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鬼逆走這句話,這個逆走怎麼講?逆走,或者是倒著退下去,叫逆走。或者背著走,叫逆走。總而言之,是走了,就是跑了。不敢住也,他就不敢留在這裏搗亂了,病就好了。
若患耳聾者,咒胡麻油著耳中。即差。若患一邊偏風,耳鼻不通,手腳不隨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咒叁七遍,摩拭身上。永得除差。又方取純牛酥,咒叁七遍摩。亦差。
「若患耳聾者,呪胡麻油著耳中。即差」。若是這個人耳朶聾了,不能聽聲音,那怎麼辦呢?就是咒胡麻油。這個麻油,你用大悲呪來呪。咒完了,然後放進耳朶裏面,這個病就好了,耳朶就可以聽見了。胡麻油是很現成的,誰若有這病,你不妨試試。
「若患一邊偏風,耳鼻不通」。若是一個人中風了,身體的一面不通了。耳鼻不通,耳朶也不靈光了,鼻子也不靈光,手腳也不靈光了。「取胡麻油」,用胡麻油,「煎青木香」,「呪叁七遍」,還是呪大悲咒叁七二十一遍。「摩拭身上」,就用這個油摩拭在他的身上。「永得除差」,病就好了。
「又方取純牛酥」,又有一個方,就是取純油的酥。就是用牛乳,在鍋裏面燒。凝在表面上的那一層,叫做酥。用這酥,「呪叁七遍摩」,咒叁七二十一遍,然後摩拭,「亦差」,病就好了。
若患難産者,取胡麻油,咒叁七遍。摩産婦臍中,及玉門中,即易生。若婦人懷妊,子死腹中,取阿波木利伽草一大兩。清水二升和,煎取一升。咒叁七遍服。即出。一無苦痛。胎衣不出者,亦服此藥。即差。若卒患心痛,不可忍者,名遁屍疰。取君柱魯香,乳頭成者一顆。咒叁七遍,口中嚼咽,不限多少,令變吐。即差。慎五辛酒肉。若被火燒瘡。取熱瞿摩夷,咒叁七遍,塗瘡上。即差。
「若患難産者」,若是兒生的時候很難,「取胡麻油,呪叁七」二十一「遍」,「摩産婦」的「臍中」,肚子那個臍。「及玉門中」,玉門這個「玉」就是右,右門中,「即易生」。「若婦人懷妊」,懷妊就是懷孕。懷孕,「子死腹中」,孩子死在腹中。怎麼辦呢?「取阿波木利伽草一大兩」,阿波木利伽草下面的小字,就是牛膝草也。取這個草一大兩,「清水二升和」,「煎取一升。咒叁七遍服」,「即出」,死在胎中的孩子就出來了。「一無苦痛」。「胎衣不出者,亦服此藥」,「即差」,就好了。
「若卒患心痛,不可忍者」。若是一個人忽然間,他心痛,不可忍受。「名遁屍疰」,心痛,忽然間痛,就是這個病原來就是有,以前就有這種病,但是這個病隱藏在那裏,所以叫做遁屍疰。疰就是住在那裏的意思。房檐滴水,是一滴一滴的,那叫做疰。這個疰字,有個注入的意思,有個久住的意思。這兩個意思表示這個病是逐漸形成的,形成了很久了,在你身體裏面已經很久了,但是自己還不知道。忽然間一發作的時候,就不可忍,這叫做遁屍疰。
「取君柱魯香」,這個君柱魯香是什麼呢?熏陸香也。熏陸香在辭典上講,是一棵大樹,好像一棵松樹似的。它也是在夏天時流出汁,也就是所謂樹膠。也有的地方說,這就是乳香。也有說不是,熏陸香和乳香是兩種東西;也有說就是一種。取這樣的香,「乳頭成者一顆」,乳頭成者,這句話不太明白。或者是乳頭那麼大的一顆,這樣的意思。「呪叁七」二十一「遍」。「口中嚼咽」,把這個香呪完了以後,在嘴裏面嚼,然後咽下去。「不限多少」,「令變吐」,然後再吐出來。「即差」,這個病就好了。「慎五辛酒肉」,也還是一樣,不要吃酒肉,不要吃五辛。「若被火燒瘡」,若被火燒了。「取熱瞿摩夷」,熱睢摩夷是什麼東西呢?烏牛屎也,就是黑牛屎,取這個東西。「呪叁七遍」,「塗」在「瘡上」。「即差」,就好了。
