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P39

  ..續本文上一頁,印象好轉了很多。

  若爲惡蛇蠍所螯者,取幹姜末,咒一七遍,著瘡中。立即除差。

  若爲惡蛇,這就是毒蛇,特別毒的蛇,及蠍子,被這個毒所螯。「取幹姜」,作成末,然後念大悲「咒一」個「七遍」。呪完了幹姜末,然後將幹姜末放在被螯的那個地方。「立即除差」,立刻就好了。這個是爲毒蛇螯了,念大悲呪很有效。

  若爲惡怨橫相謀害者。取淨土,或面,或蠟,撚作本形。于千眼像前,呪镔鐵刀一百八遍。一咒一截,一稱彼名。燒盡一百八段。彼即歡喜,終身厚重相愛敬。

  以下是贊歎大悲心陀羅尼的作用,能夠解決種種問題。「若爲惡怨相謀害者」,若是有一個人,爲惡人相謀害。或者是有仇恨的人,不講道理,有種種的陰謀來傷害他。這樣的人,我們佛教徒怎麼樣來對付這個問題呢?《大悲心陀羅尼經》這裏有個辦法。「取淨土」,就是取清淨的土,「或」者是「面」,「或」者是「蠟」。用這樣的東西,「撚作本形」,把它塑成那個惡人的形像。「于千眼像前」,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的前面。「呪镔鐵刀一百八遍」,就是誦一百八遍大悲陀羅咒,來呪這個鋼鐵的刀。「一呪一截」,呪一遍,就用這個刀,來割截那個撚作本形的形像,就是截一段。一截「一稱彼名」,截一次的時候,就稱呼那個惡怨橫相謀害的人的名字。這樣子是一百八遍,那麼就是「一百八段」,一段一段的,一百八段。一百八段以後做什麼呢?就用火「燒」,把這一百八段用火燒,燒「盡」了這一百八段的時候。「彼即歡喜」,那個惡怨橫相謀害的

  人,他就不謀害了,轉惡爲善,轉仇恨,變成歡喜了。「終身厚重相愛敬」,就是這一生,一直到老死,都是和你很好,同你很厚而不薄,厚厚的和你相處;特別尊重你,愛敬你,不會有傷害的事情,也不會有傷害的心情。用大悲咒,用這個辦法解除惡怨橫相謀害的事情。

  若有患眼睛壞者。若青盲眼暗者,若白暈赤膜無光明者。取诃梨勒果,庵摩勒果,鞞酰勒果,叁種各一顆,搗破細研。當研時,惟須護淨。莫使新産婦人及豬狗見。口中念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封眼中著。其人乳,要須男孩子母乳。女母乳不成。其藥和竟,還須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著眼中滿七日。在深室慎風,眼睛還生。青盲白暈者,光奇盛也。

  「若有患眼睛壞者」,假設有的人,眼睛壞了。這一件事可是很苦惱。「若青盲眼暗者」,若是他的眼病,是青盲;眼暗,就是沒有光明。「若白暈」,或者不是青盲,而是白暈。或者是「赤膜」,「無光明者」,也是暗,看不見東西了。就是眼睛裏邊有毛病了。怎麼辦呢?「取诃梨勒果」,「庵摩勒果」「鞞酰勒果」。「叁種各一顆」,取這叁種果,各一顆。取這叁種果各一顆後怎麼辦呢?「搗破細研」,把它搗碎了,研成細末。「當研時,惟須護淨」,這叁個果,你在研碎的時候,把它磨成細細的時候,須要護淨,要保護清淨。

  護淨這句話,是我們出家人,戒律上的話。在戒律上是什麼意思呢?譬如說大衆僧吃的米,放在袋子裏,你不可以輕易地用手在袋子裏面一抓,不可以這樣子,不應該這樣做。如果你一抓,你這個手去觸,一摸,就是不淨了。或者你這個手觸摸到不淨物,然後你用這個手去觸摸大衆僧的食器,大衆僧用的缽,或者是碗、盤子,你用手去摸,這就是不淨,就沒能保護清淨。所以大衆僧的食品,如果要用的時候,盡量用一個具去盛,你不要用手伸進去,不應該這樣做。

