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P16

  ..續本文上一頁。如果你發了這十個願,然後再去念大悲咒,那是什麼情形?說我沒有發願,我不要那麼啰嗦,我就是隨隨便便自由,然後我就念大悲咒,我希望我的願望成功,我希求的事情,佛菩薩幫我的忙。這情形也不同的。佛菩薩是慈悲,會幫助我們,但是按佛法的理論上說,有因才有果,你不造因就沒有果。這個果,說是你自己不努力,佛菩薩給你一個果報,不行!這個事情辦不到。但是你自己努力,佛菩薩可以幫你一下。所以我們若念大悲咒,大悲咒有不可思議的靈驗,但是我們讀這部《大悲心陀羅尼經》才知道,你要有這樣的願,才可以,它才有靈驗。你說大悲咒很靈驗,我念了很多遍,我也沒有滿願!是的,是沒有滿願,但是你還是條件沒准備好,還不行。

  這十個願,裏面的意思很深的,很廣的。我很笨,我只能講到這裏。這個意思我說完全了,現在我說第二樣,說忏悔這件事。我是從香港來的,所以說話,有的時候就會想起來香港的事情。在香港一般佛教徒的情形,在年終的時候,要供天。供天做什麼呢?就是這一年很順利,那麼這個時候應該謝謝天的保護,所以要供天。新的一

  年要來了,我們也祈求天的保護,希望事業能夠成功,或者就是希望能發財。這樣做,這也是人之常情,也不能說不對。我們拜忏也可以有這樣的動機在裏面,或是說我們過去這一年,我們一直地不能約束自己,我們做了什麼錯誤的事情,忏悔忏悔。新的一年,我們也祈求佛菩薩的加持,我們身心安樂,事業也能容易成功,能夠發菩提心,能夠善根增長,這樣也很好。我們這樣子誠心的忏悔,也是好。

  但是在佛法裏邊,忏悔這件事,不是在年終的時候才忏悔,應該是時時的忏悔。在經論上看,彌勒菩薩他在過去的時代,他修行的一個項目,就是忏悔,晝夜六時,有六時的忏悔,晝叁時、夜叁時,每一時都有忏悔。可見彌勒菩薩,在過去時代,他睡覺的時候,他不是連續睡幾個鍾頭,他睡這麼一、兩個鍾頭就不睡了,不睡,就起來用功修行,其中有一項是忏悔,時時的忏悔。

  時時的忏悔,這件事在佛法裏面來說呢,在我們沒得無生法忍的人來說,忏悔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爲我們,剛才說了,我們的身口意很粗犷,煩惱的力量很大,自己有的時候約束不住自己,就會做錯事。做錯事情就是有罪了,有罪怎麼辦呢?佛菩薩慈悲給我們開一個緣──忏悔。忏悔會怎麼樣呢?就是能使令輕微的罪過,能全部的消滅了,輕微的罪過,能完全消滅清淨。重大的,強大的,有力量的罪過,能令它軟弱一點,不是那麼強。

  軟弱一點,這話什麼意思呢?就是你這個罪過,將來還是要受果報的,要受苦報。受苦報的時候,時間不會那麼長。你若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這個罪報,這個苦惱的境界容易轉變過去。若是強大的時候,這個苦惱的境界長,你念觀世音菩薩,不容易轉變。所以忏悔有這樣的好處。

  所以我們應該時時地忏悔。忏悔,一方面使令罪過減輕了,息滅了,另外我們也容易開發智慧。我們讀印光老法師的《文鈔》,他時常用一句話:「業消智朗」。這個「業消智朗」,就是罪業它一消滅了的時候,我們的智慧就明朗了,就光明了。這就是罪過一息滅了,我們容易增長智慧,這個智慧若是增長了,我們就不容易犯錯誤,很多有功德的事情也容易成就,就不會像以前那麼樣的笨,那麼樣的愚蠢,常會做錯誤的事情。

  以前多少年了,有一個人向我提出一個問題,他問我:「怎麼知道這個人有罪呢?」這個意思是說,說是這個人品德很好,他也可能不信仰佛教,但是他的品德也是不錯的,他沒有做什麼壞事,那麼他沒有什麼罪嗎!你做錯誤的事情才有罪,他沒有做錯誤的事情,應該說沒有罪。那麼你怎麼知道他有罪呢?他向我提出這麼一個問題。提出這個問題,我當時可能會有答複,怎麼答複的,我記不清了。但是我現在解釋這個問題。

  怎麼知道會有罪?這個事情要是嚴格地說,我看沒有一個人沒有罪的,任何人都有罪。我們可以問一問這個人,譬如說是吃飯,這是很平常的事。這個飯做得很不對你的口味,你會怎麼想?說是你遇見了如意的事情的時候,你心生歡喜,你遇見不如意的事情,你的心情怎麼辦呢?你自己問一問。如果說是你心裏面,也是隨著寒熱、冷暖的境界變動,那就可以知道你有罪,你心隨境轉了,你就會做錯事情,你就可以知道你有罪。

  我舉一個例子,我不知道這個例子舉得合不合適,你們再想一想。就說漢高祖──劉邦那個時代的人,叁傑之一:韓信這個人。韓信這個人,他受胯下之辱,他受漂母的呵斥,他都能忍受。逐漸地,逐漸地他後來作了山西王,作了懷陰侯,這在當時是一個有軍權的人物,連漢高祖都要怕他幾分的。這種人,後來我們《史記》上看,有人報告漢高祖,說是韓信要造反。大家就開會議,說怎麼辦法?劉邦的部下也有很多將軍,就說:「打他」。陳平說:「誰敢同他打」?陳平這一問,沒有一個人敢發言。這就可以知道,劉邦所有的這些將軍,認真地來說,沒有一個人敢同他鬥,都是怕他。

