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子H2O的量加在一起,實驗一看出來真的是水。它是可以證明的,這個公式不能亂寫的,它有必然性是不是這樣?佛法也是一樣,我們要解脫、我們要受用一定有它的必然性,沒有找到那個必然性是不可能解脫的。佛陀悟到後他告訴我們,爲什麼我們顛倒?用什麼方法?透過什麼樣的體證可以體會到真理法則一樣可以解脫?這個叫緣起法!明白了法性法住法界的這個道理,我們就不會迷信,要找的理論方法知道了,我們只要照方法去實踐,每一個都體證得到這才叫必然。
我今天爲什麼對大家一直鼓勵,只要你們學到真正的正見,必然在生命中一定解脫,一定受用。如果不是的話你學的法有問題。我們的佛法偉大,是真的偉大,爲什麼偉大?因爲人人學人人解脫,這個才叫佛法的偉大!而且這個解脫是讓你親身證明的,不是人家來印證你們。今天在學堂上給我們一個公式,去試驗果然出來就是這樣子。就是象這樣一樣,學佛也是這樣,這裏面沒有神秘,沒有秘密,沒有不可宣談的。我們看佛陀的時代,他的弟子爲什麼每一個都證阿羅漢?每一個最少還有初果!我們現在爲什麼沒有,出了什麼問題?佛陀指導他的弟子沒有秘密,他只是把真理現象告訴你:就是這樣子,我的方法就是這樣子,你試試看你也一樣可以得到。但是想想看,佛法的流傳中出了什麼問題?所以叫流變!幾千年來變化太大了!很多東西都混進去了;很多外道思想也來了;把究竟的變成不了義,把方便的變成究竟。最後我們找不到路了,法變成秘密了,私相攝受。佛陀的法會私相攝受嗎?佛陀的法恨不得天下蒼生每一個都解脫,哪裏還有秘密可言!但是今天佛法我們聽不到正見,所以我今天看到導師的論著非常感動:導師把這些法都厘清了,讓我們看到源頭,看到真相;讓我們每一個人把握到正見,每一個人都受用,所以我內心無限的感動與感恩,今天才要跟著導師的腳步走,把真正的佛法真義能顯揚出來,這裏沒有秘密。把這個法的真相搞清楚了,每一個人學每一個人解脫,這個才是佛法偉大的特色,絕對不是信者得永生,不信下地獄,沒有這個道理。講到這裏我就會很感動,爲什麼?因爲導師抉擇這個法太重要了!今天沒有透過導師這樣智慧的抉擇,我們迷迷糊糊不知道走了多少劫。所以希望大家上這個課要用心,把這個法體會到,不但自己能受用,還要利益我們身邊無限的衆生,都可以利益他的。我以前跟這些同修講過:有一次去散步的時候,想到一個問題我就笑了,爲什麼?佛法這麼偉大,有那些祖師的承傳,了不起一代傳一個,好像很秘密的樣子。傳到我們中國已經過了多少年,才傳了幾十個,請問:如果這個法是這樣,各位在座我們有機會嗎?一代承傳至少幾十年,幾十年只傳一個!那我們有份嗎?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學到真正的法!我們什麼時候能有解脫的機會!只有祖師能夠傳得到,請問:佛法真的是這樣子嗎?我看到導師的法太歡喜了!這個法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由于我們的無明不能發覺而已。只要一個明白的人指點,每一個人都看得到,每一個人都體證得到,是這樣的無私,真理是普遍的是必然的,哪裏是少數人的專利呢?
我們佛法到今天會走入滅亡之路!在印度佛法是滅了,就是這些流變而産生的。法的普遍性,法的必然性都沒有彰顯出來,變成個人的利益、個人權威了,完了,佛法就完了!所以今天我們學這個法的重要,只要把這個法義抉擇出來,普天下的蒼生都能學都能悟,這個才是佛法偉大的地方。所以各位要注意:今天講這些法,爲什麼帶著一種啓發?推翻過去思想的一種觀念力量,因爲那些觀念是錯的,不把它修正、不把它厘清繼續的禍害千年,衆生哪有見天日的一天!哪一個人能悟到!爲什麼我們的佛教到今天最後無奈——我們衆生沒辦法,業力深重,只有等人家來救度,只有等往生,佛法是這樣子嗎?