  以前我不大明白,就是徒弟爲師父作事,譬如爲師父盛飯、盛菜,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還告訴你這個菜要捧起來過眉。我就不懂是什麼意思?後來我明白這個道理。捧得高一點,是有道理的。這就是這麼一說,不再說理由。還有一樣事,就是徒弟要理發的時候,要告訴師父一聲。我最初也不懂,後來,也就是年紀大了,我是笨人,後來就明白,喔,這件事也有道理。

  說這個護淨也是,這是大衆僧的食品,你不可以隨便用手去觸,一觸摸就是不淨。佛另外不說理由,要護淨。另外你用不淨的東西,放在淨的裏邊,也不好,你不要加在裏邊。是說到你這個手觸摸到不淨物,然後去觸摸大衆僧的用具、食品,這就是破壞了這個護淨。就不說你觸什麼不淨物,你不要用手觸。所以要護淨,要保護清淨。

  這裏說護淨,就是底下的事情。「莫使新産婦人及豬狗見」,你將這叁個果,把它研成細粉的時候,不要使令新産的婦人,或者是豬,或者是狗看見。這就叫護淨。「口中念佛」,你在研末的時候,你口中要念佛。研成細粉以後,「以白蜜若人乳汁和」,用白蜜,或者是用人的乳汁,合起來。合起來以後,「封眼中著」,就是用醫生照顧病人的辦法,把它放在眼裏邊,封起來。

  「其人乳要須男孩子母乳,女母乳不成」,要男孩子。「其藥和竟」,那個藥用白蜜或者人乳,把它調和,喝完了。「還須千眼像前呪一百八遍」,你還要念一百八遍的大悲呪。念完呪的時候,封眼中著。「著眼中」要「滿七日」,還要過七天。這七天的時候,你這個人,要「在深室」裏邊住。「慎風」,你謹慎一點,不要被風吹了。「眼睛還生」,你這個眼睛就會再生出來了。不管你是「青盲」,或者是「白暈」。這個好了以後,「光奇盛也」,你這個眼睛是很盛的,有威光,這眼睛就好了。

  若患瘧病著者。取虎豹豺狼皮,咒叁七遍,披著身上。即差。獅子皮最上。若被蛇螯,取被螯人結聍,咒叁七遍,著瘡中。即差。若患惡瘧入心,悶絕欲死者。取桃膠一顆,大小亦如桃顆。清水一升和,煎取半升。咒七遍,頓服盡。即差。其藥莫使婦人煎。

  「若患瘧病著者,取虎豹豺狼皮,呪叁七遍」。若是一個人患了瘧病,你要取虎的皮,或者是豹,或者是豺狼的皮。念大悲咒叁七二十一遍。「披著身上」,然後把這個皮,披在身上,「即差」,你這個瘧病就好了。其中「獅子皮最上」,獅子皮最好。

  「若被蛇螯」若是一個人被蛇螯了,被毒毒了。「取被螯人」的「結聍」,「呪叁七」二十一「遍」,念二十一遍大悲呪。「著瘡中」,把這個結聍放在蛇螯的瘡裏邊。「即差」,就好了。結聍是什麼東西呢?耳中垢也,就人的耳朶裏邊那個垢。

  「若患惡瘧入心,悶絶欲死者」。如果一個人患了這種病,惡瘧入心。瘧病,第一次患這個瘧病,還比較輕,你若再患第二次,就不得了,就是愈來愈重。這裏說惡瘧入心,這是很厲害的瘧病。病到什麼程度呢?悶絶欲死者,幾乎要死了。這樣的病怎麼辦呢?「取桃膠一顆」,就是一丸。桃膠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桃樹在夏天的時候,流出來那個汁,叫桃膠。桃膠一顆有多大呢?「大小亦如桃顆」,就是桃裏面的核那麼大,就可以了。

