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婆羅門種姓的女人,“極有容貌”,長得極好,“婿爲仙人,名摩燈伽”,他的丈夫是仙人,就是修道的人,名叫摩登伽,“于山中坐”,他在山裏邊坐,修道,“婦爲其夫,營辦食送”,這個女人專門爲他的丈夫送吃的東西。他在山上修行,坐禅、修定,自己沒有功夫燒飯,就叫他的女人送飯。“檀陀柯王,入山遊戲”,那個名叫檀陀柯的國王,到山裏去遊戲,“逢見此婦”,路上碰到這個女人去送飯,“問是何人”,他就問其它人,這個是什麼人?“有人答言,是仙人婦”,有人告訴他說,這是山上一個仙人的女人。“王雲:仙人離欲,何用婦爲?遂令提取,將還宮內”,國王就說,仙人是離欲的,離開五欲了,要女人幹啥?仙人用不著的,就叫人把這個女人拿去,帶回自己的宮殿裏去。
“仙至食時,望婦不來”,這個仙人到吃飯的時間了,等了半天,他的女人還沒有送來,“心生恚恨”,他心裏就很不高興,等了半天,飯怎麼還不來?從這個地方看,瞋恨心很大,沒有修忍辱,外道就是這樣,不斷煩惱,修了半天,煩惱還是很重,他一頓飯不吃,就發脾氣。“借問余人”,他就問人家,他女人怎麼不來?“余人爲說,是王將去”,其它人就告訴他,是國王把你女人拿走的。“仙往王所,殷勤求覓”,仙人很著急,趕快跑到國王那裏,很殷勤地、很急迫地要求還他的女人。“王不肯還”,國王不肯還給他,說,“汝是仙人,何用蓄婦”,你是仙人,修道的,你要女人幹啥?“仙言:我食索此婦人”,仙人說,我吃飯需要這個女人,要她給我送飯,不是像你們世間上搞淫欲的需要。“王便不還”,國王說,你用不著、用不著,你是仙人,不要女人的。就不還他。國王自己要了,當然不給他了。
“仙人意憤,語其婦曰”,仙人很生氣,就對他的女人說,“汝一心念我,勿暫舍我”,你好好地一心念我,不要忘掉我,“今夜欲令此國土破壞”。這是法爾如此,他有這個功能,只要念他的名字就可以消災。觀音菩薩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念著就可消災。這個仙人也有一點點通,他也可以使他的女人不受災,對她說:“你一心念我,一刻也不要忘記我,今天晚上我要把這個國家消滅掉”。“仙人夜念”,仙人晚上就作法,或者入定,或者修法,“時雨大石”,這個時候,就像密勒日巴下冰雹那樣,他不是冰雹,他更厲害,天上很大的石頭,像下雨一樣地下來,“王及國人,一切皆死”,國王和他一國的老百姓,全部都壓死,“俄傾成山”,這些石頭不斷地下,很快就成了一座山,這個石頭的量是極大了。“此婦一心念彼仙人,唯身不死,還就山中”,這個女人因爲專門一心念他的仙人,所以沒有死掉,因爲是他作的法,系念于他,就免掉了,她也就回到山裏去了。
“本是彈宅迦王國,今成山林”,本來是彈宅迦王的國家,現在成了山林,“從本爲名,名彼林也”,因從原來國家的本名,就叫彈宅迦林;“人物皆盡,故名空寂”,它裏邊的人、物,生命、財産,全部都搞完了,那麼多的石頭堆成了山,還有什麼東西?裏邊就荒蕪人煙,是空寂的地方了。“舊人解雲:諸仙修定處名空寂”,以前的那個解釋說,仙人修定的地方就叫空寂,就是很寂靜的一個地方;人也沒有,東西也沒有,當然靜寂了。
這是第一個彈宅迦林的公案,也是強調意的力量大。你說意不能殺,意就是能殺啊,不但能殺,而且殺起來比身口殺還要快,一夜功夫一個國家都消滅完了。
末蹬伽者,舊雲迦陵伽,此雲憍逸,仙人之名;舊雲王名;有梵本雲缽蹬伽,此翻雲蛾,即赴火者。昔有仙人,形甚醜陋,世間斯極,修得五通,山中坐禅。有一淫女,甚愛于王,王亦愛之,後觸忤王,王遂驅出。淫女入山,見仙醜陋,謂是不祥之人,恐有不祥之事。淫女切念:我今被出,是不吉祥,若還此不祥,我應吉祥。乃取糞穢、洗不淨汁,令婢送山,澆灌仙人。仙人忍受,不生瞋恨;有婆羅門,爲仙洗浣。淫女自後,王還寵之。有一國師,亦有衰惱,淫女語曰:以不吉祥,還于仙者,必還吉祥。國師依言,以糞汁洗。仙亦忍受,弟子婆羅門還爲洗浣。其後國師,還得吉事。事既皆驗,人普知之。王後欲征,國師進谏:以不吉祥,與仙人者,必獲吉祥。王複遂語,山中起屋,恒取糞汁,洗灌仙人,征遂得勝。自後若有不稱心事,辄以糞汁洗之,仙人不複能忍,心生恚恨,乃雨石下,王人皆死,唯事仙者,得免斯苦,須臾之間,國成山林。此林從本,名末蹬伽。
校注:「甚愛于王」,大正藏(T43, p. 1005, b20)作「甚愛于王」甚=其【甲】;江西校刊本(卷四.十八頁後面八行)作「其愛于王」。
第二個公案,“末蹬伽林”。末蹬伽是什麼意思?“舊雲迦陵伽,此雲憍逸,仙人之名”,舊譯翻作迦陵伽,我們漢語叫憍逸,是仙人的名字,“舊雲王名”,以前的翻譯說這不是仙人的名字,是國王的名字。“有梵本雲缽蹬伽,此翻雲蛾,即赴火者”,有一個印度的梵本,它不叫迦陵伽,而叫缽蹬伽,翻成漢語叫蛾,就是撲火的那個飛蛾,這是仙人的名字,或者是王的名字,它的公案下文就說。
