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所得的,所以「通達無有礙」,沒有障礙,沒有有所得的障礙,這樣子來度化衆生的。
或現劫盡燒 天地皆洞然 衆人有常想 照令知無常
這個菩薩度化衆生還有不同的事情,什麼事情呢?就是示現出來「劫盡」的時候,這個世界都有大火燃燒起來。本來是到「劫盡」的時候,有火災把世界都破壞了,現在不是,現在不是劫盡的時候,而是菩薩現出來這種災難,就像「劫盡」的時候那樣子。「天地皆洞然」:下面的「地」、上面的「天」國通通都燒光了,「天地皆洞然」。做這種事情幹什麼呢?
「衆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衆生在世界上,總是感覺到我可以萬歲、萬萬歲沒有個完。有一年牆上寫的標語,「某某人萬歲!」就這樣子寫。後來有個神經病的人:「一千歲還不可以嗎?還要一萬歲!」說這個事。其實衆人就是這樣,其實在不可能嘛!連一百歲都活不到啊,才活八十幾歲就死了嘛,但是他就是這樣子。菩薩不是!菩薩是示現出來大火燃燒、都完了,江山如此多嬌,通通都破壞了!「衆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用這個事實、用這個大火的燃燒,來覺悟你知道不是常住的,轉眼間就沒有事情了,就垮臺了。
無數億衆生 俱來請菩薩 一時到其舍 化令向佛道
前邊是菩薩現出來各式各樣的形相來覺悟衆生,現在是說法了。
「無數億衆生」:十方世界的衆生是太多了,就在他們的世界,他們都來請求菩薩,請求菩薩來救苦救難。「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而菩薩不動,在第一義谛那裏不動,就是同時間能現無量無邊的身相,到一切衆生那裏去。「化令向佛道」:來覺悟、來教化他、來覺悟他,使令他發無上菩提心,向于無上菩提。菩薩這真是不可思議境界!
有的時候,初發心的菩薩也是發好心度化衆生,唉呀!佛法這麼好、衆生這麼苦,應該度化衆生。能發這個心也是很難得,也應該是贊歎,但是若看一看那個大菩薩境界,那是非常殊勝;在凡夫的時候你能度化衆生,你能度化多少衆生?還未必能度化,衆生不容易度化的。
醜二、教用世法(二頌)
經書禁咒術 工巧諸技藝 盡現行此事 饒益諸群生
前邊是說用出世間的聖道來教化衆生,這是用世間法教化衆生。
「經書禁咒術」:世間上的經書,菩薩也都學習。世間上也有人行這個咒術,「禁咒」,這個「禁」字是「咒」的作用,譬如這個河水在流,他若用這個咒、一念這個咒,叫這水不流、就能不流;天上正在下雨,下這冰雹的時候,說不要下、就不下!世間的巫術有這種作用,而這位菩薩也做這種事情,也在學習這個。「工巧諸技藝」:衆生的世界裏面有些人也有工巧,他會造一個非常好的房子,也可以造出一個大鍾來,很多巧妙的事情,各式各樣的技藝,菩薩也都學習。「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菩薩這些事情完全都能做,「饒益諸群生」,來利益這一切苦惱的衆生。
世間衆道法 悉于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 而不墮邪見
這又是一種度化衆生的方法。世間上有很多在佛法以外的外道的法、這些事情,這外道他們不是那麼圓滿,但是菩薩也到他們那兒去,和他們在一起學習他們的道法。「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因爲他參加外道的團體裏邊,他對那些事情完全都明白了,因此他就對衆人宣布:「這是邪知邪見!」教化衆生不墮落這個邪知邪見裏面去。
我們看這個《高僧傳》也發現這件事,我們說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這個時代,就發現這些事,有了這些問題。什麼問題呢?當時中國的道教,就和李淵、李世民這些人講:「老子是姓李,是他們的老祖宗!」而他們就接受了這個說法,所以無形中就是袒護道教、貶斥佛教。政府(李淵唐高宗、唐太宗)曾經有這個命令,就是政府有什麼集會,大家要來參加的時候,道教在前面、佛教徒在後面;但是這件事是不了了之的,沒有執行。
當時的情形是怎麼樣呢?政府裏面這些高官,皇帝是有一點相信老子是他們的祖宗,他就袒護道教,但是他的朝廷的這些大臣佛教徒多,道教徒也是有。最後是怎麼個辦法呢?就是辯論,就是請法師和道士辯論,做這種事情。就在政府、在皇
帝的宮殿在那裏,大家就在那兒聽他說話,有這個事情。而在《高僧傳》上看,都是法師勝利,道士不行,道士辯不過出家的法師。這個時候還是在玄奘法師到印度還沒有回來、在之前,在唐高祖的時候、和唐太宗的時候都有這些事情。《高僧傳》少少有記錄,那法師就是有智慧,智慧就是高,就是有學問,佛法也是特別的博學多聞,如果他們(我這麼想)那些法師如果是,你只是有學問而佛法不夠的話,道士(有的時候有些道士他們也學習佛法的)若和你辯論起來,如果你本身迷迷糊糊的,你很難辯過他的,有這個事情。