  「清水一升」,清水有升那麼多,和桃膠合起來。「煎取半升」,「呪七遍」,念大悲呪七遍。「頓服盡」,一口氣連續地把它喝完了。「即差」,病就好了。但是底下又有護淨的意思。「其藥莫使婦人煎」,不要讓女人去煎這個藥。

  若患傳屍鬼氣,伏屍連病者。取拙具羅香,咒叁七遍,燒熏鼻孔中。又取七丸如兔糞,咒叁七遍吞,即差。慎酒肉五辛及惡罵。若取摩那屎羅,和白芥子印成鹽。咒叁七遍,于病兒床下燒。其作病兒,即摩掣迸走,不敢住也。

  「若患傳屍鬼氣,伏屍連病者」。傳屍是病的名字,是什麼病呢?就是我們中國這個漢醫,把肺結核的病,就是痨病,叫做傳屍病。這個地方說鬼氣,這個意思就是你的四大不調,這個肺壞了,但是其中也有鬼氣,就是也有鬼在裏邊搗亂。傳屍病又名爲伏屍連病,又叫這個名字。這兩個名字,其實就是一個病。也叫做骨蒸,也叫這種名字。

  有這種肺病,這時候怎麼辨呢?「取拙具羅香」,拙具羅,前面講過,是安息香。取這個拙具羅香,「咒叁七遍」,叁個七遍,就是二十一遍大悲咒。呪完了,「燒熏鼻孔中」,就是把這個香燒了,從鼻孔上熏,鼻是通肺的,所以這樣做。「又取七丸如兔糞,呪叁七遍吞」。又取七丸,拿七粒。如兔糞,如果說沒有這個「如」,又取七丸兔糞,這樣也好懂一點。。如兔糞是什麼呢?我不大明白,也許是拙具羅香,七丸,每一丸像兔糞那麼大,或者這麼講。呪叁七遍吞,就是念大悲呪叁七二十一遍,然後吞到肚子裏。「即差」,你個傳屍鬼氣,伏屍連病就好了。

  「慎酒肉五辛及惡罵」,但是你用這個方法來治這個肺病,你不要喝酒,也不要吃肉,也不要吃五辛,及惡罵,不要與人吵架。

  「若取摩那屎羅」,這個「若」,當或者講。前面是一個方法,這底下又一個方法。「摩那屎羅」後邊有一個批注,就是雄黃。「和白芥子」,白的芥子和摩那屎羅合起來。「印成鹽」,這個印成鹽,我們現在這個本子,只是那個小字,就是「摩那屎羅,雄黃也」,但是另一個本子也就多一點,他說:「摩那屎羅者」,還有個「者」字。底下還有幾個字,「白者,淨也」,這個白,或者指如白芥子的白吧。白者,淨也。白就是清淨的意思。底下又說:「印成鹽,美是也」。這個印成鹽怎麼講呢?印成就是鹽美,這個鹽很好,或者是這樣的意思。下邊還有這樣的字,還有這個「印成鹽」的字。看下文說的這個「印成鹽」,我們現在日常用的鹽,是很碎很碎的。看下邊說的印成鹽,說是一粒一粒的,或者一塊一塊的。這樣講,就是特別製過的鹽,特別好,所以叫印成鹽。

  這樣說,取摩那屎羅,同白芥子合起來,也同鹽合起來。但是沒有說數量。「呪叁七遍」,還是念大悲呪叁七二十一遍。「于病兒床下燒」,別的本子上,這個「兒」是個「者」,「于病者床下燒」,就是在有肺病者,在他的床下燒。「其作病兒」。在別的本子,這個「兒」是「鬼」,「其作病鬼」。就是把他這個人的肺搞壞了的這個鬼。「即摩掣迸走」。另外的本子是怎麼講呢?「其作病鬼身」,作病鬼的身體。「即皮裂也」,那個鬼,

  就是身體皮開了。「鬼逆走不敢住也」…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