“昔有仙人,形甚醜陋,世間斯極”,過去有個仙人,他的形貌非常醜陋,是世間上最難看的。我以前看到南傳的一部經,裏邊說一個婆羅門,“十八醜”,好的相是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非常之好的,而醜則有十八種醜,就是把世間上的醜態,都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共十八種,那是極醜陋、第一醜陋,世間上最醜的一個仙人;“修得五通”,但是他因爲修行,就修成了五通,修道當然不在形貌的好不好,他雖然修外道,五個通是得到了,“山中坐禅”,他在山裏邊坐禅,修定。這個仙人形貌雖醜,人卻是還好,在山裏邊修行。
“有一淫女,甚愛于王,王亦愛之,後觸忤王,王遂驅出”,有一個淫女,就是不正規的女人,她對王很歡喜,王本來對她也很歡喜,後來她做了錯事,使王生氣,王就把她趕出來。她也不是王妃,是淫女,使王不高興了,王就把她攆走;淫女被趕走之後,她就到山上去。
“淫女入山,見仙醜陋,謂是不祥之人,恐有不祥之事”,淫女進山之後,看到這個仙人在坐禅,看到他的樣子極醜,她說,這個肯定是倒黴的人,我現在看到倒黴的人,恐怕就要有倒黴的事情來了。她心裏很不舒服。那是講迷信了。“淫女切念:我今被出,是不吉祥,若還此不祥,我應吉祥”,這淫女就起壞念頭,她想,我現在被國王趕出來,趕到山上來,是個大不祥的事情,現在又碰到這個不吉祥的人,如果我把我的不吉祥還給他,那我該吉祥了。她就動這個念頭,認爲只要把倒黴的事情送給不吉祥的人,自己的倒黴事情就該完了。“乃取糞穢、洗不淨汁,令婢送山,澆灌仙人”,于是她就叫人去收取那些臭的糞穢,大小便等等髒的東西,洗不淨汁就是那些洗髒東西的汙水之類,叫她的丫頭統統送到山上去澆淋那個醜陋仙人,頭上、身上都澆。“仙人忍受,不生瞋恨”,這個仙人還好,因爲修禅定,該要忍辱、不生瞋恨的,他就忍住,不生一點瞋恨的心,這是很難得了;“有婆羅門,爲仙洗浣”,有一個婆羅門,信敬這個仙人,他說仙人很好、有德,他就趕緊幫他洗除幹淨。“淫女自後,王還寵之”,這個淫女這麼做了之後,也很巧,國王又歡喜她、寵愛她了。
“有一國師,亦有衰惱”,這個時候,國王的一個師父,國師,也有倒黴的事情。這淫女因爲她有經驗,就告訴國師說:“以不吉祥,還于仙者,必還吉祥”,這個仙人是不吉祥的人,醜得很,你把不吉祥的事情還給他,你必定就吉祥了。她已經有經驗,她把她最髒的、不吉祥的東西交給那個仙人,她自己馬上就又受寵,那不是吉祥就來了嗎?“國師依言,以糞汁洗”,國師聽從她的話,他也去試試看,把糞汁、髒東西拿去澆灌仙人,頭身上下全都淋洗;“仙亦忍受,弟子婆羅門還爲洗浣”,這個仙人確實還不錯,他給糞汁澆身,也修忍辱,不起瞋恨心,他的婆羅門弟子看不過去,趕快又給他洗幹淨了,“其後國師,還得吉祥”,這事碰得巧,國師這樣子一搞,後來又得勢,好事情又來了,不祥的事情就去掉了。
“事既皆驗,人皆普知”,這兩次事情,都靈驗得很,大家都知道這個事情了。“王後欲征”,後來國王要出去打仗,“國師進谏”,這個國師也是忠于王,他就進谏,他說你要出去打仗,打仗是危險事情,你照我的辦法做,你決定是吉祥,可以打勝回國,“以不吉祥,與仙人者,必獲吉祥”,還是一樣地,把不吉祥的東西還給仙人,你得到的就是吉祥。“王複遂語”,國王也聽他的話。出去打仗,那是很長時間的,國王的能力也大,這一次他不是髒水澆一次就算數,“山中起屋”,他在山裏造了一個房子,“恒取糞汁,洗灌仙人”,經常派人去,不斷地拿糞汁等等髒東西去淋那個仙人,從頭到腳倒下去,“征遂得勝”,也巧得很,他去打仗,打勝了。這個仙人也很好,糞汁天天澆,他也不生氣,也忍辱下來了。
但是這個事情越傳越遠,“自後若有不稱心事,辄以糞汁洗之”,從此以後,不論是哪個人,凡是有了什麼不稱心的事情,都拿糞汁去澆他,“仙人不複能忍”,整個國家的人都來澆,這樣就很頻繁,哎呀,仙人實在忍不住了,“心生恚恨”,心裏脾氣一發起來,那就不得了。我們說老修行,要麼不發脾氣,若發起來,比哪一個都厲害,這個仙人也是老修行了,前幾次都忍下去,這一次不能忍了,就一下子爆發起來,“乃雨石下,王人皆死”,也是一樣,他就作法,把石頭像雨那樣地下下來,那國王和老百姓就都死完了,“唯事仙者,得免斯苦”,只有服侍他的那個婆羅門,就是給他洗除髒東西的那個人,得以免去石頭壓死的苦,“須臾之間…
《唯識二十論述記講記 第廿六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