  這時候不敢打,怎麼辦呢?就是這個書生,不敢輕視,你不能輕視書生的。陳平就出個主意,就是「委由雲夢」。就是漢高祖劉邦,你可以「委由雲夢」,你的心意是要抓住韓信的,但是你不要到韓信那裏去,到他旁邊一個地方去,看他怎麼反應?如果他來了,就預備幾力士,一伸手就抓住他了,你不要派軍隊出去戰,不能這樣做。果然陳平這個計謀成功了,就抓住他(韓信)。抓住他,就把他放在車上,他就和王(劉邦)說話。韓信當然說得很明白,現在中國已經統一了,世界太平了,用不著我了,當然是把他抓住,安心一點!所謂功高震主,這是人之常情。

  到了長安以後,這等于是軟禁了,韓信這個心情不快樂,後來真就是要造反了。造反,他的計劃是什麼呢?他又沒有軍。當然我是小孩子出家,我那能議論這件事,我這又不知自量了。你以前做山西王的時候,作懷陰侯的時候,你有軍政大權,你有軍隊在手裏,你都不造反。到了長安去,你家裏面只有叁百個工人,這時候想造反。我以爲這就是個錯誤。當然韓信可能用叁百個人,戰你十萬個人的軍隊,他也可能有這種想法。結果是有一個工人,犯他的規矩,他打這個工人,這個工人偷偷的跑出去,就報告了,說他造反。造反了,這個時候劉邦不在長安,這幾個書生:蕭何、陳平這幾個在,張良也是在。這幾個書生又開會,開會,就派誰去請他(韓信)來,他不來,不來,說派蕭何去請,蕭何就去請他。請他,他也不願意去,蕭何說:「你到一到,然後你就回來」,他就勉強同意了。到那裏,還是幾個力士一伸手就把他抓住了,然後當然就是把他殺死了。

  但是我在想,韓信用兵如神,他是戰無不勝的那種境界,他有那麼好的頭腦,爲什麼在這個時候要造反!訓練叁百個工人要造反。你打了這個工人,這個工人他會怎麼反應呢?他就沒有想到這件事。所以這件事情失敗了!我們通常說:「智者千慮,不如一失」,我可以這樣講。但是這件事,我的想法是什麼呢?韓信有罪,他殺死的人太多了,太多了,他現在要開始受報,所以不得好死。他這個罪,使令他的頭腦沒有那麼靈活了,就胡塗了。所以他就是自己做一些愚蠢的事,把自己害了。

  所以你問我:「怎麼知道這個人有罪呢」?你有的時候,頭腦不靈活,就知道自己有罪,可以證明你有罪。韓信那麼好的頭腦,他還會這樣子,要是我們頭腦沒有那麼好的人,更是容易胡塗啊!爲什麼會胡塗呢?當然懂得心理學或生理學的人,說是腦神經什麼什麼的,其實按佛法來說,就是你有罪。你這個罪,使令你要受報了,你自己會有一個引發性,你自己會出來一個引發性,引導這個罪過過來,所以就是這樣子。

  我們日常做什麼事情,大事情、小事情;自己的事情、別人的事情,多得很!有的時候會判斷錯誤,當然可能判斷錯誤的結果沒有那麼嚴重,但是我們也是有罪。這個罪過,我昨天講,要待緣,緣沒有來的時候,可能這個罪還不出來。但是緣若到了,那就不行。

  我對一個居士講,我們任何人都有罪,就像什麼事情呢?就像你開的車,有了毛病了,你不修理,你還在公路上跑,忽然間這個毛病爆發了,在公路上就出事情,危不危險!說我們的身口意裏邊,無量劫來,沒有疑問的,會造了很多罪,他隨時會發現,發現的時候,你就有問題。若是我們常常忏悔,就是雖然沒能完全息滅,總是使令它軟弱一點。這種果報出現的時候,容易處理。所以我們應該常常忏悔,不只是說,非要在年終的時候才忏悔。這是第叁段,我講完了,接下來我講第四段。

  第四段就是「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願我速知一切法」,一共是十願。這十願,我在想,我們或者我有病,醫生治不好,我要求觀世音菩薩,念大悲咒,能夠消滅我的病痛,使令我恢複健康;或者我有特別的什麼困難,我要求觀世音菩薩慈悲,幫我的忙。那麼觀世音菩薩提出這樣的條件──「願我速知一切法,願我早得智慧眼,願我速乘般若船」,提出十個條件。這等于是發無上菩提心,要修學聖道,要得無上菩提的這種境界。爲什麼這樣子呢?觀世音菩薩提出這種條件來。

  你要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說:「你想要求我幫忙,你要發這十個願」。觀世音菩薩就是這麼一個口氣。這個我也在想,觀世音菩薩爲什麼要這樣子呢?應該說,喔,我現在有困難,你求我幫忙,我就給你解決這個困難好了,爲什麼要發這十個願呢?我的虛妄分別,觀世音菩薩的想法,譬如說你有病,你求我,我把你的病痛治好了。這件事,觀世音菩薩應該有這個力量,能夠把你這個病痛除掉,他能的。但是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你過了多久的時候,又有病了。像我剛才說的問題,是一個問題,

  因爲還有很多的罪業,有很多的罪業,這個時候,觀世音菩薩給你轉了一下,過了一…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