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枉衆生,若是他犯了法,不能聽人說:「他有罪」,他就有罪。要有經過法庭審問一下,有沒有證人,不要冤枉衆生。「赦諸有過」,要赦免這些有過失,特別輕微的事情,可以赦免。
「七日七夜,身心精進」,你能夠有了這個條件:以正法治國,寬縱人物,不枉衆生,赦諸有過。你這個國王若有這個條件,然後能夠七日七夜身心精進,身精進,心精進。什麼叫做身精進、心精進呢?「誦持如是大悲心陀羅尼呪」,白天也念,夜間也
念。這樣念大悲咒,「令彼國土,一切災難,悉皆除滅」。你七日七夜念大悲呪,你國土的一切災難就除滅了。這又是一件事。
「五谷豐登,萬姓安樂」。五谷,就是農田裏面所種植的這些谷。豐登,都成熟,不會有不成熟的,或者是被大風破壞了,或者是被大雨破壞了,或者是被蝗蟲破壞了,不會有這些事情。「萬姓安樂」,這些老百姓生活安樂。
「又若爲他國怨敵,數來侵擾」,又或者是又爲他國,別的國家,是你的怨,是你的敵。數來侵擾,一次又一次地來侵犯擾亂你。「百姓不安」。前面說萬姓,這是代表多數的。這些人的生活都不安樂。「大臣謀叛」,前面說外國來侵略,現在說是你內裏面的大臣,有陰謀,要造反,這又是一個問題。
「疫氣流行」,這些毒氣在流行。「水旱不調」,水,不下雨不行,但是下得太多了。旱,就是不下雨,不下雨就很缺水,它不調和。「日月失度」,太陽和月亮,失掉了正常的運行。「如是種種災難起」的「時」候。「當造千眼大悲心像」,你要造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像,「面向西方」。面向西方這個話,怎麼講呢?應該說觀世音菩薩的像是面向東方,供養的人是面向西方。若這樣講,就表示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國的人,阿彌陀國在娑婆世界的西方。如果說是觀世音菩薩面向西方,若那麼樣講,這個文,你們各位讀一讀,看是應該怎麼講。
「以種種香華,幢幡寶蓋,或百味飲食,至心供養」。這可以有兩個解釋,就是供養人面向西方,也就是面向觀世音菩薩,用種種的香,種種的華,還有幢,幢是圓的,幡是扁的;或者是寶蓋,或者是百味飲食,至心供養觀世音菩薩像。這樣供養觀世音菩薩。
「其王又能七日七夜,身心精進,誦持如是陀羅尼神妙章句」。這樣地精進誦持大悲咒的話,「外國」的「怨敵」,「即自降伏」,也就降伏了。「各還政治」,外國的怨敵就回到他自己的地方,統治他的部下。「不相擾惱」,不會再來擾亂你了。「國土相通」,彼國土,此國土,大家還能夠正常的往來。
「慈心相向」,慈者,愛也,大家很歡喜地互相來往,沒有惡心。「王子百官,皆行忠赤」,都是對國王很忠心的,很誠實的。「妃後彩女,孝敬向王」,王的妃,及王的後,王的彩女,她們對國王,都是很孝敬的。「諸龍鬼神,擁護其國」,諸龍,諸鬼神,也能擁護他的國土。「雨澤順時」,前面是水旱不調,現在水旱能調和。下雨能順時,需要雨的時候,它就能下雨,不需要雨的時候,它就能不下雨。「果實豐饒」,五谷的果實豐饒,「人民」生活「歡樂」。
又若家內遇大惡病,百怪競起。鬼神邪魔,耗亂其家。惡人橫造口舌,以相謀害。室家大小內外不和者。常向千眼大悲像前,設其壇場,至心念觀世音菩薩。誦此陀羅尼,滿其千遍。如上惡事,悉皆消滅,永得安隱。
前面是說國王的問題,底下說老百姓本身的事情。「又若家內遇大惡病」,若是一個人,他的家內遇見了大惡病,醫生不能治。「百怪競起」,很多奇怪的事情,一樁樁都現出來,這一件事沒有完,又出來一件。「鬼神邪魔」,或者是鬼,或者是神,或者是邪魔。「耗亂其家」,耗就消耗,或者是破壞,擾亂他的家,使令他心裏非常的不安。「惡人橫造口舌」,另外還有一種不講道理的人,就是惡人。這個惡人橫造口舌,沒有根據的,沒有道理的就是說一些壞話,說你怎麼怎麼的,這些事情。
「以相謀害」,這樣子來傷害人。「室家大小內外不和者」,譬如你家裏面受到這些問題,內裏邊,外邊,大家都不和。(筆錄者按:此處錄音帶缺錄一小段)「常向千眼大悲像前,設其壇場,至心念觀世音菩薩。誦此陀羅尼,滿其千遍」。...你念大悲呪不辛苦,說是你照本念,照本念辛苦,你念一遍,兩遍,念多了就辛苦。誦此陀羅尼,滿其千遍,要滿千遍,要誦一千遍。「如上」的「惡事」,「悉皆消滅」了。「永得安隱」,那麼你的家,就會安樂自在,沒有這些苦惱的事情了。
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咒名何?雲何受持」?佛告阿難:「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廣大圓滿。一名無礙大悲。一名救苦陀羅尼。一名延壽陀羅尼。一名滅惡趣陀羅尼。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一名滿願陀羅尼。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羅尼。如是受持」。
這底下的一段文,是說咒的名稱,及應怎麼樣學習的意思。「阿難白佛言」,阿難是佛的侍者,翻中國話翻作歡喜,阿難對佛說:「世尊,此呪名何」?「世尊」是說佛的道德高尚,爲世間上一切人所尊重、恭敬,所以稱之爲世尊。此呪名何?前面說到大悲咒的神力不可思議,所以阿難問這個咒什麼名字?「雲何受持」?我們要怎麼樣學習它?要怎麼樣認識它?按這個字句來說,受,是領納在心,名爲受;持,是不失掉,攝持不失,叫做持。從這樣解釋,就是把這個大悲咒領納在心裏面,不失掉。這是指大悲呪的文句這樣說,但是它的名稱,我們怎麼樣的受?怎麼樣持?它叫什麼名稱,我們能夠知道。從它的名稱,來認識它的意義,我們便那樣地受持。現在說它叫什麼名字呢?我們怎麼樣受持呢?
