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個善巧的智慧,就是它能夠入一切法界,廣度衆生,成就無上菩提;遍入塵勞,成就佛法,有這種能力,有這個幹事的能力,有這種作爲,這是對外。前面這個無分別智是自利;這個「方便」是利他,利益衆生,這是對外。「方便」是對外,根本無分別智是對內;對內的這個是母親,對外做很多很多的事情,這個是父親。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爲父」:你問誰是我的父親、誰是我的母親?「智度」是我的母親,「方便」是我的父親。「一切衆導師,無不由是生」:不但是維摩诘居士是「由是生」,一切衆生的大導師──就是佛,都是從這二法中成就的。
法喜以爲妻 慈悲心爲女 善心誠實男 畢竟空寂舍
這個「妻」,誰是我的妻呢?「法喜」是我的妻。這個淺白的說,就是聽聞佛法生歡喜心;生歡喜心,這就是妻,這個歡喜心是妻。如果深一點說,就是你證悟第一義谛的時候,這時候有法喜,這個法喜是妻。在《攝大乘論》上也提到這件事,法之樂苑。就是證悟第一義谛的時候,這時候是歡喜,初歡喜地就是這麼意思。「法喜以爲妻」。
「法喜以爲妻」這個地方,我們讀這個……在《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也提到這件事、在窺基大師他的《說無垢稱經疏》上他也提到:說維摩居士他有妻,這是怎麼回事?那是化現的,不是真有妻,不是凡夫境界,都是化現的境界,不是真實的。我們讀這《華嚴經》,善財童子去參學,到一個國王那裏去,看到國王在殺人,很殘暴的事情。「這是善知識嗎?」善財童子就是心裏這麼想,後來就是另外有人告訴他,這都是化現的境界。哦!這又不同了,都是化現的境界。實在爲什麼要化現呢?就是能利益衆生,使令衆生不敢做惡,是這個意思。
法喜以爲妻,「慈悲心爲女」:誰是我的女呢?得了聖道的人,他的性格非常的柔和、柔軟慈愛,這樣的心理作用就是女,就是這個聖人的女。聖人不就是一個人,他也有女,「慈悲心」是他的女。
「善心誠實男」:不但有女,也有男。誰是他的兒呢?「善心誠實男」。這個女是以慈愛爲性,有慈愛的心,這表示是女。這個「男」是勇猛,能夠建立一番事業,這是男,男兒是這樣。那麼怎麼叫做「善心」、怎麼叫做「誠實」呢?天臺智者大師講,這個「誠實」就是能順于法界,順于一真法界,就是無分別智能順于一真法界,就是能契合諸法實相,這叫做「誠實」,這個誠實這麼講。「善心」:有這樣的無分別智,這無分別智一發動了的時候,能成就萬善、廣度衆生,那叫做「善」,這麼樣講。具足這樣功德,這是男,這就是維摩居士的男孩子,是這樣意思。
「畢竟空寂舍」:說我住的房子,住在什麼地方呢?我們這肉眼看,這是有牆,四面有牆、有門、有窗、有杆,或者怎麼樣,說這是房子。但是不是、不是,菩薩住那個房子不是這個房子,是「畢竟空寂」是他的房子!這個「畢竟空寂」就是諸法實相。這個房子,住在房子裏有什麼好處呢?就是能遮蔽風雨,有風、有雨、有毒獸(有毒蟲、惡獸)來侵犯你的時候,你在房子裏住就是安全了。現在你若在「畢竟空寂」這裏住,就沒有一切煩惱的侵犯,就沒有,就是很安閑自在,特別的安全。這就是你在世俗谛,世俗谛裏面有毒蟲、有惡獸、有土匪;若到第一義谛就沒有這些事情,什麼事兒沒有。
所以常常修止觀,你常常觀這個畢竟空,就是在煩惱裏面沒有煩惱。你若不這樣子,你就得要去找律師、到法庭上解決問題!不然這個問題沒個完,你到法庭這問題也不能解決,就是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一直沒個完。若是你觀畢竟空寂,這一下子完全解決了!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這個地方是最公平的,是最公平的地方,你心安了,心就能安住不動,所有的問題都沒有問題,心能安住。你若去講道理,到法庭講道理,不行;你感覺這個法官他不公平,他把這事情處理得不對,你不滿意,就是這樣。所以這個「畢竟空寂」在修學聖道的人來說是非常好。
頭幾天我說,我們學習《維摩經》,要看天臺智者大師的疏,要看慧遠大師的疏,要看嘉祥大師的疏,要看窺基大師的疏,你看都是我們古代佛教的大德!大智慧啊!讀這些。但是還忘了說一個,這個《注維摩诘經》那個「注」是注意的注。我看那丁福保的解釋,那個注意的注就是當個批注的注,他這麼講。這個《注維摩诘經》裏面有鸠摩羅什法師的解釋、有僧肇大師的解釋、還有道生法師的解釋;又還有再其它人的編輯,還有僧叡法師的解釋,不過這一本裏面看不見僧叡法師的解釋。
那這個地方你看,就是「畢竟空寂舍」那個地方,這個鸠摩羅什法師的解釋,我感覺也很好。他說是「空爲理宗,以爲常宅」:觀一切法空,這是在真理裏面一個中心點。「以爲常宅」:是一切聖人居住的地方,長期居住的房子;長期居住的,不是暫時的,長期在這裏住,所以「空爲理宗,以爲常宅」。「有非真要,時複暫遊」:這一切幻化有的這些境界,這不是一個重要的地方,這是如幻如化的地方,不是重要的,但是有的時候也到這兒來走一走。這聖人有的時候也到這幻化的境界來看一看、走一走。但是聖人本身他是常住在畢竟空寂這裏,常住在這裏。哎呀我一看,鸠摩羅什法師這個解釋,我感覺到歡喜,解釋得很好,我們容易明白凡夫和聖人是怎麼回事情,是這樣子。
