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讲记▪P35

  ..续本文上一页功德。念大悲咒的人,他的口中,馺馺,就是念大悲咒的声音,形容易这个声音。诵此陀罗尼,诵这个大悲咒。声声不绝者,声音一直连续。「四沙门果,此生即证」,四沙门果就是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这四个都是圣人,都是僧宝。此生即证,不要等到来生,现生就能够成就。念大悲咒能够声声不绝,如法的受持,忏悔业障,这一生就能够得四沙门果,或者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得四果。

  「其利根有慧观方便者」,这个利根怎么讲呢?根就是善根,你前生在佛法里边有信心,你修学戒定慧,在你内心里面曾经这样熏习过,那个功德就叫做善根。根是什么意思呢?根以能生为义,因为你前多少生中,栽培了这样的善法之后,在第二生遇见因缘时,以前那个善法,会再发出善的作用,所以叫做根。所以根以能生为义,就像植物有根,根就能生出来枝、叶、花、果。前生的善法,到今生的时候,又生出善法了,所以就叫做根。根也表示有力量的意思,因为有力量,所以它能生。

  利根是什么意思呢?利,就不是钝,不是迟钝。你栽培的善根很有力量,很灵敏的,所以叫做利。底下解释利根的意思。「有慧观方便者」,慧观是什么意思呢?慧就是般若波罗蜜。你的善根里边有般若的智慧,这个智慧就像太阳的光明似的,能够把万物的形象显示出来。有智慧的光明,他能观察真理,所以叫做观。方便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行动,你有这样的智慧,你常能够静坐,或者是经行。在你内心里面,常能观一切法空如实相,常能这样观,这叫做方便。这是得成圣道的一个前方便,就是你的行动,所以叫做有慧观方便。

  有慧观方便,那就表示你的善根很利。

  若是说他也学习过般若波罗蜜,但是只学习而已,但是日常生活里边他不观察,就是遇见什么境界的时候,还是原来的旧家风。原来的是对我有利,对他不利,我应该占他的便宜,我怎么能够吃亏呢?就是用原来的旧思想去行动,这样子,这个人的根性就是不利了。现在说利根,有慧观方便者,他不是,改变了他原来的家风,我不要像以前那样虚妄分别,使令烦恼活动,我就用智慧去观察,无论什么境界出现,我用般若的智慧去观察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像智者大师说的一心三观。有这种慧观方便者,这就是利根,改变自己的老习气,叫有慧观方便。

  这样的人,「十地果位,克获不难」,这样的人他能念大悲咒,他还有慧观方便的话,那是大菩萨了,他十地果位,初欢喜地乃至第十法云地,十地的果位他都能得到,也不是难事。这是说大悲咒,不但能消除日常生活上一切的困难,还能得圣道。不过这上面也说了,你一方面念大悲咒,一方面你还能有慧观方便,那么你能得无生法忍了,不要说得法云地,我们得初欢喜地,我看这是很荣幸的了,真是太欢喜,太好了。

  「何况世间小小福报,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也」。出世间的圣道,小乘的圣道,大乘的圣道,都能成就,何况世间上小小的褔报,你想要发财,那不是很容易吗?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都能成就。这个意思就是你想得世间的富贵,念大悲咒也是能成就的。不过其中有一件事,当然这只是这样说,里边有一样事,我自己在分别,经上似乎没有说这个话,是什么呢?说是我想发财,念大悲呪,我就想要发财,或是怎么怎么的。这件事,我们看前后文,说这个大悲咒的力量,尤其是这一段文:何况世间小小福报,那有不成就的!但是其中有一件事,是佛菩萨所顾虑,是佛菩萨担心的。担心什么呢?就是我们凡夫,没得圣道的人。圣人和凡夫有什么不同呢?圣人的理智非常强,就是在日常生活一切的事情,由智慧来决定。这件事应该怎么辨,用智慧来决定,不是用烦恼来决定的。

  初果圣人,初欢喜地的圣人,他虽然是圣人,但还有多少烦恼,但是烦恼不作主,总是以智慧来作主的,这是圣人。我们凡夫和圣人不一样,凡夫也不是说完全都这样子,但是大多数都是用感情来决定事情。用感情决定事情,就容易犯错误,所以要是你念了大悲咒,叫你发了财,你一发财的时候,你就会容易放逸。这样说,你念大悲咒,观世音菩萨是满你所愿,你发财了,但是你因为发财而放逸,这又不是观世音菩萨所欢喜的。所以这里面有这么一个问题。没有钱也很太平,生活很正常,你一有了钱的时候,有可能自己本身会犯错误,也可能你周围的人因为你有钱,也出了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你若向观世音菩萨要求:我念大悲呪发财。我看观世音菩萨会有一点顾虑的。所以何况世间小小的福报,那是更可以成就的了,所有求愿,无不果遂者,没有不成就的。

  若欲使鬼者,取野髑髅净洗。于千眼像前设坛场,以种种香华饮食祭之。日日如是,七日必来现身,随人使令。若欲使四天王者,咒檀香烧之。由此菩萨大悲愿力深重故,亦为此陀罗尼威神广大故。

