觀大乘最基本而扼要的論題。 中論那,導師啊,開門見山的就把最重要的點,一個論題,一個中心思想,先讓我們明白,你今天要研究中觀中論,第一個最基本最扼要的論題就在這裏。“無自性空”。這個就是中觀的最根本的論題。導師下面就解釋了, 自性,爲人類普遍成見的根本錯亂;這幾句話我們聽來是很如實。但是如果是在外道的思想很刺耳,很受不了的,自性見,認爲有一個東西是永恒不變的,是常而不變的,這種自性見,導師一語就道破了,是我們人類最普遍的成見,而且是什麼,根本的錯亂。各位,如果我們不了解真正的內容,我們是不是也在這個觀念裏面,我們希望永恒不變對不對?我們怕我們現在失去我們現有的一切對不對?我們希望不要老不要死對不對?我們爲什麼會害怕死亡?我們爲什麼會害怕我們眼前的環境會變?人類本身就是顛倒錯見之中,而且是活在矛盾裏,我們都說明天會更好對不對,那如果真的明天會更好,要不要放下今天,今天不放棄明天會更好嗎?好,又希望它不變,那我問你,希望明天會更好又希望眼前的一切不會變,那這個是不是活在矛盾裏,所以,我們就是活在那個自性見,我見我執裏呀。這個是什麼東西?會讓我們執著,讓我們恐懼,讓我們顛倒造業,就是這個東西。自性見就是我們生死的根本,注意聽!我們在講苦集滅道,這個自性見就是我們苦集的集的原因就在這個地方。生死的根本,生死的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個自性見。今天沒有我,沒有想永恒,沒有想要得到什麼什麼……,會不會造業?會不會起貪瞋癡跟煩惱?衆生爲什麼會貪瞋癡?爲什麼會造業?爲什麼煩惱無邊?爲什麼生死不斷?就是這個根本原因就叫自性見。 所以各位,四谛的苦集,苦是我執來的,好,集起,在什麼地方集,就在自性見上面集,這個原因如果今天找不到,你如何能夠滅道,這個原因如果清楚,下手才會正確,方法才會正確,你用什麼方法,你方法不是在對治自性見,你那個方法有沒有用,甚至于很多方法還在滿足那個自性見,那你這樣修行會不會解脫,注意聽!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今天法門很多,宗教很多,我們最容易接受的是什麼?你們今天來我這邊學法,我一灌,你們回去增加六十甲子功力,回去就解脫了,你們來聽,你們只要信,你們就可以上天堂永生,爲什…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自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