這樣子說呢,譬如說現在我們見面說話的時候,「你的房子造好沒有?」我若這樣問你,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你這個畢竟空寂的房子造好沒有?有這個意思。說是你在那兒用功幹什麼?就是造房子!坐禅是幹什麼?是造房子的意思。造什麼房子?「畢竟空寂舍」!《大悲心陀羅尼經》上說:「願我速會無爲舍」,就是這個意思,和這裏一樣。造好了這個房子的時候,不怕毒蟲惡獸,老虎來了你不怕、毒蛇來了也不怕。所以,我們修止觀,這個重要的原因就在這裏,你要做這個事。如果你不做這個事,你不做好,你這「畢竟空寂舍」這個房子沒造好,永久是暴露在房子外邊,老虎來了對你危險、毒蛇來了對你危險;不要說是老虎,連蚊子來對你都有威脅!所以你若是常常這樣思惟,你就知道靜坐非常重要,靜坐是非常重要的。
我這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你若讀《法華經》的〈譬喻品〉、〈信解品〉,《法華經》很多事情,你若多多地讀、理解,你就會圓夢。有人作夢怎麼回事情、不知道什麼意思。在家人那另一回事;我們出家人作夢,多數是你的善知識(你的善知識是誰?就是佛菩薩!)佛菩薩給你的夢啊!給你夢就是,他是用這些經論上的事情來告訴你。但是你若沒學習,不知道,不知怎麼講,不知道怎麼解釋。
「畢竟空寂舍」,以畢竟空寂做聖人的一個住處,就是一真法界,就是諸法實相,也就是第一義谛;或稱之爲法性,或者稱之爲實際,或稱之爲真如,就都是指這個意思說的。
弟子衆塵勞 隨意之所轉 道品善知識 由是成正覺
「弟子衆塵勞,隨意之所轉」:這個維摩居士也有徒弟、也有弟子,誰是維摩居士的弟子呢?「衆塵勞」:就是在衆生世界裏面隨煩惱轉的這些人,隨著塵勞裏面在這裏面生活的一切衆生,都是我的徒弟。「隨意之所轉」:隨我的意來教化他,教他轉凡成聖,教他來到佛法裏面修學聖道,隨著我的意去教化他們。這是我的徒弟,徒弟就是這些人。
「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這個「道品」,誰是我的「善知識」呢?「善知識」這個「知識」,聞名曰知、見面曰識,或者這麼說。但是認識的人、知道的人特別多嘛,但是其中有感情的才名之爲「善」,「善知識」。那麼誰是我的好朋友?
或者這話就這麼講也可以,誰是我的好朋友呢?就是「道品」,叁十七道品是我的好朋友。就是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叁十七道品是我的好朋友。
爲什麼它是我的好朋友呢?「由是成正覺」:由叁十七道品的力量,使令我由迷而覺,轉迷起悟,由凡而聖,由初歡喜地、二地、叁地、一直到第十地,使令我得到佛智慧,所以這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能教我成就正覺,成就這個無上菩提,所以是我的善知識。這上面所謂「善知識」,就是令你轉惡爲善,轉凡成聖,回因向果,有好的成就,這是善知識。如果教這個人由覺而迷,由善而惡,那是好朋友嗎?這是另一回事了!
諸度法等侶 四攝爲伎女 歌詠誦法言 以此爲音樂
「諸度法等侶」:前面是善知識,再還有和我常在一起做事情的伴侶,是誰?十波羅蜜。十波羅蜜是「諸度」,諸波羅蜜,十波羅蜜是我的伴侶。就是我修學聖道,由初開始就陪著我學習佛法,乃至到最後,一直都和我在一起,不同我分開的,這個十波羅蜜通通是這樣子。就是由開始一直到最後,一直都不和我分開,不分離,不棄舍我的,這也是好朋友。
「四攝爲伎女」:這個「伎女」是引誘人到一個地方去。現在菩薩,修學佛法、成就聖道的人也有「伎女」。「伎女」是「四攝」: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個方法引導衆生來到佛法裏,使令他有信、解、行、證,能成就聖道,這就叫做「伎女」。
「歌詠誦法言,以此爲音樂」:維摩居士他說:「我也有音樂!」什麼是音樂呢?「歌詠誦法言」:就是佛陀所說的法語,以此爲歌來唱念,這就是「音樂」,能喜悅我的心靈,使令心情快樂。當然這是指我們初發心學習佛法的人是有這件事,菩薩爲度化我們、給我們做軌範,也會做這件事。「歌詠誦法言,以此爲音樂」。
子二、明資生具(七頌)
總持之園苑 無漏法林樹 覺意淨妙華 解脫智慧果
「總持之園苑」:這下面說資具,說資生之具。資生之具,就是要有一個花園。我有一天打妄想:我在香港住的時候,就是很多人,一個街道裏邊都是人,看不見有花園。這是殖民地,所以政府不管。(我說這話是說英國人,這…
《維摩诘經講記 佛道品 第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