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P35

  ..續本文上一頁功德。念大悲咒的人,他的口中,馺馺,就是念大悲咒的聲音,形容易這個聲音。誦此陀羅尼,誦這個大悲咒。聲聲不絕者,聲音一直連續。「四沙門果,此生即證」,四沙門果就是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叁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這四個都是聖人,都是僧寶。此生即證,不要等到來生,現生就能夠成就。念大悲咒能夠聲聲不絕,如法的受持,忏悔業障,這一生就能夠得四沙門果,或者得初果、二果、叁果,乃至得四果。

  「其利根有慧觀方便者」,這個利根怎麼講呢?根就是善根,你前生在佛法裏邊有信心,你修學戒定慧,在你內心裏面曾經這樣熏習過,那個功德就叫做善根。根是什麼意思呢?根以能生爲義,因爲你前多少生中,栽培了這樣的善法之後,在第二生遇見因緣時,以前那個善法,會再發出善的作用,所以叫做根。所以根以能生爲義,就像植物有根,根就能生出來枝、葉、花、果。前生的善法,到今生的時候,又生出善法了,所以就叫做根。根也表示有力量的意思,因爲有力量,所以它能生。

  利根是什麼意思呢?利,就不是鈍,不是遲鈍。你栽培的善根很有力量,很靈敏的,所以叫做利。底下解釋利根的意思。「有慧觀方便者」,慧觀是什麼意思呢?慧就是般若波羅蜜。你的善根裏邊有般若的智慧,這個智慧就像太陽的光明似的,能夠把萬物的形象顯示出來。有智慧的光明,他能觀察真理,所以叫做觀。方便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行動,你有這樣的智慧,你常能夠靜坐,或者是經行。在你內心裏面,常能觀一切法空如實相,常能這樣觀,這叫做方便。這是得成聖道的一個前方便,就是你的行動,所以叫做有慧觀方便。

  有慧觀方便,那就表示你的善根很利。

  若是說他也學習過般若波羅蜜,但是只學習而已,但是日常生活裏邊他不觀察,就是遇見什麼境界的時候,還是原來的舊家風。原來的是對我有利,對他不利,我應該占他的便宜,我怎麼能夠吃虧呢?就是用原來的舊思想去行動,這樣子,這個人的根性就是不利了。現在說利根,有慧觀方便者,他不是,改變了他原來的家風,我不要像以前那樣虛妄分別,使令煩惱活動,我就用智慧去觀察,無論什麼境界出現,我用般若的智慧去觀察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像智者大師說的一心叁觀。有這種慧觀方便者,這就是利根,改變自己的老習氣,叫有慧觀方便。

  這樣的人,「十地果位,克獲不難」,這樣的人他能念大悲咒,他還有慧觀方便的話,那是大菩薩了,他十地果位,初歡喜地乃至第十法雲地,十地的果位他都能得到,也不是難事。這是說大悲咒,不但能消除日常生活上一切的困難,還能得聖道。不過這上面也說了,你一方面念大悲咒,一方面你還能有慧觀方便,那麼你能得無生法忍了,不要說得法雲地,我們得初歡喜地,我看這是很榮幸的了,真是太歡喜,太好了。

  「何況世間小小福報,所有求願,無不果遂者也」。出世間的聖道,小乘的聖道,大乘的聖道,都能成就,何況世間上小小的褔報,你想要發財,那不是很容易嗎?所有求願,無不果遂者,都能成就。這個意思就是你想得世間的富貴,念大悲咒也是能成就的。不過其中有一件事,當然這只是這樣說,裏邊有一樣事,我自己在分別,經上似乎沒有說這個話,是什麼呢?說是我想發財,念大悲呪,我就想要發財,或是怎麼怎麼的。這件事,我們看前後文,說這個大悲咒的力量,尤其是這一段文:何況世間小小福報,那有不成就的!但是其中有一件事,是佛菩薩所顧慮,是佛菩薩擔心的。擔心什麼呢?就是我們凡夫,沒得聖道的人。聖人和凡夫有什麼不同呢?聖人的理智非常強,就是在日常生活一切的事情,由智慧來決定。這件事應該怎麼辨,用智慧來決定,不是用煩惱來決定的。

  初果聖人,初歡喜地的聖人,他雖然是聖人,但還有多少煩惱,但是煩惱不作主,總是以智慧來作主的,這是聖人。我們凡夫和聖人不一樣,凡夫也不是說完全都這樣子,但是大多數都是用感情來決定事情。用感情決定事情,就容易犯錯誤,所以要是你念了大悲咒,叫你發了財,你一發財的時候,你就會容易放逸。這樣說,你念大悲咒,觀世音菩薩是滿你所願,你發財了,但是你因爲發財而放逸,這又不是觀世音菩薩所歡喜的。所以這裏面有這麼一個問題。沒有錢也很太平,生活很正常,你一有了錢的時候,有可能自己本身會犯錯誤,也可能你周圍的人因爲你有錢,也出了很多很多的問題。所以你若向觀世音菩薩要求:我念大悲呪發財。我看觀世音菩薩會有一點顧慮的。所以何況世間小小的福報,那是更可以成就的了,所有求願,無不果遂者,沒有不成就的。

  若欲使鬼者,取野髑髅淨洗。于千眼像前設壇場,以種種香華飲食祭之。日日如是,七日必來現身,隨人使令。若欲使四天王者,咒檀香燒之。由此菩薩大悲願力深重故,亦爲此陀羅尼威神廣大故。