若患蛔蟲齩心。取骨魯木遮半升,咒叁七遍服。即差。重者一升。蟲如綟索出來。若患疔瘡者,取淩霄葉,搗取汁。咒叁七遍,瀝著瘡上。即拔根出,立差。若患蠅螫眼中,骨魯怛佉濾取汁。咒叁七遍,夜臥著眼中。即差。若患腹中痛,和井花水和印成鹽。叁七顆,咒叁七遍。服半升。即差。若患赤眼者,及眼中有努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彌葉,搗慮取汁。咒叁七遍,浸青錢一宿。更咒七遍,著眼中。即差。若患畏夜不安,恐怖出入驚怕者。取白線作索,咒叁七遍,作二十一結,系項。恐怖即除。非但除怖,亦得滅罪。若家內橫起災難者。取石榴枝,寸截一千八段。兩頭塗酥酪蜜,一咒一燒,盡千八遍。一切災難,悉皆除滅。要在佛前作之。若取白菖蒲,咒叁七遍,系著右臂上。一切鬥處,論義處,皆得勝他。
「若患蟲齩心」,身體有蛔蟲,牠來咬心,使令人很苦惱。「取骨魯木遮半升」,骨魯木遮,白馬尿也。取白馬尿半升。「呪叁七遍服,即差。重者一升」,這時候,「蟲如綟索出來」,肚子裏那個蛔蟲,就像索。綟是草的名字,是昌艾色,大概是灰白色吧,就好像索似的,就排泄出來了。
「若患疔瘡者」,「取淩霄葉」,淩霄是花的名字,取這個花的葉,「搗取汁,呪叁七遍」,「瀝著瘡上」,用這個汁,一滴一滴的滴在這個疔瘡上。這樣子,「即拔根出」,這個疔瘡連根都拔出來了。「立差」,立刻就好了。
「若患蠅螫眼中」,這個蠅在人的眼睛中,有了事情。「骨魯怛佉濾取汁」,這個骨魯怛佉是什麼東西呢?新驢屎也。取新驢屎的汁,「咒叁七遍」,「夜臥著眼中」,「即差」,就好了。
「或患腹中痛」,肚子痛得厲害,「和井花水」,這個井花水,我們講過。「和印成鹽叁七顆」,這個地方說出個數量,就是印成鹽叁十七粒。「呪叁七」二十一「遍」,「服半升」,「即差」,就好了。
「若患赤眼者」,這個眼睛紅,「及眼中有努肉」,又長出來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彌葉」,奢奢葉是什麼呢?枸杞葉也。「搗濾取汁」,取這個葉的汁,「呪叁七」二十一「遍」。「浸青錢一宿」,在這個汁裏面,再放青錢一宿,浸在裏邊。「更咒七遍」,「著眼中」,「即差」,就好了。
「若患畏夜不安,恐怖出入驚怕者」,有的人夜間害怕,心裏面不安,若是一出一入,心裏面也害怕的話,「取白線作索」,把這個白線編成索的樣子。「咒叁七遍,作二十一」個「結」。你念一遍大悲呪,就把這個索做一個結,一共念二十一遍,就做二十一個結。「系項」,然後把它系在脖子上面。「恐怖即除」。「非但除怖,亦得滅罪」,就好了。
「若家內橫起災難者」,家裏邊,忽然間發生了很多災難的事情,沒有來由的,就是出了很多的災難。「取石榴枝,寸截一千八段」,「兩頭塗酥酪蜜」。石榴枝,一寸一寸地截成一千八段,這一段的兩頭,塗上酥酪,塗上蜜。「一呪一燒」,念一遍大悲咒,就燒一下。然後「盡千八遍」,要念一千八遍。一千八段,就是念一千八遍。「一切災難,悉皆除滅,要在佛前作之」。