「佛告阿難:『如是神呪有種種名』」,就是前面說的這個不可思議的呪,是有很多種很多種的名字。呪這個字,是我們中國的字,是個漢字。佛法還沒傳到中國,中國就有呪。這個呪就是屬于巫術的呪。這巫真是由來久矣!在孔夫子的《論語》也提到這個巫。巫是中國人,或是外國人,都是有這個巫的事情。這個巫裏邊有很多呪,這
個呪它也有些靈驗的事情。佛教裏邊也有類似呪的陀羅尼,傳到中國來,翻譯經的人也就用中國這個字,用這個「呪」字。
「有種種」的「名稱」,「一名廣大圓滿」,第一種名之爲廣大圓滿。這是約大悲咒的作用說,大悲咒的作用是非常廣大的,也是非常圓滿,無所缺失。這個意思,我們前面也講過。「一名無礙大悲」,無礙大悲,是按照大悲咒,是從大悲心說出來的,所以這個呪也就名之爲無礙大悲了。悲心就是同情人家的苦難,想要救護他,叫做悲。這個悲是很廣大的,爲什麼說無礙呢?就是沒有障礙。我們一般人雖然沒有成佛,不是菩薩,也不是阿羅漢,我們不是聖人,我們也有這種悲心。見到苦難的境界,也自然地會有同情心,但是有障礙。若是碰到自己不高興的人,這個悲心就不生起,或者有其它不如意的現象,悲心也不生起,就是有障礙。佛菩薩的大悲心是無障礙,冤親平等,所以叫無礙大悲。佛菩薩的悲心是無礙,從無礙的大悲心說出來的陀羅尼咒,也名之爲無礙大悲。這就是無論什麼樣的情形,咒是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一名救苦陀羅尼」,無礙大悲是從演說大悲咒的佛菩薩的心說的,這底下約心對所救護的衆生說。所救護的衆生就是苦惱的人,這個大悲咒,它能救濟種種的苦難,所以名之爲救苦。陀羅尼是印度話,中國話翻作總持,就是能夠總持一切功德,能成就了功德,而不失掉,叫做總持。這個呪,在稱之爲陀羅尼,稱之爲總持,這裏邊有很多事情。單獨說呪,就是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這個力量經過長時期的受持,能發出來它的作用。
「一名延壽陀羅尼」,這是約衆生的希望,也是約陀羅尼的作用說的。它能夠延長人的壽命,使令人長壽。前面說廣大圓滿,也可以是總說的,底下,無礙大悲,救苦陀羅尼,延壽陀羅尼是約別說的,就是各別不同的作用。常能夠受持大悲咒的話,能令人長壽。前面的文也說過,如果想長壽,應如何受持大悲咒而得滿願。
「一名滅惡趣陀羅尼」,滅惡趣陀羅尼,就是滅叁惡道的罪業。佛菩薩爲衆生開示這個咒,衆生能夠受持讀誦,就能夠息滅叁惡道的罪業,能夠息滅叁惡道的果報。這是約果報說的,能滅惡趣,所以叫做滅惡趣陀羅尼。「趣」字就是往的意思,就是去了,到那個地方去了,叫做趣。惡是所趣,趣向于惡處,不是安樂的地方,是苦惱的地方,是人所不歡喜的地方,這就叫做惡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這樣苦惱的果報,是衆生惡趣的境界。念大悲咒,能息滅這些惡報,所以叫做滅惡趣陀羅尼。
「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惡趣是果報已經出現了,破惡業障,惡業障就是惡趣還沒有出現,但是這個人的煩惱太大了,造了嚴重的罪業,叫做惡業障。像殺、盜、淫等這些嚴重的罪過,這個叫做惡業。業是行動的意思,就是由煩惱的推動,做一些傷害人的事情,這叫做惡業。這種惡業,它會發出來一種作用,障礙你功德的成就,你想要修學聖道,就有困難,所以叫做惡業障。念大悲咒,能破這個惡業障,所以叫做破惡業障陀羅尼。
「一名滿願陀羅尼」,滿願就是還有其它的願望,就是我希望長壽,我希望滅惡趣,我希望破惡業障,這都是願。但是這個地方已經說了,除掉了這個願之外,你還有其它種種的希望。當然只要是合理的,不是于他人有傷害的,念大悲咒也能令你滿願,能滿足你的希望。所以大悲呪真是功德無量。
「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隨心自在,自在這句話,也就是沒有壓力的意思,心情從容,沒有不歡喜的事情幹擾,就可以名之爲隨心自在。念大悲咒就能令你心自在,所以叫隨心自在陀羅尼。
「一名速超上地陀羅尼」,速超上地,前面說延壽,或者滅惡趣,破惡業障,這都是屬于一般的凡夫境界。速超上地,是屬于聖人。就是我希望超過凡夫的境界,能達到聖人的境界,…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