其中有一個,現在在《高僧傳》裏、在藏經裏面有一個法琳法師,這個人是很有學問,他好像是還俗,還俗了然後到道教去出家、去當道士,學習道教裏面很多很多的事情;然後再回來,回到佛教做出家人,寫了一個「破邪論」,來說這個道教怎麼怎麼不對。然後他這個書上就寫:老子不是唐太宗、唐高宗不是他們這個「李」,他是姓李、不是那個李。他考究,說唐太宗、唐高宗他們這個「李」,是拓跋氏「李」,拓跋氏「李」是北魏叫「拓跋」,就是那些……,那當然不是漢人,他們不是漢人,就是匈奴、蒙古,就是另外一族的人。他說老子是什麼?是個野生的孩子,就是這麼寫出來!當然這個書,道士:「啊!你謗毀我們的祖宗!」就給唐太宗看。而唐太宗周圍的大臣說:「啊!他毀辱我們,我們要把他抓住、要處罰他。」就有這些事情。從那些事情看出來,唐太宗是有理智的!他一看,當然這件事不是……你毀謗老子!但是他一看是有根據,這個法琳法師他寫的文章是有根據的,並不是造謠毀謗。還有這個事情。
所以這個事情,「世間衆道法,悉于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所以,佛教本身和外道有所辯論,說話一定也要有根據,要有根據,你隨便說、亂說不行的,這當然也要有理智的人,「喔!你說的有根據,不是謗毀!」那麼他也就心就平了;沒有理智的人那就另一回事了。
「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這句話,就是衆生啊,大智慧人我看不是很多,都是迷迷糊糊的;「惑」,都是迷惑,不知道怎麼回事,你說是黑的就是黑的,說是白就是白的。現在菩薩「悉于中出家」,把這個真相說出來,解除你的迷惑,教你不要墮落到邪見裏面去。
醜叁、拔衆生災難(五頌)
或作日月天 梵王世界主 或時作地水 或複作風火
這是第叁科,第叁科「拔濟衆生的災難」。
菩薩有的時候會示現作「日」天子、或者作「月」天子。或作「梵王」:梵天王,或者作「世界主」;或者「梵王」就是「世界主」,或者是「梵王」是梵王,「世界主」就是世界上的國王,或者這麼分開講。「或時作地水,或複作風火」:或者有的時候,菩薩也示現一個大地、或者示現一個水。
我們看見那個《玄奘法師傳》,他帶的水一下子不謹慎都灑在地上,沒有水飲了,但是他不回到東方來,不向東方去取水,一定要向西邊去。後來人困馬乏就是臥那兒不能動了,後來有風一吹來,忽然間有了點精神,就向西邊走,哦,遇見一個河、有水,那是怎麼回事,我看那就是菩薩現出水。有的時候,我聽說是在抗戰結束的時候,有些人從四川向東邊來的時候,走在長江裏面,這個船就是要沈下去了,那麼大家念觀世音菩薩,這船又起來了──那麼就是「或時作地水,或複作風火」,有時候作「風」、有時候作「火」,這樣來饒益衆生。
劫中有疾疫 現作諸藥草 若有服之者 除病消衆毒
「劫中有疾疫」:「疾疫」就是有病,衆生有病,這個病很普遍的,很多很多的人都遭遇到這個毒氣,都有病、都要死。菩薩「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衆毒」,就好了,那麼來救護衆生。
劫中有饑馑 現身作飲食 先救彼饑渴 卻以法語人
在「劫中」,就是饑馑劫的時候,饑馑劫的時候衆生這個世界,大家生活都困難,沒有糧食吃,那麼菩薩「現身作飲食」:現身,有時候現個大魚,大家可以吃魚肉,各式各樣的情形。「先救彼饑渴」:先救護衆生解除饑渴的問題。「卻以法語人」:然後爲他宣說佛法,救護衆生。
劫中有刀兵 爲之起慈心 化彼諸衆生 令住無诤地
這時候「刀兵」劫:這個衆生世界就是戰亂。「刀兵」是武器,互相戰亂的時候,衆生和衆生互相殺害,那麼菩薩「爲之起慈」悲「心」。「化彼諸衆生,令住無诤地」:教化他們,使令他們不要糾紛、不要爭論,互相忍讓一點就和樂了,沒有事嘛!
這樣說,這個地方有叁種災難:一個是「饑馑」、一個是「疾疫」、一個是「刀兵」。在《瑜伽師地論》裏邊說:人壽叁十歲,人的壽命就能活到叁十歲左右的時候,這個時候有饑馑這種災難,很多人都沒有飯吃,都死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剩多少人了;這個時間七年七月七日,要經過這麼長的時間,這個饑馑的災難才過去,這個世界上的人死了很多很多。到人壽二十歲的時候,人的壽命最多活到二十歲左右這個時候,就有這個「疾疫」,就是這個病,有傳染病,這個毒氣很多,很多人都要死亡;這個時間要經過七個月還要七天。等到人壽十歲的時候,最長就是活到十歲左右,這個時候有「刀兵劫」,就是衆生和衆生這個惡心很厲害,互相殺害,就是草木拿過來就是兵器、就是武器,互相殺害,這個世界上人死了很多很多,剩的人很少了。而這個時候,菩薩再來救護衆生。這是《瑜伽師地論》裏面這麼說。
若有大戰陣 立之以等力 菩薩現威勢 降伏使和安
這是特別說到國與國家這個戰鬥,整個軍隊互相戰鬥的時候,「立之以等力」:這個「等」就是平等,兩方面的力量…
《維摩诘經講記 佛道品 第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