「若取白菖蒲,呪叁七遍,系著右臂上」。「一切鬥處」,戰鬥的地方,「論議處」,辯論道理的地方,你就「皆得勝他」,你就能戰勝了。
若取奢奢彌葉,技柯寸截。兩頭塗真牛酥、白蜜牛酥。一咒一燒,盡一千八段。日別叁時,時別一千八遍。滿七日,咒師自悟通智也。
前後這一大段文,是說各式各樣大悲陀羅尼咒的作用。「若取奢奢彌葉枝柯寸截」,假設你能取到奢奢彌葉的枝柯。這個奢奢彌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枸杞。取枸杞的葉,取枸杞的枝,枝柯就是枝,這個樹的枝。拿到它的葉,拿到它的枝,然後一寸一寸的,把它截斷。「兩頭」,截斷了的這個一寸一寸的奢奢彌的兩頭,「塗」上「真牛酥」。說真牛酥,就是還假的。這是要真的。「白蜜牛酥」,我看藏經本,這個白蜜牛酥,這個「酥」是個「酪」,「白蜜牛酪」。這個酪和酥有什麼不同呢?酪就是乳漿,當然也是經過製煉的。酥,就是奶酪在鍋裏面煎的時候,表面上的那一層皮,凝的那一層皮,那就叫做酥。酥和酪是不一樣的。
用這個酥酪、白蜜,塗在這個奢奢彌一截截的兩頭。然後念一遍大悲咒,用火燒一下,「一呪一燒」。這樣子,「盡一千八段」,這麼多。「日別叁時」,日別叁時這個地方,我不是太明白。或者是前面這個一千八段,這樣子念呪,經過火燒一下,以外,還日別叁時,每一天分別有叁時,叁個時間。「時別一千八遍」,這個叁時,當然這個時,究竟多長,也沒有細說。但是一天,除了睡覺、雜事,念一千八遍大悲咒,我們不是太容易,也許是特別利根的人可以。
日別叁時,如果是叁八二十四小時,八小時念一千八遍,或者是這麼講。八小時念一千八遍,當然有的人也可以做得到。但是另外一個本子是「時別一百遍」,不是「一千八遍」,說是「一百遍」。若是一百遍,那就比較容易。這裏說是「日別叁時」,這個「時」,如果說一小時算時,那應該是短了。這裏面可能是長一點。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分成叁時,一時就是八小時。也可能是這樣的意思。
「滿七日」,七天不睡覺,也有可能。「呪師自悟通智也」,念咒的這個人,他自然地就會得到五種神通的智慧。念大悲咒,用枸杞的葉和枝,這樣作法,作了七天,能夠得神通。
若欲降伏大力鬼神者。取阿唎瑟迦柴,咒七七遍,火中燒。還須塗酥酪蜜。須要于大悲心像前作之。若取胡嚧遮那一大兩,著琉璃瓶中。置大悲心像前,咒一百八遍,塗身點額。一切天龍鬼神,人及非人,皆悉歡喜也。若有身被枷鏁者。取白鴿糞,咒一百八遍,塗于手上。用摩枷鏁,枷鏁自脫也。若有夫婦不和,狀如水火者。取鴛鴦尾,于大悲心像前,咒一千八遍帶。彼即終身歡喜相愛敬。
「若欲降伏大力鬼神者」,不是一般的小鬼,是特別有力量的鬼神。你想要降伏他的話,怎麼辦呢?「取阿唎瑟迦柴,呪七七遍」。這個阿唎瑟迦柴是什麼呢?看小字是「木患子也」。木患就是我們拿的念珠,那個菩提子。取這個,咒七個七遍,呪七七四十九遍。「火中燒」,用火燒一下。「還須塗酥、…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