  「若欲使鬼者」,这底上又有一样事,这是一种事情。前面说是求出世间的圣道,这不是难事,何况世间的小小福报。底下又说出特别的事情。若欲使鬼者,若是有人,他想要以鬼神为使者,就是要鬼神为他办事,就是「使鬼」,使令鬼为他办事。「取野髑髅净洗」,那么怎么办法呢?怎么使令鬼来为你办事呢?有个办法,就是在野外取没有肉的头骨,就是髑髅头。净洗,把它洗干净,用净水把它洗干净。洗干净以后怎么办呢?「于千眼像前设坛场」,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的前面设一个坛场。坛场,旧的翻译,就是曼陀罗,翻作檀,也翻作道场。就是你在那个地方结界,然后在那里供上佛菩萨像,供上花果,或者灯及种种的供养,然后在里边念诵,念大悲咒,或念《般若经》,在那个地方礼拜。那么这个地方就叫坛场。

  「以种种」的香,「种种」的「华」,或种种的「饮食」,来祭伺这个骷髑,来祭这个鬼,就是这些东西给他吃。「日日如是」,你天天这样子,以香华饮食祭之,天天这样子。「七日必来现身」,到第七天的时候,一定有鬼神现出身形来。「随人使令」,随你这个人的招呼、命令,他就会听你的招呼。

  我听见有一个法师,这位法师于一九六三年往生。他是杭州人,他认识一个法师。这位法师在上海、杭州、苏州,江浙一带的地方,大家都说他有神通,怎么知道呢?你若要去见他,他预先就能知道你会来,他就预先有准备,所以大家知道他有神通。他怎么有神通,也不太明白,后来忽然间他又没有神通了。没有神通了,别人就问他,说是以前我们来看你,并没有通知你,但是你就知道了,怎么怎么的给我们安排好了,后来我们再来看你,怎么跟以前不同了呢?他就坦白出来,原来他就是用一个骷髑,引一个鬼来。事前先告诉这个鬼,今天有什么什么事,明天有什么事,预先通知他,所以他预先就有安排。别人不知道,喔,你这个人有神通。大家碰到天旱,不下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你去问他,他会知道,就是鬼神知道有这件事情。

  那么后来怎么没有了呢?这位法师是个水陆法师,打水陆的时候,内坛有个主法的,还有正表及副表。这位法师在水陆法会里边,能作正表及副表。他去各地方常常打水陆,你请他去,有一次打水陆的时候,这个鬼跟他告假,说是我要走了,我不能为你使用了,就是这个鬼的寿命到了,鬼的果报要结束了,要到别的地方去。从那么以后,他没有再去做这个事,所以再没有鬼来通知消息。因此以后有人再去看他,他不能预先知道了。这是个事实。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大悲心陀罗尼经》就是用这个方法。所以七日必来现身,随人使令。念大悲呪能使令鬼神。

  「若欲使四天王者」,四天王就是鬼王,世界上所有的鬼,都由四天王来率领。现在我不使令鬼神,我要使令四天王,叫他听我招呼,为我做事。那么怎么办呢?「呪檀香烧之」,你用檀香木,念大悲咒,烧了它,这个事情就可以成功了。

  「由此菩萨大悲愿力深重故」,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天王可以听你的招呼?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力,特别地深,特别重的缘故,所以四天王也不敢不服从。「亦为此陀罗尼威神广大故」。前面是说菩萨的大悲愿力深重,这底下是说大悲咒的威神力是特别广大的,所以念了大悲咒,四天王也听你的招呼,有这种事。

  我们凡夫,多数有好奇的心理,有这个心理,也就容易去做这件事。若没有方法,那也无可奈何?喔,这个好奇的心理就会,喔,我也可以试一试,我看有一些人是这样子。我刚才说的是过去的事情,现在的事情,我们不说了。

  佛告阿难:「若有国土,灾难起时。是土国王,若以正法治国。宽纵人物,不枉众生。赦诸有过。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大悲心陀罗尼神咒。令彼国土,一切灾难,悉皆除灭。五谷丰登,万姓安乐。又若为于他国怨敌,数来侵扰。百姓不安,大臣谋叛。疫气流行,水旱不调,日月失度。如是种种灾难起时,当造千眼大悲心像,面向西方。以种种香华,幢旛宝盖,或百味饮食,至心供养。其王又能七日七夜,身心精进,诵持如是陀罗尼神妙章句。外国怨敌,即自降伏。各还政治,不相扰恼。国土相通,慈心相向。王子百官,皆行忠赤。妃后彩女,孝敬向王。诸龙鬼神,拥护其国。雨泽顺时,果实丰饶,人民欢乐」。

  这底下也是说念大悲咒的作用。「佛告阿难」,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阿难说:「若有国土」,假设有的国家,「灾难起时」,有很多的灾难现出来。灾难,或者是水灾,或是火灾,或者是地震,或者是风灾,或者是蝗虫等,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是土国王」,这个地方的国王,「若以正法治国」,假设他能够有慈悲心,就是他以正法,以善法,以五戒、十善来管理他的国家。

  「宽纵人物」,这也可以说尊重人权。就是宽一点,给人家一些自由,不要控制特别地严,要宽大一点,使人可以自由出入,于开一点。「不冤枉众生」,不要冤…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