當我看《雜阿含》的時候我很感動,佛法的時代,包括外道來請教佛陀問法,有的第一次就得法眼淨。佛弟子們在佛的面前請法,一次的開示很多人見法,很快的就證了阿羅漢,爲什麼我們現在不是?各位你們就知道了,爲什麼我今天這麼感動導師?他做了什麼亊一般人不了解!今天學這個法的重要,我故意在這裏講讓你們明白,是真的非常重要!沒有導師的睿智跟抉擇,我們今天看不到真相,大家要明白!我講這些只是要大家知道這個法重要到什麼程度,我們真的要很用心的把這個法體會了,真的人人能解脫受用,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好我們繼續看講義:一份學者重視事相,偏執生滅無常與無我,一份學者特別重視理性,發揮不生不滅的性空,這才互不相諒而尖銳的對立起來。
所謂的一份學者,導師是很客氣了,他不能把小乘的歸納爲一類,只是說一部分重視事相,很執著這個外表的現象,現象就是生生滅滅。所以一定要在生滅的無常上去體會無我,從生滅的現象才能體會到無常、無我;那麼另一部分學者特別重視理性,是講大乘的學者,前面的一分學者是在講小乘的學者。一分學者特別重視理性,發揮不生不滅的性空,直接契入無生,那兩邊其實都沒有錯,只是偏于一邊。有的重視事相,有的重視理性,這樣互相的就不諒解了,變成尖悅的對立了。導師只是把這個觀念重點提示出來,問題在哪裏?他們同源而異流,應該怎麼樣是共同的教源,由此不即不離的相對性,由于偏重發展而弄到對立。
所以各位我們今天學中觀就很重要,不能偏重一邊,真正懂得中觀的人是離兩邊名中道,會不會只有注重事相,不注重理性呢?只有注重理性不注重事相呢?不會!所以中觀的重要就是要把兩邊大小共貫,讓真俗無礙。舉出了前面這些學者的偏頗,讓你們明白中觀的重要,惟有透過中觀的思想才能夠把大小的尖銳對立化解。也才把真俗無礙的內容彰顯出來,那麼中觀中論的重要性就從這裏凸顯。本來初期的大乘經,如《十地經》以悟無生法忍爲同于二乘的,初期的大乘經典蠻多的,這個《十地經》是其中之一,那麼《十地經》裏面講的悟無生法忍爲同于二乘的,無生法忍是什麼?大乘經來講叫做八地菩薩嘛,小乘來講就是阿羅漢,同于二乘,不管是八地菩薩還是阿羅漢他體悟的是什麼?就是無生法忍。《般若經》以無生法忍能攝二乘智斷的,以先尼的因信得解來證明大乘的現觀,這是《般若經》的部分;
《金剛經》以“若以色見我”頌明佛身等,都確認叁乘聖者成立于同一個理證——就是法性空寂。哪裏如執小執大者說?不管是《大般若經》裏面,或者《金剛經》同樣都是講般若的部分,體證無生法忍。其實體證的是什麼?是同樣的一個法性空寂。所以我們今天講八地菩薩跟阿羅漢境界其實是一樣的,都證入無生了,無生是不退了。如果明白了,你怎麼還會說大的小的問題,哪裏有這個問題!問題是我們不知道阿羅漢跟八地菩薩原來是同一證境界,那才會有爭論。所以《中論》的抉擇《阿含經》義;《智論》的引佛爲長爪梵志說法,《衆義經》偈等來名第一義谛,不是呵斥聲聞,不是偏贊大乘,是引導學者複歸于釋尊本意的運動。
今天我們學《中論》,《中論》裏面很多品,其實是在抉擇《阿含經》。導師在另外的論著中有提出來,比如說第幾品、第幾品,跟《阿含經》的某一經某一經是一樣的。所以導師對《中論》的研究很深,知道《中論》的法緣就是《阿含經》。重點闡揚《中論》跟《阿含經》的共法,他的目的是要讓我們知道第一義谛,真正的究竟法義就是第一義谛。他用《中論》來抉擇《阿含經》不是在呵斥聲聞,也不是在偏贊大乘,是要引導我們這些學法的人,能夠去體會到歸原到釋尊的本懷呀!透過《中論》的抉擇讓我們明白《阿含經》的深義,那我們了解《阿含經》的深義就不會呵斥小乘是不了義了,不會的。了解小乘的法跟大乘的法原來無生法忍都是共的,那這樣就不會去呵斥小乘,也不會自以爲大乘了不起了,不會。這時候呢,我們才能回到佛陀真正的本懷的地方。有的不了解,以爲《中論》是在宣揚大乘,在破斥小乘,不對。《中論》在大小共貫,把大乘跟小乘的隔閡把它貫通,了解它的一貫性一致性,這個大家就要明白。惟有從這樣的思想中,能看出大小乘的分化由來呀,能指斥那些畸形發展的遺失釋尊本意的亂說!
大家到這裏應該有一分明白:如果今天能把《中論》的法義研究得清楚了,我們就可以抉擇了:原來大小乘它有分化的過程,透過部派佛教以後怎麼分化,大乘的思想怎麼演變出來的,就知道:原來在這個流傳的過程有了流變,就是畸形發展,失去了原味了,有一些發展偏頗了。這個過程中,把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本意給扭曲了,解釋錯了。所以這裏講亂說,如果你抉擇得清楚,就不會隨著後面以爲越來越圓滿的,你就不會跟著它跑。所以;中觀學能抉擇釋尊教義的真相,
中觀中論的重要這裏就顯出來了:佛陀一代的實教,他真正的本懷跟教義是什麼,才能夠讓那個真相襯托出來?也就是說透過中論或中觀的這個了解,我們才能找到法的根本就對了,真正的根本法是什麼,佛法的真相是什麼?能有助于佛教思想發展史的理解,這是怎樣值得我們尊重。
從中觀中論裏面才能看到佛法的真相,也知道佛教發展史,它的流變過程我們才能明白、知道它的重要。我們今天研究中論跟中觀的重要到什麼程度!現在佛教界,普遍沒幾個人真正研究印度佛教史,把印度佛教一千六七百年的流變都把它抉擇出來。印度佛教爲什麼會滅不是沒有原因的!佛法這麼偉大,偉大到它滅掉,請問: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啊!爲什麼會滅,幾個人去研究?
我們中國承襲了印度佛教的思想,承襲的思想是印度什麼時期的思想進來的我們有沒有搞清楚?我們接受…
《體方法師《中觀今論》講座 自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