  「若欲使鬼者」,這底上又有一樣事,這是一種事情。前面說是求出世間的聖道,這不是難事,何況世間的小小福報。底下又說出特別的事情。若欲使鬼者,若是有人,他想要以鬼神爲使者,就是要鬼神爲他辦事,就是「使鬼」,使令鬼爲他辦事。「取野髑髅淨洗」,那麼怎麼辦法呢?怎麼使令鬼來爲你辦事呢?有個辦法,就是在野外取沒有肉的頭骨,就是髑髅頭。淨洗,把它洗幹淨,用淨水把它洗幹淨。洗幹淨以後怎麼辦呢?「于千眼像前設壇場」,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的前面設一個壇場。壇場,舊的翻譯,就是曼陀羅,翻作檀,也翻作道場。就是你在那個地方結界,然後在那裏供上佛菩薩像,供上花果,或者燈及種種的供養,然後在裏邊念誦,念大悲咒,或念《般若經》,在那個地方禮拜。那麼這個地方就叫壇場。

  「以種種」的香,「種種」的「華」,或種種的「飲食」,來祭伺這個骷髑,來祭這個鬼,就是這些東西給他吃。「日日如是」,你天天這樣子,以香華飲食祭之,天天這樣子。「七日必來現身」,到第七天的時候,一定有鬼神現出身形來。「隨人使令」,隨你這個人的招呼、命令,他就會聽你的招呼。

  我聽見有一個法師,這位法師于一九六叁年往生。他是杭州人,他認識一個法師。這位法師在上海、杭州、蘇州,江浙一帶的地方,大家都說他有神通,怎麼知道呢?你若要去見他,他預先就能知道你會來,他就預先有准備,所以大家知道他有神通。他怎麼有神通,也不太明白,後來忽然間他又沒有神通了。沒有神通了,別人就問他,說是以前我們來看你,並沒有通知你,但是你就知道了,怎麼怎麼的給我們安排好了,後來我們再來看你,怎麼跟以前不同了呢?他就坦白出來,原來他就是用一個骷髑,引一個鬼來。事前先告訴這個鬼,今天有什麼什麼事,明天有什麼事,預先通知他,所以他預先就有安排。別人不知道,喔,你這個人有神通。大家碰到天旱,不下雨,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你去問他,他會知道,就是鬼神知道有這件事情。

  那麼後來怎麼沒有了呢?這位法師是個水陸法師,打水陸的時候,內壇有個主法的,還有正表及副表。這位法師在水陸法會裏邊,能作正表及副表。他去各地方常常打水陸,你請他去,有一次打水陸的時候,這個鬼跟他告假,說是我要走了,我不能爲你使用了,就是這個鬼的壽命到了,鬼的果報要結束了,要到別的地方去。從那麼以後,他沒有再去做這個事,所以再沒有鬼來通知消息。因此以後有人再去看他,他不能預先知道了。這是個事實。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大悲心陀羅尼經》就是用這個方法。所以七日必來現身,隨人使令。念大悲呪能使令鬼神。

  「若欲使四天王者」,四天王就是鬼王,世界上所有的鬼,都由四天王來率領。現在我不使令鬼神,我要使令四天王,叫他聽我招呼,爲我做事。那麼怎麼辦呢?「呪檀香燒之」,你用檀香木,念大悲咒,燒了它,這個事情就可以成功了。

  「由此菩薩大悲願力深重故」,爲什麼有這麼大的威力?天王可以聽你的招呼?因爲觀世音菩薩的大悲願力,特別地深,特別重的緣故,所以四天王也不敢不服從。「亦爲此陀羅尼威神廣大故」。前面是說菩薩的大悲願力深重,這底下是說大悲咒的威神力是特別廣大的,所以念了大悲咒,四天王也聽你的招呼,有這種事。

  我們凡夫,多數有好奇的心理,有這個心理,也就容易去做這件事。若沒有方法,那也無可奈何?喔,這個好奇的心理就會,喔,我也可以試一試,我看有一些人是這樣子。我剛才說的是過去的事情,現在的事情,我們不說了。

  佛告阿難:「若有國土,災難起時。是土國王,若以正法治國。寬縱人物,不枉衆生。赦諸有過。七日七夜,身心精進,誦持如是大悲心陀羅尼神咒。令彼國土,一切災難,悉皆除滅。五谷豐登,萬姓安樂。又若爲于他國怨敵,數來侵擾。百姓不安,大臣謀叛。疫氣流行,水旱不調,日月失度。如是種種災難起時,當造千眼大悲心像,面向西方。以種種香華,幢旛寶蓋,或百味飲食,至心供養。其王又能七日七夜,身心精進,誦持如是陀羅尼神妙章句。外國怨敵,即自降伏。各還政治,不相擾惱。國土相通,慈心相向。王子百官,皆行忠赤。妃後彩女,孝敬向王。諸龍鬼神,擁護其國。雨澤順時,果實豐饒,人民歡樂」。

  這底下也是說念大悲咒的作用。「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就告訴阿難說:「若有國土」,假設有的國家,「災難起時」,有很多的災難現出來。災難,或者是水災,或是火災,或者是地震,或者是風災,或者是蝗蟲等,有很多很多的問題。「是土國王」,這個地方的國王,「若以正法治國」,假設他能夠有慈悲心,就是他以正法,以善法,以五戒、十善來管理他的國家。

  「寬縱人物」,這也可以說尊重人權。就是寬一點,給人家一些自由,不要控製特別地嚴,要寬大一點,使人可以自由出入,于開一點。「不冤枉衆生」,不要冤…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